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5年11月18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酝酿一年,禁药丑闻终告爆发

俄罗斯田径被判“全线出局”

本报记者 张宝钰 《 青年参考 》( 2015年11月18日   22 版)

    WADA调查报告发布会现场,调查委员会主席庞德(中)会后离席。

    WADA建议对5名俄罗斯田径运动员禁赛,其中包括伦敦奥运会女子800米冠军萨维诺娃。

    俄罗斯运动员及教练员大规模使用禁药的丑闻,终于发酵为国际田联的全面禁赛令。明年里约奥运会前,遭受重创的俄竞技体育不仅要设法止损,也要应对与西方的口水战。


    自1年前开始浮出水面的“俄罗斯运动员系统性服用兴奋剂”事件,被很多国际媒体称为“全球反禁药领域的‘核弹级’新闻”,由于牵涉人员广、涉及层面极其复杂,这桩丑闻备受国际体坛关注。近日,在历时近一年的调查后,该事件有了关键性进展。

    继11月9日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对俄罗斯兴奋剂事件发布最新调查报告,证实俄罗斯田径协会“存在大规模使用兴奋剂”的情况,并要求对涉事运动员加以禁赛后,14日,国际田联对此事进行了紧急讨论,并投票决定暂停俄罗斯田协的会员资格,俄罗斯田径运动员被禁止参加包括田径世锦赛和奥运会等在内的一切赛事,直到相关禁令解除。

    国际田联祭出的严厉惩戒措施,无疑是对俄罗斯田径乃至竞技体育的沉重打击。路透社指出,如果此项禁令在明年夏季奥运会前无法取消,俄田径运动员将无缘巴西里约。

    “这是一记耻辱的警钟,也是我们做出的最严厉的制裁和处罚。”上任仅3个月的国际田联主席塞巴斯蒂安·科,在宣布官方决定后公开表态说,“WADA的报告让我们对整个体系感到失望,我们在这里为俄罗斯田协的失职买单。”

    两部纪录片引发风暴

    俄罗斯运动员大规模服用兴奋剂的消息,最早要追溯到去年年底播出的一部纪录片。2014年12月3日,德国电视一台(ARD)播出名为《禁药档案:俄罗斯如何制造冠军》的影像,用60分钟的时长揭露了俄罗斯田径界“系统性使用兴奋剂”的内幕。

    纪录片一经播出即引起轩然大波。观众甚至在其中发现了无比熟悉的身影——2012年伦敦奥运会女子800米冠军得主萨维诺娃。在一段看似是由手机拍摄的视频中,萨维诺娃承认,“感谢上帝让我遇到梅尔尼科夫教练,他可以帮我掩盖服用兴奋剂的记录,用了它,我完全可以在20天时间里恢复体力”。除了萨维诺娃,视频中还曝光了俄多位田径名将及教练,提到相关机构曾帮助运动员购买兴奋剂,并帮助隐瞒某些选手的阳性检测结果。

    该视频播放后两天,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做出回应,“对此,国际奥委会将一查到底”。

    此后数日,时任俄罗斯田协主席巴拉赫尼切夫闪电辞职,称“ARD的做法是对他个人、对俄罗斯田协的残酷迫害”。时任国际田联市场顾问帕·迪亚克也宣布告退,他的另一个身份是时任国际田联主席迪亚克的儿子。与此同时,由前WADA主席庞德领衔的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开始对俄罗斯兴奋剂事件展开全面调查。

    今年8月,德国电视一台再次爆出猛料,其另一部名为《兴奋剂——最高机密:体育竞技的阴暗世界》的纪录片,不仅再次剑指俄罗斯,还提到肯尼亚运动员服用禁药的问题,声称他们拿到了国际田联某个数据库的资料,其中包含上千名运动员血液样本异常的数据。

    违规背后是系统性腐败

    11月9日,即WADA发布正式调查报告当日,调查委员会成员理查德·麦克拉伦对英国广播公司(BBC)表示,兴奋剂的使用剥夺了竞赛公平竞争的属性,如此大规模使用药品,是改变世界体育的一件事……与国际足联的丑闻相比,国际田联有过之而无不及。

    《纽约时报》提到,基于调查委员会已掌握不少证据,法国警方其实早在11月4日就对前任国际田联主席迪亚克展开了调查,警方指控迪亚克涉嫌为至少6名运动员“开绿灯”,允许他们在血样不达标的情况下参加伦敦奥运会,同时“收受贿赂以及玩弄权谋”。WADA还表示,已将大量相关证据材料交给国际刑警组织。

    兴奋剂丑闻再度把俄罗斯竞技体育抛上风口浪尖。11日晚间,视察2016年奥运会备战情况后,俄总统普京明确表示,无论发生何种情况,都应确保俄罗斯运动员远离违禁药物,一定要保护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对那些涉案的运动员,我们也要坚决查处”。

