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全文发布。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称,这份雄心勃勃的计划将决定这个国家未来5年的命运。
《纽约时报》指出,最受中国民众关注的往往是比较具体的社会问题。美国“环球邮报”网站称,“十三五”规划将从方方面面影响中国人未来5年的生活。
上网更快 资费更低
3月16日早上8点刚过,一排大巴开进北京市中心的天安门广场。成百上千名全国人大代表从车上下来,快步走进广场西侧立有花岗岩石柱的人民大会堂。
在人民大会堂里,他们用了大约一个小时的时间,就今年最重要的一些政府举措进行投票表决,所有举措都以高票获得通过。在以红色和金色为主色调的会场里,代表们静静地按键投票,结果会出现在蓝色的大屏幕上。
作为未来5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蓝图的“十三五”规划,是本届政府制定的首个五年规划,受到了代表们的强力支持。《纽约时报》称,中国领导人希望在这几年里,让中国经济在技术、生产率、工艺和消费水平方面再上一个台阶。
而在同一时间,关心国家大事的民众已经通过电脑或手机阅读了“纲要”全文,并在互联网上针对各自关心的话题展开热烈讨论。“环球邮报”称,在中国大部分地区,互联网已渗透到民众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他们关心国计民生的主要窗口。
“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未来5年,中国网络硬件建设将大幅升级,城镇地区实现光纤网络全覆盖,98%的行政村实现光纤通达,乡镇及人口密集的行政村4G全面深度覆盖,在城镇热点公共区域推广免费高速无线局域网接入,并开展网络提速降费行动。这意味着,即使在偏远的农村地区,人们上网也将更加方便,上网速度更快,资费更加低廉。
香港《南华早报》也报道称,规划要求加强网上思想文化活动,培养积极的互联网文化和“清洁”的网络环境,并致力于通过互联网使用推动经济增长,实施“互联网+”重大工程和网络强国战略。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3月18日,脸谱网创始人兼CEO马克·扎克伯格兴奋地发帖称,他已到达北京,并跑步穿过天安门广场、故宫和天坛。但《纽约时报》称,在这个经受了一周持续性空气污染的地方晨跑,马克伯格无意中激起了网络上对中国空气污染问题的争论。不过,在未来5年,这种状况可能得到大幅改善。
“纲要”提出实施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地区气化工程,确保细颗粒浓度下降25%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重污染天数减少25%,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超过80%;城市、县城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达到95%和85%;主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80%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23.04%。
据《南华早报》报道,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纲要”支持绿色和清洁生产,继续改造传统制造业,发展绿色金融系统并创建绿色发展基金;禁止在天然森林中商业伐木,引入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造更多的城市公共交通和防洪基础设施,促进新能源汽车和电动自行车的生产。
世界资源研究所在美国“Clean Technica”网站撰文称,引导中国未来5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三五”规划纲要表明,环境管理逐渐成为中国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关心增长的速度,更关心增长的质量,中国领导人已认识到清洁能源巨大的经济效益。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的最新研究显示,如果在2030年实现可再生能源在世界能源中所占比例翻倍,达到36%,它将每年为世界经济省下4.2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7万亿元)。而实现这一目标是“完全可行的”,创新和高效生产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美国“The Energy Collective”网站称,“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表示,中国将在未来5年内过渡到清洁能源和低碳发展,这将是发展绿色能源和经济的关键时期。英国《自然》杂志称,中国将成为环境保护的巨大实验室。
“十三五”规划关注民众最关心的话题
3月17日,在一次非官方的网上投票中,关于“禁止猫狗肉制品进入餐饮市场”、“提高教龄津贴”、“全国高考实现统考”的3条提案,获得了网民最多的支持。
“与政治无关的话题是民众最关心的。”政治评论员章立凡(音)告诉《纽约时报》,“这是中国人的一种思维定式——如果涉及我的利益和生活,我就会留意。”
《南华早报》称,“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增加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决策权,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鼓励一些大学变得更加务实、以就业为导向。同时,要建立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大公共教育投入向中西部和民族边远贫困地区的倾斜力度,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正如“十三五”规划纲要所说,人才是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推进人才发展体制和政策创新,营造有利于人人皆可成才的社会环境,有助于加快建设人才强国,而这将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保障。
此外,美国《国际商业时报》报道称,中国政府承诺使金融体系更加市场化,创造1000万个新的就业机会,实现5000万人口脱贫,并承诺不会出现大规模下岗。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示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改善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缓解了人们对养老问题的担忧。
本报特约撰稿 郭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