每年,在大批赴海外深造的中华学子中,有一群人比较特殊,他们的目标是博士学位,毕业后进入高校或其他研究机构从事科研工作。
根据教育部今年3月发布的《中国留学回国就业蓝皮书》,我国目前留学归国人员的平均年龄是27.04岁,博士为32.09岁;留学回国人员中有9.49%的人拥有博士学历。
高学历人才往往是各个国家争抢的“香饽饽”,他们有更广阔的前景和更多选择。是留在海外,享受优越的研究条件与生活环境,还是回到故乡,推动祖国相关学科的发展?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考量。
近日,《青年参考》记者就这一问题,采访了英国英格兰某高校准教授胡杰(化名),和曾留德8年、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的谭渊教授,请他们谈谈自己的看法。
----------------------------------------------------------
胡杰:理工人才需积累一定势能再回国
2002年从江苏某大学本科毕业后,胡杰赴英国排名前十的高校读硕士,而后继续攻读博士并留校工作至今。在他看来,身边很多朋友在海外获得博士学位后,“第一选择是争取留下来,但如今英美国家的工作机会越来越少,门槛也越来越高,博士毕业如果想留校,通常需要两篇或两篇以上学术评价在三星以上的论文。符合这一条件才能勉强挤进留校申请的队伍,之后还要面对校方的层层筛选,最终留下的凤毛麟角。相对理科来说,文科博士的留校难度更大,因此,许多朋友选择了回国”。
胡杰告诉《青年参考》记者,近几年国内学术环境大有进步,特别是国家实施“千人计划”和“青年千人计划”后。但从科研投入和成果来看,我国跟欧美还有一定的差距。以他目前执教的学校来说,单商学院每年被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通常用来衡量高校教研团队的治学水平)收录的文章就超过300篇,每年的配套资金更是高达人民币1.5亿元。
胡杰提到一位曾在中科院读博士、后到英国做博士后的老师。“他在国际顶尖的理工科期刊上发表了好几篇重量级论文,可以说是研究磁性纳米材料领域成果卓著的研究员,以他目前的科研水平,回国后有极大可能被评为正教授,但现在在英国,他只是普通的讲师。”胡杰表示,这位老师留在英国的原因很简单——这里的科研条件更好,他的实验项目的研究精度能达到零点一个百分点,在磁性纳米材料领域,这关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对我而言,之所以目前更青睐这里,主要是三方面的考量。”胡杰说,“欧美高校的博士培养机制和方式跟国内有很大不同,在国内,博士生导师属于行政身份,刚入校的老师做到这个位置一般需要15年左右,而一个人研究能力最强、工作最富有效率的时间,恰恰是刚参加工作的那几年。我的资历目前在国内无法带博士生,但在英国就有资格,很多时候让博士生参与我的研究工作,不但能提高效率,还能相互交流,对科研工作大有裨益。”
“欧美高校的导师配套跟国内也有差异。英国一般是一名博士生有两个导师,美国更多,一人可以选3~5个导师,但在国内,一个导师通常要带很多博士生,这种培养方式直接影响学生的科研能力。”胡杰表示。
更重要的是,国外高校的管理制度相对成熟。“英美高校由于学术历史悠久,对教职团队的管理有一套明确的既定办法,比如每名教师事先需要对自己未来一段时间的教学、科研和管理任务进行规划,确定的计划很少发生变动,临时通知开会或参加学术会议的情况很少发生;像国内学校很多教授没完没了地开各种会,放在国外是行不通的。”
胡杰向记者坦承:“归不归国这个问题,除了跟学术科研水平有关,更现实的因素是两边薪资水平的差异。”他指出,国内近几年人才引进的力度可以说非常大,特别是一些稀缺学科,比如金融、会计、材料、生命科学、高分子化学等,老师的工作待遇和受到的激励方式甚至比国外还好。而且很多行业内比较昂贵的数据库国内高校也有引进,无论是人才还是硬件,国内学校都在想办法朝欧美看齐。
“对未来几年毕业的博士生,我的建议是,如果能在国外工作最好先别回国,等积累一定的势能和人脉再回国,到时平台会更宽广,特别是理工科领域的研究人员。”胡杰说。
