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1日,王连营正式退休。这位身量结实、精神矍铄的老者说话直来直去,不绕弯子,似乎还保留着40多年前在部队当炮兵时的作风。不过他职业生涯的多数时光与烹炸煎炒相伴——他在瑞士驻华使馆当了42年的主厨。
正式退休之前,瑞士使馆先后为王连营开了两次表彰送别会,送给他一套往返瑞士的机票和2000瑞士法郎(约合人民币1.35万元),邀请他到瑞士旅游。而这样的礼遇,在瑞士使馆是没有先例的。“无论是中国人外国人,听说在一个地方干了40多年,都很惊讶。他们觉得这种情况太少了。”王连营就这样轻描淡写地向《青年参考》记者解释了自己的“与众不同”。
特殊时代的特殊机遇
1971年10月,中国在第36届联大上重新成为联合国成员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重返联合国和中美关系的缓和,推动了欧美国家与中国建交的热潮。为了适应迅速增加的外国驻华使领馆的数量,外交部从部队要了一批即将退役的骨干。
外交部机关及驻外机构服务局,专门负责对接外国驻华使馆的中方服务人员。“当时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少,需要的人员也少,而且讲究政治挂帅,所以特意从北京市卫戍区要了304个人。”王老先生仍然清晰地记得当时的情况。
“使馆的服务人员有司机、厨师、服务员、花匠等6个工种。”其中厨师、服务员是必须经过培训的。王连营当时想,厨师这个行业有技术性,多学技术对未来的人生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你说我去当服务员的话,年轻时候还好,年纪大了,一个老头子去上菜,在外国人眼中形象也不好啊。”就这样,王连营决定报名当厨师。
王连营1965年入伍,在邯郸当了一年炮兵后,和众多战友被抽调到北京,在顺义、大兴、门头沟等地驻扎了5年。作为一名普通士兵,王连营与厨师行当最近的联系就数炊事班了。从1968年起,他负责所在连队的粮食蔬菜采买,不可避免地与炊事班熟络起来。
和当时许多二十五六岁的退伍军人一样,王连营迫切地想“学点东西”,找到未来人生的发展方向。当时既没有“新东方厨师学校”,也没有海量的培训机构,仅有的学习方式是服务局组织的“短平快”的集体培训,但只能起到扫盲的作用。
最初,王连营被派到一名法国驻华外交人员的家里,让他跟着一位陈师傅学习。5个月的突击学习后,王连营就要“独当一面”了,被派去给当时的瑞士驻华大使秘书汉娜做饭。
大厨在摸爬滚打中自学成才
上任之后,让王师傅长出一口气的是,这位秘书只身在京,与王师傅同岁,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不过王连营仍然觉得头痛。中西方饮食的差异很大,跟着师傅学习时间太短,只掌握了皮毛。而西餐中无论是原料、佐料、口味还是器具都与中餐不同,想要无师自通着实困难。
“我当时也特别着急想学会,但是英语没有基础,西餐的调料都叫不出名字来。”对于这种赶鸭子上架的快节奏,王连营其实“心里很虚,看师傅做和自己做完全是两回事”。过了五六年,王师傅的心虚才逐渐好转,“但还是总觉得自己会的东西不够用”。“就算到了现在,我做东西不发愁了,但新鲜东西还是要学。饮食业是没有止境的。”
王连营当兵的时候对自己要求很严格,决心当兵就当个好兵,获得过“五好战士”、“学习毛泽东著作积极分子”等称号,也是所在连队同一批入伍战士中第一个入党、第一个当副班长的人。
当了厨师后,王师傅的信念变成了“选了厨师行,就当个好厨师”。就是因为这股子劲,“工作中没遇到过什么困难。英语不懂就学,菜不会做就看菜谱、看别人做”。
在凭票供应的时代,北京东华门大街上的“三十四号供应部”是专门满足中央首长、驻华使领馆、各大医院和大学等机关的特供店。外国驻华使馆的厨师都要到这里采购,王连营发现,这其实是结识其他厨师前辈的好机会。
“听说哪个使馆要招待客人,我就去问,‘你们请客都吃什么啊’,或者找到机会就到那些大师傅家里去,看人家做饭。”王连营称那几年“不断给自己加码”,想方设法给自己创造条件,盼着经验和阅历能够快速长进。
说起英语,王连营说他1958年进入初中时,根本没有英语课,在部队上也没有对外语的需求。只学了几句外语,是越南语的“缴枪不杀”、“快出来”,是为了作战服务。
