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6年02月24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海归现身说法:

小心那些本可避免的“留学病”

本报记者 张慧 《 青年参考 》( 2016年02月24日   15 版)

    我们经常被家长教育“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尽管如此,许多海归都有“健健康康上学去,一身病痛归家来”的切身经历。事实上,很多病痛都是留学期间过于随意的生活习惯带来的,可以预防和避免。


    肥胖VS激瘦

    大学毕业两年后,留美归来的小陈和老同学一见面,就看懂了他们诧异的眼神:大学四年一直苗条的小陈变成了丰满美人。“胖了将近30斤。”小陈拿出当时的照片,自己都觉得难以置信。她告诉《青年参考》记者,“胖到我带去的衣服全都没有带回来”。

    热爱甜食和压力大是小陈发胖的罪魁祸首。她自称从小挑食,唯独喜爱糕点糖果。读大学时,身边的同学吃夜宵都是撸串,让她“望而却步”。到了美国,她和住在隔壁的荷兰姑娘都是甜食爱好者,两人经常一起烹饪荷兰姑娘的家传甜片,然后谈笑间大快朵颐。

    美国丹佛大学的学生艾玛·戴尔(Emma Dell)在博客中写下了留学期间的发胖危险:“很多人都在潜意识里将留学看作某种程度的旅游或度假,因此会对自己放松要求。”艾玛说,她把巧克力放在床头柜上,因为巧克力中含有的咖啡因可以帮助她醒来。“经常是我还没有起床,就已经摄入了全天所需的热量。”

    在德国交流了一个学期的杨子告诉《青年参考》记者,“街角面包店的香味让人难以拒绝。酥软的面包配上香浓的咖啡,一不小心就吃多了。”

    而从英国留学归来的孟孟则认为,她发胖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穷。“我们出去那年,碰巧英国经济危机,学校把奖学金取消了,学费都是自己掏的。为了省钱,我只买最便宜的麦片和饼干,这些便宜货里的糖和卡路里的含量格外高。没时间做饭,我就吃超市买的汉堡、比萨、奶油焗面,它们无需烹调,还可以在冰箱里储存几天。更不用想办什么健身卡了,到哪里都步行就算是运动健身了。”

    不过,从法国留学回国的小丹却瘦了一圈,理由同样是学业压力和饮食。沉重的学业负担让她胃口不振。没时间做饭,她就将饭和蔬菜同时扔到电饭锅里,煮熟后撒点盐将就着吃。小丹对《青年参考》记者说,她留学意大利的朋友小涵也有类似的困扰。后者受不了意大利人撒点橄榄油和盐就生吃沙拉的习惯,到英国旅行时在超市看到沙拉酱,差一点热泪盈眶。

    胃病VS痛经

    王先生5年前赴英国留学时,是个“健康的胖子”,却在到达伦敦的第一天就在吃的问题上栽了跟头。体会过学校食堂盐水煮豌豆的寡淡后,他冲到中国城,一口气买了10瓶“老干妈”,过起了米饭面条拌辣椒酱的日子。

    然而,即便如此,还不到两个月,一日三餐的生活习惯就被王先生杂乱的作息时间打破了。没有课的日子,他经常“日落而作,日出而息”,三餐不按时不说,购买食材也成了问题。最惨的时候,他的冰箱里只有冰镇牛奶和两颗土豆。

    “在国内时,我妈总是帮我将牛奶煮沸了。在英国,大家都喝凉的,最多喝常温的,哪有人喝热牛奶。而且要是用热牛奶泡麦片,一泡就软,不好吃。”王先生说,他就这样走上了依赖冷饮的道路。

    一年多之后,王先生感到自己的胃不时“闹罢工”。“换季就会疼上几天,不理它也能好,我就没当回事。”暑假回家时,家里的长辈却看出了问题,“有一天,一个特别‘神’的叔叔看到我,问我是不是脾胃不好。他说我的嘴有点歪,应该是脾胃失调在面部的反映”。

    回国后,王先生在家人的监督下,喝了一年的小米粥,才把胃“养”了过来。回头想想,他觉得挺后怕:“那时候真是年纪小,不把身体当回事。再加上生活习惯向外国同学靠拢,觉得他们都喝冰水,午饭都吃冷三明治,或者只喝一杯咖啡,就想和他们一样融入当地文化,现在想想太傻了。”