谭渊:归不归要具体专业具体分析
跟胡杰的观察正好相反,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谭渊告诉《青年参考》记者,他2008年回国时,身边大多数人的想法是“争取尽快回国”。
1997年到2000年在上海复旦大学读硕士期间,因为翻看了季羡林先生写的《留德十年》,谭渊对德国哥廷根大学有了强烈的好感。作为德国最优秀的高等学府之一,有两百多年历史的哥廷根大学在文史社科领域蜚声海内外。出于向往,谭渊最终以一封邮件叩开了这所高校的大门,对方邀请他去做博士研究。
2000年到2008年,谭渊在德国待了整整8年,前6年攻读博士,后两年做博士后研究。2008年6月选择回国到华中科技大学就职后,他从德语系讲师做起,直到现在升为该校外语学院副院长。3年前的11月,谭渊被正式评为教授。
他表示,近几年由于高学历海归人才增多,华科大在引进海外人才时也吸纳了几十名海归博士,但总体来看,华科大校方包括他所在的外国语学院,“在引进人才方面并没有过多关注申请人是否有留学经历”。
“华科大的传统是‘英雄不问出处’,我们在引进时主要看你能否带来好的科研成果。学历背景固然重要,比如我们希望被引进的人才毕业于全球排名前100的院校,但相比这些,我们更希望申请人有较高的科研水平、比较扎实的学术功底,以及相关领域的经验。”谭渊告诉《青年参考》记者,“我们会看你参与过哪些科研活动,参加过哪些学术会议,在什么期刊发表过文章。若有多年海外求学经历,我们会看你的学术成果是否能跟国内对接,如果能顺利转化为国内的经验值,我们会很欢迎这类人才。”
谭渊表示,其实高学历海归人才在国内的发展不能一概而论,要分专业来看。“如果是处在科技前沿的材料、化学、光电和机械等方向,申请人有相关海外求学背景,校方在招聘时会格外上心,通常,这些人才相对本土博士会有更大优势。但换个角度,拿我从事的德语教学工作来说,它是科研跟教学并重的岗位,国外经验是加分项,但教学不行的话,我们老师也有一票否决权。用行话说就是,你不但要有出色的学术能力,还要能“站得住讲堂”,甚至有时候,由于国内博士生更早接触教学工作,反而更有优势。”
在谭渊看来,博士留学生毕业后是否要回国,必须结合专业方向做具体分析。对于那些未来有回国计划的高知人才,如果研究方向偏文科,谭渊给出的建议是“尽早回国”,“留在国外也可以,但要保证自己在这段时间真的能创造出更多学术成果,如果不行还不如早点回国”。
他指出,就目前情况看,国内的学术圈子还是讲究人情、重人脉的,如果在国外没有更好的发展,最好提早回国构建学术人际网,多参加学术会议,多跟国内同行交流,这些都是非常必要的,回国越晚,积累这些资源的成本就越高。
“8年前我回国时,海归博士还非常少,相应地就有了更多和学校博弈的筹码,选择面也更大。”谭渊表示,“但现在博士或博士后人才越来越多,而且近几年为了跟国际接轨,不少学校开始招聘外籍老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外教,而是真正聘任,长期在中国教书,从这个角度来说,早回国还是有优势的。”
“另外,有很多现实问题,海归在选择时也需要考虑清楚,比如成家、生子等因素。现在博士毕业大部分30岁出头,很多单身女博士需要考虑结婚问题,如果有了另一半,家人能否适应海外生活……通常来说,及早回来,家庭方面的牵挂会少很多。”谭渊告诉《青年参考》记者。
“如果做好了回国工作的打算,海归在国内求职时还需想好自己的定位。由于现在高学历人才越来越多,高校的教师岗位接近饱和,这时可以适当放宽选择范围,不要紧盯北上广,非北大清华中科院不去,有时候在一些比较弱的学校反而更容易出成果。不要一开始就斤斤计较学校的排名、给的安家费和科研经费等问题,究竟能利用多少科研条件,能否尽快组建自己的科研队伍,这些才是更重要的。”
谭渊对《青年参考》记者说:“现在人才流动这么大,在一个地方积累一定的学术成果后,海归如果还有想法,可以再考虑外调。但话说回来,好比我们华科大招贤纳士的传统,‘英雄不问出处’,不管你在国内哪所高校就职,还是毕业于海外某名校,真正的通行证是你的学术成果和科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