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迎宾馆:奥林匹克精神的象征
编译 陈荣生
青年参考
(
2016年08月17日
22
版)
从方便运动员招待亲友、发泄情绪的秘密据点,到宣扬各国文化并开展经营活动的窗口,奥运迎宾馆在其24年的发展史上,扮演着愈发多元的角色。当然,无论外界赋予其何种期待,就此类设施展现出的“包容性”而言,迎宾馆本质上仍是奥林匹克精神的象征。
本届奥运会上,荷兰代表团的迎宾馆隐藏在里约热内卢富人区的一家俱乐部里。要进入迎宾馆,必须步行经过泳池、酒吧及一块两层楼高的大屏幕,然后爬上二楼,从那些每晚喋喋不休的直播间主持人身边走过。
作为同类设施中历史最古老者,荷兰队的迎宾馆内设有一间“哭喊室”,里头有几个电话亭大小的隔间和简单的家具,运动员可以把自己关在里头尽情发泄。
诞生之初只是一顶帐篷
作为奥运赛场外的世外桃源,奥运迎宾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92年。那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开幕前,荷兰喜力公司的营销团队听说运动员的亲属无法进入奥运村;另一方面,在赢得荣誉之后,许多参赛选手最大的心愿,就是尽快与家人聚首,分享自己取得的成就。
于是,喜力公司与荷兰奥委会合作,创建了第一座奥运迎宾馆。因为事出突然,所谓的迎宾馆只是一顶帐篷,设在巴塞罗那港口附近,运动员和家属可以在此欢庆胜利。
与所有跟奥运会有关的事情一样,迎宾馆的规模在之后的岁月里迅速膨胀,几乎看不出原本的模样。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上,迎宾馆试行对外开放,立即被挤得爆棚。
“人们跑来敲门,假装是荷兰人,说几句他们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的荷兰话,想方设法要进来。”喜力全球赞助部经理汉斯·埃里克·图伊特(Hans Erik Tuijt)回忆道。过去16年间,他一直在荷兰迎宾馆工作,只有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因故缺席。
其他国家注意到了设立迎宾馆这个主意,群起效仿。2016年,超过35个各国奥委会下属的迎宾馆在里约建立,其中27家被记载在里约奥运会的官网上。大多数迎宾馆对公众开放——尽管也许需要预先购票。只有一小部分专门接待运动员和他们的亲友。
有几家大公司,如国际奥委会官方合作伙伴耐克,也建起了独立的迎宾馆。在里约,耐克有两家迎宾馆:一是科帕迎宾馆,是该公司的营销和通讯团队之家,因设在一栋15层楼的顶部而可以俯瞰沙滩排球赛区;二是耐克迎宾馆,它靠近奥林匹克公园,主要对运动员开放。
迎宾馆里的特色节目
各国迎宾馆有不同的主题,但它们大部分借鉴了荷兰人的创意:都以最能体现本国传统文化的元素装点,都设置了专门的展示区,以及专门让拿到奖牌的运动员无所顾忌地宣泄感情的秘密小屋。为了补贴运营费用,几乎所有迎宾馆都设有纪念品商店。
赛会期间,大多数迎宾馆会举办文艺表演等活动。韩国迎宾馆的特色项目是跆拳道表演、霹雳舞与流行音乐,还提供冬季运动表演——因为韩国平昌将举办2018年冬奥会。瑞士迎宾馆搭建了一座户外溜冰场,颇具阿尔卑斯山风情。非洲迎宾馆(由非洲各国奥委会共同主持建设)花了大价钱,引进了一台56个座位的飞行模拟器。丹麦迎宾馆里塞满了奥运主题的乐高积木。匈牙利迎宾馆则有一个超豪华水吧,光是里头的矿泉水就多达16种。
