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6年10月19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歌手鲍勃·迪伦:最令人意外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本报记者 张宝钰   青年参考  ( 2016年10月19日   20 版)

    鲍勃·迪伦

    迪伦的歌词手稿

    成名半个多世纪以来,鲍勃·迪伦的身份在民谣歌手、摇滚巨星、诗人和作家之间转换,唯一不变的,是他对所谓“主流”的不屑,以及“为自己创作”的豪情。

    10月13日,201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揭晓。当瑞典文学院报出鲍勃·迪伦的大名时,不少人直呼“想不到”——一位公认的民谣和摇滚歌手,竟会问鼎世界文坛之巅。

    美国《纽约时报》于第一时间刊登了作家安娜·诺斯(Anna North)的评论,称“诺贝尔委员会不该把奖项授予他,这令人失望”。英国《金融时报》评论文章的基调则相对收敛,称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史上最难捉摸的,“但迪伦并不比任何前辈逊色”。

    被视为诺贝尔文学奖的“陪跑团”成员

    最初的喧嚣过去后,人们开始极力搜寻鲍勃·迪伦身上跟文学有关的内容。

    迪伦本名罗伯特·艾伦·齐默曼(Robert Allen Zimmerman),1941年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德卢斯,少时因崇拜英国天才诗人迪伦·托马斯而改名换姓。在2004年出版的自传《像一块滚石》中,他自称曾在大概20岁时把自己关在一间堆满了书的公寓里,如饥似渴地咀嚼着从巴尔扎克到修昔底德的各类经典著作。

    除了民谣艺术家和摇滚巨匠的头衔,迪伦还被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评为上世纪60年代首位用音乐关注社会问题的艺术家。他的专辑《金发美女》、歌曲《每一粒微沙》至今仍被传唱,他作词作曲的《随风消逝》更被誉为音乐史上最伟大的诗篇之一:

    男人要走过多少路,才能被称为硬汉

    白鸽要越过多少大海,才能在沙滩长眠

    炮弹要在天上飞多久,才能被永远禁止

    人要多少次昂首,才能面对苍天

    究竟要有几只耳朵,才能听见人民的哭喊

    人要活多久,才能重获自由

    ……

    答案在风中飘扬

    写下这些至今也没有多少人能答出的问题时,迪伦21岁。在很多人看来,他把民谣歌词变为犀利的抗议诗和揭示现实的寓言。比起歌手,迪伦更是一名杰出的歌词作者。

    1997年,他的第一部纯文学作品、超现实主义小说《塔兰图拉》付梓;2004年,自传《像一块滚石》出版后登上《纽约时报》的年度榜单,并被提名美国国家图书奖,媒体将其与描述“垮掉的一代”的经典之作《在路上》相提并论,夸赞迪伦的写作手法直追普鲁斯特。

    至于诺贝尔文学奖,距迪伦其实也不算遥远。他曾于1996年和2006年两获提名,但由于身份特殊,此前一直被视为诺贝尔文学奖的“陪跑团”成员,和村上春树同病相怜。

    借民权运动的浪潮崛起

    回望迪伦走过的路,人们发现很难用简单的标签概括他的履历——早期的民谣歌手?后来的摇滚巨匠?极富才情的诗人抑或出版过几本书的写手?《卫报》提到,不论作为诗人还是音乐人,迪伦身上一个不能忽视的标签是时代性,“他的大半生,追逐时代,审视时代,推动时代而终被时代所追赶”。这一点,可能是迪伦最终得以拿下诺贝尔文学奖的主要资本。

    1959年入读明尼苏达大学后,和很多精神空虚的美国青年一样,迪伦整天出入酒吧,试图从音乐中找回自己。在繁荣的美国民间音乐影响下,他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1963年,专辑《自由放任的迪伦》面世,宛如“原子弹坠落在20世纪60年代初的骚动之夏”,这些结合了诗人艾伦·金斯伯格(Allen Ginsberg)诗歌魅力和迪伦现实主义态度的歌曲被迅速传唱。专辑发表两个月后的新港音乐节上,人称“民谣皇后”的琼·贝兹(Joan Baez)演唱了迪伦的作品《随风而逝》,从此,这名刚出道的歌坛新秀被推上了舆论巅峰。

    又过了1个月,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前爆发了数十万人参与的民权大游行,马丁·路德·金发表了震动世界的《我有一个梦想》。迪伦当场献唱,声誉由此节节高涨。

    在民权和反战运动如火如荼的大背景下,整个美国民谣歌曲界受到他作品的冲击,年轻人更是以成为他的粉丝为荣,渐渐地,迪伦被视作新一代左派歌手的领军人物。

    主动求变,批判精神常在

    此时的迪伦是人们熟悉的。然而,在乐迷希望他沿着这个模式继续走下去时,迪伦做出了让很多人愕然的决定——注意到“披头士”在大洋彼岸的崛起,他决定转型为摇滚乐手。

    《金融时报》提到,在民谣圈的胜利并未给迪伦带来满足感,反而令他沮丧,觉得自己忽然被掏空了。别人对他的疯狂崇拜成了一种折磨,他告诉自己,必须结束这一切。

    就这样,鲍勃·迪伦把皱巴巴的牛仔裤换成了时髦的西装,然后烫头,戴上宽边眼镜,大步流星地迈进了摇滚领域。这种离经叛道的行为在1965年的新港音乐节上遭到了歌迷集体抵制,他们无法接受昨日的民谣王子竟然变成摇滚客的事实,认为他正堕入迷惘的深渊,抽烟、酗酒、游戏人生。就这样,在一片嘘声中,迪伦只唱了3首歌就匆匆下台。

