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6年02月17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挑战者号”失事30载 太空探索不因悲剧止步

碎片背后的伤逝与梦想

本报记者 高珮莙 《 青年参考 》( 2016年02月17日   28 版)

    事故发生后,NASA降半旗致哀。

    “挑战者号”凌空爆炸的场面,被载入了人类航天史。

    1986年1月30日,新罕布什尔州康科德高中纪念罹难的女教师麦考利夫。

    “挑战者号“发射前一个月,宇航员们进行最后的训练。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的悲剧不仅重创了一个超级大国的航天梦,更令太空探索热潮走向拐点。但无论如何,此后至今30年间,人类终归没有停下探索宇宙的脚步。


    1986年1月28日是人类航天史上最黑暗的日子之一。那天,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升空不久后爆炸失事,7名航天员在全世界数亿人面前失去了生命。就像美国“Space.com”网站所言,“挑战者号”一度被视为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辉煌胜利,但最终,它成了这个机构乃至人类探索太空旅途上的一场令人心碎的悲剧。

    30年一晃而逝。回首往昔,美国“Airspacemag”网站近日刊文指出,“挑战者号”事故标志着美国航天事业黄金时代的终结。英国广播公司(BBC)也在纪念文章中提到,这起灾难永远改变了航天事业的面貌和人类探索太空的野心,它的余韵至今回荡不息。

    官僚主义应为灾难负责

    美国举国哀悼“挑战者号”上的7名宇航员时,鲍勃·埃贝林(Bob Ebeling)沉浸在比普通人更深切的悲痛中。航天飞机发射前一天,他和另外4名工程师曾极力试图阻止发射,但NASA官员不同意。那天晚上,他绝望地告诉妻子达琳(Darlene):“它会爆炸的。”

    这句预言一语成谶。次日中午11时39分(美国当地时间),“挑战者号”升空73秒后发生爆炸,目睹白色浓烟伴随着橘红色火球膨胀,地面上的人群陷入一片死寂。

    “大家都闭上了嘴,连针掉在地上都能听到。”曾亲临现场的乔治·沙尼布鲁克(George Shaneybrook)向美国《巴尔的摩太阳报》描述道,“欢乐的海洋瞬间被悲伤笼罩。”

    3星期后,双眼通红的埃贝林向美国国家公共电台(NPR)透露了灾难背后的原因——橡胶密封圈在低温下失效,高压高热气体泄漏,导致高速飞行的航天飞机解体。

    “我是为数不多的、最接近真相的人之一。”30年后,89岁高龄的埃贝林又一次用无奈的语气表示,“如果他们听我的,等待天气好转,结果可能完全不同。”但当时,因为害怕丢掉工作,他不愿透露自己的真实姓名,更不想自己的声音被记录下来。

    20世纪80年代的人们对太空探索极度狂热,NASA雄心勃勃,甚至打算每月定期发射航天飞机,“向世界证明他们是对的”。据美国合众社报道,航天飞机设计期间,工程团队曾提出是否增设逃生装置,但NASA的结论是:航天飞机可靠性高,用不着这种累赘。在合众社看来,“挑战者号”悲剧的发生,与官僚系统的“自满、自大和纯粹的愚蠢”不无关系。

    “作为工程师,我们责任重大,生命依赖于我们的审议和决策。但在爆炸发生的那一刻,我从未如此深刻地体会到这种感觉。”NASA的工程师兰斯·布什(Lance Bush)曾告诉英国广播公司(BBC),“我明白,这对宇航员的家人和所有孩子意味着什么。”

    在事故发生不久后退休的埃贝林始终无法摆脱消沉。“我本可以做得更多。我应该做更多。”不知何时,年近耄耋的老人眼中已噙满泪水,悔恨当年的抗争没能影响NASA。

    “我想,这是上帝犯下的一个错误。”这名基督徒轻声忏悔道,“他不应该选我来做这份工作。下次跟他面对面时,我要问,‘为什么是我?你选择了一个失败者。’”

    平民宇航先锋壮志未酬

    “挑战者号”凌空爆炸时,喜欢飞行、幻想成为宇航员的克拉伦斯(Clarence Searles)正和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孩子一样,通过教室里的电视机观看直播。这个当时的二年级小学生回忆道,爆炸发生那一刻,“几乎一切都停止了”。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那一天,有17%的美国人观看了电视直播,“难以名状的震惊和恐惧击中了几乎每一个人”。

    同日下午5点,时任美国总统里根推迟了发表国情咨文的计划,因为“今天是哀悼和怀念的一天”。他在白宫做了临时性演讲,安抚民众:“我知道这很难理解,痛苦之事时有发生,但这是扩展人类视野、探索和发现过程中的一部分。未来不属于懦弱之人,它属于勇敢者。”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称,里根承认“挑战者号”爆炸是巨大的悲剧,但这个悲剧只能“进一步证明探索太空和未知事物有多么重要”。“我们将锐意进取,充满智慧而无所畏惧,任何人都不该气馁,尤其是孩子们。”他说,“我一直十分信任和尊重我们的太空计划,今天发生的事决不会降低它的声誉。我们还要继续探索太空,要培养更多的平民航天员。”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1972年,尼克松政府打开了普通人进入太空的大门。经过数月的严格筛选,新罕布什尔州康科德高中的历史教师克里斯塔·麦考利夫(Christa McAuliffe)从1万多名申请者中脱颖而出,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平民宇航员。美国《大西洋月刊》称,NASA当时希望每年将两三位平民送入太空,以激发民众对科学的兴趣。

