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6年03月09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洪泰智能硬件孵化器创始人乔会君:

成功创业需要“靠谱”

本报记者 张慧 《 青年参考 》( 2016年03月09日   16 版)

    乔会君

    洪泰智能硬件孵化器进行小型培训的场所

    2016年的前两个月,乔会君完成的两件大事是,让洪泰A+Labs智能硬件孵化器在美国硅谷和英国伦敦核心区安了家。作为洪泰智能硬件孵化器的创始人,乔会君告诉《青年参考》记者,他是创业者,每天马不停蹄的生活是创业者的节奏。不同的是,乔会君的创业项目不仅关系他个人的成败,也悄然改变着无数创业者的命运。


    靠谱的人,创靠谱的业

    接受《青年参考》记者采访前,乔会君争分夺秒地见了一个创业团队。两个技术成熟、在大企业做得不错的年轻人辞职创业,想做可拼接式机器人。但是乔会君很快发现,这个团队对机器人行业缺少研究。当被问到世界上哪个公司的机器人销量最好、不同的机器人专业领域的行业领导者是谁时,团队成员一问三不知。

    “他们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乔会君说,这是很多创业者的通病,“我会坦诚地把意见和建议告诉他们,但能坦然接受的并不多。”

    在乔总看来,90%的创业项目是不靠谱的。“我审的项目里,六七成不靠谱,更何况在我之前,他们已筛过一轮了。我认为这个比例说得一点都不过分。”

    “那些创业成功的人没比我牛到哪儿去,为什么我不能自己试试”是很多创业者辞职前共同的心路历程。乔会君认为,眼下的创新创业风潮给了很多人不切实际的想法。

    而真正的创业成功者大多属于两种类型:创业时机好,或者技术足够牛。

    乔会君说,前者胜在走在市场的前面。他们想到一个创业点,短期内没有人做,因为走得早,就走出来了。“这种人也分两类,一类是真的有远见卓识,第二类就是运气好。”乔会君告诉记者,“我觉得比例差不多是一半一半,运气好的占的比例还要大一些。”

    第二种就是真正有核心技术的团队。这类人在任何时候、任何环境下都能成功。乔会君和《青年参考》记者说起自己在美国投资的成功案例:“这个人五十多岁,全球视频通讯的标准白皮书核心部分撰写人。2012年他在谷歌工作时,谷歌全年的专利数是5300项,其中有53项是他贡献的,占1%。他的视频通讯技术和微软、脸谱网、谷歌同台竞技,技术效率是它们的3倍……这样的人创业是靠谱的。”乔会君只和这名创业者谈了20分钟,就决定投资。第二天,合同就签了。

    作为投资人,乔会君只关注有技术壁垒和门槛的项目。而这个相对专业的领域,就决定了有些项目“不是屌丝创业团队能干的”,只有足够强大的团队才有可能分到一杯羹。“只有本来技术就很强,站在一个制高点上去做这个事儿,才可能成功。”

    做“基因”不同的孵化器

    这些识别创业团队的心得,都被乔会君用到了发展新孵化器A+Labs上。

    过去20年,世界经济发展主要依靠互联网新技术。随着上一代的互联网科技到了瓶颈期,投资人和市场的观察者都在寻找新经济浪潮和产业经济调整的弄潮儿,而智能硬件成为洪泰看好的潜力选手之一。

    洪泰智能硬件孵化器A+Labs2015年6月开始筹备,只用了8个月就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和影响力。

    乔会君和《青年参考》记者说起了创办孵化器的初衷。他发现创业圈中做智能硬件的团队越来越多,其中很多后继无力。个中缘由多种多样,比较普遍的情况是,智能硬件开发涉及的众多技术点需要大量人力。创业团队实力有限,只能部分外包,无法控制质量。此外,智能硬件开发躲不开的是与供应链打交道。成熟的供应链需要的是一二十年的积累,初入行的投资者很容易被当成外行。

    乔会君由此总结,智能硬件团队难以为继,不是因为技术上的短板就是供应链,因此他动了组建专门的智能硬件孵化器的念头。“不仅是帮助我们投资的企业,也是为了帮助这个行业,降低创业团队的死亡率。”

    A+Labs孵化器配备了过硬的工程师团队,帮助创业者克服技术难点,还配备了专门的生产线,解决供应链和产品交付的难题。乔会君说,这是全新的孵化器模式,他称之为“垂直行业,重度服务”的4.0升级版。

    在正式启动之前,他曾和美国的很多投资人谈起这个创意,得到了“全世界从来没有过、开创行业先河”的评价。乔会君说,美国做得最好的智能硬件孵化器,就是将智能硬件创业团队的核心成员组织起来,到中国进行为期7天的考察,介绍他们认识中国的工厂负责人,为以后的产品生产打基础。