    无论公众怎么想,迪伦对“时代主流”始终保持着强烈的警惕,就像CNN所说的那样,等到功成名就、赢得众人爱戴后,他猛然从自己打造的“盛宴”中离去。当然,即便投身摇滚圈,迪伦的作品中传达出的反叛色彩与哲理,依然让他以一介思考者的身份傲然于世。他曾豪迈地表示:“我不属于任何一场运动,我只为自己的心灵写歌。”

    在《像一块滚石》中,他猛烈批判政治的虚伪,痛斥时代的浮华和富人的优越感——“穿了一双好靴子就以为自己的价值观比别人正确”。这首歌成为迪伦摇滚事业的转折点,它辛辣讽刺的歌词加上愤世嫉俗的呐喊,被认为是战后流行音乐中的经典。《滚石》杂志曾评价称,从来没有一首流行歌曲,能像它那样深刻地改变一个时代的商业体系和艺术观念。

    在歌曲《自由的钟声》里,迪伦唱道:

    这自由之钟把暗夜照亮

    照亮了那些真正勇敢的士兵,他们拒绝向人民开枪

    照亮了那些流亡者,他们手无寸铁走在逃难的路上

    ……

    敲给所有不幸的人和被命运遗忘的男女老少

    敲给不能自由表达意见的人

    时间来到20世纪80年代,人到中年的迪伦皈依了基督教。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每一粒微沙》中,他摒弃了过去的自以为是,表示要放下一切,祈祷救赎:

    不要再试图纠缠过去的错误

    我必须挣脱束缚住我的枷锁

    当葬礼来临之际

    我看见上帝的双手

    随着每一次轻微的颤抖

    撒下了每一粒尘土

    “迪伦不需要普利策,普利策需要迪伦”

    不可否认,迪伦的大多数荣誉是以音乐人身份获得的:1998年入选美国摇滚名人堂,1991年获格莱美终身成就奖;2008年在第92届普利策文艺奖的颁奖礼上,他因“歌词创作中包含独特非凡的诗歌力量,以及对流行音乐和美国文化带去的深远影响”而被授予普利策特别荣誉奖,当时,人们的普遍看法是“迪伦不需要普利策,普利策需要迪伦”。

    这一切在迪伦心中似乎并不重要,他曾表示“我认为自己首先是一个诗人,然后才是音乐家。我活着像个诗人,死了还是个诗人”。

    那么,作为文学家的迪伦,魅力究竟来自何处?评论家罗伯特·克里斯戈(Robert Christgau)认为,迪伦的作品“呈现出独特的语言天分,带着咔哒作响的清脆节奏,他的措辞和语调都属于顶尖的文字创作者,他擅长组织修辞,歌词中对韵律的敏锐直觉随处可见”。

    这回,诺贝尔委员会给出的颁奖词则是:迪伦一直活跃在音乐圈,但他创作的歌词朗读出来就是一首诗,他在美国歌曲传统中开创了新的诗性表达。

    诺贝尔委员会常任秘书长萨拉·丹纽尔(Sara Danius)直言,迪伦“54年来不断努力,不断重塑自己,创建了新的个性,是非常具有原创性的采样器,古希腊作家荷马和女抒情诗人萨夫的作品也是为表演而创作,往往要用乐器演奏,迪伦也一样”。她提到了迪伦1966年的专辑《金发美女》,称其展示了“高超的押韵手法,以及他的形象思维”。

    设立以来,诺贝尔文学奖很少被授予纯文学领域以外的人士。在迪伦之前,最令人意外的得主要属1953年的温斯顿·丘吉尔,诺贝尔委员会当时给出的获奖理由是“其对历史和传记描述的精通及捍卫崇高的人类价值观的雄辩”。

    另一方面,钟爱迪伦的社会名流一直不少。已故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就是他的忠实拥趸,热衷收集迪伦的每张唱片,还精心制作过迪伦的歌词集。英国《卫报》提到,在欧美学术界,迪伦的歌词和吟唱方式甚至催生了一门“迪伦学”(Dylanology)。

    在艺术界收获“大满贯”之后扬名文坛,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值得庆贺的。然而,在诺奖尘埃落定后一周,75岁的迪伦依然沉默着,只是一如既往地读诗、献唱,把瑞典文学院乃至好奇的媒体记者们“晾在了一旁”,以至于有谣言称他打算拒领诺奖。

    或许正如一些人感叹的那样,半个世纪前,鲍勃·迪伦以“非主流”的身姿改变了流行音乐的生态;如今,他对诺奖所持的态度依然“不走寻常路”,骄傲地宣示着不羁的个性。两个月后,他是否会出现在颁奖仪式上,将如何评价这份“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殊荣?对此,英国《卫报》援引了他笔下那句最经典的歌词——“答案在风中飘扬”。

 

歌手鲍勃·迪伦:最令人意外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