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6年01月27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当“虎妈”还是当“象妈”

首相鼓吹“东学西用” “虎妈教育”走俏英伦

本报记者 张慧 《 青年参考 》( 2016年01月27日   18 版)

    蔡美儿

    在亚洲国家的家长努力按照西方标准自我改造的时候,一群西方国家的妈妈却默默开始了“虎妈”教育的实践。虽然欧美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和普通家长曾对虎妈教育进行全方位的道德鞭挞,英国首相还是动员家长们“师华长技以自强”,用“虎妈”的勇敢坚毅修补孩子们的玻璃心。


    卡梅伦吹起“虎妈”号角

    四年前,美籍华人蔡美儿(Amy Chua)出版了育儿回忆录《虎妈战歌》,在欧美引起轰动。最近,她的中式育儿理念有了新的支持者——英国首相卡梅伦在演讲中表示希望更多的英国教师拥有“虎妈”精神。

    “无论你多么聪明,如果你不能持续地努力和专注,如果你不相信你失败后还能成功,你就不会展现自己的潜能。这是虎妈战歌的内涵:努力,再努力,相信自己能够成功,失败了再试一次。”

    英国家庭支持机构Family Lives的理事苏西·海曼(Suzie Hayman)表示,她听到首相大人吹起“虎妈战歌”的号角有些意外。

    “这是一种苛刻的育儿方式,但是蔡美儿培养了两个成功又快乐的年轻人。也许这种方式并不像人们鞭挞的那么糟糕,只不过人们觉得它很可怕,因为它和我们接受的理念背道而驰。”

    不过《卫报》分析,卡梅伦虽然说得好听,很可能他根本没有读过蔡美儿的书,只是盗用了她的标题,而一向盈盈弱质的首相夫人似乎也不具备“虎妈”的潜质。

    “我认为他传达的信息有些混乱。”英国最大的亲子网站“妈妈网”(Netmums)网站的主编安妮玛瑞·利里( Anne-Marie’Leary)说,“虎妈关注的是成功,但是当卡梅伦谈到虎妈时,就变成了不懈的努力。这是不同的概念。”

    海曼则觉得卡梅伦再掀“虎妈”热潮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现实意义:“‘脸谱网一代’从骨子里认为,喜欢别人和被人喜欢都是重要的。其中就包括被子女喜欢。我同意有时候就是不应该让孩子去演唱会或者派对,因为他们的作业没有完成。如果一定要将放任自流的育儿方式和虎妈相比,我不得不说,虎妈的方式可能会让家长和孩子更加快乐。”

    “虎妈”式育儿走俏西方

    在亚洲国家的家长努力按照西方标准自我改造的时候,一群西方国家的妈妈却默默地开始了“虎妈”教育的实践,并且乐在其中。

    自从卡梅伦公开称赞虎妈之后, 31岁的社交媒体经理人爱丽丝(Alice)身边的很多人就开始关注她教育两个女儿的方式,因为她就是一名虎妈。

    “我不会虐待孩子,也不会用冷暴力作为惩罚。我一直给他们灌输,只要足够努力,他们一定能成功的理念。如果他们哪个方面做得不好,我不会忽视,而是会与孩子讨论为何没有做到更好,并想办法确保这样的事情不会再次发生。当我们玩游戏的时候,会有明确的获胜者。”

    自称“虎妈”的唐娜(Donna)今年33岁,和丈夫、6个孩子住在东萨塞克斯郡。她自豪地表示,“我是典型的虎妈,因此我的孩子成绩不俗。”

    “朋友总是因为我孩子的表现得体而称赞我。”唐娜说,她不允许孩子们自己到厨房找东西吃,动用别人的东西前要征求别人的同意,回到家主动做作业,晚餐时间回家,要准时在餐桌边坐好。她对于很多朋友放任孩子缩在沙发,对着电视吃晚饭感到无法理解。唐娜并不打算对孩子们操心到底:“他们将来可以自由选择想做的事情,我要做的就是尽我所能地督促他们实现梦想。”

    33岁的单身妈妈埃斯特尔(Estelle)说,“人们总是觉得我强势,但是我只是鼓励我的孩子做到最好。”6岁的吉达(Jed)最近开始学习汉语,与此同时,他还学习打鼓、吉他、体操、游泳和电子琴。

    “当他们想要放弃某项爱好时,我们就会开家庭会议。”埃斯特尔不允许两个儿子随意放弃或轻易言败。不久前,吉达觉得中文太难,不想去上课。埃斯特尔设立了奖励机制,每个星期,吉达学会一句新短语就能得到一分,分数足够就能换他喜爱的电脑游戏。如今吉达非常庆幸自己当时没有放弃。

