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6年10月26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再小的失误都可能让选情逆转

美国大选辩论:细节定成败

本报记者 张宝钰   青年参考  ( 2016年10月26日   28 版)

    1992年,三位总统候选人同台竞技的场面十分罕见。

    1976年,卡特(左)和在任总统福特同台辩论。

    美国总统候选人辩论的每个细节,都可能影响观众的感受,改变选情。不过,随着辩论本身的表演色彩愈发浓厚,其传播双方施政理念的意义,也开始被无尽的相互攻讦淹没。

    当地时间10月19日晚,美国总统候选人第三场也是最后一场电视辩论在内华达州拉斯韦加斯的内华达大学举行。特朗普一如既往地系着红领带,希拉里则一袭白衣,两人入场时没有礼节性地握手,随后的辩论环节更是火药味十足。

    在不少美国媒体看来,这场辩论显示出的问题比双方的相互攻讦更令人担心。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认为,这是有史以来“最恶劣、最针对个人的一场辩论”;美国政治新闻网站“Politico.com”则用“史上最丑陋的辩论”做文章标题。在英国《卫报》看来,辩论及大选真正的输家其实是美国民众。

    作为候选人在选举期间同台亮相的秀场,电视辩论无疑是美国大选的重要节点,也正因为其重要性,总统候选人向来不敢掉以轻心——从穿着仪表到一颦一笑,从回答技巧到政策阐述。在舞台上,任何细节都可能酿成竞选中的“大事件”,志在入主白宫的政客们汲取前辈的教训,小心翼翼地掌控着场面,生怕权杖会因自己的只言片语落进他人之手。

    电视辩论充满意外

    作为一项不成文的制度,总统候选人辩论在美国有着极长的历史。早年由于科技不发达,辩论仅限于笔战,双方把自己的观点写出来,在报纸上发表,有来有回,相互驳斥。直到20世纪中期电视直播技术逐渐成熟,直播候选人辩论才成为现实。

    1960年9月26日,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第一次直播了总统候选人的电视辩论,对阵双方分别是民主党候选人肯尼迪和共和党候选人尼克松。

    尼克松老而弥坚、阅历丰富,肯尼迪年轻气盛、经验不足。当所有人都以为尼克松可以轻松胜出时,电视辩论颠覆了此前的猜想。

    当时,刚做完膝盖手术的尼克松面色苍白,由于体力不支而没完没了地擦汗,甚至好几次答非所问。坐在一旁的肯尼迪却风度翩翩、充满自信。“Politico”提到,如果光听声音,旁人可能以为尼克松会胜出,但到了荧屏上,两个人的形象对比非常强烈,观看直播的6500万美国人几乎立刻就能决定要把票投给谁。结果,这场辩论让后起之秀肯尼迪人气飙涨,提前锁定胜局。

    相比之下,仪容不整、忐忑不安的尼克松没有给观众留下太多好感。在接下来的16年里,大概是担心在电视辩论中“丢人现眼”,两党总统候选人无一例外地拒绝参加电视辩论。直到1976年,电视辩论才回到美国大选的日程表中。

    英国广播公司(BBC)指出,电视辩论从不缺意外,一次精彩的反驳会令观众拍手叫好,一次失误则可能造成致命伤。

    1976年,卡特和在任总统福特展开对决。福特在大选前被认为在各方面都极具优势,可以轻松战胜卡特。孰料,在第二场关于外交政策的辩论中,福特出现严重失误。当被问及“苏联是否主宰了东欧”时,福特断然否定,“我认为苏联没有主宰过东欧,至少在我的任期内没发生过”。

    当时,东西方关系极度紧张,福特的回答让民众觉得他缺乏常识。就是这么个未经仔细思量的回答,最终把卡特送进了白宫。从那年开始,候选人辩论被正式纳入大选流程。

    身体语言同样是制胜关键

    4年过去,寻求连任的卡特遇到了强大的对手——罗纳德·里根。BBC评论称,没有哪个美国总统从电视辩论中捞到的好处比里根多。

    此前的民调中,里根一直落后于卡特,但演员出身的他凭借多年的舞台经验和精心打造的形象大放异彩,最终在1980年击败卡特、1984年击败沃尔特·蒙代尔(Walter F. Mondale),连任两届。

    从1987年开始,总统候选人辩论进入“新常态”:一个由两党高层组成的居间机构诞生,全面负责总统辩论阶段的筹备和协调工作。后来,该组织包办了所有总统和副总统辩论,辩论直播自此进入制度化运转。

