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笔为矛,与仇恨、偏执和狭隘战斗
埃利·威塞尔:为永远沉寂的灵魂呐喊
本报记者 蔡梦吟
青年参考
(
2016年07月13日
20
版)
1985年4月,美国前总统里根授予威塞尔国会金质奖章。
纳粹大屠杀幸存者中,作家埃利·威塞尔的声音尤其响亮。他以笔为矛,在为所有因种族和信仰而遭受迫害者发声的同时,也实现了让自己的记忆永不被世人遗忘的夙愿。
7月第一个星期天的夜幕降下时,纽约世贸中心大楼亮起了象征以色列国旗的蓝白双色灯光。此举是为了纪念纳粹大屠杀幸存者、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埃利·威塞尔(Elie Wiesel)的离去。这位毕生都在“为那些永远沉寂了的灵魂说话”的作家,于此前一天与世长辞。
“敌人若能把罪恶从人类的记忆中全部抹去,他们就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作为见证者,我坚信自己有责任、有义务不让他们得逞。”这是威塞尔在代表作《夜》中的呐喊。该书出版于1958年,记述了作者本人在二战期间的亲身经历,被公认为是与《安妮日记》齐名的揭露纳粹德国种族灭绝暴行的经典作品。
“活下来是为了作证”
据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报道,美国总统奥巴马于威塞尔去世当天发表悼词,称后者为“这个世界的良心”,“他的呼号,不仅是针对反犹主义,而且针对一切形式的仇恨、偏执和狭隘。他恳求我们每个人——每个民族和所有人类——做同样的事,以彼此为鉴,真正做到‘永不再犯’”。
1928年,埃利·威塞尔出生于当时属于罗马尼亚的小城锡盖特,在城中的犹太社区度过了无忧无虑的青春岁月。1944年春,随着德军的铁蹄踏入锡盖特,15岁的威塞尔和欧洲的数百万犹太人一样,命运急转直下。在奥斯维辛集中营,他亲眼目睹母亲和妹妹被投进焚尸炉;后几经辗转,他和父亲被送到布痕瓦尔德集中营。在那个人间地狱,父亲在威塞尔面前被毒打至死,他自己却因恐惧,对父亲的呼唤充耳不闻、双唇紧闭。
“我永远不会宽恕把我推向绝境的世界,它把我变成一个冷漠的陌生人,唤醒了我内心深处最卑劣、最原始的本能。”威塞尔回忆道。
1945年4月11日,奄奄一息的威塞尔被美军解救。据《纽约时报》报道,在被解救之后的日子里,这个手臂上烙着A-7713的囚犯编号的年轻人意识到,自己“活下来是为了作证”,但他同时发誓,10年内不谈论或写作自己看到的事情,因为“不想用错词语”。
在《夜》的自序中,威塞尔这样解释那长达10年的沉默:
“我知道自己有许多话要说,却苦于找不到恰当的字眼,只能望洋兴叹……怎样才能让被敌人亵渎的语言恢复活力?饥饿、焦渴、恐惧、押送、焚烧、烟囱,这些词有自身的含义,但在那个时代,它们全都另有所指。我们被关在封闭的车厢里,不知去往何方,怎样描述那最后的行程?或者,在疯狂的、阴森的天地间,人性颠倒,组织严密、颇有教养、身穿制服的人大开杀戒,天真的幼童和疲弱的老人全都走向死亡,这又该怎样描述?”
