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6年09月28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社交媒体让人肤浅?

本报记者 温莎   青年参考  ( 2016年09月28日   25 版)

    “神奇的管子”一头在香港闹市,另一头在洛杉矶海滩上。

    随着社交媒体在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有研究开始谴责新兴技术导致人类大脑生锈、道德沦丧。然而,也有观点指出,“使用社交媒体让人们变得浅薄”的观点是片面的,人们该思索的是如何利用好它。

    “朋友圈”令人更拜金?

    不久前,英国《独立报》发表文章称,两篇心理学论文不约而同地提出了“浅薄假说”。该理论认为,现有的通信技术,即短信和社交媒体平台的发展,令人脑反应能力严重下降:我们越来越习惯于用更短、更快的方式沟通,脑回路也随之变化。

    两篇论文中的《短信交流频率和道德浅薄化假说》一文由加拿大温尼伯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于2013年。研究者对231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主要内容为他们发短信的习惯和生活目标,包括对金钱、外表、住房等现实方面的,以及利他主义等精神层面的问题。

    研究结论称,频繁使用社交媒体的人看重财富和外表,对道德感和精神目标要求较低。而今年2月发表在《个性与个体差异》杂志上的学术文章《社交媒体,短信和个性:浅薄化假说的测试》在很大程度上支持了这一观点。

    据加拿大《国家邮报》报道,该国温莎大学的研究者对149名学生进行了包含约60个问题的问卷调查。受访者中95%有脸谱网账号,68%有推特网账号,65%有Instagram账号,约1/3的人每天频繁使用这些社交平台。问卷中的选项包括“我希望有满意的性生活”、“我想找到人生真正的目标和意义”、“我喜欢探索内心世界”、“冥想是我的乐趣所在”、“我希望人们看到我时,我已经打扮过了”、“我向往令人兴奋的生活方式”、“我想有诚信的生活”……

    研究指出,短信交流的频繁程度和对物质的追求呈正相关,和道德品行及人生目标等精神追求呈负相关。换言之,社交媒体令“我们的道德底线越来越低,但增加了对外表和享乐主义的追求”;使用新兴社交媒体还可能导致学生成绩下降,未来更难融入社会。

    这不是人们第一次提出这样的见解。据美国《The Week》杂志报道,2010年,获得普利策奖提名的尼古拉斯·卡尔就(Nicholas Carr)在《浅薄》(The Shallows)一书中指出,经常上网可能带来严重的副作用,拉低人们思考和反省的能力。

    “人们想要成为名人、富人和漂亮的人”

    美国《VICE》杂志称,对很多人而言,这一结论并不令他们惊讶,至少南希·萨欧斯(Nancy Jo Sales)不会。今年2月,她的新书《美国女孩:社交媒体和青少年的秘密生活》用400页的篇幅分析了社交媒体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特别是对女孩的负面影响。

    对200多名女孩进行深度访谈后,萨欧斯发现,这种影响甚至远远超出了认知和道德上的浅薄。社交媒体平台直接将许多问题量化了,关注、点赞、评论,都是货真价实的衡量指标。当你注册一个包含个人形象和想法的社交媒体时,平台上的各种数据和指标就开始影响你的思考内容和方式。

    比如自拍。萨欧斯认为,如今的女孩不断看到各种靓图美照,这令她们感到压力山大,产生“我也要分享美照”的念头。“女孩开始觉得性吸引力是最重要的,聪明和性格好都要排到后面去。”某种意义上,这就是人们“变得浅薄”的体现。

    “人们想要成为名人、富人和漂亮的人,就像社交媒体女王金·卡戴珊那样。”加拿大温莎大学的研究报告写道。

    社交媒体没有“原罪”

    不过,在美国“State News”新闻网看来,这些研究有很多局限性,只能证明两者间存在相关性,而非因果关系。

    “社交媒体让人变得肤浅、不道德,这种结论让我们怀疑另一种可能性:浅薄和道德底线低的人更频繁地使用社交媒体。”温莎大学公共关系专业的助理教授萨利姆(Saleem Alhabash)说,“人们总想展现自己最光彩动人的一面,给别人塑造良好的印象。这可能改变我们与人交往的方式,但这些变化不一定是错误的,只能说和以前不同。这是这一代人与前人的不同。”

    社交媒体没有让我们脑袋空空,或者说,它没有阻碍我们思考。当人们纷纷使用这些平台对话时,这些平台就成了实现社会变革的前沿阵地。

    对许多边缘人而言,自拍和社交媒体是他们传播真实、未经美化、常常被主流媒体否认的观点之处。比如,“断电日”鼓励人们利用自拍和社交网络,上传自己发现的黑人族群之美,一些黑人会分享自己的故事。这补上了主流媒体的空白。

    “我不认为社交媒体生而邪恶,只是这个时代没找到利用它的最佳方式。”《社交媒体,短信和个性:浅薄化假说的测试》的主要作者洛根(Logan Annisette)告诉《国家邮报》,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VICE》杂志也认为,随着社交媒体成为传播的主要方式,探讨它们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很有必要。

    例如,美国《大西洋月刊》的记者贾里德·凯勒(Keller argued)曾指出,推特网在2009年伊朗“绿色革命”中没起到应有的组织作用,却令全世界的目光都聚集到了伊朗,将发生在德黑兰街道上的暴力推到了国际地缘政治对话的前沿。

 

与“地球另一端”对话
社交媒体让人肤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