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6年04月19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网络搜索结果揭开“隐藏的歧视”?

本报记者 张慧 《 青年参考 》( 2016年04月19日   24 版)

    在谷歌上搜索“不职业的发型”,显示的多是发型天然的黑人女性,而“职业发型”则多是白人女性。

    因为发型被Zara辞退的芭拉

    搜索“男人”和“女人”,出现的几乎都是白人。

    一名MBA学生的推文最近在社交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她发现谷歌图片搜索的结果中,“不职业发型”的代表多为黑人女性。谷歌搜索的结果只是计算机算法,算法会有种族歧视吗?或者,它只是诚实地反映了社会的观念?

    网络搜图引发争论

    正在攻读MBA的罗萨莉亚(Rosalia)在谷歌上搜索“不职业的发型”,意外地发现谷歌显示的图片多数是黑人女性。她转而搜索“职业发型”时,出现的却多是白人女性。

    更重要的是,搜索结果中的发型其实并没有多大差异,相差最多的是头发主人的肤色。比如同样是短发,黑人蓬松的黑色自来卷被归为“不职业”,而白人女性烫过、别在耳后的金色短发就被认定为“职业”。

    罗萨莉亚在推特上公布了这个发现,第一天就被转发了六千多次,迅速引发了关于职场隐藏着种族歧视的热烈讨论。谷歌搜索的结果只是计算机算法,算法会有种族歧视吗?或者,它只是诚实地反映了大众观念?

    人们一直相信搜索引擎是神秘且中立的存在,服从人们的指令,遵守信息的逻辑。但越来越多的案例指出,搜索引擎能反应人们的偏见。比如这场大辩论中的谷歌图片,就是收到搜索命令后分析文本、全网搜索关键词并分析图片后呈现的结果。

    它最终展示的“不职业发型”,很多来自博客、网络文章和社交平台。通过对这些照片追根溯源可以发现,许多图片在原本的上下文中是用来抗议发型引起的种族歧视的,比如其中一张图就来自批评汉普顿大学禁止梳长发绺和“脏辫”的评论文章。还有一些照片来自呼吁“解放天性”的文章,主张黑人对抗“荒谬的职场压力”,保留自来卷而不必强行拉直。

    谷歌搜索结果展示的其实是人们对待“发型与职业”问题的讨论,而不是在给出结论。网友们很快发现了这一点,并建议罗萨莉亚下一次点开图片看看说明,也许结论就会截然不同。

    不职业还是不够白?

    不过,对生活在欧美国家的黑人来说,这种“荒谬的职场压力”的确存在。有人认为蓬松的自来卷“会分散同事的注意力”,因此反对职场人士保留它,哪怕这是与生俱来的发型。

    在多伦多的Zara服装店工作的混血姑娘芭拉(Cree Ballah)刚刚辞职,因为店长指责她“形象不够职业”,扎着非洲式的辫子上班。

    20岁的芭拉告诉加拿大广播公司,几位店长将她叫到店外,说:“我们不想冒犯你,但在Zara工作必须保持干干净净的职业形象。你现在的发型不适合Zara。”

    芭拉选择了辞职,并打算起诉Zara公司的歧视行为。“我的发型与我的种族直接相关,因此我认为,歧视我的发型就是在歧视我的种族。”她表示,她的辫子是黑人女性的传统发型,店长认为她形象不专业只可能有两层含义:一是这种发型本身不够职业,二是留这种发型的黑人女性通常被认为不够职业。

    Zara公司回应称,此举不包含任何歧视含义,并支持了几位店长的决定。Zara虽没有明确的着装规定,但任何带有明显少数族裔特征的发型都被视为不够职业。如此一来,芭拉的“不职业”似乎有了更加深刻的含义——她不够“白”,她的发型和外表距离白人的主流审美太远。

    在欧美,不时能看到黑人女孩因为发型而丢掉工作或者退学的新闻。“脏辫”和长发绺至今被认为是蓬头垢面的代表,尽管它们是黑人女孩最自然的发式。

    网名“Ella”的黑人姑娘在博客中写道:“虽然在一次次关于黑人女性天然的发型是否适合职场的争论中,很多人站在了我们这一边,但仔细想想其实很悲哀——其他肤色的女性根本不需要为与生俱来的发式争论、维权,其中隐含着令人难过的等级思维。”