瑞士的官方语言是英语和法语,和很多初学外语的人一样,王连营也尝试过用拼音来标注外语发音,很快就发现这种方式难以为继。为了尽快学会英语的日常交流,王连营每天抱着特意买来的小收音机听“许国璋英语”,闲暇时记记单词。即便如此,最初的一段时间也很难熬,面对汉娜留下的采买清单,他只能半蒙半猜,实在不行就打电话向使馆的翻译求救。
受瑞士人尊重的中国人
王连营与他的首位服务对象建立了长期的友谊,至今还会彼此探望。“她对我挺满意,也觉得我挺虚心的。”1973年,这位秘书任满回国。王师傅开始到大使官邸服务,一干就是42年。
“当时大使的厨师是位老师傅,需要找个帮手。”大使官邸的宴请比较多,但好处是有了老师傅传帮带。而王师傅也在抢着干活的过程中快速成熟起来。
王连营在瑞士驻华使馆工作的40余年,服务过12任瑞士驻华大使。“这些大使对我工作都挺满意,你看司机、阿姨、服务员一茬茬换掉了,就我一直都在。”1995~1998年在任的驻华大使乌里·希克(Uli Sigg)在离任前以私人名义邀请王连营到瑞士看一看,并且留王连营在他瑞士的家中住了20天。期间,王连营抓紧机会到一家瑞士餐馆学习了半个月。
在使馆工作,王师傅肩上的压力比其他同行要大得多。“在饭店他们都有分工啊,做甜点的,做冷菜的,做热菜的,管采购的就管采购。我们不一样,从买到做,一直到活动结束,都是一个人在操办。”王师傅说,除了宴会,日常的饮食和小型招待活动,都是他一个人在厨房忙活。就算是宾客达到百人的招待会,王师傅带着两个助手就能全部完成。“做得时间长了,头脑中自然就有了程序,用量多少心里也有数。”而超大的工作量导致了王师傅的工作时间比常人更长。“有的宴会晚上11点还没结束,没结束我就不能离开。”
王师傅说,他热爱西餐,但在使馆工作期间,他向外国人大力推广中餐。他告诉《青年参考》记者,平时使馆的饮食都是中西餐结合的,好几任瑞士大使都因此爱上了中国菜。
王师傅说,在厨师同行中,在使馆做菜的收入属于中等水平。而在4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也有其他单位向他伸出橄榄枝,甚至邀请他到国外工作生活,但他觉得,“在一个地方工作顺心最重要,挣得多少并不重要”。
即便退休了,王师傅也不闲着,很多驻华外交官需要在家中宴请客人时会想到王师傅,请他去操持。王师傅说,使馆的大厨也有一个“圈子”,而他作为圈中德高望重的元老,经常被请到各国驻华大使和参赞家中“走穴”。通过与这些外交官的近距离接触,他能感受到多数外交官对华是友好的,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
平凡的人生 不平凡的坚持
“我这一生,平平凡凡,顺顺利利。现在回头想想,我当初的选择很对。”王连营总结42年在使馆的工作,“没出过差错,没留下遗憾”。
到退休的时候,王师傅对外交部机关及驻外机构服务局的工作人员表示,“服务局把我派到岗位上,我没有给单位丢人”。对方则告诉王老,“您给服务局争光了”。
据王师傅说,当时一同派到使领馆的304人,大约五分之一中途离开了,剩下的多数也退休了。王师傅是坚持到最后的一拨人,他和很多当年同时入行的战友还保持着联系。
在瑞士驻华使馆工作了半辈子,王连营对瑞士这个国家有了独特的感情和更深的认识,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办事规矩,过日子节省”:“瑞士人比较务实,虽然富裕但不浪费。”他举例时忍不住又说到了自己的本行:“比如准备宴请,他们要求质量一定要好,但是不要铺张。量要控制好,不要浪费。而且我服务的这些任大使,家里有剩菜都会留着吃。”
在王师傅看来,富而不狂,富而不奢,富而不费,才是正道。“瑞士前驻华大使希克先生是改革开放后第一位到中国投资的西方商人,他在瑞士的家是一栋17世纪的城堡,位于卢塞恩湖上的一个小岛上。”据王老回忆,“但他家里吃饭就是一个菜。早餐就是酸奶、奶酪、面包,很简单。中午就是沙拉、面条,不讲究吃得多么丰盛。”
王师傅说,如今进入大使馆的厨师越来越多地来自社会上的厨师培训学校,多数是通过社会招聘入职,像他这样的人在淡出舞台。不过在他看来,出身不重要,“只要敬业,就一定能够把工作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