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6年05月18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北京模拟联合国大会”落幕

模联人从这里走向世界舞台

本报特约撰稿 李娜   青年参考  ( 2016年05月18日   10 版)

    “与世界同行,与未来相约·2016北京模拟联合国大会”开幕式。

    与会代表热烈讨论

    由外交学院主办、为期3天的“与世界同行,与未来相约·2016北京模拟联合国大会”于5月8日闭幕。来自中国内地、澳门地区,以及俄罗斯、柬埔寨、印度尼西亚等国家近80所大学和高中的400余位青年学子,在北京“代表”不同国家的外交官,模拟联合国议事规则,针对国际性和地区性热点议题展开热烈探讨。

    “模联”培养小小外交官

    模拟联合国是一种学术教育活动,模拟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外交、政治、法律等组织或机制的议事规则,由参与者扮演相关角色举行模拟会议,议题大多涵盖了世界范围内的诸多热点问题。模拟联合国活动的宗旨是让参与者了解多边外交的过程,了解国际局势,培养分析公民议题的能力,促进世界各地学生的交流,提升演讲、辩论、解决冲突、求同存异、批判性思考等能力。

    目前世界上有七十多个国家开展此项活动。模拟联合国在1995年由外交学院引入中国,并逐渐风靡全国大学与部分中学,深受广大师生欢迎,全国累计参与人数达到近百万人。北京模拟联合国大会的参与人数也随之逐年增加。数据显示,参与北京模拟联合国大会的学生,从2002年15所高校的80人,增长到2016年近80所大学和高中的400余人。

    本次大会以“与世界同行,与未来相约”为主题,下设9个委员会,分别以中文、英文、法文作为工作语言。会议议题涵盖了当今世界发展面临的一系列主要问题,包括新时期的联合国改革、维和行动、难民安置、小型武器管控、特大城市发展、妇女地位保护、冲突地区的儿童权利保障等。

    同时,会议特别设计的历史危机联动系统,模拟了1956年各国围绕苏伊士运河展开的一系列纷争,让代表扮演各国决策者重塑历史。会议还特别设立了媒体中心,模拟全球各大媒体报道会议进程。

    来自辽宁大学的任博今年大二,此次他所在的联合国妇女地位委员会,着重讨论的是妇女的社会参与和生育权利保障。任博坦承:“作为一名男性代表,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其实需要比女性代表查阅更多的资料,因为在很多时候男代表可能无法理解女性的一些特殊的问题。但是从男代表的角度考虑,可以发现很多女代表考虑不到的东西……在这里,我可以拓宽自己的眼界,认识到自己的更多不足,更清楚地认识这个世界。”

    学术氛围国际化

    走进模联会议室,扑面而来的就是热情洋溢的讨论氛围,不同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代表正在就“新时期的维和使命”这一联合国的核心议题进行沟通,发言者中有不少外国面孔。

    “今年有来自亚欧两大洲近十个国家的代表和主席参加北京模拟联合国大会。”大会秘书长闵悦介绍道。这数十名代表当中,既有来自俄罗斯、韩国、意大利等发达国家,对模联有丰富经验的大学生,也有来自伊朗、哈萨克斯坦等国,未参与过模拟联合国活动的代表。

    来自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的大三学生谢尔盖·拉林,就是一位有着丰富参会经验的“模联人”。这次他和搭档一道来到北京,成为北京模拟联合国大会学术团队的一员。“在模联活动中,我更加了解不同国家对国际局势和外交政策的看法,还能与有思想的人交流、增进理解与互信。”

    会场里和会场外都在进行自由磋商。美国、中国和巴基斯坦代表正在就“3D打印技术用于制造小型武器”的话题展开激烈辩论;更多的代表则在茶歇时分,一手举着饮料杯,一手指点着工作文件上的细微词句。

    茶歇点为代表们的自由磋商提供了极佳的平台,而北京健力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提供的食品和饮料使代表们在会期保持充沛的体力。闵悦说:“模拟联合国活动需要来自社会的支持、关心和帮助。”

