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5年10月21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全球“百城同台”海归招聘会举行

百城联手为海归找工作

本报记者 张宝钰 《 青年参考 》( 2015年10月21日   15 版)

    海归求职者在展台前与企业工作人员交流。

    招聘会现场

    一场专门针对海归的招聘会

    花了整整一上午,“90后”浙江姑娘蔡姝凝把招聘会的企业展台全部看了一遍,碰上跟自己专业对口的公司,她会细细看对方开出的条件,然后把精心准备的简历投递出去。

    她几天前从朋友那儿得知,“这是一场专门针对海归的招聘会”。10月17日一早,蔡姝凝便带着简历,乘坐地铁从清华大学附近的临时驻地赶到招聘会现场。今年23岁的蔡姝凝,一个月前刚刚递交了硕士毕业论文,虽然还未正式拿到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的毕业证,但已回国加入了找工作的大军。

    针对海归的招聘会并不少见。跟以往不同的是,此次由欧美同学会主办的招聘会采取的是全球“百城同台”的形式——主会场设在北京欧美同学会的大院内,与此同时,在太原、长沙、上海等91个中国城市,以及美国、英国、俄罗斯、爱尔兰、加拿大、德国等24个国家设有分会场。

    据不完全统计,当天,共有3000家企业参加“百城同台”海归招聘会,提供近万个职位,近2000名海归在主会场现场求职,分会场及网上求职者达20余万人次。招聘会组委会工作人员赵金良告诉《青年参考》,从2010年开始, 海归人才招聘会已连续举办5届,去年,招聘会通过“十城同台”的新模式,成功把规模扩大到全国范围,今年,海归人才招聘会首次走出国门。

    本次招聘会参会单位包括私企、外企、国企和事业单位,涵盖了生物医药、IT技术、金融投资、建筑地产、教育科研、机械制造、能源矿产、文化传媒等多个行业。

    蔡姝凝在英国念的是媒体与传播专业。招聘会参展企业较多,跟小蔡专业真正对口的却没几家。即便如此,她还是细细看了一遍展区,手里攥着不少企业的介绍传单和手册。

    “读我们这个专业的差不多1/4是中国人,算是中国留学生比较多的专业,但大部分人毕业后选择回国工作。顶着LSE这块牌子,在英国还是能找到工作的,但签证不好弄,很多单位给工作机会,却不给工作签证,以至于大部分人交了毕业论文就得回国找工作,等12月毕业典礼时再返回英国拿毕业证书。”蔡姝凝告诉《青年参考》记者。

    为了顺利求职,小蔡7月就回到祖国,选择在杭州的家里完成毕业论文。9月初论文递交后,小蔡没有太多顾虑便来到北京,在清华附近找了临时住处,开始奔赴各处参加招聘会。

    “没觉得海归身份给自己带来什么优势”

    据教育部的统计,2014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45.98万人,留学回国人数达到36.48万,比2013年增加了1.13万,涨幅3.2%。截至去年年底,中国留学回国累计总人数达到180.96万,占出国留学累计总人数的51.4%。

    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王辉耀对《青年参考》记者表示,这也是有史以来留学回国人数(海归)首次超过驻留海外发展的的学生总数。

    赴海外留学人数连年增长,与此同时,海归人数也创下新高。人数的激增导致海归这块牌子的含金量有所降低。不久前刚从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商学院毕业的王建强(化名)对此深有感触,他“不觉得海归身份给自己带来了什么优势,工作比较难找,合适的岗位交了简历就没了下文,还有些算对口的,但对公司背景和开的薪水没有太多好感”。

    “看了一圈下来就投了3份简历,碰到一家还算中意的,等等看吧。”王建强对《青年参考》记者说。

    刚从英国回来的张剑锋,则对自己的求职目标有清晰的规划。他在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学金融专业,回国发展正是看中了祖国目前在P2P领域的急速进步。“中国在2007年左右就开始了,但欧美近些年才慢慢起步,而且互联网创业现在是中国的一大热潮,回国可以不创业,但一定要感受这种脉搏和氛围。”

    随着“互联网+”概念深入人心,依托于互联网发展的初创企业在一二线城市快速出现,一些传统企业也在谋求向互联网的延伸与转型。在此次招聘会上,就有不少资历较浅但模式新颖的互联网企业。

