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6年11月09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百年老店拥抱科技“第二春”

本报特约撰稿 张文智   青年参考  ( 2016年11月09日   14 版)

    德国农业机械公司“科乐收”正在研发自动驾驶的联合收割机。

    港口装卸工具桥式吊车系统由ABB公司研发。

    在网络时代,互联网公司创业三五年即跻身“独角兽俱乐部”并非稀奇。同日新月异的新兴事物相比,拥有上百年历史的传统企业往往给人老态龙钟的感觉。但这其实是人们的错觉。在日本和欧洲等地,很多百年老店积极求变、创新,显示出蓬勃的活力。

------------------------------------------------------------

    日本传统企业“老树抽新枝”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部发生里氏9.0级大地震时,位于东京市中心的新宿野村大厦持续剧烈晃动长达10分钟,让当时身在第48层办公室内的野村地产开发公司经理羽田诚(Makoto Ikuta)至今心有余悸,“总觉得待在办公室里不安心”。

    地震发生5年半后,建造该大楼的日本五大建筑巨头之一的竹中工务店(Takenaka),在大厦中安装了一套减震装置。据羽田诚称,它可将“年近四旬”的新宿野村大厦的晃动“减少20%~25%,晃动持续的时间减少将近50%”。

    另据《日本时报》报道,安装在大楼上部的减震装置名为调谐质量阻尼器(TMD),重达1400吨。地震发生时,TMD会往大楼晃动的相反方向移动,从而将其大大抵消。

    总部位于大阪的竹中工务店可溯自日本江户时代的1610年。成立之初,它专门承包寺院及神社的兴建工程,1909年正式改制为公司。

    400年的岁月变迁中,竹中工务店有过许多艰难时期。进入21世纪后,面对日本萎靡不振的房地产业,该公司坚持创新理念,主动拥抱科技、探索新技术,打造出高科技住宅。在新宿野村大厦中安装的TMD,就是这一理念的体现。

    在绿色生态建筑模式的探索道路上,竹中工务店也走在行业前列。据《日本产经新闻》报道,今年5月31日,竹中工务店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和节能技术等,将千叶市一栋2003年竣工的大楼改造为零能耗建筑。该建筑除了使用太阳能光伏发电,还引入太阳能聚光集热发电系统,以及再利用的锂电子蓄电池等。此外,它安装的智能控制系统,会根据每一处的实际需要调节温度和湿度,而不是让楼内每个地方都保持恒温恒湿,从而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这些先进的理念,让竹中工务店没有因历史久远而显得“老态龙钟”。相反,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科技时代,主动求变、创新的它如同“老树抽新枝”,显示出蓬勃活力。

    位于东京东北部荒川区下町镇的帝国油墨制造公司(Teikoku Ink),也是一家“百年老店”。据日本《日经Trendy》杂志报道,在新的时代,这家创立于1895年、一度靠生产鞋油维持生计的公司,没有将经济利益摆在首位,2007年在收到苹果公司请求合作的邮件后,该公司开始开发iPhone屏幕周边白框上使用的油墨。苹果公司的苛刻要求让帝国油墨从选材到制作手法都面临挑战,但他们发现,借助苹果公司搭上科技时代的“快车”之后,自己获得了更多的“附加值”,也让公司发展得更加稳健。

    “如果只考虑经济利益,我们完全可以找其他客户,但苹果公司踏踏实实的作风让我们成为长期的合作伙伴。”帝国油墨的社长泽登信成(Nobunari Sawanobori)说。

    做5~10年后进入市场的新技术

    在竞争激烈的商场上,像帝国油墨和竹中工务店这样存活百年的企业已是稀有。若还要引领潮流,具备改变未来的能力,更是难以想象。

    说到这里,就不能不提总部位于瑞士苏黎世的瑞士-瑞典跨国集团ABB,该集团由两家均成立于19世纪末期的瑞士勃朗-包维利电机工程公司,以及瑞典通用电机公司于1988年合并而成。据美国《福布斯》杂志报道,ABB目前市值为48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258亿元),在全球大公司排行榜中居第225位,其经营范围主要是机器人、能源、自动化等领域。