    针对国际田联的禁赛决定,大批俄罗斯运动员和教练员表达了不满。撑杆跳高名将伊辛巴耶娃正在备战里约奥运会,国际田联“对没使用兴奋剂的选手也禁赛”,在伊辛巴耶娃看来“太莫名其妙”。14日,俄奥委会主席亚历山大·茹科夫表示,俄正准备改组田径协会,“所有涉案运动员都会被开除或惩罚,所有远离兴奋剂的运动员也应得到保护”。

    更严重的是,WADA还指控俄罗斯国内的反兴奋剂机构——莫斯科反兴奋剂中心“形同虚设”,甚至存在为运动员“提供服务”的嫌疑;此外,WADA对俄罗斯的调查已经不局限于田径圈子,包括滑雪、举重、拳击在内的20个项目都将面临调查。

    补救措施未出,口水仗已开打

    针对国际舆论对这场兴奋剂风波的穷追猛打,俄罗斯政府很快摆明了立场:“(调查和惩戒)必须由俄罗斯自己主导,俄会同国际组织展开最公开的合作”。俄体育部部长穆特科也向俄媒大声喊话,说兴奋剂问题不光存在于俄罗斯,某些西方国家“孤立”俄罗斯的做法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俄愿意改革或是成立新的兴奋剂监测机构,同国际伙伴密切合作。

    “俄罗斯之声”网站提到,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同样曝出过兴奋剂丑闻,但WADA视而不见,更谈不上禁止这些国家参加奥运会或其他比赛,如今对俄罗斯却格外苛刻。

    穆特科也对国际田联的决定提出质疑,“不能因为几个人违规就取消整个俄罗斯田径队的参赛资格,这是不负责的”,对西方国家在此次兴奋剂事件中的积极态度,穆特科也有自己的看法,“西方炮轰俄罗斯兴奋剂事件,目的在于削弱俄罗斯在体育赛事中的竞争力”。

    而在英国《每日电讯》报和《华盛顿邮报》等欧美主流媒体看来,俄罗斯的“兴奋剂文化”根深蒂固,莫斯科难辞其咎。《每日电讯》报认为,服用禁药在俄属于系统工程,很多运动员除了服药别无选择,文章引用了德国电视一台最初采访萨维诺娃的一段话,“为了赢,你必须付出一些代价;全世界都一样,你必须得接受;如果拒绝服药,就别想进国家队”。

    《每日电讯》报称,俄罗斯反兴奋剂机构名义上反对服药,但实际作用正好相反,它包庇、隐瞒运动员的身体情况,甚至给后者通风报信,“有人要来检查,做好一切准备”。

    在《华盛顿邮报》看来,俄政府在兴奋剂丑闻中负有责任,“如果没有政府部门参与或是默许,运动员作弊基本不可能”。WADA前主席迪克·邦德则向该报指出,“这可能是苏联时代的后遗症”。

    俄媒随即对类似指控给予强硬反驳。“俄罗斯之声”网站宣称,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兴奋剂指控暗含政治动机,他们的做法不得不让人联想到西方的反俄攻势正在转移到舆论和体育文化领域,其目的就是让俄罗斯早日屈服。

    基于俄罗斯和欧美媒体在兴奋剂事件上针锋相对的表态,德国电视一台甚至做出了“因为兴奋剂问题,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或许会更趋紧张”的预测。报道说,体育一直被认为是应当远离政治的,若俄罗斯运动员遭到国际社会排斥,必将加剧俄同西方的紧张关系。

    美联社援引俄罗斯官方消息说,俄方承诺会调查具体细节,让国际社会看到它的诚意,看到它在积极正面地参与国际事务,“兴奋剂是一个国际性问题,不要把该问题政治化”。

    所有运动员都不该袖手旁观

    德国电视一台曝光兴奋剂丑闻的纪录片显示,除了俄罗斯,一批非洲国家也是兴奋剂滥用的重灾区。《每日电讯》报援引WADA调查小组成员的话说,俄罗斯的丑闻只是冰山一角,违禁行为在其他国家同样存在,且情况严重,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公众唯有拭目以待。

    英国《卫报》采访了一名声称是此次兴奋剂事件的爆料人,后者称,“紧盯俄罗斯是错误的,还需对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展开调查,与俄罗斯选手相比,这两个国家的运动员收入更高,但接受的监督非常有限。”

    肯尼亚向来被视为田径天才的摇篮,但由于该国缺乏技术条件,其选手多次被指控使用兴奋剂。在今年8月于北京举行的田径世锦赛上,两名肯尼亚选手再次因药检阳性受到处罚。调查委员会主席庞德也表示,肯尼亚问题严重,而且,他们尚未意识到情况的恶劣程度。

    正如德国电视一台所言,服用兴奋剂是人类社会的灾难,对运动员自身而言也是极大的伤害,很多接触过禁药的选手,日后都遭到各种副作用的长期折磨,甚至因癌症、心肌病等原因英年早逝;因此,所有运动员都要肩负起一份责任——保证竞技体育的纯洁。WADA同期也宣布,将加大对违规运动员和教练的制裁力度,全力抵制兴奋剂泛滥的势头。

 

俄罗斯田径被判“全线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