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五年,从叛乱团伙到中东祸水
“蓝皮书”:“伊斯兰国”迅速崛起的秘密
本报特约撰稿 书畅
《
青年参考
》(
2015年10月28日
20
版)
|
《伊斯兰国启示录:历史、战略与末日审判》,(美国)圣马丁出版社2015年9月出版。 |
|
过去5年间,IS的影响力已遍及中东各地。图为其在巴勒斯坦某地的宣传涂鸦。 |
|
巴格达迪上任后不久,便指导了“蓝皮书”的制订。 |
“伊斯兰国”在过去5年间摆脱颓势,由名不见经传的武装团伙发展为中东地区的祸水,一份流传于其领导层中的“蓝皮书”发挥了重大作用。
今年9月,美国中东问题专家推出的一本专著,首次披露了这份秘密文件。
“伊斯兰国”(IS)在过去数年间席卷伊拉克和叙利亚,并将势力范围向北非乃至中亚延伸,使该地区的民众惶恐不安,也引起了各国中东问题专家的兴趣。
在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研究员威廉·麦坎茨看来,兼具宗教团体、恐怖组织和国家政权性质的IS自众多叛乱武装团伙中异军突起,并非如其领导人对外宣称的那般,是获得了古代寓言的“天启”,而是得益于其无比混杂却行之有效的内部管理机制。
“蓝皮书”酷似美国政府智囊团报告
美国“每日野兽”网站称,IS如今攻城略地的气焰,让人们很难想象,仅仅在5年前,这个组织还在为生存而挣扎。2010年5月,阿布·巴克尔·巴格达迪正式成为IS领导人的第一天,就意识到情况不妙——美国和伊拉克军队将他的前任杀死在家中,这说明IS当时的战略已被看穿,组织自身不再有秘密可言。
于是,巴格达迪和追随者蛰伏起来,以地下活动代替公开的军事行动,但他们依然渴望有朝一日再度亮相。毕竟,如果没有土地,他们渴望建立的“政权”就是子虚乌有。
很快,一份崭新的文件摆在了巴格达迪案头,这便是威廉·麦坎茨在其新著《伊斯兰国启示录》中重点描述的“蓝皮书”。这份全称为“巩固伊拉克伊斯兰国政治地位的战略计划”的文件,无论从外观还是从内容上看,都像是一份美国政府智囊团的报告,不仅包含时事分析和对既有行动成果的总结,也对IS既往的策略进行了直言不讳的批评。
“蓝皮书”的作者直言,IS陷入了美国精心策划的“肮脏战争”中,华盛顿正在利用“觉醒的”逊尼派部族来对抗所谓的“圣战者”。相关章节写道:“当我们处在力量和影响的顶峰时,美国人轰炸市场、公共场所和清真寺等,杀害我们的政治对头,嫁祸给‘伊斯兰圣战者’。而现在,我们看到‘伊斯兰国’的影响不断减弱,逐渐消失,背叛的情绪则不断蔓延。”
事实上,以“代表穆斯林反抗异教徒”自居的IS并没有因慢待伊拉克逊尼派而使后者恼怒。是当时的驻伊美军主动联系当地部族领导人,劝说他们反对“伊斯兰圣战者”。“蓝皮书”认为,这些部族的年轻人支持美国人仅仅是为了钱,却标榜自己是在保护人民。
强调活用现代战略艺术
IS的智囊机构坦承自身处在衰退期,但又预言,该组织迟早会卷土重来,就像塔利班被美国打跑后又能重新控制阿富汗一样。正如此后的事态发展所显示的那样,美军撤离伊拉克之日,就是IS复苏之时。“大约再过两年,无论政治上还是军事上,形势都对我们彻底控制整个伊拉克最为有利。”报告起草者承认,伊拉克的其他派别也准备这样做。
正如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网站的报道所说,IS的领导人怀有浓厚的宿命论情结,但这并不妨碍他们运用现代战略理顺组织的指导思想。“蓝皮书”的作者推荐了几种方式来击败其他势力并控制伊拉克,其中,将各派别团结在所谓的“伊斯兰圣战者计划”下是首选。“穆斯林为之奋斗的不是名称或者头衔,帮助实施这一计划是伊斯兰人民的胜利而不是一个组织、一个名称或者一个头衔的胜利。”换言之,仅追求胜利而没有理想是“愚蠢的”。
在战术层面,这份文件同样给出了许多后来被证实有效的建议。例如,“圣战者”与其对付注定要离开的美军,还不如把力量集中在打击伊拉克军队和警察上,使后者无法在美军离开后维持国家秩序。要把他们作为目标,IS就得给潜在的新成员灌输仇恨心理。
IS重点打击伊政府军的目的,是迫使后者在一些力量薄弱的地区放弃基地,这样,政府军就只能把力量集中在保护战略要冲上,从而形成安全真空。“圣战者”则可以夺取这些领土和基础设施,从而利用其上的人口和资源。“蓝皮书”引用了据说是中国军事战略家孙子的话称,“要让他们总是全神贯注于内部问题”。
