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6年03月09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外媒看“两会”:中国经济迈出勇敢一步

本报特约撰稿 郭悦 《 青年参考 》( 2016年03月09日   12 版)

    3月5日,北京,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

    ▋图片来源 CFP

    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发表政府工作报告,公布了今年政府的首要任务,提出作为2016年至2020年经济和社会政策支柱的“十三五”规划。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日本经济新闻》称,作为一年一度的重要政治活动,今年“两会”的主要议题将是如何掌舵经济。

    2016年GDP增速将达到6.5%~7%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宣布2016年的GDP增长目标为6.5%~7%。《纽约时报》称,财政部报告显示,政府收入增长正随着总体经济增长放缓。今年,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收入预计将增长3%,去年为5.8%。

    “从国内看,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风险进一步显现。”李总理在报告中指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他表示,只要采取正确的措施,从2016年到2020年,中国的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仍有可能达到6.5%,“届时我们的经济规模将超过90万亿元”。

    美国《洛杉矶时报》称,当李克强总理宣读长达36页的政府工作报告时,来自全国各地的近3000名代表庄严地坐在人民大会堂里,偶尔发出沙沙的翻页声和一轮又一轮的掌声。去年,这个国家经历了25年来GDP增长最慢的一年,医疗和教育系统资源不足,环境深受多年来“不惜一切代价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战略影响。

    据“今日俄罗斯”新闻网报道,中国的经济增速放缓成为“两会”期间世界媒体热议的话题。俄罗斯《消息报》称,中国不打算一直充当最大的能源、技术和投资消费国,而是将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引导下,从制造大量廉价商品的出口型模式,向主要面向国内市场生产优质商品的模式转变。

    《日本经济新闻》称,中国政府将GDP增长目标定在高位的消息,让低迷的全球市场松了一口气。此前,许多经济学家认为今年中国经济增长将低于6.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预测,这一数字为6.3%。

    “我认为6.5%的增长目标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日本瑞穗证券的首席亚洲经济学家沈建光(音)告诉《纽约时报》,“他们希望找到路径保持真正的增长,延缓艰难时期的到来。”瑞银驻香港首席中国经济学家王涛(音)在电子邮件中表示:“政府报告提出的目标也是为了稳定人们的期望和信心,我们认为这个雄心勃勃的增长目标是释放更多宽松政策的信号。”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认为,中国之所以设定了较高的经济增长目标,是因为当世界许多经济体面临债务上升、经济低迷、货币波动等不确定性因素时,中国领导人仍有许多选择空间。正如政府工作报告中所说:“得益于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已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其经济非常有弹性,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和足够的空间。”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也表示,在应对经济下行风险方面,中国的货币政策仍有空间和工具。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中国将通过实行多种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实现增长目标。政府工作报告将2016年财政赤字率从2.3%大幅上调至3%,“积极财政看上去更加积极”;衡量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指标M2(广义货币)增长目标从去年的12%提高到13%~14%,“货币政策的重点从货币宽松向信用宽松过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目标维持3%;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

    此外,“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规定,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将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将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一步。

    要有勇气对“僵尸企业”狠下刀子

    正如日本共同社所说,2016年中国GDP增长目标备受世界瞩目,但追根溯源,实现经济增长的具体措施是关键。英国路透社称,在未来5年内保持至少6.5%的经济增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竭力应对金融市场、全球贸易、环境恶化等问题的中国面临着艰苦的战斗。

    “我们国家的发展还面临越来越大的问题,所以我们必须准备好进行艰难的战斗。”李克强总理表示。

    许多投资者希望中国发布积极的财政支出计划,支撑经济增长的目标。对目前的中国而言,化解煤炭和钢铁等国有企业的过剩产能、实现经济升级挖掘有效需求,正在成为紧迫课题。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积极稳妥地利用兼并重组、债务重组、破产清算等措施解决“僵尸公司”问题,顺利实现经济转型。在德国《商报》看来,这是一项出人意料的措施,是中国迈出的勇敢一步。

    据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报道,由于石油、石化、钢铁、煤炭和其他领域债务负担沉重、产能过剩和利润下滑,中国经济增长面临下行压力的风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政府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张,改革此前不顾需求一味热衷于增加产量导致供应过剩的煤炭、水泥、钢铁、玻璃、造船等行业。美国彭博社援引日本野村证券的观点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在于经济模式的转型。

    早在去年12月,李克强总理就在主持召开经济工作专家座谈会时表示,要有勇气对“僵尸企业”、“绝对过剩产能”的企业狠下刀子,尽管这么做并不容易。路透社称,这意味着在未来两三年内,中国需要在这些衰落的行业中裁撤500万~600万名劳动者,这将是中国近20年来最大胆的紧缩项目。

    为了安抚担忧失去工作的劳动者,李克强总理承诺拨出1000亿元用于职工分流安置,并在今年创造至少1000万个新的就业机会,使2016年的城镇失业率低于4.5%。到2020年年底,中国新增岗位将达到5000万个。《华尔街日报》称,当今中国经济多元化程度较高,服务业的增长将弥补紧缩项目带来的失业。

    德勤首席经济学家许思涛(音)认为,近年来国有企业产能过剩和没有盈利对经济的消耗已十分明显。“我认为国有企业改革是改革的核心。”他告诉韩国SBS电视台,“我们可以看到政府将提供更多的好政策,私营企业将有更多的空间和自由发展。”

    在努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中国政府也在试图解决水污染、土壤污染、空气污染和食品安全等问题,并在下一个五年规划中明确,从今年到2020年底,将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18%,扩大土壤污染监测范围,限制煤炭使用,提高用水效率等。

    外媒看好中国发展前景

    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称,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对全球市场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因此当李克强总理说这个亚洲大国面临“艰难的战斗”时,并不预示着世界其他国家可以轻松地作壁上观。韩国SBS电视台称,这段时间,全世界媒体的目光都聚焦在了中国“两会”。

    3月3日,据韩国《朝鲜日报》报道,就在“两会”开幕的前两天,国际三大信用评价机构之一穆迪将中国的信用评级展望从“稳定”下调至“负面”,信用评级维持在第四等级“Aa3”。该机构在声明中表示,这么做的理由是“中国财政指标恶化、资本流出导致外汇储备下降、改革存在一些不确定性”。

    虽然穆迪公布了上述消息,但当天上证指数比前一日上涨了4.3%。德国商业银行经济学家周浩(音)告诉路透社,对于穆迪的做法,中国监管机构认为并不公平,尽管“来自评级机构的压力是中国必须考虑的事”。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不能仅仅将关注的焦点放在GDP增长的数字上;值得注意的是,就庞大的中国经济总量,以绝对增量计算,中国对全球经济的贡献仍比10年前多。中国具有坚实稳定的基础,仍有充足的货币空间和工具应对经济下行风险。

    事实上,外媒普遍看好中国的发展前景。新加坡《联合早报》强调,中国有13亿人口,国内人才济济,国际上研究中国课题的机构不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善意的解决建议,因此中国并不缺解决问题的点子。

    更何况,当前,全球经济处于“新平庸”时代,中国经济虽然进入增速放缓的“新常态”,但就增速、消费市场等具体指标来看,中国仍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金融时报》称,中国的梦想不仅关乎中国的命运,也关系着世界的命运。

    彭博社认为,对中国经济乐观的来源,除了中国经济基本面的表现外,中国政府持续对外传达积极信息的态度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两会”上释放的积极信号,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外媒看“两会”:中国经济迈出勇敢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