    而在BBC看来,邀请时年36岁的麦考利夫搭乘“挑战者号”升空,是NASA的公关行动——后者希望向全世界展示“太空有多美好”,却没人预料到即将到来的是一场悲剧。

    “彼时,人们对太空探索充满兴奋,一切似乎都很完美。‘挑战者号’失事让人们醒悟到,太空探索终归是一种冒险。”欧洲太空总署专家多米尼克·迪坦(Dominique Detain)告诉BBC,“灾难冷却了公众对太空的热情——也许是盲目的热情。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巨大的冲击。这场灾难更让人们意识到,把人送上太空,并没有想象得那么理所当然。”

    太空旅行仍是奢侈品

    随着一声巨响,价值1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9亿元)的“挑战者号”顷刻间化为乌有。如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所说,太空探索从来是高风险、高投入的,任何意外都会带来巨额损失和沉重打击。

    尽管在当时看来,里根的演讲平复了人心,但随着时间推移,NASA的决策不可避免地趋于保守。从卡纳维拉尔角上空的爆炸开始,人类航天事业悄然来到了一个拐点,东西方冷战激发的、不计成本进军太空的激情开始冷却,取而代之的是更审慎、更现实的利益算计。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分析认为,“挑战者号”事故在许多方面改变了美国载人航天项目。将平民送上太空的计划被搁置了20余年,直到2007年,麦考利夫当年的替补芭芭拉·摩根(Barbara Morgan)才跟随“奋进号”飞上太空,约翰逊航天中心训练平民宇航员的项目随即宣告落幕。2011年,奥巴马政府出于财政因素终止了航天飞机飞行;如今,俄罗斯的“联盟号”飞船,需要将多余的座位留给前往国际空间站的美国宇航员。

    当然,对人类来说,飞向宇宙仍是无法抗拒的梦想。2001年,富翁丹尼斯·提托(Dennis Tito)自费支付20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3亿元),成为首位在国际空间站度过8天的太空游客。他开创性的举动促进了私人航天产业蓬勃发展,只要支付2000万美元到40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3亿元至2.6亿元)不等,便有机会进入太空。

    据《大西洋月刊》报道,非政府航天事业近年来取得显著进步。2015年11月,亚马逊CEO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创立的Blue Origin,成为第一家成功发射可重复利用火箭的私营企业。去年12月,SpaceX公司的“猎鹰9号”火箭成功返回地球。美国“商业内参”网站乐观地指出,只要肯花钱,任何想造访太空的人都可以在不久以后实现夙愿。

    可惜,自费上太空的成本依然太过高昂,是普通人短期内难以企及的奢侈品。数十年来,总共只有不到四位数的人有机会摆脱引力,体验从星空中回望地球故乡的感受。

    探索不息才能祭奠逝者

    令人欣慰的是,世人从未淡忘“挑战者号”。美国“Gazette”网站称,30年来,“挑战者号”宇航员的亲友陆续建立了40多个“挑战者号”学习中心,让440万名学生有机会通过模拟太空飞行“触摸未来”。在他们看来,这是在延续“挑战者号”真正的使命。

    “美国人总是与冒险、前沿探索紧密联系,就像那些攀登珠峰的勇士一样。”“挑战者号”宇航员迈克尔·史密斯(Michael J. Smith)的哥哥帕特里克告诉CNN,“载人航天计划关乎这个国家的未来,我相信它一定会继续前进,只有这样,宝贵生命的逝去才有价值。”

    “挑战者号”失事17年后,美国载人航天再度遭受重创——“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返回地球大气层时解体坠毁。在最艰难的时刻,遇难宇航员的家属写下了一份似曾相识的联合声明:“……虽然我们感到深深的悲伤,但人类必须继续大胆探索太空。一旦发现这场悲剧的根源并加以纠正,它将给我们的子孙后代带去丰厚的遗产。”

    “为探索太空献出生命的宇航员让无数人深感惋惜,这种记忆深深铭刻在我们心中,太空探索必须继续,我们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向前。”美国商业航天联合会主席斯特梅尔(Eric Stallmer)在接受卡塔尔半岛电视台采访时表示。

    也许正是被这种精神推动,经历失败和挫折,伤痕累累的太空探索之旅终归没有停下脚步。正如里根在1986年演讲中引用的一首诗中所写:“他们整装待发,向我们挥手致意,脱离了大地执拗的束缚,飞上天际,亲近上帝慈爱的面容。”

 

碎片背后的伤逝与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