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5年11月04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外媒:中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本报特约撰稿 郭悦 《 青年参考 》( 2015年11月04日   12 版)

    10月29日,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英国广播公司(BBC)认为,结束独生子女政策并非解决中国人口和劳动力问题的“灵丹妙药”。在中国,独生子女家庭已成为社会常态,政策放宽之后,很多夫妻可能仍然选择只生一个孩子。

    中国民众对“全面二孩”反应各异

    5年前,刘国发(音)失去了唯一的儿子。儿子离世时只有17岁,但父母已来不及再生一个孩子。如今,46岁的刘国发失业在家,孤独而贫苦。

    在数百万伤痕累累的“失独”父母中,刘国发不过是其中之一,突然放开的二孩政策挑起了许多人苦涩的记忆。“太迟了,我们不可能再有一个孩子了。”刘国发告诉英国《卫报》。

    对35岁的方希·陈而言,“全面二孩”是个好消息。上个月,她年迈的母亲生病住院,4岁的儿子感冒发烧,她忙得团团转。“我想,我们应该有两个孩子。”她说。

    “我们知道独生子女政策一定在某个时候被抛弃,但没想到它来得这么快。”新婚的王女士兴奋地告诉英国《独立报》,“这对我们来说太及时了。”36岁的北京某科技公司经理谢维娜(音)则告诉《华尔街日报》,她正打算严肃地跟丈夫讨论,取消去美国生二孩的计划。

    在新加坡读书的中国高中生Keyou告诉美国《赫芬顿邮报》,这对她身边以独生子女为主的一代人而言是个好消息,“很多人都感到孤独,想要兄弟姐妹”。不过她承认,独生子女政策非常有效,让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里受益颇多。

    当然,也有些人坚持只生一个孩子。网友“Waguzhongren”在微博上写道:“你有家人全部的爱,可以花最多的钱,可以实现所有的愿望,父母有更多时间金钱来享受生活,为什么还想要兄弟姐妹呢?”

    正如《纽约时报》所说,在中国,“全面二孩”政策引起了民众的不同反应,有人兴高采烈,有人遗憾,也有人态度冷漠,但它的重要性不可否认。北京大学社会学家卢杰华(音)称,这一政策将影响1亿对夫妇。

    “全面二孩”政策具有“历史性意义”

    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能够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如今,中国约10%的人口在65岁以上,到2030年预计将达到20%。人口寿命越来越长,给逐渐萎缩的劳动力带来更大负担。2015年第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为6.9%,是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值。

    另一方面,联合国预计,中国15~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从2010年至2030年将减少约7%。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警告称,中国劳动力数量急剧下降。中国社会科学院称,中国生育率从1950年的6.11下降到2015年的1.55,已经接近所谓“低生育率陷阱”的危险线。

    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Hyun Bang Shin看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期望移居计划生育严格执行的中国城市,政府提供社会福利和公共资源的压力与日俱增。

    “中国已是个高度老龄化的国家。接下来几年里,年轻人的压力会越来越大。”他告诉美国广播公司(ABC)。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称,中国可能在短短15年内成为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有超过4亿60岁以上人口。研究人员称,人口老龄化将给医疗保健、社会服务带来沉重负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将难以维持其增长。

    “这是我们这代人一直在等待的事,但也是我们等了太长时间的事。”加利福尼亚大学中国事务专家王峰(音)告诉《华盛顿邮报》:“中国已经开始感觉到人口结构变化的危机。这是人类史上最具争议也是代价最为昂贵的政策的终结,具有历史性的意义。”

    “中国采取明确的计划生育政策是明智的,也是个合乎逻辑的选择。”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的生殖和生育伦理专家安娜告诉美国《洛杉矶时报》,“但多生孩子不太可能平衡中国的老龄化,因为和其他任何地方一样,在富裕、受过良好教育的女性群体中,生育率普遍不高。”

    中国婴儿潮将给世界带来新机会?