    她表示,模联会议的受众群体不够广泛,吸引社会力量的支持依旧十分困难。幸好,北京健力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这样热衷公益事业、学生活动、关注学生饮食健康的企业,愿意在各方面为会议提供保障。

    金发碧眼的外籍代表和中国代表,正在茶歇点就国家间利益团体的组成进行磋商;两人“代表”的国家并非现实中的祖国。无论是议题还是人员的组成,北京模拟联合国大会都在展示着她独特的国际视野。正是这种模拟活动,让更多的学生通过更吸引人的形式,了解国际关系的基础知识,建立对世界的深刻认知。

    在实践中教 从模拟中学

    联动危机委员会的危机中心,是处理来自各个联动内阁指令,并做出学术判断和进一步推演的中枢。外交学院英语系大四学生乔培根是这里的负责人。每天他都要端坐在电脑前处理上百条指令,依据“各国代表”的讨论结果,及时向“各国”反馈1956年围绕苏伊士运河争端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结果。

    “在这里,我们确实更注重对世界的模拟,”乔培根笑言,“每一位‘国家领导人’的行动,都会产生效果或代价。对于外交决断的效果和代价,我们很难单纯通过看书来体会。通过模联会议中面对面的交锋,代表们能够切实体会自己的行为在特定的政治、历史、外交环境下,会导致怎样的后果。”

    模拟联合国活动的诞生,为青年学子创造了通过实践理解外交知识与策略、学习解决冲突、求同存异、批判性思考的机会。如今,这种通过实践学习的思维,已进入政治、法律、新闻等学科领域。

    来自南京第十三中学的任雨楠是本次大会媒体中心的一名记者。他在回答问题时,敲击键盘的手也没有停下。“来这里之前,我一直以为新闻报道是很轻松的事。然而当了三天‘美联社’记者之后,我发现我对媒体这一行业的认知有些粗浅。如何通过客观报道影响大众舆论、如何写出更像新闻报道的文章,这些问题我之前很难找到答案。”

    对此,媒体中心的主席、外交学院大三学生钟源很有同感:“这就是我们想要的效果。有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无论是媒体报道还是外交谈判,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发现问题、检验学习成果。”他指着电脑屏幕上一篇新闻稿花花绿绿的修改记录,笑着说:“你看,一遍遍改过之后,学生们的稿子更像样了。”

    从“模拟”走向世界舞台

    “北京模拟联合国大会为青年学子提供了一个展示青春活力,有助于推动真正变革的新思维的平台。”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为2016北京模拟联合国大会发来的贺信中写道。潘基文希望青年学子从模拟联合国活动中学习促进全球和平、共同发展的参与之道。

    在5月6日的大会开幕式中,外交部部长助理钱洪山、外交学院院长秦亚青、教育部国际司副司长方军、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副部长李骥等发表了致辞,表达了对青年学子参与国际政治,推动世界和平、繁荣、发展的期望。

    如今,随着当年模拟联合国活动的参与者逐渐走进社会,他们中的许多杰出代表走上了外交战线的工作岗位。外交部翻译室参赞、曾担任温家宝总理等政要贴身翻译的戴庆利,就是1995年6月3日中国人首次举办模拟联合国活动时的会场主席之一。

    “那时,互联网还没有普及,我们对该如何举办这样的活动茫然无措,基本资料都无从查找。”戴庆利在去年举办的“模联中国20年”论坛上回忆道。她靠从黄页上查到的一个电话号码,和联合国驻华代表机构新闻官搭上了线,得到了对方的悉心指导。这些办会时的经验,后来成为她从事外交工作的宝贵财富。

    如今,更多的“模联人”渴望踏入外交阵线,成为真正的外交官。任博说,自己学的是历史,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涉及国际史、国际关系史,然后就自然而然地进入外交的层面……我确实有做外交官的想法。”

 

模联人从这里走向世界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