不介意向对手学习
《伊斯兰国启示录》写道,宗教狂热者居然引用古代中国人的话,让许多不熟悉IS的人十分惊诧。然而,威廉·麦坎茨在研究了历史资料后发现,早在21世纪初,“圣战者”就赞美过据信是IS二号人物阿布·乌贝德·库拉希的眼光,后者曾使用化名,在其专栏文章中引用了数十位非穆斯林战略家的观点,包括著有《跳蚤战争》的美国军事战略家罗伯特·泰伯,以及普鲁士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显然,“蓝皮书”的作者继承了这一传统。
这份文件强调,游击战术可以削弱伊拉克政府的力量,但如果IS不与逊尼派穆斯林合作,就无法建立自己的国家。要做到这一点,“圣战者”应复制美国人的做法:给逊尼派穆斯林首领金钱和武器,强化这些部族领导人的权威,进而让年轻人忠于他们。“蓝皮书”的作者相信,这些部族更乐意接受其他穆斯林提供的资金和军火,而非来自外国占领者的援助,因为“外国人对穆斯林的信仰缺乏尊重,或者把暴徒提拔成部族领导人”。
由此可见,IS并不介意向对手学习。该组织能在数年间大举招兵买马,原因就在于其效仿曾经的驻伊美军,扶植了一批可以合作的部族委员会和民兵组织,而且做得更好——“‘圣战者’应尊重地方权力结构,用缴获来的战利品资助这类势力”。
当然,单纯将追随者团结在一面旗帜下是不够的,作为政治实体的IS,还需要一个“象征”或“化身”。于是外界看到,此后数年间,巴格达迪扮演起了这种角色。但另一方面,IS十分担心,巴格达迪的副手中没有一个有他的威望,一旦他发生不测,没有人能够接替。巴格达迪今年4月在美军空袭中受伤后,IS的攻势的确出现了放缓的迹象。
作为研究结论的一部分,“蓝皮书”着重指出,“圣战者”应该对其统治的人群灌输信心,具体实现形式多种多样:保护治下的人民并让他们强盛、留心地方统治者和士兵的需求、选择优秀的行政长官和法官、用伊斯兰法进行统治、合理分配财政收入……作者还提到,除了行之有效的宣传策略,IS不妨与一部分意见相左者处好关系——如果面对共同的敌人,就更应该追求团结,“就像先知穆罕默德在麦加遭到袭击时,曾联手犹太人打击那些异教徒”。
回首看来,有“蓝皮书”在手,“伊斯兰国”为自身的再度崛起奠定了最重要的一块基石。
“伊斯兰国”在过去5年间摆脱颓势,由名不见经传的武装团伙发展为中东地区的祸水,一份流传于其领导层中的“蓝皮书”发挥了重大作用。
今年9月,美国中东问题专家推出的一本专著,首次披露了这份秘密文件。
“伊斯兰国”(IS)在过去数年间席卷伊拉克和叙利亚,并将势力范围向北非乃至中亚延伸,使该地区的民众惶恐不安,也引起了各国中东问题专家的兴趣。
在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研究员威廉·麦坎茨看来,兼具宗教团体、恐怖组织和国家政权性质的IS自众多叛乱武装团伙中异军突起,并非如其领导人对外宣称的那般,是获得了古代寓言的“天启”,而是得益于其无比混杂却行之有效的内部管理机制。
“蓝皮书”酷似美国政府智囊团报告
美国“每日野兽”网站称,IS如今攻城略地的气焰,让人们很难想象,仅仅在5年前,这个组织还在为生存而挣扎。2010年5月,阿布·巴克尔·巴格达迪正式成为IS领导人的第一天,就意识到情况不妙——美国和伊拉克军队将他的前任杀死在家中,这说明IS当时的战略已被看穿,组织自身不再有秘密可言。
于是,巴格达迪和追随者蛰伏起来,以地下活动代替公开的军事行动,但他们依然渴望有朝一日再度亮相。毕竟,如果没有土地,他们渴望建立的“政权”就是子虚乌有。
很快,一份崭新的文件摆在了巴格达迪案头,这便是威廉·麦坎茨在其新著《伊斯兰国启示录》中重点描述的“蓝皮书”。这份全称为“巩固伊拉克伊斯兰国政治地位的战略计划”的文件,无论从外观还是从内容上看,都像是一份美国政府智囊团的报告,不仅包含时事分析和对既有行动成果的总结,也对IS既往的策略进行了直言不讳的批评。
“蓝皮书”的作者直言,IS陷入了美国精心策划的“肮脏战争”中,华盛顿正在利用“觉醒的”逊尼派部族来对抗所谓的“圣战者”。相关章节写道:“当我们处在力量和影响的顶峰时,美国人轰炸市场、公共场所和清真寺等,杀害我们的政治对头,嫁祸给‘伊斯兰圣战者’。而现在,我们看到‘伊斯兰国’的影响不断减弱,逐渐消失,背叛的情绪则不断蔓延。”
