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平台愈发火爆,直播内容也千奇百怪。一些人在直播平台上“自杀”求关注,而大部分网友对此持“围观”态度。有心理学家指出,谈论自杀已经是危险的信号,人们并不只是说说而已;如果看到“自杀直播”,一定要在第一时间报警,对方的生死可能就在你的一念之间。
人们对视频直播自杀反应冷漠
2008年,19岁的美国大学生亚伯拉罕·比格斯(Abraham Biggs)登录直播平台“Justin.tv”(现已关闭),服用了致死剂量的苯二氮卓类药物。悲剧发生12小时后,仍有人在观看直播、发布留言,直到观众中有人确定了比格斯的位置,并打电话报警。在视频结束前,人们看到了警察冲进比格斯的房间。
视频直播网站的出现,使人们比以往更容易和陌生人分享日常生活,但死亡与暴力也随之而来。自从这一技术问世,强奸、谋杀、自杀等情景出现在观众眼前。
今年5月,法国一名19岁女孩在巴黎郊外打开摄像头,随即跳下火车。一个更加扭曲的事实是,旁观者对待这些视频直播——特别是自杀类——十分冷漠。
比格斯自杀的最后几个小时,一些观众非但不劝他去医院,反而鼓励他“坚持下去”。负责这起案件的验尸官温蒂·科瑞恩(Wendy Crane)告诉美国广播公司:“人们不断怂恿他,说着‘继续’、‘再来点儿’之类的话。”
8年过去了,自杀、谋杀、殴打等行为在视频直播中更频繁地出现。今年4月,玛瑞娜·罗妮娜(Marina Lonina)被控绑架、强奸及性侵犯未成年人。18岁的她在应用软件Periscope上直播了雷蒙德·盖茨(Raymond Gates)强奸自己17岁朋友的场景。《纽约时报》称,对罗妮娜的指控几乎和盖茨一样严重。根据检察官描述的画面,“直播中的大部分时间里,罗妮娜都在大笑”。
从近些年的案例来看,人们对“自杀直播”反应最冷漠。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该国42岁的凯文·维特里克(Kevin Whitrick)在60多位观众面前上吊自尽;另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2010年,日本一名24岁男子直播悬梁自尽,而观众为其加油鼓劲。
在比格斯生前常逛的论坛“Bodybuilding”上,每年都有关于他的纪念与讨论。“我看见了比格斯自杀的过程,有人问我为什么无动于衷,但我该做什么呢?”网友“SDFlip”写道,事发时他正在英格兰。“那天晚上我盯着电脑屏幕,警察进去时我心脏都停止跳动了,这简直是我见过的最糟糕的事!”
“有人在看了你的评论之后自杀了”
“我希望人们不要再这样头脑发热——真的会有人在读了你的评论后选择自杀。”长期从事自杀预防工作的贝基·洛伊丝(Becky Lois)医生告诉美国《VICE》杂志,就算在虚拟环境中,人们也有义务帮助有自杀倾向的人。“你必须认真对待这些事,哪怕你认为他们只是在做戏,或者发泄痛苦。”
据《纽约时报》报道,比格斯曾在“Bodybuilding”上留言称,那里的网友像他的家人一样。但洛伊丝指出,以为网友真正在乎你,就天真了。“依赖这种关系是有害的,你并不了解这些人。”
论坛上许多用户表示,他们根本不相信比格斯有抑郁症,还严重到准备自杀。比格斯过去写过宣布自杀的帖子,最后都不了了之。曾有看到比格斯留言的人要求管理员追踪IP地址并报警,但管理员回复他:“他就是在求关注,你随便看看,不用当真。”这种缺乏同情心的论调获得了大多数网友的认同,他们都相信比格斯只是“嘴炮”。
然而,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大多数人的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美国自杀协会指出,谈论自杀本身就是危险的征兆。美国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将“扬言伤害自己和谈论自杀”列为自杀人群的第一警告信号。“我们要重视这些声音,确保他们得到帮助。”洛伊丝说。
悲剧发生后,人们登录论坛谴责鼓励比格斯自杀的网友。“他们应该为怂恿一个精神不稳定者自杀而感到内疚和心痛。”名为“swoleplaya”的用户称,“我希望你们一直记住这件事:有人在看了你的评论之后自杀了。”
