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6年06月22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法国摄影师格里高利·考格纳:

“在他们脱下上衣赤身相对的瞬间摁下快门”

本报记者 张宝钰   青年参考  ( 2016年06月22日   11 版)

    《安德瑞和罗密欧》

    法国摄影师格里高利·考格纳(左)

    在产科医院拍摄完成的《托尼和西蒙》

    “我想通过照片来表达自己,用相机去描述事件背后一般人看不到的内伤,记录人们的复杂和脆弱。”作为今年中法文化之春的特邀嘉宾,法国摄影师格里高利·考格纳(Gregoire Korganow)携带系列作品《父与子》来到中国参展。不久前,他在北京东五环外的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接受了《青年参考》的专访。

    每一个初到三影堂的人都会对它的偏僻感慨一番,驱车前往时很容易就会错过路边不那么起眼的指示牌,在南皋村的乡野马路上徘徊。但当绕过高高的院墙、进入一道铁门后,眼前的景象好像瞬时把人带入另外一个时空。

    在那里找不到任何一个跟摄影无关的角落。几座长方形造型的清水混凝土建筑错落有致,其间镶嵌的小石子步道蜿蜒环绕,不远处有大大的空置草坪,院子里唯一的一棵樱花树早已过了花期,现在满树葱郁,阳光顺着叶缝洒下来,斑驳而陆离。

    展览即将开始,格里高利正忙着和工作人员一起布展,不过他看起来轻松闲适,褪下白手套走出展厅,坐在院内一把藤条椅子上,开始接受采访。从年初到现在,他的《父与子》系列摄影作品在法国、中国等多个国家相继展出。

    在格里高利的镜头下,有头发花白的父亲和并不年轻的儿子在一起并肩站立的照片,还有刚刚出生的婴儿被父亲双手托举的宠溺,用摄影师本人的话来说,“虽然拍摄的是同一个主题,但每一次都不一样,就像一个盒子,当你把它打开的时候,很多东西就迎面扑来,有惊奇有神秘,有人笑有人哭,还有人不知道要做什么——每次都会有不同的东西”。

    “那一刻就像把开水浇在砂糖上”

    或许是因为艺术家的高度感性,格里高利在采访中总爱用比喻来告诉听众他想表达什么。“我想用这组照片来呈现父与子之间的复杂情感和神秘关系,这种感觉在我来到中国之后更为强烈。相对于其他地方,中国父子的关系更加传统和内敛,甚至有点不太自然,摄影师就想捕捉那个瞬间,在他们脱下上衣赤身相对的那个时刻摁下快门。”

    “那一刻就像把开水浇在砂糖上,倏地一声,全化了。”2014年在法国鲁昂的一家产科医院,格里高利亲眼目睹一位年轻的男士,从护士手里接过自己刚出生的宝宝,“那位父亲很从容,马上以恰当的姿势抱起孩子,那是他的第三个小孩,后来我知道他们一家住在鲁昂的一处寻常街巷,年轻的父亲失业了……不过正好有足够的时间来照顾孩子”。

    《安德瑞和罗密欧》是格里高利2015年在巴西拍摄的一幅作品。这张照片上的父亲只有17岁,住在巴西里约的一个贫民窟,独自抚养儿子罗密欧,“虽然环境让人堪忧,但我能感受到他对儿子的满腔爱意,他保护儿子,并以他为荣”。

    “在拍摄的时候,很多对象刚开始是很不自在的。小孩最好拍,岁数大一点的也不太会有什么尴尬,比较难的是跟成年人的接触,特别是20岁上下的人。”格里高利说,那时候他会把手放在他们的肩膀上,这是能量的对话,能让他们冷静下来,通过肢体语言、眼神、能量的沟通,摄影师和被拍摄者的关系变得紧密,正如这些作品,观众需要用心去感受里面的能量,而不单单用眼睛看。

    在中国拍摄期间,一位身患重病的父亲和他7岁大的儿子找到了格里高利,希望摄影师能拍一张照片为他们留下回忆。“刚开始小男孩极不情愿脱掉上衣,父亲几番游说之下才勉强同意,但当他们光着上身站在一起时,小男孩动了感情,两个男人拥抱在一起,接下来我的拍摄效果非同寻常”。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张有待非常喜欢格里高利的这组作品。在他眼中,《父与子》胜在情感表现到位,“对优秀摄影作品的评价通常不在技术层面,而是要看照片传递出的情感深浅”。张有待告诉《青年参考》记者,中国人通常比较含蓄,父子之间虽然情感深厚,但会有一丝丝的距离,是尊敬也是敬畏,这也是大部分中国父子间的写照。

    “他们的故事令我获得养分和灵感”

    格里高利有个小孩,是领养来的非洲儿童,《父与子》的拍摄灵感正是来自这个孩子。6年前,5岁的养子问了格里高利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如此不一样,我是黑皮肤,而你是白皮肤,不相似还能算父子吗?”

    格里高利开始思考父亲和儿子之间的纽带,是血缘,是亲情,是传承,还是遗产?自23岁接触摄影以来,格里高利对人物摄影和现实主义题材一直充满强烈的兴趣,于是,他拿起相机,试着用镜头回答这个提问。

    “每次我都能读到一个特别的故事,遇见这些父子让我感到很荣幸,我被他们中很多人的情感和内心深处的信念打动。”格里高利说,他由父亲抚养长大,18岁那年离开父亲开始新生活。父亲日渐衰老,几年前患上重病,他回去照顾父亲,直到父亲在他怀里停止呼吸……拍《父与子》的6年,也是他回忆与父亲在一起生活的6年。每对父子的故事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故事令我不断获得养分和灵感”。

    早年从巴黎某高等艺术学校毕业后,格里高利一直关注现实主义题材摄影,1991年,他用镜头记录了苏联解体,而后一直将焦点对准世界各地的受压迫人群和边缘群体。1994年至今,他相继拍了《蜗居者》《非法移民》《智利马普切印第安人的反抗》《伊拉克战争罹难者》《酗酒者》《法国监狱》等作品。从2012年开始,他在巴黎第一大学摄影学院任教,并定期在阿尔勒国际摄影协会设立工作坊。

    “我不想关注事件本身,更希望看到事件背后人们的复杂和脆弱。”他顺手指了指放在桌上的一杯水,“就像这杯水,杯子被拿走了,但我想寻找它呆过的痕迹。”

    盛夏的傍晚热而漫长,太阳从西边的天空挪到了地平线,每个前来参观的人好像都会从那里带走些什么,但什么都不会留下。

    《父与子》展览将持续至7月10日。

 

“在他们脱下上衣赤身相对的瞬间摁下快门”
第十二届“港澳大学生文化实践活动”在京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