图伊特为自家的创意被各国效仿而欣慰。“好的主意总是被复制。”他颇有些自傲地表示,“游览了所有这些迎宾馆之后,我仍然认为,他们都没有我们做得那么棒。”
作为迎宾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哭喊室”诞生于1994年挪威利勒哈默冬奥会期间。运动员获奖后,要参加发布会,接受药检,出席国际奥委会规定的其他活动……给他们留下的抒发感情的空间少得可怜。图伊特称,运动员一般没有多少时间,设想该用何种方式去回报数年来他们及家人的付出,通常只有在数小时过后,等他们在某处坐下来,情感才会开始激荡;而一旦情感开始迸发,它就会化作一股洪流,犹如热带风暴登陆。
本质在于诠释奥运精神
许多人会认为,迎宾馆内总是飘荡着美酒的芳香,但作为先行者,荷兰迎宾馆的噱头反倒比其他迎宾馆少。即便如此,里约奥运会开赛以来的每个夜晚,官方都可以售出4000张入场券给非荷兰籍人士,票价45欧元(约合333元人民币)。据工作人员估计,入场人士中,荷兰人约占40%,巴西人约40%,其他国籍人士约20%,一票难求的局面司空见惯。
今年,这所迎宾馆内约有200名志愿者,这些或帅气或妩媚的男女青年,是喜力公司从3000位申请者中精挑细选出的。作为荷兰奥委会的老搭档,喜力公司还空运来了自行车,供志愿者用作日常交通工具。奥运会结束后,这些自行车就会捐赠给里约市民。
图伊特强调,迎宾馆有着俱乐部的氛围,但它最主要的服务对象依然是运动员。他说,代表团到达里约后,觉得奥运村的硬件不能完全满足选手们的要求,于是,迎宾馆派出15名志愿者前往奥运村帮忙,还紧急聘请了几家承包商去收拾有毛病的电路和水管。
规模的持续扩大和商业元素的引入,是否意味着奥运迎宾馆的性质已经改变?图伊特没有正面回应,只是说:“赚钱不是不可以,我们每天可以接待1万人。”但他承认,在当年的巴塞罗那,那顶临时搭起的帐篷具备不可思议的包容性,而今,“再也不会有那种感觉了”。
北美青年文化平台“VICE”网站
从方便运动员招待亲友、发泄情绪的秘密据点,到宣扬各国文化并开展经营活动的窗口,奥运迎宾馆在其24年的发展史上,扮演着愈发多元的角色。当然,无论外界赋予其何种期待,就此类设施展现出的“包容性”而言,迎宾馆本质上仍是奥林匹克精神的象征。
本届奥运会上,荷兰代表团的迎宾馆隐藏在里约热内卢富人区的一家俱乐部里。要进入迎宾馆,必须步行经过泳池、酒吧及一块两层楼高的大屏幕,然后爬上二楼,从那些每晚喋喋不休的直播间主持人身边走过。
作为同类设施中历史最古老者,荷兰队的迎宾馆内设有一间“哭喊室”,里头有几个电话亭大小的隔间和简单的家具,运动员可以把自己关在里头尽情发泄。
诞生之初只是一顶帐篷
作为奥运赛场外的世外桃源,奥运迎宾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92年。那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开幕前,荷兰喜力公司的营销团队听说运动员的亲属无法进入奥运村;另一方面,在赢得荣誉之后,许多参赛选手最大的心愿,就是尽快与家人聚首,分享自己取得的成就。
于是,喜力公司与荷兰奥委会合作,创建了第一座奥运迎宾馆。因为事出突然,所谓的迎宾馆只是一顶帐篷,设在巴塞罗那港口附近,运动员和家属可以在此欢庆胜利。
与所有跟奥运会有关的事情一样,迎宾馆的规模在之后的岁月里迅速膨胀,几乎看不出原本的模样。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上,迎宾馆试行对外开放,立即被挤得爆棚。
