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首届中国设计智造大奖启动

世界那么大,我们去找好设计

本报记者 蒋肖斌 《 青年参考 》( 2016年01月13日   10 版)

    研讨会现场

    1月8日下午,由中国美术学院主办的首届中国设计智造大奖(Design Intelligence Award),在位于浙江杭州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民艺馆举行新闻发布会暨“环球发现之旅----寻访好设计”全球启动仪式。

    当天上午同时举办了“智·造”国际设计研讨会,来自中、德、日、英、法、意等国的专家,聚焦“好设计”的现象与问题。

    大赛组委会表示,很多已有的设计大奖起源于工业革命时代,而当下,互联网+、信息化等新领域与设计发生了关系,中国设计智造大奖应该指向新的未来。

    设计就是国力

    中国设计智造大奖以“东方智性、生活智慧、国力智能、创新智库”为理念,倡导设计回归“智造”本源。大奖将定期举行不同主题的研讨会,邀请全球顶级设计大师共同探讨工业设计话题。

    1月8日,在大奖启动仪式上,浙江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袁家军表示:“推动制造业强国的中国梦,非常重要的支点就是要提高和创新设计,从而推动制造业的能力,让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介绍,当今世界的经济强国都拥有自主的工业设计能力和活跃的创意产业。设计能力成为强国之所以强的重要动力资源。中国的产业要转型,经济要跃升,现在正是我们投资“设计能力”进而获取国力智能的时刻。

    许江认为,现在全世界的工业制造产能正趋于过剩,标准化、无差异化的产品只有不断降低毛利,才能在低收入消费市场勉强求生存;而要争取高收入消费市场,制造者必须要让消费者通过购物得到自我实现和新生活的时尚。

    “驾一辆豪车,那是驾驶一整条马路;穿一件阿玛尼的便装,那是在宣示一种低调的自信与优雅。一双好鞋,它的形款、色泽和登履时的真切感受,共同构成这双鞋的消费身世。”许江说,“今天商品的过剩背后是生活方式内涵的贫乏。要营建‘美’的经济,首先要创造‘美’的生活。现代的消费者随时等待新的生活智慧的到来,智造大奖正是对这种生活智慧提案的倾心呼唤。”

    中国设计智造大奖的赢家不止是若干获奖者,世界各地的金融投资者、媒体创业者、市场经营者、设计师、企业家、设计公司等都将参与其中。大奖将邀请知名创投机构、知名制造企业、互联网电商巨头和创新孵化渠道单位等共同参与,为获奖者提供技术、资金、传播等多种类多方面的持续发展机会。

    本次大奖的奖金池累计高达500万元,单项奖金高达100万元,创国际性工业设计类大赛奖金额度之历史新高。大奖将于今年5月举行“首届中国设计智造大奖提名展”暨颁奖典礼。

    从“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设计”

    在研讨会上,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长刘宁介绍,设计的成长与中国的经济产业调整有很大的契合。改革开放之后,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中国重点发展轻纺业,于是当时的设计工程师都服务于轻工;上世纪80年代,中国进行第二次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家电,于是工业设计从美的、海尔等企业开始发挥重要作用;2000年以后,中国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通讯、桥梁、高速公路、机场等,催生了各种小的设计公司,进而产生了大量设计产业园;2012年之后,中国开始把发展的眼光重点投向创新和创业。

    “在这个关键阶段,设计也从原来的辅助性角色成为主角。甚至在很多领域,开始出现‘技术搭台、设计唱戏’,而不是‘政策搭台、资源唱戏’。”刘宁说,2006年的“十一五”规划这样描述设计——要发展专业化的工业设计;2011年的“十二五”规划对工业设计的描述有了新的表达——促进工业设计从外观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变;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工业设计将更多地表现为对创业与产业的贡献,而不是单纯的设计。

    美国阿森特艺术中心设计学院教授布斯克·李(Bumsuk Lim)是一名汽车设计师,也是上海交通工具实验室的创建人。他发现,以前有很多韩国学生到美国学习汽车设计,而现在,教室里出现了很大比例的中国学生。

    “大家都知道苹果手机是美国产品,但实际上它是在加州设计、中国生产的。我希望这种情况可以有所改善。”李说,“中国正在进入跨越式发展,试图超越其他国家。在美国有一个电子车车展,来自中国的汽车品牌获得了很大成功。”

