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难民该不该被安置在古堡里?
本报特约撰稿 张文智
《
青年参考
》(
2015年10月28日
07
版)
|
被用来安置难民的罗西埃城堡 |
|
瑞士政府工作人员正在对难民进行登记。 |
当下,欧洲的许多国家在为汹涌而来的难民潮头疼不已,其中便包括面积只有4万多平方公里、地处中欧的瑞士。本着人道主义精神,瑞士上下想尽办法安置难民。与此同时,该国民众担心,越来越多的难民会摊薄他们的社会福利。
瑞士是难民的主要目的国之一
瑞士西部弗里堡州的Grolley村,建于19世纪的罗西埃城堡矗立在村子的入口。从城堡朝南的庭院远眺,能看到绵延的农田、森林,以及更远处的阿尔卑斯山和其支脉汝拉山脉。
“大家有按照教会的价值观使用这座宅子的意愿。教会的角色与责任就是接纳处于困境中的外邦人。”让-巴蒂斯特·亨利·德·迪斯巴赫表示。他对这栋3层的城堡有很深的感情——大约一个半世纪前,他的祖先、瑞士军官阿尔封斯·德·迪斯巴赫,是这座城堡的主人。
如今,这座城堡的业主变成了德·迪斯巴赫的雇主、同当地天主教教区有关联的“诞生圣母基金会”,它的传统便是对有需要的人施以帮助,正因如此,用这座城堡来安置100名叙利亚和东非国家厄立特里亚的难民,就显得合情合理。
这一事件背后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在欧洲,面积只有4万多平方公里的瑞士是难民的主要目的国之一。据美国《彭博商业周刊》报道,今年前7个月,瑞士边境警察逮捕的非法移民超过1.3万名,接近去年全年逮捕的14265人。此外,欧盟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有4100多人向瑞士提出政治避难申请,而同期欧盟28国共收到18.5万人提出的避难申请,从避难申请者与人口总数的比例上看,瑞士是欧盟的7倍。
另据美国雅虎网报道,瑞士边境城市基亚索的警察称,今年6月以前,每天从意大利北部进入基亚索市的非法移民约为三四十人,到了6月猛增至每天150~200人,其中以来自叙利亚和厄立特里亚的难民为主。他们或在瑞士长期停留,或经由瑞士前往德国或奥地利。
9月的一天,在基亚索市火车站,一名边境警察站在地图前,用手比划着向两名从意大利入境的难民解释道:“你们没有相关证件,因此无权在此停留,须原路返回。”
这一幕在基亚索市几乎每天都在上演。当地政府已不堪其扰。基亚索市所属的提契诺州内政部长诺曼·戈比在接受《彭博商业周刊》的采访时说:“我认为,关闭边境是非常必要的措施,因为非法移民太多了。不过不是说要完全关闭,不让任何难民进入基亚索,而是拒绝所有非法移民,甚至包括那些潜在的避难申请者,把他们遣返回意大利,因为很显然他们是从意大利过来的。”
“难民来自意大利”这一说法的根据来自提契诺州边境警察。警方表示,基亚索市每天有100多列火车停靠,其中大约20列来自意大利米兰,非法移民多藏身于这些火车上。
用城堡和防空洞安置难民
汹涌的难民潮让瑞士官方大伤脑筋,但该国仍本着人道主义精神,想方设法安置难民。
据美联社报道,虽然并非欧盟成员国,但瑞士联邦委员会9月18日宣布,将参与欧盟安置4万名难民的首期配额计划,并决定接收已在意大利或希腊登记的1500名难民。报道称,为了简化流程,瑞士国会近期通过专项法案,缩短了难民避难申请得到批复的时间,并向难民提供免费的法律服务。此外,瑞士优先办理来自战乱地区的难民申请,其次才是其他移民,因为前者面临的是生存问题,而后者只是为了寻求更好的生活。
这些举措得到了联合国难民组织和德国总理默克尔的赞许,称瑞士为其他国家树立了榜样——欧盟正力图说服其成员国也参与难民配额计划,共同分担收容难民的责任,却遭遇不少阻力,尤其是来自东欧成员国的反对。
不过,参与欧盟的难民配额计划后,瑞士人在如何安置难民这一问题上,意见并不一致。