让记忆在书页间延续
历经十载酝酿,1956年,威塞尔用母语意第绪语写就了800页回忆录,几经修改缩减为127页。两年后,其以《夜》的面貌出版,在文学界好评如潮,销量却并不亮眼。
“彼时,人们不太想知道大屠杀的事情。”上世纪80年代,威塞尔接受《时代》周刊采访时解释说,“人们抱怨,‘让孩子们承载犹太人过去的悲剧,没有意义’。”
随着时间推移,更多打破沉默的亲历者逐渐令形势发生了改变,威塞尔正是其中声音最响亮者之一。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上世纪60年代中期,威塞尔在纽约举办系列讲座,呼吁人们勿忘历史,在民众中影响力日隆。鉴于他的声望,1978年,时任美国总统卡特任命其为“纳粹大屠杀委员会主管”,筹备在华盛顿创办美国纳粹大屠杀纪念馆。
1986年,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为了表彰威塞尔挺身对抗遗忘和暴力的勇气,授予他诺贝尔和平奖。“威塞尔是人类的信使,”颁奖词如是写道,“他带来的是关于和平和人类尊严的信息。”半个多世纪里,他以笔为矛,写下60余部作品,包括《一个犹太人在今天》《耶路撒冷的乞丐》《疯狂的上帝》等,字里行间充满对历史、人性的反思。不过,影响力最强的仍是其处女作《夜》。
据《纽约时报》统计,《夜》先后被译成30种语言,总销量达到9位数。书中,那段对“死亡集中营之夜”的描述尤为著名:
“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个夜晚,那是我在集中营度过的第一个夜晚,它把我的一生变成漫漫长夜,被7层夜幕严裹着的长夜。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些烟云。我永远不会忘记孩子们的小脸,他们的躯体在岑寂的苍穹下化作一缕青烟。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些火焰,它们把我的信仰焚烧殆尽……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个时刻,它戕杀了我的上帝,我的灵魂,把我的梦想变成灰烬。我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切,即使我受到诅咒,像上帝一样永生不死。永远不会。”
通过无数读者,威塞尔实现了让自己的记忆“永不被遗忘”的夙愿。学者黛博拉·利普斯塔德特(Deborah Lipstadt)对《华盛顿邮报》表示,“以第一人称讲述的幸存者声音,往往会随着最后一个幸存者的逝去而消失,但威塞尔的声音有其他人无法企及的扩音效果”。
在美国知名主持人奥普拉创办的“奥普拉读书俱乐部”网站上,《夜》被列为“必读书目”。2006年,奥普拉曾公开推荐由埃利·威塞尔的夫人玛丽昂(Marion)翻译的新版《夜》,令该书的销量在短短数周内飙升了300万册。
在新版《夜》的导言中,威塞尔欣慰地写道:“今天,中学生和大学生们,还有世界上许许多多的人,都把本书当作教科书……公众越来越愿意聆听幸存者讲述逝去的往事。”
无论种族信仰,与受害者并肩
笔耕不辍之外,埃利·威塞尔始终在为和平奔走。
《纽约时报》专门撰文追忆威塞尔为此付出的巨大努力:
1985年,威塞尔要求时任美国总统里根取消对联邦德国比特堡军人公墓的访问,因为那里埋葬着纳粹党卫军的精锐成员。他义正辞严地说:“那不是您应该造访的地方。您应该和纳粹受害者站在一起。”
1993年,威塞尔和比尔·克林顿一起出席华盛顿大屠杀纪念馆落成典礼时,劝克林顿“做些什么”,“制止正发生在波斯尼亚的种族清洗”。
2009年,威塞尔和德国总理默克尔、美国总统奥巴马一道前往布痕瓦尔德集中营旧址悼念亡灵。他对两位国家元首强调了自己主张和平解决中东问题的立场,因为“我从1945年获救后就希望不再有战争,而这个愿望被打破了”。
威塞尔的儿子以利沙(Elisha)告诉CBS,父亲身为作家和社会活动家,一直引导人们改变。“父亲对领袖们发声,是因为他看到世界存在问题,而人们需要有所行动……”