    美国基金IDG在中国已有20年历史,投了400家中国企业,其中80家上市,包括腾讯、百度、携程等互联网企业。基金副总裁奚玉湘说:“‘中国制造’除了产品的智能化、智慧化之外,自主原创也非常重要。在设计和制造方面,我们一方面鼓励被投资的企业走出去,对接全球最好的设计资源;另一方面,我们也投资了中国最大的设计师服务众包平台,使得设计师与企业之间有更好的交流。”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院长何人可回忆道,他在2002年和2004年曾接受美国《商业周刊》的访问,访问成为封面文章。“有两句话我记得非常清楚。第一句话:我们的目标是要从‘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设计’;第二句话:我们要实现中国设计的文艺复兴。”

    何人可当时与《商业周刊》的记者开了个玩笑:“我们的梦想就是设计在中国,制造在美国。”十多年前的梦想,在今天已经成为现实。“2015年,中国高铁走向世界,中国参与设计的波士顿地铁就是在中国设计、波士顿制造的。从2013年起,参加德国红点设计大奖(世界知名设计竞赛中最有影响的一个,素有‘设计界的奥斯卡’之称)的中国产品,在数量上已经是世界第一。”

    设计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

    法国南特大西洋高等设计学院教授马蒂厄·伯纳德(Mathieu Bernard)在中国一所大学开设了为期两年的研究生课程,“不是为中国市场提供设计师,而是试图培养适合全球各种各样市场的设计师”。

    “我们需要与工程师、用户、公司的CEO沟通,根据不同的公司、在不同的情况下,对学生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我们也对学生开设市场管理的课程,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伯纳德说,“设计师需要根据不同的客户改变理念和想法,如果设计师创造的东西对用户没有用,用户就不会购买,对国家的经济也就没有用,所以设计师必须要把抽象的理念现实化。”

    韩国首尔设计中心主席李淳寅说:“设计在智能这方面,归根结底是要为现代生活而创造。对我们设计人士而言,要把这些深厚的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与数字化生活相关联,与各种科技相关联。亚洲、特别是中国,有着深厚的历史和多样的文化,将物质、精神、技巧、艺术等都涵盖在内。因此,我们与中国设计者的合作也可以贯穿各个方面,比如教育、设计协会、企业、高校和其他所有的利益相关方。”

    1919年,“公立包豪斯学校”成立于德国,标志着德国现代设计的诞生。2010年8月,德国收藏家托斯腾·布诺汉(Torsten Broehan)将他收藏的7010件有关包豪斯的藏品出让给中国,最终落户中国美院。

    在研讨会上,德国安哈特应用技术大学教授鲁道夫·卢克曼(Rudolf Luckmann)认为,包豪斯的风格如今已成为全球化的风格,在中国也有很多类似的设计,但这并不意味着简单的拷贝复制,而应与当地传统相结合。对中国而言,可以从乡村的发展经验中找到自信和特色。

    台湾工业设计协会理事长郭介诚认为,设计不仅扮演着促进经济发展的角色,还担负着引领社会建设的责任。“过去在台湾,设计发展得非常快速,这让我们有一个体悟:其实有些时候要放缓脚步,最重要的事情是要让灵魂跟得上。我们在追求规模的同时必须静心思考,如果一个奖项对产业有一定影响,是否要保有一些旧的价值和文化?”郭介诚说,“东方文化里一个很重要的观点是‘善’。其实成就一件事业没有捷径,需要的是坚定的目标。‘智造’对应的目标可能是‘赢善’,用智慧去创作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人。”

    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文化处主任阿尔伯托·马纳伊(Alberto Manai)表示,今年4月,米兰将参加中国设计智造大奖。“米兰一直有着世界一流的设计展览。设计关注的不仅是工业设计,还应把建筑、艺术,甚至哲学、音乐等不同领域结合起来,以促进创新。把不同的创造力、不同的产业相结合,用一种自下而上的方式鼓励各界的参与。”

    马纳伊强调:“设计正在趋于全球化,但我们必须重新评价当地的传统、遗产、环境,确保设计的力量能够帮助我们和下一代过可持续的生活。”

 

世界那么大,我们去找好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