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6年08月10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101个外国青年来中国“看”少数民族

本报记者 蒋肖斌   青年参考  ( 2016年08月10日   11 版)

    夏洛特,芬兰赫尔辛基应用科技大学,主修电影与剪辑专业,来四川拍摄一位羌族老奶奶

    《港湾》拍摄过程

    美国导演瑞秋在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大岞拍摄的《港湾》

    夏洛特·玛利亚·福斯嘉德(Charlotte Maria Forsgaard),一个在芬兰赫尔辛基应用科技大学主修电影与剪辑专业的女孩,最近爱上了中国的川菜。本就爱吃辣的她遇上了四川火锅,简直一见钟情。

    夏洛特来四川的目的,是拍摄一部讲述汶川东门寨故事的纪录片。“我的拍摄对象是一位羌族老奶奶,她人很好,给我们唱了一首羌族山歌,让身处异国他乡的我想到了疼爱我的奶奶。”夏洛特说,“她非常热情,带我们去栽种樱桃的后山。那座山非常陡峭,但是她步伐矫健,反而是我们累得气喘吁吁。”

    7月28日,2016年度“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以下简称“看中国”)展映仪式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在过去的115天中,来自25个国家、36所高校的101位外国青年,在中国的东西南北拍摄了101部以“风采·民族·文化”为主题的纪录短片。

    在这群年轻人印象中,中国从来没有如此丰富过

    “看中国”由北京师范大学会林文化基金、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主办,迄今已经举办了6届。6年来,共有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格鲁吉亚、印度、新加坡、韩国、以色列、澳大利亚、巴西、阿根廷等35个国家的302名青年,完成了301部短片,获40余项国际奖项。

    本届拍摄以“风采·民族·文化”为主题。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陈光巨表示,文化与文明是国家和民族的集体记忆。不同国家、民族的思想文化各有千秋,他们不分强弱、不分大小,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看中国”项目正是尊重文明多样性的一种表现,是在青年之间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平共处、和谐共生的重要实践。

    从4月6日启动仪式起,101个外国青年在云南、浙江、新疆、陕西、内蒙古、北京等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了采访,拍摄了中华大家庭56个民族中的24个,包括汉、满、蒙、藏、回、维吾尔、柯尔克孜、哈萨克、锡伯、俄罗斯、朝鲜、裕固、保安、东乡、黎、苗、白、羌、侗、瑶、壮、畲、仫佬、纳西,以及イ革家人(编者注:在贵州、四川和广西境内居住着一个待识别的少数民族“イ革家族”。“イ革”音同“隔”,但在字典中无法找到)、惠安人等独特的族群。

    满族的剪纸,朝鲜族的歌舞,苗族银器,侗族大歌,藏族锅庄,羌族碉楼,保安族腰刀,哈萨克游唱歌手,维吾尔族木卡姆,裕固族婚礼,蒙古族马头琴,畲族山寨,汉族的皮影戏、提线木偶、花灯……在这群年轻人印象中,中国从来没有如此丰富过。

    在中国追寻异族文化

    此次展映播放了多部代表作品:美国青年瑞秋·沃登拍摄的《港湾》,通过记录一个泉州惠安女人的日常生活,来探讨女人与现代、传统的关系;荷兰青年弗里克·杨森拍摄的《锦绣海南》,讲述了堪称中国纺织史上“活化石”的黎锦艺术;巴西青年佩德罗·西山拍摄的《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展现了锡伯族小女孩和她身边人的故事;以色列青年迪米特里·科诺伯洛夫拍摄的《牧马之原》,讲述了乌审旗草原上3个牧民传承马文化的故事;英国青年乔治·里斯琼斯在《笙簧正喧吸》中,向观众展示了苗族芦笙传承过程中的几个代表人物......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民俗学系主任、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副会长萧放说:“作为一个中国人,看了这几部影片特别感动。这些片子的主题是人与文化,普通外国人看中国各少数民族普通人的生活。中华民族是个比较抽象的概念,这些片子用具象的方式,向世界介绍中华民族大家庭。每一个民族都有灿烂的文化,构成了整个中华民族美丽的图景,这也是中国的现状。”

    之前曾有人担心,让外国人看中国少数民族,会不会产生误读。事实证明,这些外国青年虽然拍到了简陋的街巷、艰难的生活,但他们是在用追寻异族文化的态度来做片子。“他们抱着人类共通的情感来看待中国少数民族的文化,就算是普通人,也能感受到文化的魅力。”萧放说。

    每到一地,这些年轻人都会和当地的大学生志愿者组成团队,由外国同学担任导演,中国同学担任制片,既保证纪录片的外国视角,也使拍摄顺利进行。拍摄结束后,他们收获的是一部纪录片,还有深厚的友谊。

    来自以色列的施托伊尔·多夫·鲍里斯这次带着学生去了内蒙古。他说:“现在全世界的电影人都在关注中国,因为中国是一个非常大的国家,有丰富的地理和文化,需要更多的人去了解它。以后我也想把关于以色列的电影带到中国。”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看中国”的创始人之一黄会林透露,明年“看中国”的主题正在设计中,或许会是“工匠精神”。“大到红旗渠、高铁,小到一个非遗工艺品,都是‘工匠精神’的体现。”黄会林说,“‘一带一路’也是备选,今年参加活动的25个国家中,就有13个是‘一带一路’相关国家。”

    外国青年看中国的视角正在发生变化

    回忆“看中国”创办之初,黄会林说:“语言、文字的传播难度都比较大,我们就想找一个比较容易的角度,就想到了影像,‘看’中国;谁来看呢,想到了请外国的青年来‘看’中国。”

    参与人数从第一届的9人到现在的101人,黄会林感到,外国青年看中国的视角发生了巨大变化。她对一件事记忆犹新:第一届只来了美国波士顿大学的9名青年导演——两名在校生和7名已经毕业的独立电影人。飞机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已是晚上11点,黄会林接到他们后就想赶紧把人拉到宾馆休息,因为明天一早还有活动。

    “没想到,这几个年轻人不走,就站在T3航站楼左看右看,东看西看。然后瞪着眼睛问我们,‘你们中国怎么会有这么好的航站楼,比我们的肯尼迪机场还好’。”黄会林和同事一下子懵了,“我们不知道怎么回答。我们也很奇怪,我们已经对T3司空见惯,但他们竟然不理解。”

    两三个星期后,黄会林和这群年轻人熟悉了,就问他们为什么会对航站楼大惊小怪。年轻人告诉她:“我们脑子里的中国是《红高粱》里那样的,是男人梳辫子女人缠小脚,而且白酒不能喝,因为男人在里面撒了尿。”

    黄会林说:“我一下子就感受到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误解之深,文化交流是如此不匹配、不相称。在中国,一个幼儿园小娃娃都知道美国是什么,都知道肯德基麦当劳,可是美国青年看到我们的航站楼都会目瞪口呆。”

    今年“看中国”已经办到了第六届,黄会林欣慰地发现,没有人再提出“中国怎么会有这么好的航站楼”。“他们主动积极地吸取中国文化。一个年轻人来到中国,往往他的家庭也跟着他了解中国,还有他的同学、朋友、社会圈子……一粒石子能荡起的涟漪是无限的。”

    “文化走出去不应该是平面的,应该是立体的。中国文化只有立起来、走出去,才是坚固的,饱满的。中国文化不想覆盖世界、征服世界,希望的是形成互利共赢的丰富的文化圈,形成对整个人类文明的美好图景。”黄会林计划,等积攒够了资金、经验、友谊,“早晚要带中国的青年走出去看世界”。

 

101个外国青年来中国“看”少数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