    埃斯特尔说,她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从不强迫她。当她17岁决定辍学时,父母也没有阻拦。成年之后她对于没有拿到学位非常后悔,因此决定不让儿子犯类似的错误。“孩子需要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他们也需要目标和激励。你的育儿方式什么样,孩子就会成为那样的人。”

    西方人眼中的“虎妈宗师”

    出生在美国的二代华裔移民蔡美儿今年53岁,全A成绩进入哈佛大学,以年级第一的超优成绩毕业后进入哈佛法学院深造,如今是耶鲁大学的法学教授。她的两个女儿先后进入哈佛大学读书,并且在钢琴、小提琴、网球等领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蔡美儿说,这一切都得益于家传的严格“虎妈”教育。

    “西方的家长花很多精力担心孩子的自尊,但我认为他们根本不知道灌输这个理念的最佳方式。你当然可以告诉孩子‘你是最棒的’,但是总有一天他们会进入真正的残酷世界。” 蔡美儿在《虎妈战歌》中写道,“作为父母,最不利于保护孩子自尊心的行为,就是你眼看着他们在困难面前放弃努力而不作为。”

    “当他们在学校成绩不够好,因为能力不足无法进入想要加入的运动队,因为没有竞争力无法找到理想的工作,那时候他们会反省自己并且觉得糟透了。真正的自尊是依靠传统的辛苦方式赚来的,只有刻苦努力才能战胜挑战,成为赢家。”

    “我们应该相信孩子的力量而非软弱,这可能会成为自我实现的预言。” 蔡美儿对女儿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成绩必须全A,她透露,她读书时杰出的成绩就是拼命学习的回报。“在你成为高手之后,就能从中发现乐趣。如果让孩子自己做决定,他们总会放弃或者走捷径。从长期来看,这不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很多人认为虎妈就是关注成绩单,对我来说并非如此。虎妈的内涵是相信你的孩子,并且让他们相信自己的潜力比想象中大得多。只要他们不放弃、不找借口,并且坚持高标准,他们可以实现生活中的任何事情。”

    蔡美儿是在严格的中式教育下长大的,她深信成年后的自由比儿时的自由更有意义。“我小时候总是对父母生气,觉得为什么我不能做这个,不能做那个。为什么他们定了那么多规矩?现在回头看,我的父母给我了选择生活的基础。离开家之后,我可以选择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想做什么工作,想去哪所大学。所以,我深深信赖这种教育方式。”

    做哪种“动物家长”不重要,关心子女最重要

    在西方,与“虎妈”对应的形象是“象妈”,后者拒绝对孩子施加超级严格的纪律规范,而是采用保护、照顾、鼓励的方式对待孩子。他们坚持的理念包括孩子哭了就要抱、就要哄,不能在子女5岁之前对他们大声喊叫等。而在中国,与“虎妈”形成对比的则是“猫爸”。英国广播公司称,“猫爸”的育儿方式温和得多,他们通常关注孩子的情绪,对于规则和纪律也没有那么严格,最关心的是子女的快乐。

    学术界将育儿方式分为权威、专制、放任和疏忽四类。权威的父母顺应孩子的需要和欲望,也在与孩子相处中行驶家长的权威。专制的父母不回应子女的需求而是将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放任型父母亲切热情,但是不约束孩子。疏忽型的父母则是既不关心,也不约束子女。

    美国《福布斯》杂志称,得克萨斯大学人类发展和家庭科学副教授苏永金对300多个美籍华人家庭进行了研究,认为在被归为专制的“虎父母”的教育下,孩子成绩并不好。他们在情感上更容易遭遇挫折,与家人的关系相对较差。而被归为放任的“猫父母”养大的孩子,成就普遍比权威和专制父母的子女低。

    在中国,这两种为人父母的风格曾发生过直接的冲突,蔡美儿和著名的“猫爸”常志涛进行过公开辩论,谁也没有说服谁。从结果来说,两人的孩子都被哈佛大学录取,并成长为正直快乐的年轻人。

    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出台的报告显示,东西方的育儿方式都可以很有效。不同之处在于,西方教育方式中,子女上进的动力是个人主义的,而亚洲孩子则从父母的期待中获得力量。无论采取哪种方式,父母的关注和陪伴才是最重要的。

 

首相鼓吹“东学西用” “虎妈教育”走俏英伦
以色列“虎妈”也是“教育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