比如,对于“诞生圣母基金会”用城堡安置难民的做法,城堡所在地Grolley村的很多村民不认同。根据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的“瑞士资讯”网站的报道,大约750名当地人曾发起请愿,呼吁“诞生圣母基金会”不要用历史建筑来安置难民。弗莱堡州政府9月初否决了该次请愿。
在Grolley村中心的咖啡馆里,村民克里斯蒂安·迪克特尔表示,这座城堡本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加以开发。和他一样住在城堡附近的劳拉·昂塞尔莫则说,她能理解村民的恐惧:“对一个(居民人数不过1600人的)小村子来说,来100人确实不少。”
当地的护士斯蒂芬妮·胡也认为,用城堡安置难民“是糟糕的决定”,因为“他们将被扔在真正的乡下,并对这里的生活感到厌倦”。
让难民住进城堡是不得已的做法,因为住房短缺是不争的事实。为了安置难民,瑞士的一些地方甚至将公共防空洞开放——在冷战时期,出于对核战争的恐惧,瑞士几乎家家户户都挖了防空洞,政府也修建了许多公共防空洞。
瑞士新闻网站“当地”10月1日报道称,国防部长于利·毛雷尔前段时间曾表示,该国约有1/3的公共防空洞仍能正常运转,这意味着可以安置5万难民。
“我们可为数万人提供带有屋顶的住处,给他们一碗热汤。”毛雷尔说。
但难民对此并不满意,因为防空洞里“没有阳光,没有个人空间”。去年秋天,200多名难民走上洛桑市街头,高呼“不要住防空洞,我们需要新鲜空气”等口号,以争取更好的居住环境。瑞士一些难民救助组织的工作人员也认为,难民无处栖身时可暂住几天防空洞,但不能长期住下去。
民众担心社会福利被摊薄
面对汹涌而来的难民,已使出浑身解数的瑞士政府认识到,“对难民来源国的援助应列在首位”。据“瑞士资讯”网站报道,自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以来,瑞士政府总共提供了1.28亿瑞士法郎(约合人民币8.34亿元)的人道主义援助。黎巴嫩和约旦在为叙利亚难民修建学校时,也得到了来自瑞士的资金帮助。
瑞士民间同样竭尽所能地帮助难民。据英国新闻媒体行业网站“新闻业”报道,瑞士约有65万读者的日报《Blick》组建了一个“难民编辑部”,全部13名编辑都是来自叙利亚、斯里兰卡、吉尔吉斯斯坦和厄立特里亚的难民,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在本国有过媒体从业经历。9月18日《Blick》的全部内容由这些难民采编而成,当然,这期报纸关注的主要是难民问题。
“他们(难民)可以做任何想做的报道,我们有翻译人员和输入设备。”《Blick》主编雷尼·卢钦格尔说,“我希望我们的报道能改变读者对难民的看法。”
比起《Blick》,瑞士苏黎世州哈根布赫镇的做法更令人“大开眼界”。英国《每日邮报》称,为了支付一位厄立特里亚籍女子和7个孩子每月4万瑞士法郎(约合人民币26万元)的日常开销,这座仅有1000户居民的小镇于去年将税收提高了5个百分点,这引起了当地居民的不满。镇长特蕾泽·施莱弗表示,提高税收是因为“别无选择”。
瑞士的社会福利向来让人艳羡,但如果难民越来越多,瑞士人的社会福利势必会被摊薄。在基亚索市中心经营一家烟草店的53岁的莫妮卡·杜比尼就有这种担心,她说:“他们(难民)整天在广场上闲逛,坐在长椅上无所事事,或喝得酩酊大醉。瑞士的社会福利是不错,但架不住难民越来越多。我们不能对他们来者不拒。”
可在瑞士难民援助组织看来,瑞士为难民做得还远远不够,“瑞士和整个欧洲,都要做得更多”。其发言人斯蒂芬·弗雷对“瑞士资讯”说:“伤员、带着孩子的单身母亲、老人、病人……他们只有被送到欧洲才能得救。”
弗雷或许要失望了。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当地时间10月18日,瑞士人民党在国会大选中胜出。人民党向来反对移民,它的获胜对各国难民来说不是好消息。
