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踏实”、“愤青”、“富二代”……
数数海归遭遇的职场“偏见”
本报记者 高珮莙
《
青年参考
》(
2015年12月09日
15
版)
|
|
|
|
成绩好、专业好、国外名校研究生——英国巴斯大学金融与会计专业毕业的王雨佳自认为是“学霸”,回国3个多月向国企、外企海投了100多份简历,却一直没有收到回音,参加中国教育电视台的求职类节目《职来职往》也最终抱憾而归。
近年来,海归回国后找工作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已不是新鲜事,对海归的种种偏见也由此产生。有人甚至据此总结称,“新鲜”海归在求职节目上找到工作的可能性比国内本科毕业生要低得多,而这是海归在国内就业的实际情况。
不过,也有不少海归求职者和企业的HR认为,海外留学背景并没有成为求职或就业的阻碍,反而有时仍然是加分项。由新东方前途出国发布的《2015中国留学白皮书》显示,86%的海归能在6个月内找到工作,绝大多数海归并没有像王雨佳所说的那样,变成“海待”或“海剩”。
看法一:海归家境富裕吃不了苦
一些观点认为,能拿得出动辄数十万元的留学费用,意味着自费留学的学生即使不是“富二代”,家境也应该比较富裕。这给HR一种“不能吃苦,不够努力,对公司激励机制不敏感”的印象。
“对于那些家庭富裕的人,涨500元绩效远不够买一个高档包的,哪有什么激励效果。从企业的角度来说,找一个珍惜这份工作的人,肯定比找一个有没有这份差事都无所谓的人合算。”国际教育专家、全球职业规划师老查在文章中写道。
不过,从法国留学归来的“大侠”认为,去法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家境其实比较多样。法国大学有公立和私立两种,公立大学不收学费和课本费,只需要交每年2000元左右的医保;私立大学学费虽然较贵,也整体比英美低。中国学生去读公立大学的相对更多,法国政府也会提供许多生活补助,还有专门面向学生的廉租房、便宜的餐厅,乘坐交通工具、看电影等也有学生票,学生可以靠有限的生活支出享受到高质量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另外,法国多数学生都会去打工赚钱,中国留学生也不例外。法国夏天有3个多月的暑假,许多留学生会跑到波尔多受雇于提供吃住的酒庄,帮忙摘葡萄,不但可以赚钱、学习技能,周末还可以到周边游玩。由于法国最低工资保障约为每小时10欧元(约合人民币69元),有些人打工在生活花销之余还能富余出一些钱。
“很多留学生毕业后选择留在国外打拼,并不是因为不能在国内吃苦,他们在国外好的公司可能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大侠”告诉《青年参考》记者,“国内衡量人才的标准没那么严格,加上待遇等相关标准和规定不一定配套,才造成了海归人才的流失,并不是因为这些人能不能吃苦或家境是否富裕。”
看法二:海归稳定性更差
从山西财经大学毕业后,小李花大力气学英语、考雅思,终于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拿到了经济和管理的双硕士学位。从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回国后,他考上了某省级政权监督管理委员会,成了很多人羡慕的对象。
不过,小李对于自己的工作并不满意。比起在二线城市做端着“铁饭碗”,却没有太多意外机会的公务员,他更希望去首都北京“闯荡一番”,在大型金融证券公司谋得更好的职位。他告诉《青年参考》记者:“我毕竟花了大把时间金钱去留学,而且为此付出了很多心血,我希望自己能在职场上拥有比别人更多的优势。”
有专家指出,稳定性差是应届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而海归在这方面的表现会更差一些。因为他们的同学更有钱、更有社会关系、发展得更好,海归很可能无法安心本职工作,换工作的可能性更高。
不过,很多时候海归跳槽并不是因为缺乏稳定性或忠诚度,而是因为种种和“土鳖”没什么两样的困境。“大侠”有一位从澳大利亚留学回国的朋友,第一份工作月工资只有5000元,周末要加班,平时工作到八九点才能下班,部门人手明显不足,但老板无论如何不愿意增加员工数量。努力一年后,她无奈地选择了辞职。