    “Politico”提到,在众目睽睽之下,总统候选人不得不对每个细节保持警惕——哪怕是一个“不”字,都可能让他们的选情发生180度转变。

    就拿1988年老布什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杜卡基斯(Michael Dukakis)的对决来说,后者在民调中一度领先十几个百分点。然而,在最后的电视辩论环节,杜卡基斯遭遇滑铁卢——当CNN记者问他“如果你的妻子被杀,你是否还坚持反对死刑的主张”时,杜卡基斯斩钉截铁地说“坚持”,并长篇大论地重申了自己反对死刑的观点。

    让人愕然的是,这样一个看似无可厚非的回答被大批观众视为“冷血”,杜卡基斯的支持率一路下滑。他后来反思称,自己在回答问题时过于生硬,如果当时大打亲情牌,花上几分钟时间谈谈自己的妻子,说说夫妻间的感情,结果或许会不同。

    到了1992年,选举制度的创新首次允许3位候选人同台辩论,新规则的出现也引发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第一场辩论中,横空出世的独立参选人罗斯·佩罗(Ross Perot)让老布什和克林顿暗淡无光,但到第二场辩论时,佩罗发挥失常,沉默消极,犹如“乒乓球场边的观众”。自然而然地,选民们早早地对他没了兴趣。

    身处聚光灯下,投身电视辩论的候选人必须精力充沛,精神集中。同样是在1992年,干过8年副总统、谋求连任的老布什底气十足,在辩论中连番猛轰对手克林顿缺乏从政经验,无法解决国家面临的复杂挑战;克林顿则争辩说,自己可以给政府注入新鲜血液和新的思维方式。

    戏剧性的一幕随即上演。一名观众起身问老布什如何看待美国国债,后者的反应却慢了一拍,没有抬头,反倒低头去看表;克林顿见状,一把拽过话筒,单刀直入地回答了观众的问题,同时动情地提到自己的亲友因为经济衰败而丧失工作的情况。《纽约时报》隔日以此为论据,指责老布什与选民脱节,成功把克林顿推进白宫。

    在辩论中因肢体语言不得当落下风的不止老布什。2000年,克林顿政府的副总统戈尔在和小布什对垒时一遍又一遍地叹气,这些画面后来被好事者剪成片段,反复播出。当时就有媒体毫不客气地指出,“叹气不是美国总统该有的表现”。

    选民“眼见不一定为实”

    一个多世纪前,马克·吐温的政治讽刺小说《竞选州长》提到候选人辩论时,有这样一段描述:“辩论场上,两位候选人可以说是把美国选举政治中最阴暗的地方放大到了极致,造谣、流言、断章取义等层出不穷,所谓政治,有时就是这么丑陋。”

    吐温的说法可以在现实中找到不少例证。除了那些广为人知的戏剧性场面,“Politico”还曾揭露一出“未曾得逞的诡计”。2004年,小布什和克里辩论期间,布什曾向主办方提出调高室内温度,原因是克里爱出汗,布什想通过这样的办法让克里出丑。但这一招并未奏效。据说,克里事先有所防备。

    2008年大选期间,奥巴马的对手、鹰派元老麦凯恩的团队中同样存在“猫腻”。当时,共和党竞选团队意识到,麦凯恩的搭档萨拉·佩林既缺乏经验又不擅长应对媒体,便要求这位来自阿拉斯加的女州长死记硬背一些台词。有意思的是,在当年的副总统辩论中,佩林极为出色地完成了“表演”,没有丝毫破绽。此事被曝光后引发了广泛争议,在BBC看来,这表明总统候选人电视辩论存在严重的局限性,选民“眼见不一定为实”。

    关于电视辩论,CBS前副总裁彼得·赫福德(Peter Herford)有一段经典的评论:“所有候选人都必须是好演员,伟大的政治家也必须是伟大的演员,观众就是来看他们表演的。”

    那么,电视辩论的意义究竟有多大?《华盛顿邮报》援引美国政治学者罗伯特·埃里克森(Robert Erikson)和克里斯托弗·威勒森(Christopher Wlezien)的分析称,除了1976年,辩论前后的民意调查基本没有特别明显的变化;即便有变化,也未必是因为辩论产生的。

    BBC总结道,竞选辩论如今越来越像真人秀,候选人经常为了出风头大放厥词,聚焦于人身攻击而非谈论严肃的政治纲领,而台下的观众只要听着爽,仍然会把票投给他。

 

美国大选辩论:细节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