    美国同行的肯定坚定了乔会君的信心,2015年9月,A+Labs开始招兵买马、建设生产线。从10月开始,A+Labs先后在成都、天津、西安、合肥等地落地。2015年1月,A+Labs的“分号”花落硅谷。2月27日,伦敦的A+Labs正式揭牌。已经有近20个团队进驻了国内的A+Labs孵化器,新一轮通过筛选的10支团队也将在近期加入。

    下一步,A+Labs瞄准的是德国和以色列,希望今年能够落地,进一步完善全球布局。

    在乔会君的设计中,完成11个智能硬件孵化器的落地后,A+Labs将通过输出服务、与其他孵化器联合冠名等方式,扩大影响力和辐射范围。今后每年他们将服务500个项目,其中直接投资200个项目。乔会君希望能将全球杰出的智能硬件项目全都揽入怀中。

    他认为,未来孵化器的方向,一定是向细分领域发展,并且要注重服务,真正帮助创业团队。而A+Labs正是这条道路的先行者。

    据行业数据显示,中国现有5600家孵化器,其中2/3是2015年出现的。这些孵化器也面临优胜劣汰,乔会君认为其中很大一批会死掉。因为不少孵化器就是创业项目,并且具有高度的同质性,没有鲜明的服务特色。

    他告诉《青年参考》记者,在众多的孵化器中,99%不是行业细分的。“每个孵化器都说自己与别人不一样,但在我看来它们都一样,因为它们只有一到两个百分点与别家不同,并不足以改变‘基因’。”

    A+Labs受硅谷创业者青睐

    作为一家“基因不同”的孵化器,洪泰正式落户硅谷之前做了周密的布局,既投资了多个相当于项目发现器的当地机构,也投资了华人基金作为寻找好项目的触角。

    在硅谷,孵化器甚至华人孵化器并不少见,但创业团队对A+Labs格外青睐。一是因为很多孵化器是收费的,增加了创业成本;而A+Labs不仅不收费,还会提供投资基金,并且解决实际的生产线和技术问题。二是智能硬件制作样品的成本很高,乔会君说,一般情况下,样品从制版到制作调试,成本可达上千美元;而由于A+Labs有自己的生产线,样品成本可以节约90%。

    以前,硅谷的团队制作样品,产品主创要在硅谷和深圳之间飞几个来回,反复沟通,生产和调试会用上几个星期的时间。而在A+Labs自己的生产线上,只需要一天,就可以完成全部的工作,但算上打越洋电话沟通的时间和时差,整体也要接近半个月。乔会君打算在今年5月在硅谷打造一条生产线,进一步缩减当地创业团队的时间和经济成本,真正做到只需要几天就让样品出炉。

    此前洪泰在美国投资的三四个团队,将在硅谷的A+Labs孵化器落地生根,乔会君告诉《青年参考》记者,海外创业团队和国内最大的不同是“靠谱很多”。他举例称,国内多数工程师都是本科毕业,但在硅谷,60%的工程师都有博士学位。而在硅谷和伦敦,创业项目的估值可能只是国内同类项目的一半左右。

    创业并非全民游戏

    经过了2015年的“全民创业年”,进入2016年,创业者和投资者是否对创业有了更加冷静的思考?乔会君说,在创业者方面,挤掉的泡沫并不大,最多只有创业人数的一到两成。但在资本市场一端,投资者变得越来越慎重。

    在他看来,九成创业者不靠谱,不少投资人也有类似的问题。“我见到很多投资人,完全没有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很多人对这个领域不是很懂,拿到了一笔钱就开始招兵买马做投资,但市面上好的投资经理是很稀缺的。很多人找有经济和财务背景、在海外留过学的人来做投资经理,其实他们的经验根本不够。”

    这些人对创业泡沫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给了年轻人不切实际的希望。“当他们拿到投资时,觉得世界都在自己手中,激情澎湃。”但乔会君告诉记者,实际情况是,拿到天使投资的团队,70%走不过3年。

    针对大学生创业,他说,“创业真的是很苦的事情”。他认为比尔·盖茨和扎克伯格能成功,既是幸运也是美国的环境使然,“国内的土壤很难长出这样的幼苗来”。

    大学生本身不具备前沿技术,因为大学的教学内容“都是20年前的,感知社会和社会给你带来的冲击都是有限的”,很难激发出超前的创意和敏感度。此外,大学生获得资金支持也比较困难,那些有幸从学校和校友那里获得种子基金的项目,很多最后也是不了了之。

    大学生创业,“坚持”最重要。“如果走在正确的方向上,一直坚持做,成功的希望很大。但就是‘坚持’二字,大部分创业者做不到。”乔会君说,大学生更难坚持,一是还没有经历过社会的锤炼,二是大学生的选择实际上很多,可以找工作,也可以加入别人的创业团队,很难产生破釜沉舟的决心和勇气。

 

成功创业需要“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