人民党主席托尼·布鲁内尔在大选之后的话已经说明了一切:“难民大举涌进欧洲,让各国民众非常担心……我们不能随便给予他们庇护,对战争难民也不行。”
当下,欧洲的许多国家在为汹涌而来的难民潮头疼不已,其中便包括面积只有4万多平方公里、地处中欧的瑞士。本着人道主义精神,瑞士上下想尽办法安置难民。与此同时,该国民众担心,越来越多的难民会摊薄他们的社会福利。
瑞士是难民的主要目的国之一
瑞士西部弗里堡州的Grolley村,建于19世纪的罗西埃城堡矗立在村子的入口。从城堡朝南的庭院远眺,能看到绵延的农田、森林,以及更远处的阿尔卑斯山和其支脉汝拉山脉。
“大家有按照教会的价值观使用这座宅子的意愿。教会的角色与责任就是接纳处于困境中的外邦人。”让-巴蒂斯特·亨利·德·迪斯巴赫表示。他对这栋3层的城堡有很深的感情——大约一个半世纪前,他的祖先、瑞士军官阿尔封斯·德·迪斯巴赫,是这座城堡的主人。
如今,这座城堡的业主变成了德·迪斯巴赫的雇主、同当地天主教教区有关联的“诞生圣母基金会”,它的传统便是对有需要的人施以帮助,正因如此,用这座城堡来安置100名叙利亚和东非国家厄立特里亚的难民,就显得合情合理。
这一事件背后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在欧洲,面积只有4万多平方公里的瑞士是难民的主要目的国之一。据美国《彭博商业周刊》报道,今年前7个月,瑞士边境警察逮捕的非法移民超过1.3万名,接近去年全年逮捕的14265人。此外,欧盟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有4100多人向瑞士提出政治避难申请,而同期欧盟28国共收到18.5万人提出的避难申请,从避难申请者与人口总数的比例上看,瑞士是欧盟的7倍。
另据美国雅虎网报道,瑞士边境城市基亚索的警察称,今年6月以前,每天从意大利北部进入基亚索市的非法移民约为三四十人,到了6月猛增至每天150~200人,其中以来自叙利亚和厄立特里亚的难民为主。他们或在瑞士长期停留,或经由瑞士前往德国或奥地利。
9月的一天,在基亚索市火车站,一名边境警察站在地图前,用手比划着向两名从意大利入境的难民解释道:“你们没有相关证件,因此无权在此停留,须原路返回。”
这一幕在基亚索市几乎每天都在上演。当地政府已不堪其扰。基亚索市所属的提契诺州内政部长诺曼·戈比在接受《彭博商业周刊》的采访时说:“我认为,关闭边境是非常必要的措施,因为非法移民太多了。不过不是说要完全关闭,不让任何难民进入基亚索,而是拒绝所有非法移民,甚至包括那些潜在的避难申请者,把他们遣返回意大利,因为很显然他们是从意大利过来的。”
“难民来自意大利”这一说法的根据来自提契诺州边境警察。警方表示,基亚索市每天有100多列火车停靠,其中大约20列来自意大利米兰,非法移民多藏身于这些火车上。
用城堡和防空洞安置难民
汹涌的难民潮让瑞士官方大伤脑筋,但该国仍本着人道主义精神,想方设法安置难民。
据美联社报道,虽然并非欧盟成员国,但瑞士联邦委员会9月18日宣布,将参与欧盟安置4万名难民的首期配额计划,并决定接收已在意大利或希腊登记的1500名难民。报道称,为了简化流程,瑞士国会近期通过专项法案,缩短了难民避难申请得到批复的时间,并向难民提供免费的法律服务。此外,瑞士优先办理来自战乱地区的难民申请,其次才是其他移民,因为前者面临的是生存问题,而后者只是为了寻求更好的生活。
这些举措得到了联合国难民组织和德国总理默克尔的赞许,称瑞士为其他国家树立了榜样——欧盟正力图说服其成员国也参与难民配额计划,共同分担收容难民的责任,却遭遇不少阻力,尤其是来自东欧成员国的反对。
不过,参与欧盟的难民配额计划后,瑞士人在如何安置难民这一问题上,意见并不一致。
比如,对于“诞生圣母基金会”用城堡安置难民的做法,城堡所在地Grolley村的很多村民不认同。根据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的“瑞士资讯”网站的报道,大约750名当地人曾发起请愿,呼吁“诞生圣母基金会”不要用历史建筑来安置难民。弗莱堡州政府9月初否决了该次请愿。
