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5年10月28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客居伦敦十一载,以日记记录时局变迁

一位苏联外交天才的二战回忆

本报记者 张宝钰 《 青年参考 》( 2015年10月28日   28 版)

    伊万·麦斯基在斯大林像前留影

    1941年,麦斯基在一家坦克制造厂发表演讲。

    在苏联驻英大使馆任职11年,伊万·麦斯基见证了东西方关系的风云变幻。他在特殊政治氛围下创作并留存至今的日记,将一名苏联外交家的鲜活形象呈现在世人面前。

    在苏联外交史上,伊万·麦斯基留下了自己的大名,被誉为“最了解英国的苏联人之一”。他凭借高超的社交手腕,与二战期间的英国首相张伯伦、丘吉尔和美国驻英大使约瑟夫·肯尼迪等有十分频繁的互动,丘吉尔更是当着斯大林的面,称麦斯基为“外交天才”。

    1932年至1943年,担任苏联驻英国大使的麦斯基俨然成了半个伦敦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于此间完成的一本非常详细的日记,历经时代沿革被完整保存下来。近日,这些文字经由以色列学者加百利·高罗德斯基编辑,被耶鲁大学以“麦斯基日记”为名结集出版。

    著名学者保罗·肯尼迪指出,该书“或许是20世纪最有政治价值的日记”。在斯大林当政的年代,苏联政府不鼓励官员留下任何文字资料,麦斯基却因长期驻守海外而躲过审查,其日记因此得以幸存,“堪称独一无二”。在众多研究者眼中,麦斯基作为亲历二战的高级别人物,他的所见所闻,无疑为重新审视那段岁月的人们补充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出身孟什维克的“老革命”

    据史料记载,伊万·麦斯基生于1884年,少时成长在俄罗斯西西伯利亚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母亲是犹太裔医生,父亲是信仰东正教的教师。和许多革命同志一样,麦斯基在圣彼得堡大学读书时开始接触社会主义,因此被校方开除,旋即流放西伯利亚。在广袤严寒的高加索地区,他加入了俄国早期工人运动中的改良主义派别——孟什维克。

    1912年到1917年,麦斯基以政治流亡者的身份客居伦敦,偶遇日后的苏联外交家马克西姆·李维诺夫和外交官契切林。正是凭借这一层关系和出色的外语,苏联诞生后,他很快当上了驻英国领馆参赞,借机广交社会名流,与当时英国文坛上十分活跃的萧伯纳、小说家赫伯特·乔治·威尔斯,以及英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比阿特里斯·韦伯等人相谈甚欢。

    1921年,麦斯基正式加入布尔什维克党,先后被派往芬兰、日本工作。1932年,操着一口流利英语的他故地重游,这次,他被任命为苏联驻英使馆的一把手。

    以外交官之手描摹时局

    《麦斯基日记》出版后,评论家惊叹,作者用“非凡的记忆力和不放过一丝一毫的敏锐洞察力”刻画了战争中的一幕幕图景。美国《波士顿环球报》写道,“他像个画家,用精细的笔触描摹了当时左右大国命运的一张张面孔”。更重要的是,麦斯基在日记里直言不讳地表达了自己对张伯伦、丘吉尔等重量级人物的看法,以及他本人对时局的省思。

    目睹张伯伦的绥靖政策,麦斯基毫不掩饰地称前者是“一把漏雨、褪色、不中用的破伞”,是个“既缺乏内部格局又无任何政治远见的领导人,未来注定会被百姓咒骂”。

    麦斯基的判断很快为事实所证明。1937年,纳粹德国一举攻下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并在德捷边境集结兵力,威胁英法诸国。时任英国首相的张伯伦竟以调解人自居,召集诸国签订了《慕尼黑协定》,纳粹德国就此气焰大涨,终于在两年后将战火全面点燃。

    1939年9月,麦斯基在英国国会目睹了张伯伦得知德国出兵波兰的全过程。“他看上去非常沮丧,紧紧攥着双手,面色铁青,恨不能举起拳头将演讲桌敲个粉碎,他的眼睛、他的声音全都充满怒火……但这一切让人无比生厌。”麦斯基还在日记中提到:“看看吧,这就是大英帝国在历史最关键时刻的领导人,不!根本不是,他是大英帝国的掘墓人!”事实上,后世的很多学者相信,张伯伦的软弱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一年不到,纳粹铁蹄已踏遍西欧诸国,并对英伦三岛狂轰滥炸。《麦斯基日记》提到,“如果炸弹太近,我和妻子就到避难所去,那里相对安全,值班的士兵一般会在凌晨五六点叫醒我们,这就是这段时期的生活,还可以忍受,但究竟要到什么时候还是个未知数”。

    好在这样的折磨并未持续太久。到1941年,纳粹德国放弃了对英国的入侵。这一方面是因为德国空军没能占到便宜,另一方面,彼时的希特勒已将目光投向了东方的苏联。

    为英美苏同盟殚精竭虑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众所周知。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后,纳粹德国以“闪电战”的方式对麦斯基的祖国展开了猛攻。苏军由于反应迟缓加上决策失误,一时间节节败退。