    小陈也在美国养成了喝冰水的习惯,回国后,每次要求喝冷水都会被家人制止。在国外每到冬天,小陈还是按照国内的习惯穿秋裤、戴帽子,却因此受到关系好的中国女孩的嘲笑。

    小陈说,纽约的冬天,最冷时零下十几度。她认识的多数姑娘贴身只穿短袖,外面罩件厚大衣,不少还光脚不穿袜子。很多中国姑娘到美国很快就学会了这样的穿衣风格,结果就是生理期肚子疼。“其实我问过美国的女生,原来她们也不是刀枪不入,很多人生理期也会疼痛,只不过习惯性地吃止疼片。”小陈告诉《青年参考》记者。

    抑郁症VS欢欣症

    与身体上的不适相比,心理上的波动更加不易察觉,多数留学生也不愿将内心感受与人分享。

    小陈在国外时,和男友闹了半年别扭,直接导致无心学业。“那段时间挺可怕的,不愿意出门,也不愿意见人。有时候觉得挺寂寞,但是自己待久了就懒得说话,好像社交能力退化了。对着电脑就是不愿意写作业,总想看小说、电视剧,借机逃到别人的世界去。”小陈说,她几次觉得自己撑不下去了。她的这些“症状”只有父母知道,每次和父母通话或者视频,老人都会着急。“他们说的我都懂,就是没有行动力,也快乐不起来。”

    国际SOS救援中心的美洲地区高级副总裁罗伯特·L·奎格利(Robert L Quigly)医生在美国《赫芬顿邮报》上撰文称,留学生在海外因为心理问题被遣返的比例,比商旅人士多足足23倍。他认为,离开家去上大学是一个重大的人生转变,会加重现有的心理困境,甚至引发新的问题。而到一个陌生的国家,接触陌生的文化,没有家人和朋友的支持,还要面对严格的学术要求,足以让脆弱的年轻人感到焦虑和抑郁。

    小陈说,她在国外感受到的是与国内不同的“私人距离”。很多外国朋友虽然亲密,但如果小陈不主动和他们说起自己的问题,他们并不会打探她的生活。“心理健康状况在美国属于个人隐私,因此除非自己主动寻求帮助,等待别人来帮助你,是不太可能的。”

    她说,欧美的大学大多有驻校的心理医生,多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对于留学生来说大有裨益。小陈还告诉记者,如果有可能,和同学合住也是避免抑郁症的好办法。有人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就不容易陷入孤独的绝望中。

    与孤独抑郁同时存在的,还有另一种被小陈称为“欢欣症”的“疾病”。她的一些中国同学,到美国后最先拥抱的就是那里的派对文化和酒文化。有做得极端的同学,他们甚至每天晚上都去酒吧玩耍,半夜才回到宿舍,精神总是处于极度亢奋状态。

    美国彭博社称,On Call International公司2016年1月的调查显示,当美国学生到海外留学时,酒精的摄入量明显提高。该公司对1000名留学生和海归进行了调查,半数习惯饮酒的受访者表示,在海外时期喝得更多;11%表示留学期间有过“喝断片儿”的经历;29%的受访者称,在海外期间首次尝试了毒品。

    孟孟告诉《青年参考》记者,她身边的中国留学生,每到假期来临就如同打了鸡血,四处游玩,而旅行结束回到宿舍后,则通常会迎来另一种抑郁。主要的表现是不爱上课,无法集中精力完成作业,每天想着如果此时还在游玩应该在干什么,甚至拿出大量时间制定下一次的旅行计划。“和学习相比,出去玩有意思多了。但经常出去玩,心就变野了。连续几个星期难以进入学习状态。”

    这种状态其实是变相的“留学后抑郁症”(PSAD),意思是享受过外面的花花世界,回到熟悉的学习环境会感到无趣和抑郁。孟孟的应对办法是,出去玩的时候带一本与专业相关的书,每天坚持看上几页,这样就不容易把心玩散了。回到学校后,可以很快找回学习状态。

 

小心那些本可避免的“留学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