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国有而外国没有的?
老外眼中的“中国特色”
本报特约撰稿 潘南
《
青年参考
》(
2015年10月07日
11
版)
|
2015年6月26日,北京玉渊潭公园,一群身穿艳丽服饰的大妈在荷花盛开的池畔翩翩起舞,成为夏日一道充满活力的美丽风景,吸引了过往游人的目光。 |
|
留着杀马特造型的中国年轻人。 |
|
花椒 |
|
中国的摩托车上经常带着一家人。 |
在外国人眼中,究竟什么才是“中国特色”?就此,笔者采访了6位外国友人,得到了颇为有趣的答案。
------------------------------------------------------------------------
“快乐的中国老人”
在24岁的美国男孩罗伯特看来,中国最有特色的东西不是国宝熊猫,不是色香味俱全的各式菜肴,而是一群“快乐的中国老人”。
“令我非常吃惊的是,中国老人看起来都非常开心。他们有自己的小群体,经常组织各种活动,生活很丰富。”他坦言,第一次看到在公园里跳广场舞的大妈时“被深深震撼了”。
“中国老人的心态怎么会这么好?”初到中国的罗伯特很疑惑。但在这里生活了两年后,他找到了答案。“这大概是因为中国‘敬老’的传统,老人内心不会觉得自己是弱势群体。相反,他们都认为自己辛苦了一辈子,到晚年该享受生活了。”
罗伯特说,美国人非常害怕变老,而他本人也将变老形容为“很可怕的事”。对此他解释道,美国社会的主体是年轻人,因此年轻人享受着最多的资源。相反,老人处于社会边缘,承受着社会对他们的各种偏见。
“在我们国家,很多老年人都缩在家里,哪儿也不去,他们不喜欢被别人看到自己变老的样子。中国就不一样了。这里的老人甚至还会帮忙带孙子,这在美国简直无法想象。”罗伯说,他已打算来中国养老了。
四川的花椒
谈及中国特有的东西,在中国生活了半个多世纪的伊莎白老人沉吟了一会儿,嘴角上扬,慢慢地说出两个字:“花椒。”“我爱花椒。花椒的味道让我想起年轻的岁月。”她说。
伊莎白于上世纪初出生在成都的一个加拿大传教士家庭,青年时期有大半时间都在四川度过。在那期间,她曾寄宿在四川山区的一位僧人家中。年轻的她注意到,那边的男人会起一大清早上山砍花椒树枝,然后背着一大捆花椒下山卖。
“我寄宿家庭里的男主人平常都穿僧服。但他每天早上去砍花椒的时候,会把僧服脱掉,赤裸着身子。每天中午我在家门口等着,就会看到一个光着膀子的男人,背着一捆比自己身形大好多倍的花椒,看上去就像背着几百斤的东西。”伊莎白笑着说。“但其实花椒可轻了,我都背得动。”
在四川生活的日子让她爱上了川味。对于川味的脊梁——花椒,她更是迷恋不已。“我第一次吃时觉得很神奇,舌头好像在微微地跳动。后来才知道那种感觉叫做麻……”
伊莎白一生到过中国许多地方,也吃过用不同品种的花椒做出的菜,不过她“始终觉得四川的花椒是最好的”。
杀马特发型
“乡村非主流”同样引起了老外的注意。对于来自美国的凯西而言,中国最有特色的事物之一是:杀马特发型。
“第一次看到这种发型是在理发店里。理发店的小哥,从负责洗头的到发型师,全都是另类的发型。我真是吓了一跳。”回想起当时的情形,凯西至今忍俊不禁。
后来,凯西的中国朋友告知这种发型叫杀马特。“其实就是英文单词smart(聪明的、时髦的)的译音。但我现在还没搞懂它和smart有什么联系。”凯西说的时候,一脸疑惑。
凯西知道,杀马特发型在中国的中小城市里才比较常见,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里不多见。“当然,这也是我偏爱中国二三线城市的原因:不那么现代化,有自己的特色,总能在意想不到的时候让你大吃一惊!”