“多元无知”让现代人更冷漠
我们愿意相信,人类是富有同情心的,但有充分的证据表明,人们对别人的痛苦和灾难持冷漠态度。1964年,凯蒂·诺维斯(Kitty Genovese)在纽约市一栋公寓楼里被谋杀,部分媒体称,38个“守法公民”目睹了她被强奸和杀害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诺维斯不断挣扎和呼救,但人们无动于衷。
事情过去几年后,有当事人表示媒体报道有失偏颇,无人真正目睹案发经过,诺维斯的呼救声被误以为是情侣争吵,但此事仍掀起了社会和学术界的激烈讨论。
事发5年后,“冷漠旁观者”这一社会心理现象被正式冠名——就算身在现场,人们也不太可能向需要帮助者伸出援手。哥本哈根大学媒体、认知和沟通专家文森特·亨德里克斯(Vincent Hendricks)教授认为,互联网给了人们匿名发表言论且不承担后果的机会,由此成为孕育“冷漠旁观者”的沃土。
“个人意见或许微不足道,但众口铄金,人们共同产生的价值观和行为可能鼓励他人继续自我伤害。”他指出,用质疑、嘲笑、批评和煽动等态度对待有自我伤害倾向的人,已在网上成为常态。
2003年,21岁的布兰登·维达(Brandon Vedas)在摄像头前吃下了几种药物。他曾在聊天室中透露这个自杀计划,然而网友鼓励他多吃点药,并表示很想看看他能否死去。布兰登去世前留言:“我说到做到。”
匿名让现代人更加冷漠。文森特解释称,观看“自杀直播”就好像在半夜打开了一段视频,但人们需要知道,这和虚构的影视剧不同,是真真切切发生在世界某个角落的现实。
人们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正被动地服从群体意识。作为个人,你可能不会眼睁睁目送一个人去死,因为你知道这是不对的,但在大多数人“只看不行动”的群体中,你便被群体同化了。实际上,这些人大多和你一样认为这是不对的,却未付出任何行动。
“在集体中,你可能做一些作为个体不会做的事,学术界称之为‘多元无知’,这是人性的一部分。”文森特说。
直播自杀的人其实试图得到反馈。洛伊丝认为,“他们想看看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人关心或是阻止”。这种心态被心理学领域称为“哭喊求助”。
2010年,网友“paulx022”评论比格斯的事件,认为“这个可怜的孩子感觉世界上没有人关心他,想看看在数千名网友中是否有谁愿意为他报警,但显然他太天真了”。
“你的一念之差可能决定一个人的生死”
在视频直播自杀频发的这十几年中,许多人认为直播网站应负其责。比格斯的父亲曾向美国广播公司表示,“Justin.tv”是杀害儿子的元凶之一。
直播自杀毕竟是小概率事件,为此关闭所有视频直播网站并不现实,但预防措施是必要的。脸谱网最近与法国警方合作开发了预防直播自杀的工具,允许用户标记有自杀倾向的朋友,让脸谱网知晓。促使该网这样做的原因是,在其名下的视频直播平台上,有人在巴黎直播了杀害一名警察和其妻子的过程。
在直播平台完善的同时,全球已有少数地方立法禁止辅助和鼓励自杀,一些怂恿他人自杀者受到了惩罚。然而,预防和惩治暴力直播困难重重。
供职于多伦多网络犯罪部门的杰夫·邦立德(Jeff Banglid)表示,目前他们尚未接到任何关于直播自杀的报警。
“警方能做的太有限了。我们不可能看到每个用户的资料,这就需要网民们对彼此负责。如果民众能将自我伤害和暴力犯罪当成紧急状况处理,对警方开展工作会十分有益。”他说。
好在,更多的人开始向世界呼唤爱。2010年,网友“Illriginalized”听说了比格斯的悲剧后,为人们的铁石心肠感到寒心和尴尬。“现在,在任何论坛中看到有人鼓励别人自杀,我都会努力搜索这个人的信息,然后报告给警察。”“Illriginalized”写道。
“我不认识这个人,人们也不认识我,没有人知道我在看这个。但请谨记,你的一念之差可能决定一个人的生死。”洛伊丝说。
比格斯去世后不久,他的父亲在接受美联社采访时悲伤地说:“无论是视频直播平台还是怂恿他自杀的网友,都是有罪的。你不能眼睁睁看着别人陷入险境而无动于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