    这些业务听上去颇为“高大上”,距离消费者很遥远,可从严格意义上来说,ABB集团是一家传统企业,它的产品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比如,1893年,ABB推出了全球第一台变压器,让远距离输电变成可能,让电走进千家万户;1897年开发出桥式吊车系统,大大提高了港口货物的装卸效率,使商品可以更快地出现在消费者面前。要是没有ABB生产的机器人,可能就没有精致的iPhone手机壳。可以说,ABB就是照亮你我生活的“隐形巨人”。

    ABB能有如此出色的表现,离不开其对人才的重视。台湾《远见》杂志称,ABB有很好的人才培养机制,不管对新入职者还是老员工,都有为其设计的培训课程。此外,总部十分重视一线员工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它们甚至能左右公司战略。

    除了育才,ABB也相当追求技术创新,每年投入的研发资金大约为1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1.5亿元)。公司在全球设有7个研发中心,专攻通讯、控制技术、电磁学、材料、机械、电力电子、传感器、软件及开关技术这九大领域,而且专注于基础研究,做的几乎是5~10年后才会进入市场的新技术。

    与ABB一样具有瑞典血脉的重工业集团山特维克(Sandvik)也是“百年老店”。据彭博社报道,这家1858年从炼钢起家,逐步涉足全球金属切削工具、建筑及采矿设备、不锈钢和硬质合金材料领域的超级巨头,自2011年由“70后”奥洛夫·范圣德(Olof Faxander)出任总裁兼CEO后,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公司架构由原有的三大业务领域拆分为五大业务领域。除了继续从事传统的优势业务外,该公司旗下的“山特维克材料科技”部门主要从事3D打印业务,并于2015年初成立了山特维克3D打印中心。

    该部门还为医学、航天及快速模具部门生产用于3D打印的气体雾化金属粉末。凭借这些,山特维克一跃成为全球领先的材料供应商。

    德国制造业勇敢面对技术挑战

    在工业制造几乎占据经济半壁江山的德国,传统制造业亦在这个技术大爆炸时代主动求变,比如农业机械公司“科乐收”(Claas)。该公司创建于1913年,是世界上最大的大型农机制造商之一。

    在科乐收位于德国北部哈塞温克尔的庞大厂区里,每天从生产线下线的收割机和相关农用机械大约有40台,每一台的售价高达65万欧元(约合人民币491.3万元),比一般的联合收割机贵出50%。贵的原因在于,这种收割机是无人驾驶的。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它由5万个部件组成——包括大约30个测量从温度到收割率等各种指标的传感器。自动驾驶收割机要成为现实,这些传感器、数据通信和数字控制至关重要。

    科乐收是将新技术嫁接到制造业务的一批德国中等规模私有企业之一。《金融时报》称,这类企业约占德国制造业和服务业GDP的40%,它们的特点是放眼长远和具备韧性,被认为是德国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相对未受影响的原因之一。现在,它们正勇敢面对技术挑战。

    在该公司全球各地逾1.1万名雇员中有300名软件工程师。“我们看到了很多(电子和软件方面的)机会,5年前这些机会还不存在。”科乐收CEO洛塔尔·克里斯尊(Lothar Kriszun)说。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驻斯图加特办公室的艾克·海德曼(Ailke Heidemann)则表示,拥有机械工程背景的德国中小型企业正“加紧招募数字化和数据领域的专家”。

    有了人才,科乐收得以用科技对产品进行升级。该公司投入20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1511.7万元),找到通过卫星网络将信息从田间作业的收割机自动传输到农民或数千公里之外的谷物专家那里的方法。该公司还开发了一款智能手机应用,可以辅助联合收割机的操作者操纵机器,甚至让这些机器自行运作。

    克里斯尊指出,作为“百年老店”, 科乐收已习惯作出改变。他说:“一直以来我们不得不适应很多东西,因此(就接受新的数字化创意而言)我们并没有真正做什么非常新的事情。”

    将数字技术应用于传统制造业的还包括德国的钳子制造公司凯尼派克(Knipex),该公司成立于1882年,每年生产逾1200万把不同型号的钳子。据CEO拉尔夫·普奇(Ralf Putsch)介绍,公司位于德国东部的子公司开发了一种方法,可以把钳子和计算机连接起来,从而使航空航天电工等行业的技术专家能监控施加其上的力。

    大多数专家相信,创新的意识和数十年的经验,让德国中等规模的私有企业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就如德国著名管理学家赫尔曼·西蒙(Hermann Simon)所说,这些企业正在“非常严肃地对待工业4.0”。

 

百年老店拥抱科技“第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