    英国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指出,麦斯基的日记揭示了一个事实:斯大林在苏德开战初期存在重大失误,即便德军已开始大规模调兵布阵,他仍旧相信希特勒瞄准的是英国。实际上,斯大林坚信德国不可能在《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署仅两年后就挑起事端。有苏联特工从欧洲发回“德国人即将动手”的消息,但斯大林始终置若罔闻。

    1941年6月22日早8点,麦斯基被工作人员的电话吵醒,“诺维科夫先生喘着粗气告诉我,‘德国军队在凌晨4点越过边境了’,我推了推(妻子)阿格利娅,她翻翻身又睡过去了。我赶紧穿上衣服,打开收音机,果然,苏德战争已经打响了”。

    俄罗斯“RT”网站刊载的部分日记内容显示,麦斯基匆忙赶到英国外交部,那里已经“人山人海,像个蜂巢”。苏德战争的爆发对英国人来说像“上帝的礼物——敌人把枪口调转,他们如释重负”,但对此时的麦斯基而言,纳粹已把炮口对准自己的国家,如何加强苏联同英国乃至美国之间的关系,成了之前一天还逍遥自在的他面临的最棘手任务。

    苏德战争爆发一个月后,恰逢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亲密助手、高级顾问霍普金斯来英访问。麦斯基瞅准时机,致电苏联高层,要求安排霍普金斯访苏。1941年7月27日到8月1日,霍普金斯“顺道”造访莫斯科,成为苏德战争期间首位与苏联高层接洽的西方使者。

    从日记的字里行间不难看出,麦斯基费了很大力气,缓解美英苏三国间的互不信任。面对德军的猛烈攻势,苏联强烈要求并一再敦促英美盟国在法国西北部开辟第二战场,以减轻东方战场上的压力,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对此,英美领导人屡次虚以委蛇。

    “丘吉尔告诉我,德国军队比我们厉害,尤其是他们的坦克战……我们也缺乏拼死搏斗的‘苏联精神’。”尽管英国首相的批评很是刺耳,麦斯基还是把它写入了日记。

    明眼人都看得出,美英两国各有各的算盘。用《麦斯基日记》编者高罗德斯基的话讲,英苏虽然暂时因共同抗敌合作,但不可否认,受制于西方社会的成见,苏联仍是英国的宿敌;英国指望苏德相互厮杀、两败俱伤,自己从中保存实力,以获取战后有利的国际地位。

    直至1943年底的德黑兰会议,美英苏三方才正式达成于次年开辟第二战场的决议。“对英国而言,苏联自始至终都是潜在的敌人,而非强有力的盟友。”麦斯基叹道。

    急流勇退,将日记留给后人

    当然,苏联与西方的分歧,并未妨碍麦斯基与英美高层人士交往。1932~1943年,麦斯基先后与5任英国首相打过交道,英国国王乔治五世、爱德华八世和乔治六世都接见过他。此外,麦斯基还以艺术天才自诩,奥地利画家奥斯卡·科柯施卡是他通讯录中的联系人之一。

    “他非常擅长社交,可以毫不迟疑地跟反对自己的人闲聊,他跟英国议员、报社编辑、工会会员、银行经理和知识分子等都有联系,沟通能力非常强。”高罗德斯基在写给美国“io9”网站的专题文章中提到,“无疑,他是那个年代最熟悉英国的苏联人之一”。

    由于不受国内肃杀政治气氛的影响,麦斯基在英国的外交官生涯如鱼得水。然而,由于孟什维克的背景和犹太血统,他还是得不时向克里姆林宫汇报。一次,得知自己在家中没有悬挂足够多的斯大林照片,惶恐的麦斯基立即致电莫斯科:“那间恰好是接待室,里面正中放了一张精装、超大幅的领袖照,那样摆设是为了突出它的地位”。耐人寻味之处在于,虽然赢得了包括丘吉尔等人的赞誉,斯大林却批评他“话太多、不懂得适可而止”。

    更具戏剧色彩的是,就在战局发生有利转变的1943年,贡献甚大的麦斯基被克里姆林宫高层怀疑有“间谍行为”而召回莫斯科。得悉老友被调走,数位英国官员恳请苏联高层允许他重返伦敦,没能得到任何回应。就这样,麦斯基在其职业生涯的最高峰急流勇退。

    麦斯基是身不由己的。更让后人唏嘘的是他回到苏联后的经历。由于相关史料稀缺,外界只知道,1953年,麦斯基曾因被控“叛国罪”而被捕,旋即因斯大林去世而获释。

    在生命中的最后20多年里,麦斯基除了在1966年参加过一次旨在反对斯大林主义的公开签名活动外,再也没有其他显眼的行动。或许,唯一能让晚年的他感到慰藉的,就是自己的日记手稿完好无损地留在了英国,并得以自由出版。藉此,一位苏联外交官喜怒哀乐交织的异乡生活跃然纸上,战时苏联与西方的微妙关系,也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得到了注释。

 

一位苏联外交天才的二战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