威塞尔的辞世震动了世界。美国福克斯新闻网发表《当世界面对埃利·威塞尔的离开》一文,援引了诸多政坛、商界要人得知这一噩耗后的感言: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认为,威塞尔不仅是文学大师,更是“纳粹屠杀下的一道曙光,代表着人类精神对邪恶的胜利”;法国总统奥朗德称,威塞尔与法国有特殊的联系,《夜》最初就是以法语出版的,法国向这位“卓越的人道主义者、永不疲倦的和平卫士”致以最崇高的敬意;盖茨基金会联合主席梅林达·盖茨表示,“威塞尔在最黑暗的岁月里保持着乐观,并使我们看到了人性的美丽,对他的离去我们感到深深的悲伤”……
在世界的许多角落,威塞尔被默默怀念着。这或许是因为他的目光一直追随着那些“被损害的人们”。其创建的“埃利·威塞尔基金会”网站,简明扼要地就此作了介绍。
“威塞尔不仅为犹太人发声,他也努力捍卫着各色人群:阿根廷‘肮脏战争’后的失踪者、柬埔寨难民、库尔德人、非洲饥荒和种族灭绝的受害者、南非种族隔离制度受害者、前南斯拉夫地区战争的受害者,等等。”
威塞尔的遗孀马里昂对《纽约时报》说:“我丈夫是一名战士。他为在大屠杀中遇难的600万同胞的记忆而战,他为那些无辜的受害者——无论何种族或信仰,发起无数场战斗。”
在新版《夜》的导言中,威塞尔如此阐述自己奋斗不息的动力:
“这是为了今天的年轻人,为了明天即将出生的孩子。我不想让自己的过去成为他们的未来。”
纳粹大屠杀幸存者中,作家埃利·威塞尔的声音尤其响亮。他以笔为矛,在为所有因种族和信仰而遭受迫害者发声的同时,也实现了让自己的记忆永不被世人遗忘的夙愿。
7月第一个星期天的夜幕降下时,纽约世贸中心大楼亮起了象征以色列国旗的蓝白双色灯光。此举是为了纪念纳粹大屠杀幸存者、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埃利·威塞尔(Elie Wiesel)的离去。这位毕生都在“为那些永远沉寂了的灵魂说话”的作家,于此前一天与世长辞。
“敌人若能把罪恶从人类的记忆中全部抹去,他们就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作为见证者,我坚信自己有责任、有义务不让他们得逞。”这是威塞尔在代表作《夜》中的呐喊。该书出版于1958年,记述了作者本人在二战期间的亲身经历,被公认为是与《安妮日记》齐名的揭露纳粹德国种族灭绝暴行的经典作品。
“活下来是为了作证”
据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报道,美国总统奥巴马于威塞尔去世当天发表悼词,称后者为“这个世界的良心”,“他的呼号,不仅是针对反犹主义,而且针对一切形式的仇恨、偏执和狭隘。他恳求我们每个人——每个民族和所有人类——做同样的事,以彼此为鉴,真正做到‘永不再犯’”。
1928年,埃利·威塞尔出生于当时属于罗马尼亚的小城锡盖特,在城中的犹太社区度过了无忧无虑的青春岁月。1944年春,随着德军的铁蹄踏入锡盖特,15岁的威塞尔和欧洲的数百万犹太人一样,命运急转直下。在奥斯维辛集中营,他亲眼目睹母亲和妹妹被投进焚尸炉;后几经辗转,他和父亲被送到布痕瓦尔德集中营。在那个人间地狱,父亲在威塞尔面前被毒打至死,他自己却因恐惧,对父亲的呼唤充耳不闻、双唇紧闭。
“我永远不会宽恕把我推向绝境的世界,它把我变成一个冷漠的陌生人,唤醒了我内心深处最卑劣、最原始的本能。”威塞尔回忆道。
1945年4月11日,奄奄一息的威塞尔被美军解救。据《纽约时报》报道,在被解救之后的日子里,这个手臂上烙着A-7713的囚犯编号的年轻人意识到,自己“活下来是为了作证”,但他同时发誓,10年内不谈论或写作自己看到的事情,因为“不想用错词语”。
在《夜》的自序中,威塞尔这样解释那长达10年的沉默:
“我知道自己有许多话要说,却苦于找不到恰当的字眼,只能望洋兴叹……怎样才能让被敌人亵渎的语言恢复活力?饥饿、焦渴、恐惧、押送、焚烧、烟囱,这些词有自身的含义,但在那个时代,它们全都另有所指。我们被关在封闭的车厢里,不知去往何方,怎样描述那最后的行程?或者,在疯狂的、阴森的天地间,人性颠倒,组织严密、颇有教养、身穿制服的人大开杀戒,天真的幼童和疲弱的老人全都走向死亡,这又该怎样描述?”