小李向《青年参考》承认,他起初的确因为学历对自己的岗位抱有更多期待,但他很清楚海归这个身份并不意味着能无条件地“升职加薪,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而只代表一段经历。
如今,小李已在自己工作的二线城市成家,并打算留在原单位。“年纪小时有很多雄心壮志,可能希望通过跳槽来实现,但慢慢就看清楚,在一个地方扎根努力同样会有好的前途。”他说,“我并不认为海归更不容易安心工作,这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更何况在现在的社会,想换工作没什么大不了,不必另眼相待。”
看法三:海归更容易成“愤青”
刚从美国留学归来时,刘明是不折不扣的“愤青”,对国内的许多人和事“看不惯”,对于人情世故更是一窍不通。
“大多数没有在国内工作过的海归回国后容易‘水土不服’,需要一个对接和适应的过程。这是规则社会和人情社会的碰撞。”刘明告诉《青年参考》,“国外严格按照规则来,但国内的规则更有弹性,需要智慧的处世之道。”
专家指出,中国的商业环境中没有绝对的黑与白,大多数是难以界定的“灰色地带”,许多外资企业在中国亏损的主要原因就是,无法适应和迎合中国的灰色商业环境。而接受国外教育、模仿国外处事风格的海归,比较容易变成“愤青”,无法像“土鳖”一样在灰色环境中生活得自由自在。
先后在高校、国企、外企工作过,如今又开始自己创业的刘明承认,海归中的确存在不少这种“不接地气”的例子,但在融入社会的过程中,每个人都需要成长,也能逐渐适应所处的环境。海归如此,“土鳖”也不例外。
随着时间的推移,刘明在摸索和历练中产生了潜移默化的转变,从一开始的过于理想化变得更加圆融实际。他觉得只要存在就有合理的一面,人不能一味地制造问题,而应该“让世界更美好,让别人更轻松”。
“你可以去看看《杜拉拉升职记》。”刘明告诉《青年参考》,“阅历让你学会如何与别人相处,这是种年轻人不容易理解的人生智慧。”
看法四:海归缺乏真才实学
“很多用人单位有一个误区,认为留学生大多是因为高考成绩不好,或考不上中国的好大学才选择出国的,因此不想要海归。”新东方前途出国副总裁俞仲秋在《2015中国留学白皮书》新闻发布会上,道出许多留学生就业时面临的尴尬。
北京朝阳区海外学人中心主任肖振祥对《青年参考》表示,海外高校教育质量参差不齐,并不是所有留学生到了国外都能学到最顶级、最前沿的理念和方法,也不是所有人都能获得真才实学。
老查在文章中写道,他面试过无数“新鲜”海归,英文水平高的非常少,尤其是英文的写作水平。许多留学生一出国就混在中国人的圈子里,毕业时英语水平还不如出国前,这会让预期值更高的面试官感到失望。另一方面,国内外一些专业的具体实务可能有比较大的差别,国内重点大学毕业的学生反而可能更容易上手,海归在专业上也毫无优势可言。
此外,除了专业技能,用人单位也非常看重求职者在学生期间的实习、社团活动、调研等经验,国内学生此类机会很多,但海归大多忙于课业,这方面经验较少,对国内求职的“行情”也了解甚少。
职场不必给海归贴标签
企业部门经理A的前任秘书是英国硕士毕业,但这位通过家庭关系进入公司的女孩工作能力一般,“就英文水平和做PPT的水平还过得去”,而且缺乏工作主动性和负责精神,每天都因为觉得自己屈才长吁短叹。更令人烦恼的是,她工作态度不佳,跟同事闹了不少矛盾,以至于A“只能把她老人家供起来”。
一次偶然的机会,A选择了一个新来的文员做自己的新秘书,并对这个同样是国外硕士毕业的女孩非常满意。在他看来,自己亲自提拔的这位下属敬业、专心、做什么事情都一丝不苟,而且任劳任怨,经常加班加点也没有怨言。
“公司雇佣每一个人,目的都是为了让他做事。如果说关心他的教育背景,也不过是为了识别其是否能达到上述目标而采取的手段。”A在网络问答社区“知乎”上写道,“有些人混淆了目的和手段、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才会有‘海归硕士没优势’一说,因为本来就不应该单纯地因为是海归而获得特别优势。”
在某国企负责人力资源工作的小王也告诉《青年参考》,他在为公司招聘人才时更看重求职者的专业技能水平、职业规划方向和团队协作能力,以及是否有足够的热情和进取心,而不是一味关注其毕业于哪所学校。事实上,能否胜任职务和教育背景并没有直接关联,用人单位对是否海归并不“感冒”。
在小王看来,人们多年来习惯性地将共性放大,但把海归变成某一类人的身份标签并不合适,他们每个人都是截然不同的个体。无论将其视为光环还是障碍,这个身份都只是过去,未来的发展还得看个人综合素质是否过硬。