“人们跑来敲门,假装是荷兰人,说几句他们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的荷兰话,想方设法要进来。”喜力全球赞助部经理汉斯·埃里克·图伊特(Hans Erik Tuijt)回忆道。过去16年间,他一直在荷兰迎宾馆工作,只有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因故缺席。
其他国家注意到了设立迎宾馆这个主意,群起效仿。2016年,超过35个各国奥委会下属的迎宾馆在里约建立,其中27家被记载在里约奥运会的官网上。大多数迎宾馆对公众开放——尽管也许需要预先购票。只有一小部分专门接待运动员和他们的亲友。
有几家大公司,如国际奥委会官方合作伙伴耐克,也建起了独立的迎宾馆。在里约,耐克有两家迎宾馆:一是科帕迎宾馆,是该公司的营销和通讯团队之家,因设在一栋15层楼的顶部而可以俯瞰沙滩排球赛区;二是耐克迎宾馆,它靠近奥林匹克公园,主要对运动员开放。
迎宾馆里的特色节目
各国迎宾馆有不同的主题,但它们大部分借鉴了荷兰人的创意:都以最能体现本国传统文化的元素装点,都设置了专门的展示区,以及专门让拿到奖牌的运动员无所顾忌地宣泄感情的秘密小屋。为了补贴运营费用,几乎所有迎宾馆都设有纪念品商店。
赛会期间,大多数迎宾馆会举办文艺表演等活动。韩国迎宾馆的特色项目是跆拳道表演、霹雳舞与流行音乐,还提供冬季运动表演——因为韩国平昌将举办2018年冬奥会。瑞士迎宾馆搭建了一座户外溜冰场,颇具阿尔卑斯山风情。非洲迎宾馆(由非洲各国奥委会共同主持建设)花了大价钱,引进了一台56个座位的飞行模拟器。丹麦迎宾馆里塞满了奥运主题的乐高积木。匈牙利迎宾馆则有一个超豪华水吧,光是里头的矿泉水就多达16种。
图伊特为自家的创意被各国效仿而欣慰。“好的主意总是被复制。”他颇有些自傲地表示,“游览了所有这些迎宾馆之后,我仍然认为,他们都没有我们做得那么棒。”
作为迎宾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哭喊室”诞生于1994年挪威利勒哈默冬奥会期间。运动员获奖后,要参加发布会,接受药检,出席国际奥委会规定的其他活动……给他们留下的抒发感情的空间少得可怜。图伊特称,运动员一般没有多少时间,设想该用何种方式去回报数年来他们及家人的付出,通常只有在数小时过后,等他们在某处坐下来,情感才会开始激荡;而一旦情感开始迸发,它就会化作一股洪流,犹如热带风暴登陆。
本质在于诠释奥运精神
许多人会认为,迎宾馆内总是飘荡着美酒的芳香,但作为先行者,荷兰迎宾馆的噱头反倒比其他迎宾馆少。即便如此,里约奥运会开赛以来的每个夜晚,官方都可以售出4000张入场券给非荷兰籍人士,票价45欧元(约合333元人民币)。据工作人员估计,入场人士中,荷兰人约占40%,巴西人约40%,其他国籍人士约20%,一票难求的局面司空见惯。
今年,这所迎宾馆内约有200名志愿者,这些或帅气或妩媚的男女青年,是喜力公司从3000位申请者中精挑细选出的。作为荷兰奥委会的老搭档,喜力公司还空运来了自行车,供志愿者用作日常交通工具。奥运会结束后,这些自行车就会捐赠给里约市民。
图伊特强调,迎宾馆有着俱乐部的氛围,但它最主要的服务对象依然是运动员。他说,代表团到达里约后,觉得奥运村的硬件不能完全满足选手们的要求,于是,迎宾馆派出15名志愿者前往奥运村帮忙,还紧急聘请了几家承包商去收拾有毛病的电路和水管。
规模的持续扩大和商业元素的引入,是否意味着奥运迎宾馆的性质已经改变?图伊特没有正面回应,只是说:“赚钱不是不可以,我们每天可以接待1万人。”但他承认,在当年的巴塞罗那,那顶临时搭起的帐篷具备不可思议的包容性,而今,“再也不会有那种感觉了”。
北美青年文化平台“VICE”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