让记忆在书页间延续
历经十载酝酿,1956年,威塞尔用母语意第绪语写就了800页回忆录,几经修改缩减为127页。两年后,其以《夜》的面貌出版,在文学界好评如潮,销量却并不亮眼。
“彼时,人们不太想知道大屠杀的事情。”上世纪80年代,威塞尔接受《时代》周刊采访时解释说,“人们抱怨,‘让孩子们承载犹太人过去的悲剧,没有意义’。”
随着时间推移,更多打破沉默的亲历者逐渐令形势发生了改变,威塞尔正是其中声音最响亮者之一。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上世纪60年代中期,威塞尔在纽约举办系列讲座,呼吁人们勿忘历史,在民众中影响力日隆。鉴于他的声望,1978年,时任美国总统卡特任命其为“纳粹大屠杀委员会主管”,筹备在华盛顿创办美国纳粹大屠杀纪念馆。
1986年,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为了表彰威塞尔挺身对抗遗忘和暴力的勇气,授予他诺贝尔和平奖。“威塞尔是人类的信使,”颁奖词如是写道,“他带来的是关于和平和人类尊严的信息。”半个多世纪里,他以笔为矛,写下60余部作品,包括《一个犹太人在今天》《耶路撒冷的乞丐》《疯狂的上帝》等,字里行间充满对历史、人性的反思。不过,影响力最强的仍是其处女作《夜》。
据《纽约时报》统计,《夜》先后被译成30种语言,总销量达到9位数。书中,那段对“死亡集中营之夜”的描述尤为著名:
“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个夜晚,那是我在集中营度过的第一个夜晚,它把我的一生变成漫漫长夜,被7层夜幕严裹着的长夜。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些烟云。我永远不会忘记孩子们的小脸,他们的躯体在岑寂的苍穹下化作一缕青烟。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些火焰,它们把我的信仰焚烧殆尽……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个时刻,它戕杀了我的上帝,我的灵魂,把我的梦想变成灰烬。我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切,即使我受到诅咒,像上帝一样永生不死。永远不会。”
通过无数读者,威塞尔实现了让自己的记忆“永不被遗忘”的夙愿。学者黛博拉·利普斯塔德特(Deborah Lipstadt)对《华盛顿邮报》表示,“以第一人称讲述的幸存者声音,往往会随着最后一个幸存者的逝去而消失,但威塞尔的声音有其他人无法企及的扩音效果”。
在美国知名主持人奥普拉创办的“奥普拉读书俱乐部”网站上,《夜》被列为“必读书目”。2006年,奥普拉曾公开推荐由埃利·威塞尔的夫人玛丽昂(Marion)翻译的新版《夜》,令该书的销量在短短数周内飙升了300万册。
在新版《夜》的导言中,威塞尔欣慰地写道:“今天,中学生和大学生们,还有世界上许许多多的人,都把本书当作教科书……公众越来越愿意聆听幸存者讲述逝去的往事。”
无论种族信仰,与受害者并肩
笔耕不辍之外,埃利·威塞尔始终在为和平奔走。
《纽约时报》专门撰文追忆威塞尔为此付出的巨大努力:
1985年,威塞尔要求时任美国总统里根取消对联邦德国比特堡军人公墓的访问,因为那里埋葬着纳粹党卫军的精锐成员。他义正辞严地说:“那不是您应该造访的地方。您应该和纳粹受害者站在一起。”
1993年,威塞尔和比尔·克林顿一起出席华盛顿大屠杀纪念馆落成典礼时,劝克林顿“做些什么”,“制止正发生在波斯尼亚的种族清洗”。
2009年,威塞尔和德国总理默克尔、美国总统奥巴马一道前往布痕瓦尔德集中营旧址悼念亡灵。他对两位国家元首强调了自己主张和平解决中东问题的立场,因为“我从1945年获救后就希望不再有战争,而这个愿望被打破了”。
威塞尔的儿子以利沙(Elisha)告诉CBS,父亲身为作家和社会活动家,一直引导人们改变。“父亲对领袖们发声,是因为他看到世界存在问题,而人们需要有所行动……”
威塞尔的辞世震动了世界。美国福克斯新闻网发表《当世界面对埃利·威塞尔的离开》一文,援引了诸多政坛、商界要人得知这一噩耗后的感言: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认为,威塞尔不仅是文学大师,更是“纳粹屠杀下的一道曙光,代表着人类精神对邪恶的胜利”;法国总统奥朗德称,威塞尔与法国有特殊的联系,《夜》最初就是以法语出版的,法国向这位“卓越的人道主义者、永不疲倦的和平卫士”致以最崇高的敬意;盖茨基金会联合主席梅林达·盖茨表示,“威塞尔在最黑暗的岁月里保持着乐观,并使我们看到了人性的美丽,对他的离去我们感到深深的悲伤”……
在世界的许多角落,威塞尔被默默怀念着。这或许是因为他的目光一直追随着那些“被损害的人们”。其创建的“埃利·威塞尔基金会”网站,简明扼要地就此作了介绍。
“威塞尔不仅为犹太人发声,他也努力捍卫着各色人群:阿根廷‘肮脏战争’后的失踪者、柬埔寨难民、库尔德人、非洲饥荒和种族灭绝的受害者、南非种族隔离制度受害者、前南斯拉夫地区战争的受害者,等等。”
威塞尔的遗孀马里昂对《纽约时报》说:“我丈夫是一名战士。他为在大屠杀中遇难的600万同胞的记忆而战,他为那些无辜的受害者——无论何种族或信仰,发起无数场战斗。”
在新版《夜》的导言中,威塞尔如此阐述自己奋斗不息的动力:
“这是为了今天的年轻人,为了明天即将出生的孩子。我不想让自己的过去成为他们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