成绩好、专业好、国外名校研究生——英国巴斯大学金融与会计专业毕业的王雨佳自认为是“学霸”,回国3个多月向国企、外企海投了100多份简历,却一直没有收到回音,参加中国教育电视台的求职类节目《职来职往》也最终抱憾而归。
近年来,海归回国后找工作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已不是新鲜事,对海归的种种偏见也由此产生。有人甚至据此总结称,“新鲜”海归在求职节目上找到工作的可能性比国内本科毕业生要低得多,而这是海归在国内就业的实际情况。
不过,也有不少海归求职者和企业的HR认为,海外留学背景并没有成为求职或就业的阻碍,反而有时仍然是加分项。由新东方前途出国发布的《2015中国留学白皮书》显示,86%的海归能在6个月内找到工作,绝大多数海归并没有像王雨佳所说的那样,变成“海待”或“海剩”。
看法一:海归家境富裕吃不了苦
一些观点认为,能拿得出动辄数十万元的留学费用,意味着自费留学的学生即使不是“富二代”,家境也应该比较富裕。这给HR一种“不能吃苦,不够努力,对公司激励机制不敏感”的印象。
“对于那些家庭富裕的人,涨500元绩效远不够买一个高档包的,哪有什么激励效果。从企业的角度来说,找一个珍惜这份工作的人,肯定比找一个有没有这份差事都无所谓的人合算。”国际教育专家、全球职业规划师老查在文章中写道。
不过,从法国留学归来的“大侠”认为,去法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家境其实比较多样。法国大学有公立和私立两种,公立大学不收学费和课本费,只需要交每年2000元左右的医保;私立大学学费虽然较贵,也整体比英美低。中国学生去读公立大学的相对更多,法国政府也会提供许多生活补助,还有专门面向学生的廉租房、便宜的餐厅,乘坐交通工具、看电影等也有学生票,学生可以靠有限的生活支出享受到高质量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另外,法国多数学生都会去打工赚钱,中国留学生也不例外。法国夏天有3个多月的暑假,许多留学生会跑到波尔多受雇于提供吃住的酒庄,帮忙摘葡萄,不但可以赚钱、学习技能,周末还可以到周边游玩。由于法国最低工资保障约为每小时10欧元(约合人民币69元),有些人打工在生活花销之余还能富余出一些钱。
“很多留学生毕业后选择留在国外打拼,并不是因为不能在国内吃苦,他们在国外好的公司可能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大侠”告诉《青年参考》记者,“国内衡量人才的标准没那么严格,加上待遇等相关标准和规定不一定配套,才造成了海归人才的流失,并不是因为这些人能不能吃苦或家境是否富裕。”
看法二:海归稳定性更差
从山西财经大学毕业后,小李花大力气学英语、考雅思,终于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拿到了经济和管理的双硕士学位。从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回国后,他考上了某省级政权监督管理委员会,成了很多人羡慕的对象。
不过,小李对于自己的工作并不满意。比起在二线城市做端着“铁饭碗”,却没有太多意外机会的公务员,他更希望去首都北京“闯荡一番”,在大型金融证券公司谋得更好的职位。他告诉《青年参考》记者:“我毕竟花了大把时间金钱去留学,而且为此付出了很多心血,我希望自己能在职场上拥有比别人更多的优势。”
有专家指出,稳定性差是应届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而海归在这方面的表现会更差一些。因为他们的同学更有钱、更有社会关系、发展得更好,海归很可能无法安心本职工作,换工作的可能性更高。
不过,很多时候海归跳槽并不是因为缺乏稳定性或忠诚度,而是因为种种和“土鳖”没什么两样的困境。“大侠”有一位从澳大利亚留学回国的朋友,第一份工作月工资只有5000元,周末要加班,平时工作到八九点才能下班,部门人手明显不足,但老板无论如何不愿意增加员工数量。努力一年后,她无奈地选择了辞职。
小李向《青年参考》承认,他起初的确因为学历对自己的岗位抱有更多期待,但他很清楚海归这个身份并不意味着能无条件地“升职加薪,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而只代表一段经历。