    更多的黑人女性选择了实用主义立场,尤其是毕业在即的人。“准备面试时,有些教授和职业规划顾问会强烈建议我们把头发拉直,以迎合保守的招聘官。”佩尔曼学院的大四女生林赛(Ayana Lindsey)告诉美国“Take Part”网站。按照西方主流审美打造了职业形象后,她已经通过了高盛公司的面试。

    林赛说,她的同龄人通常会用进入职场的前几周“试试水”,观察公司是否可能接受他们的自然发型。南加州大学的提艾拉(Tiaira Muhammad)想成为新闻记者,为了获得工作,她宁愿牺牲自己的头发。

    “她的敏感让我心痛,却并不令我意外”

    非洲裔英国人卓尔(Aten Jewel)在英国《每日电讯报》撰文称,上周,4岁的女儿萨莎(Sasha)问她:“妈妈,我的头发太蓬了,为什么它不能像艾尔莎公主(迪士尼动画《冰雪奇缘》主角)的那么顺滑?”自从同学说她头发乱糟糟,这个小姑娘就对“顺滑”头发有了执念。“她的敏感让我心痛,却并不令我意外,因为她绝不是第一个痛恨自己头发的黑人孩子。”卓尔写道。

    不久前,萨莎因为发型蓬松而在意大利语课上受到其他孩子的欺凌,从此,她到任何地方都拒绝摘下帽子。直到老师发现了这个问题,主动去做了和萨莎一样的发型,并鼓励孩子们都来模仿,萨莎的噩梦才消失。

    教室是一个微型社会。当老师告诉学生们,每个人的发型天生不同,并且正是这些不同让每个人都很美丽时,孩子们就接受了萨莎的发型。“我真希望全世界都迎来这样的改变,我的女儿就不会觉得她天然的卷发是不正常的了。”卓尔说。可惜,这样暖心的故事在现实中很少发生。

    无论是芭拉因为发型被辞退,还是谷歌上“不职业发型”以黑人为主,都让卓尔“愤懑而不惊讶”。她一直担心保留天然发型会显得不职业。“我天然的发型在多数人眼里是‘时髦、街头、边缘和装酷’的代名词,但我和这些词语都不沾边——我是个书呆子,小时候的娱乐是在海德公园骑马,是个拿过奖的作家、导演和制片人,还创办了两家公司。但因为我没有欧洲人那样的白面孔,人们还是会仅凭我的发型就给我添加标签。”

    一年前,卓尔告别了拉直头发的化学制剂,拥抱了自己天然的发型。“这是我第一次完全接受了自己的种族,并且要求这个世界也接受真实的我。”

    但自此之后,每次去商店,都有保安和推销员跟在她身后乱转。前者担心她小偷小摸,后者强烈建议她尝试“麻雀变凤凰”的美发套餐。在精品店里,导购员甚至不给她购物袋,而走在她前面的白人女性不用询问就可以得到购物袋。“他们的潜台词是,根本没必要在我身上浪费昂贵的购物袋,一切都因为我天然的卷发和辫子。”

    “互联网歧视”无法通过技术根除

    卓尔希望,随着越来越多的职场黑人女性正视自己的形象,有一天发型能够仅仅是发型,不包含任何政治隐喻,谷歌搜索的结果也不再以肤色作为“发型职业与否”的划分标准。

    搜图暴露出的偏见不止如此。比如在谷歌图片搜索“男人”,出现的结果几乎都是白人,只不过跨越了各个年龄段。而搜索“女人”,则多数出现年轻白人女性。考虑到全球多数人口的肤色并不是白色,这个结果明显体现出谷歌搜索蕴含着西方中心的偏见——除了种族和性别,还有审美标准和价值观。西方社会通过科技统治着网络世界的运行方式,并左右着什么样的故事能体现人性光辉。

    计算机算法并不是被故意设计为“帝国主义工具”的,其初衷仅仅是展示能搜寻到的全部内容。不过,想让网络成为“伟大的平等之地”,仍然是个梦。

    谷歌搜索可能通过改变图片标记的优先级度过这场“职业发型”危机,但没人知道下一次网络用户会通过什么关键词挖掘出新问题。英国《卫报》指出,“互联网歧视”无法通过技术根除,毕竟搜索引擎反映的是人们最想看到的东西。也许在我们决定最想看到的是什么时,就已经偏离了轨道。

 

网络搜索结果揭开“隐藏的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