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6年06月15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我的美国博物馆之旅

马小申 文/摄   青年参考  ( 2016年06月15日   27 版)

    我们这代人对美国最初的印象,应该是米老鼠、唐老鸭、《猫和老鼠》、《成长的烦恼》,无论是在童话世界还是在现实生活中,美国的印记都带有欢乐、幽默的色彩。我的初次美国之行很欢乐,却与童话世界或现实生活里的幽默无关。

    与大师真迹零距离接触

    第一次去美国之前,并没有研究什么攻略,买了张机票就踏上了行程。不自觉地,那次美国之行几乎成了一次“博物馆之旅”。就说第一天,抵达芝加哥时正值当地时间早上7点多,不想浪费大好时光,我便直接跑到芝加哥艺术博物馆,等待博物馆开门纳客。进入博物馆就像进入了一座宝库,东方的瓷器、西方的雕塑和绘画,都深深吸引着我。让我兴奋得想尖叫的是,这里可以在不使用闪光灯的情况下拍照,梵高、莫奈、毕加索的画作外面,也完全没有玻璃的阻隔。对于一个只在画册和幻灯片上看过他们作品的艺术生来说,可以在没有反光、没有色差的情况下与大师真迹零距离接触,所有笔触都清晰可见,这种幸福感难以形容。

    进入东方艺术品区域,找到我最感兴趣的瓷器部分。参观的人不多,我举着相机从不同的角度拍摄素材,在每件作品前都可以停留很长时间,不会有人打扰。短短一个上午,我便拍摄了一千多张照片。

    下午3点多,时差带来的困意袭来,有种下一秒就能站着睡着的感觉,但毕加索和达利的作品还没看到,于是找到工作人员询问,这才发现,我这个超级路痴原来大半天都只是在博物馆的一侧转悠,而毕加索和达利的作品都在连廊对面的另一侧展馆。兜兜转转终于走到了,站在大师作品面前,瞌睡虫自觉退下,目光也由涣散直接变成了炯炯有神。

    在博物馆里,很轻易便能分辨出哪些参观者是外来游客,哪些是当地居民。外国、外地游客基本上都会在自己喜欢的大师作品前合影留念,因为他们难得一见。当地居民基本上都只是安静地欣赏。我一边看画一边暗自感叹,可以随时来近距离欣赏大师作品,这里的人们好幸福。

    晚上回到住处,兴奋还未消退,上网查询发现,芝加哥艺术博物馆是美国第二大艺术博物馆,而第一大博物馆是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于是我“芳心暗许”:纽约是我的下一个目的地。

    在历史、艺术和现实之间穿越

    因为时间关系,我的第一次美国之行,在参观了芝加哥艺术博物馆等地、感受了壮阔的科罗拉多大峡谷、繁华的拉斯韦加斯之后,便回到了北京。因为大都会博物馆在那里、百老汇在那里,“纽约”的名字已经住进我的心里。

    假期到来,依心直飞纽约。进入大都会博物馆,仿佛踏进浩瀚的历史长河,一切都那么悠远、古老、肃穆,对文化和历史的敬畏油然而生。法老权力象征的神秘金字塔近在咫尺、触手可及;古罗马雕塑让人感受到那个繁盛帝国的力与美;非洲金饰上的图腾质朴而神秘;亚洲的瓷器、漆器和织物美轮美奂……若不是指示牌引导和穿梭人流的提醒,很容易就会沉浸在对历史的想象中,穿越到一个又一个久远的国度。

    之后的几天,我到美国首都华盛顿,在那里,博物馆、艺术馆集中在一个区域——史密森尼博物馆群。有美国历史博物馆、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佛利尔博物馆、阿瑟·萨克勒博物馆、艺术与工业展览馆、何尔松博物馆、非洲艺术博物馆、国家肖像馆、国家邮政博物馆、任维克工艺美术馆和美国艺术博物馆。这对时间不多的旅行者来说绝对是个超级大福利,你可以明确目标,走进自己感兴趣的区域,爱航空、飞行的可以直达航空航天博物馆,里面除了各种飞行器,还有一块来自月球的岩石,在展厅里有个好听的名字——触碰月球(touch the moon),据说摸一摸可以带来好运。当然,在这片巨大的博物馆区除了各种精彩的展品还会看到电影《博物馆奇妙夜》前两部的很多拍摄场景,自然历史博物馆也因此变得生动起来。

    在那里我结识了新朋友德瑞克,后来的熟识是因为我发现他是个博物馆痴,我再去大都会博物馆的时候,有什么想看的地方找不到,不用问工作人员,直接打电话给他,他便会准确的告诉我,往哪里走,在哪里转弯,会看到什么,旁边有什么样的电梯,坐到几层,再怎么走就会看到我想看的区域。这远程遥控,简直太神奇了。

    好在,时隔不久便有了我的第三次赴美之行。这一次我的身份不是游客,我的设计作品受邀参加2014中美创新设计展。直接面对观众,在第一时间听到他们对自己作品的反馈,这种体验让我紧张而又兴奋。作品入选参展,展现在更多人的面前,为北京-华盛顿友好城市建设作出一点小小贡献,我感到自豪和欣慰。

    三见美国,第一眼是惊艳和吸引,然后是慢慢体会她的韵味。我还会再访美国,因为还有太多的精彩值得期待。

 

我的美国博物馆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