在Grolley村中心的咖啡馆里,村民克里斯蒂安·迪克特尔表示,这座城堡本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加以开发。和他一样住在城堡附近的劳拉·昂塞尔莫则说,她能理解村民的恐惧:“对一个(居民人数不过1600人的)小村子来说,来100人确实不少。”
当地的护士斯蒂芬妮·胡也认为,用城堡安置难民“是糟糕的决定”,因为“他们将被扔在真正的乡下,并对这里的生活感到厌倦”。
让难民住进城堡是不得已的做法,因为住房短缺是不争的事实。为了安置难民,瑞士的一些地方甚至将公共防空洞开放——在冷战时期,出于对核战争的恐惧,瑞士几乎家家户户都挖了防空洞,政府也修建了许多公共防空洞。
瑞士新闻网站“当地”10月1日报道称,国防部长于利·毛雷尔前段时间曾表示,该国约有1/3的公共防空洞仍能正常运转,这意味着可以安置5万难民。
“我们可为数万人提供带有屋顶的住处,给他们一碗热汤。”毛雷尔说。
但难民对此并不满意,因为防空洞里“没有阳光,没有个人空间”。去年秋天,200多名难民走上洛桑市街头,高呼“不要住防空洞,我们需要新鲜空气”等口号,以争取更好的居住环境。瑞士一些难民救助组织的工作人员也认为,难民无处栖身时可暂住几天防空洞,但不能长期住下去。
民众担心社会福利被摊薄
面对汹涌而来的难民,已使出浑身解数的瑞士政府认识到,“对难民来源国的援助应列在首位”。据“瑞士资讯”网站报道,自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以来,瑞士政府总共提供了1.28亿瑞士法郎(约合人民币8.34亿元)的人道主义援助。黎巴嫩和约旦在为叙利亚难民修建学校时,也得到了来自瑞士的资金帮助。
瑞士民间同样竭尽所能地帮助难民。据英国新闻媒体行业网站“新闻业”报道,瑞士约有65万读者的日报《Blick》组建了一个“难民编辑部”,全部13名编辑都是来自叙利亚、斯里兰卡、吉尔吉斯斯坦和厄立特里亚的难民,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在本国有过媒体从业经历。9月18日《Blick》的全部内容由这些难民采编而成,当然,这期报纸关注的主要是难民问题。
“他们(难民)可以做任何想做的报道,我们有翻译人员和输入设备。”《Blick》主编雷尼·卢钦格尔说,“我希望我们的报道能改变读者对难民的看法。”
比起《Blick》,瑞士苏黎世州哈根布赫镇的做法更令人“大开眼界”。英国《每日邮报》称,为了支付一位厄立特里亚籍女子和7个孩子每月4万瑞士法郎(约合人民币26万元)的日常开销,这座仅有1000户居民的小镇于去年将税收提高了5个百分点,这引起了当地居民的不满。镇长特蕾泽·施莱弗表示,提高税收是因为“别无选择”。
瑞士的社会福利向来让人艳羡,但如果难民越来越多,瑞士人的社会福利势必会被摊薄。在基亚索市中心经营一家烟草店的53岁的莫妮卡·杜比尼就有这种担心,她说:“他们(难民)整天在广场上闲逛,坐在长椅上无所事事,或喝得酩酊大醉。瑞士的社会福利是不错,但架不住难民越来越多。我们不能对他们来者不拒。”
可在瑞士难民援助组织看来,瑞士为难民做得还远远不够,“瑞士和整个欧洲,都要做得更多”。其发言人斯蒂芬·弗雷对“瑞士资讯”说:“伤员、带着孩子的单身母亲、老人、病人……他们只有被送到欧洲才能得救。”
弗雷或许要失望了。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当地时间10月18日,瑞士人民党在国会大选中胜出。人民党向来反对移民,它的获胜对各国难民来说不是好消息。
人民党主席托尼·布鲁内尔在大选之后的话已经说明了一切:“难民大举涌进欧洲,让各国民众非常担心……我们不能随便给予他们庇护,对战争难民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