事实上,以“代表穆斯林反抗异教徒”自居的IS并没有因慢待伊拉克逊尼派而使后者恼怒。是当时的驻伊美军主动联系当地部族领导人,劝说他们反对“伊斯兰圣战者”。“蓝皮书”认为,这些部族的年轻人支持美国人仅仅是为了钱,却标榜自己是在保护人民。
强调活用现代战略艺术
IS的智囊机构坦承自身处在衰退期,但又预言,该组织迟早会卷土重来,就像塔利班被美国打跑后又能重新控制阿富汗一样。正如此后的事态发展所显示的那样,美军撤离伊拉克之日,就是IS复苏之时。“大约再过两年,无论政治上还是军事上,形势都对我们彻底控制整个伊拉克最为有利。”报告起草者承认,伊拉克的其他派别也准备这样做。
正如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网站的报道所说,IS的领导人怀有浓厚的宿命论情结,但这并不妨碍他们运用现代战略理顺组织的指导思想。“蓝皮书”的作者推荐了几种方式来击败其他势力并控制伊拉克,其中,将各派别团结在所谓的“伊斯兰圣战者计划”下是首选。“穆斯林为之奋斗的不是名称或者头衔,帮助实施这一计划是伊斯兰人民的胜利而不是一个组织、一个名称或者一个头衔的胜利。”换言之,仅追求胜利而没有理想是“愚蠢的”。
在战术层面,这份文件同样给出了许多后来被证实有效的建议。例如,“圣战者”与其对付注定要离开的美军,还不如把力量集中在打击伊拉克军队和警察上,使后者无法在美军离开后维持国家秩序。要把他们作为目标,IS就得给潜在的新成员灌输仇恨心理。
IS重点打击伊政府军的目的,是迫使后者在一些力量薄弱的地区放弃基地,这样,政府军就只能把力量集中在保护战略要冲上,从而形成安全真空。“圣战者”则可以夺取这些领土和基础设施,从而利用其上的人口和资源。“蓝皮书”引用了据说是中国军事战略家孙子的话称,“要让他们总是全神贯注于内部问题”。
不介意向对手学习
《伊斯兰国启示录》写道,宗教狂热者居然引用古代中国人的话,让许多不熟悉IS的人十分惊诧。然而,威廉·麦坎茨在研究了历史资料后发现,早在21世纪初,“圣战者”就赞美过据信是IS二号人物阿布·乌贝德·库拉希的眼光,后者曾使用化名,在其专栏文章中引用了数十位非穆斯林战略家的观点,包括著有《跳蚤战争》的美国军事战略家罗伯特·泰伯,以及普鲁士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显然,“蓝皮书”的作者继承了这一传统。
这份文件强调,游击战术可以削弱伊拉克政府的力量,但如果IS不与逊尼派穆斯林合作,就无法建立自己的国家。要做到这一点,“圣战者”应复制美国人的做法:给逊尼派穆斯林首领金钱和武器,强化这些部族领导人的权威,进而让年轻人忠于他们。“蓝皮书”的作者相信,这些部族更乐意接受其他穆斯林提供的资金和军火,而非来自外国占领者的援助,因为“外国人对穆斯林的信仰缺乏尊重,或者把暴徒提拔成部族领导人”。
由此可见,IS并不介意向对手学习。该组织能在数年间大举招兵买马,原因就在于其效仿曾经的驻伊美军,扶植了一批可以合作的部族委员会和民兵组织,而且做得更好——“‘圣战者’应尊重地方权力结构,用缴获来的战利品资助这类势力”。
当然,单纯将追随者团结在一面旗帜下是不够的,作为政治实体的IS,还需要一个“象征”或“化身”。于是外界看到,此后数年间,巴格达迪扮演起了这种角色。但另一方面,IS十分担心,巴格达迪的副手中没有一个有他的威望,一旦他发生不测,没有人能够接替。巴格达迪今年4月在美军空袭中受伤后,IS的攻势的确出现了放缓的迹象。
作为研究结论的一部分,“蓝皮书”着重指出,“圣战者”应该对其统治的人群灌输信心,具体实现形式多种多样:保护治下的人民并让他们强盛、留心地方统治者和士兵的需求、选择优秀的行政长官和法官、用伊斯兰法进行统治、合理分配财政收入……作者还提到,除了行之有效的宣传策略,IS不妨与一部分意见相左者处好关系——如果面对共同的敌人,就更应该追求团结,“就像先知穆罕默德在麦加遭到袭击时,曾联手犹太人打击那些异教徒”。
回首看来,有“蓝皮书”在手,“伊斯兰国”为自身的再度崛起奠定了最重要的一块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