    据美联社报道,中国放弃独生子女政策后,生产尿布、婴儿车、婴儿奶粉、儿童保健品和皮肤护理产品的公司成了大赢家。

    这一变化甚至“引发了全球连锁反应”。美国彭博社称,消息公布后,世界最大的婴儿配方奶粉生产商之一法国达能的股价上涨了3%,达到今年4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日本避孕套生产商冈本的股价却应声而跌,跌幅为10%;就连远在南半球的乳制品出口国新西兰都受到影响,货币价格在当天上涨近1%。

    花旗集团的研究人员预计,中国的出生率将增加5%至10%。投资银行瑞士信贷的分析师估计,从2017年起的5年内,政策放宽将使中国每年多出生300万至600万名婴儿。

    瑞士信贷的报告还显示,中国人每年抚养孩子的成本平均约为4万元,这些额外出生的孩子会转化为每年1200亿至2400亿元的消费支出,相当于中国零售总额的6%。

    美国企业家杰米·哈夫特告诉美联社,独生子女政策的结束带来的人口增长是价值数万亿美元的商业机会,因为“所有这些人都需要衣食住行、能源和网络”。

    “出生率上升一定会刺激经济。”圣迭戈州立大学金融学讲师赛斯·卡普洛维茨告诉美国《奥马哈世界先驱报》。他预测中国的婴儿潮将给美国和其他国家的消费品公司带来“全新的机会”。

    不过,伦敦智库查塔姆研究所副研究员罗德·怀告诉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财经频道(CNBC),新的政策变化不太可能导致婴儿潮出现。

    英国《自然》杂志援引人口统计学家的观点称,许多女性更关心事业而非拥有一个大家庭,中国的生育率不会被独生子女政策的结束显著影响。英国经济研究机构凯投宏观的一项调查显示,近50%的中国城市居民不愿意生一个以上的孩子。

    “这是一个全球性的趋势,没有人可以改变它。你可以试着缓和这一趋势。”密歇根大学中国数据中心主任鲍曙明告诉《华尔街日报》。德国商业银行高级经济学家周浩(音)则认为,即使人们现在开始多生孩子,在20年内也无法成为劳动力。更何况政策落地的过程也需要时间。

    “废除独生子女政策近期不太可能对经济产生很大影响,此举针对的是长期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凯投宏观的分析师刘畅(音)告诉CNN,“即使从长远来看,此举的影响也可能比很多人预计的要小得多。一般情况下,人们倾向于少生孩子,保证收入增长。”

    养孩子“太贵”让准父母望而却步

    40天前,32岁的张素丽(音)生下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小名小彪(音)的男婴。根据中国的法律,小彪可以合法拥有兄弟姐妹,他的父母不需要支付巨额罚款。但张素丽说她不计划生二胎,因为“压力太大,在北京抚养一个孩子太贵了”。

    一直想要第二个孩子的李泽(音)和妻子贾美建(音)算了一笔账:在他的家乡河北保定,抚养孩子到18岁的成本约为50万元,在他工作、生活的北京则可能高达80万到100万。“根本负担不起。”他告诉《卫报》。

    36岁的医疗设备公司员工陈凤(音)也告诉《纽约时报》,她以前想要两个孩子,但有了女儿后就改变了想法。“照顾一个孩子需要大量精力,你得确保孩子有美好的未来,所以我和丈夫决定不生二胎。”

    英国中国问题专家乔纳森·芬比告诉《每日电讯报》:“在中国抚养孩子非常昂贵,包括照顾孩子、医疗卫生、上幼儿园等费用。CNBC称,在中国的许多城市,高昂的住房、通勤和儿童保育设施成本,是很多年轻夫妻面临的难题。而在更加广大的农村地区,努力提高生活质量的家庭也不愿被养孩子拖累。”

    香港《南华早报》称,中国需要采取更多措施来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不足。牛津大学人口统计学家斯图尔特·让泰尔-巴斯顿预计,北京可能在10年内引入“鼓励生育”政策。

    人口统计学家梁中堂告诉《今日美国报》,中国可以考虑低成本教育、更便宜便捷的卫生保健、税收减免或其他经济措施,激励人们生两个孩子。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所长李建民告诉《华尔街日报》,北京正计划扩建医疗设施和基础设施,为更多新生儿做准备。但他认为,税收减免或育儿补贴不太可能实现。

    8岁男孩的父亲魏光(音)告诉美联社,他和妻子正在考虑生第二个孩子,哪怕代价很大——食物、衣服、保姆、课外班和其他费用加起来,每年养孩子的成本高达10万元。

    广州的苏伟华(音)是个8岁女孩的母亲,她计划明年怀孕,而且已经在考虑钱从哪里来。“我想我们可以减少外出旅游,少买奢侈品、昂贵的新手机和大房子。”她告诉《纽约时报》。

 

外媒:中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