    随着留学人员的井喷式增长,海归这个标签的意义现如今也发生了变化,从过去人们印象当中的“好工作、高收入”向“不能和未来挂钩”转变。张剑锋希望自己未来能加入一家有前途的金融类P2P企业。而学商科的王建强坦言自己压力不大,“先就业再择业也行”。

    “国家大力推动‘走出去’的一些行业,对海归人才的需求很大”

    就行业来说,当天招聘会的参展企业以实体企业居多,包括建筑地产、机械制造、能源矿产等。其中,国字头的某工程公司和物流公司备受求职者青睐,不断有人上前咨询。

    该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青年参考》记者,他们近几年在全球工程市场开展业务,对海归人才需求很大,“我们目前在全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办事处和分公司,在马来西亚、牙买加、科伦坡、斯里兰卡和埃及等地都有在建的酒店、公路或港口项目”。

    “以往人们都说海归不接地气,不了解国情,其实在我们看来,这种状况已经有很大改变。”这家公司总经理办公室助理刘晓静对《青年参考》记者说,“现在很多海归在留学期间接触过外国企业对华投资的项目,加上出国后视野变广,相比国内学生来说语言优势突出,在求职市场上有独特优势,特别是目前国家大力推动‘走出去’的一些行业,工程、高铁、基建等,对海归人才的需求很大。”

    “对很多刚毕业回国的海归,我们也敞开大门,应届毕业生对公司团队建设和人才基础培养有很大作用。”刘晓静表示。

    智联招聘发布的《2015年中国企业海外招聘情况调查报告》显示,有89%的企业考虑海外招聘,对海外人才需求比例最大的是金融行业,达到17%,同时,制造业、互联网和房地产公司的需求也较大。具体看,企业对海外人才学历的要求集中在硕士,企业招聘海外人才的岗位主要是中高级别,中层岗位占比41%,高级岗位占38%。

    智联招聘是本届招聘会的协办方,其工作人员告诉《青年参考》记者,近几年,工程、物流装备和机械制造等行业,在实体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走势较好,留学生也看准这一趋势,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上述方向求学,把自己的前途和国家发展趋势紧紧贴合在一起。

    对王建强和蔡姝凝来说,此次招聘会采用的展台形式“还算新鲜”,“以往接触较多的是学校里各大企业做的宣讲会,一两小时只能听一个企业的介绍。展台招聘会不同,参展企业多,可以跟不同企业的人交流”。

    海归要知道自己的“后劲儿”

    和一些本土学生选择“逃离北上广”不同,大部分海归希望在北上广找到工作。蔡姝凝觉得在北上广找到工作的几率大一些,“北上广是媒体业发展最好的城市,也是最适合媒体人成长的平台”。

    既然希望在北京扎根发展,编制和落户成了蔡姝凝除了工作内容之外着重考虑的事。蔡姝凝告诉《青年参考》记者,目前她心中对未来工作岗位的预期薪水是8000元左右,如果企业提供编制或户口方面的福利,可以考虑降低这个标准,“出去一年花费确实高,如果没有体面的薪水,真的觉得不甘心”。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今年8月发布的《2015年中国海归就业与创业报告》显示,海归回国就业地区主要集中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在受访海归中,80%认为现有薪资水平低于预期。

    在王辉耀看来,这些情况很正常,“有些学生在国外读的学校很不错,回国后想找一份跟国外相比差不多的工作,比如他的同学在美国年薪10万美元,差一点儿的6万美元,但回到中国,这是不现实的”。

    蔡姝凝对《青年参考》记者表示,如果在北京、上海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机会,她会考虑回家发展,“杭州也是不错的选择,离父母近,环境也熟悉”。不过总体看,她更看重工作本身的平台和潜力。因为找工作,小蔡在微信朋友圈除了分享生活的点滴,还会转发诸如《2015年北京进京指标企业数据》、《北京8所高校324场校园宣讲会信息汇总》等消息。

    王辉耀告诉《青年参考》,海归回国后一定要善于做“变压器”,欧美是120伏,中国是220伏,在两种环境中穿梭,海归要学会把劣势转变成优势。“海归回国后一定要迅速调整心态,期望值不要太大,可以先选择进一个单位,此后慢慢发力开始上升,通过不断接触实际的国情来增长经验。要知道,毕竟你多读过一门语言,了解过一种甚至多种文化,这些都是海归的后劲儿。”

 

百城联手为海归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