如今,小李已在自己工作的二线城市成家,并打算留在原单位。“年纪小时有很多雄心壮志,可能希望通过跳槽来实现,但慢慢就看清楚,在一个地方扎根努力同样会有好的前途。”他说,“我并不认为海归更不容易安心工作,这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更何况在现在的社会,想换工作没什么大不了,不必另眼相待。”
看法三:海归更容易成“愤青”
刚从美国留学归来时,刘明是不折不扣的“愤青”,对国内的许多人和事“看不惯”,对于人情世故更是一窍不通。
“大多数没有在国内工作过的海归回国后容易‘水土不服’,需要一个对接和适应的过程。这是规则社会和人情社会的碰撞。”刘明告诉《青年参考》,“国外严格按照规则来,但国内的规则更有弹性,需要智慧的处世之道。”
专家指出,中国的商业环境中没有绝对的黑与白,大多数是难以界定的“灰色地带”,许多外资企业在中国亏损的主要原因就是,无法适应和迎合中国的灰色商业环境。而接受国外教育、模仿国外处事风格的海归,比较容易变成“愤青”,无法像“土鳖”一样在灰色环境中生活得自由自在。
先后在高校、国企、外企工作过,如今又开始自己创业的刘明承认,海归中的确存在不少这种“不接地气”的例子,但在融入社会的过程中,每个人都需要成长,也能逐渐适应所处的环境。海归如此,“土鳖”也不例外。
随着时间的推移,刘明在摸索和历练中产生了潜移默化的转变,从一开始的过于理想化变得更加圆融实际。他觉得只要存在就有合理的一面,人不能一味地制造问题,而应该“让世界更美好,让别人更轻松”。
“你可以去看看《杜拉拉升职记》。”刘明告诉《青年参考》,“阅历让你学会如何与别人相处,这是种年轻人不容易理解的人生智慧。”
看法四:海归缺乏真才实学
“很多用人单位有一个误区,认为留学生大多是因为高考成绩不好,或考不上中国的好大学才选择出国的,因此不想要海归。”新东方前途出国副总裁俞仲秋在《2015中国留学白皮书》新闻发布会上,道出许多留学生就业时面临的尴尬。
北京朝阳区海外学人中心主任肖振祥对《青年参考》表示,海外高校教育质量参差不齐,并不是所有留学生到了国外都能学到最顶级、最前沿的理念和方法,也不是所有人都能获得真才实学。
老查在文章中写道,他面试过无数“新鲜”海归,英文水平高的非常少,尤其是英文的写作水平。许多留学生一出国就混在中国人的圈子里,毕业时英语水平还不如出国前,这会让预期值更高的面试官感到失望。另一方面,国内外一些专业的具体实务可能有比较大的差别,国内重点大学毕业的学生反而可能更容易上手,海归在专业上也毫无优势可言。
此外,除了专业技能,用人单位也非常看重求职者在学生期间的实习、社团活动、调研等经验,国内学生此类机会很多,但海归大多忙于课业,这方面经验较少,对国内求职的“行情”也了解甚少。
职场不必给海归贴标签
企业部门经理A的前任秘书是英国硕士毕业,但这位通过家庭关系进入公司的女孩工作能力一般,“就英文水平和做PPT的水平还过得去”,而且缺乏工作主动性和负责精神,每天都因为觉得自己屈才长吁短叹。更令人烦恼的是,她工作态度不佳,跟同事闹了不少矛盾,以至于A“只能把她老人家供起来”。
一次偶然的机会,A选择了一个新来的文员做自己的新秘书,并对这个同样是国外硕士毕业的女孩非常满意。在他看来,自己亲自提拔的这位下属敬业、专心、做什么事情都一丝不苟,而且任劳任怨,经常加班加点也没有怨言。
“公司雇佣每一个人,目的都是为了让他做事。如果说关心他的教育背景,也不过是为了识别其是否能达到上述目标而采取的手段。”A在网络问答社区“知乎”上写道,“有些人混淆了目的和手段、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才会有‘海归硕士没优势’一说,因为本来就不应该单纯地因为是海归而获得特别优势。”
在某国企负责人力资源工作的小王也告诉《青年参考》,他在为公司招聘人才时更看重求职者的专业技能水平、职业规划方向和团队协作能力,以及是否有足够的热情和进取心,而不是一味关注其毕业于哪所学校。事实上,能否胜任职务和教育背景并没有直接关联,用人单位对是否海归并不“感冒”。
在小王看来,人们多年来习惯性地将共性放大,但把海归变成某一类人的身份标签并不合适,他们每个人都是截然不同的个体。无论将其视为光环还是障碍,这个身份都只是过去,未来的发展还得看个人综合素质是否过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