高考制度
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考制度同样引起了外国人的思考。过去在英语中人们会用“大学入学考试”来指代中国的高考,而今“高考”已成为一个新的英语名词。
“我觉得高考是个很残酷的考试制度,因为它让孩子们不得不把所有时间都放在学习上,没有精力去做其他有利于身心发展的事。看到他们有那么大的压力,我觉得很不忍心。我在中国待了几年,和很多中国学生交朋友,发现他们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是什么。”英国教师莎伦说。
莎伦在中国任教多年,对中国的教育制度有所思考。她曾与不同的中国朋友探讨过高考体制,但想法略有分歧。“有的中国朋友认为,中国人口太多,高考已是能做到的最公平的检测方式。”
但莎伦认为,衡量教育体制的尺度远不止“公平”两字。“我觉得以考试作为基础的教育体制不那么健康。但每个国家的教育体制都不可避免地存在问题。近年来,中国已认识到不足之处并努力改善。”莎论相信,中国的教育一定会变得更好,这也是她至今仍留在中国的原因。
“全家都在一辆摩托车上”
来自捷克的独立纪录片制作者埃德伦以不同寻常的视角观察着中国。他以北京为大本营,隔一段时间就会去一个新的城市拍摄纪录片。
“作为一名摄影师,我看到的东西可能和别人不太一样。我注意到的一点是,在中国的小城市里,很多人都骑摩托车,而且经常能看到一家人都坐在一辆摩托车上。车速很快,尘土飞扬。”他说。
关于这个现象,埃德伦转述了一个朋友跟他讲的笑话:“路人看到一个男人骑摩托车从身边飞驰而过,他身后的小男孩都快被甩掉了,于是朝他喊:‘慢点儿啊!你儿子都快掉了!’那男人听了以后回头看了一眼,吃惊地问:‘儿子,你妈呢!’这个笑话真是把我逗得不行了。”他哈哈大笑。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中国特有的,但至少我在别的地方没见过。所以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要把这个景象拍下来。”埃德伦说。
上厕所用“蹲便器”
蹲式马桶在许多老外眼中是“中国特色”的代表。
来自澳大利亚的卡洛琳说:“没来中国时,一次我去澳大利亚的公共卫生间,排在我前面的是一个中国妇女。她出来之后,我看见坐便器上有两个脚印。当时我非常疑惑,因为不知道中国人平常使用的是蹲便器。”卡洛琳坦言,初来中国时,根本不知道如何使用蹲式马桶,上洗手间都尽量挑有坐便器的隔间。
转变发生在她的西藏之行中。“我当时去了一些游客不太多的景点,可能因为还没怎么开发,设施都比较落后,卫生间里根本就没有坐便器。”无奈之下,卡洛琳开始向当地人学习如何使用蹲式马桶。
“真正去尝试之后发现,也没别人说得那么难,慢慢也就习惯了。一种东西能发明出来一定有它的道理,开始的排斥心理不过源于文化差异。”
在外国人眼中,究竟什么才是“中国特色”?就此,笔者采访了6位外国友人,得到了颇为有趣的答案。
------------------------------------------------------------------------
“快乐的中国老人”
在24岁的美国男孩罗伯特看来,中国最有特色的东西不是国宝熊猫,不是色香味俱全的各式菜肴,而是一群“快乐的中国老人”。
“令我非常吃惊的是,中国老人看起来都非常开心。他们有自己的小群体,经常组织各种活动,生活很丰富。”他坦言,第一次看到在公园里跳广场舞的大妈时“被深深震撼了”。
“中国老人的心态怎么会这么好?”初到中国的罗伯特很疑惑。但在这里生活了两年后,他找到了答案。“这大概是因为中国‘敬老’的传统,老人内心不会觉得自己是弱势群体。相反,他们都认为自己辛苦了一辈子,到晚年该享受生活了。”
罗伯特说,美国人非常害怕变老,而他本人也将变老形容为“很可怕的事”。对此他解释道,美国社会的主体是年轻人,因此年轻人享受着最多的资源。相反,老人处于社会边缘,承受着社会对他们的各种偏见。
“在我们国家,很多老年人都缩在家里,哪儿也不去,他们不喜欢被别人看到自己变老的样子。中国就不一样了。这里的老人甚至还会帮忙带孙子,这在美国简直无法想象。”罗伯说,他已打算来中国养老了。
四川的花椒
谈及中国特有的东西,在中国生活了半个多世纪的伊莎白老人沉吟了一会儿,嘴角上扬,慢慢地说出两个字:“花椒。”“我爱花椒。花椒的味道让我想起年轻的岁月。”她说。
伊莎白于上世纪初出生在成都的一个加拿大传教士家庭,青年时期有大半时间都在四川度过。在那期间,她曾寄宿在四川山区的一位僧人家中。年轻的她注意到,那边的男人会起一大清早上山砍花椒树枝,然后背着一大捆花椒下山卖。
“我寄宿家庭里的男主人平常都穿僧服。但他每天早上去砍花椒的时候,会把僧服脱掉,赤裸着身子。每天中午我在家门口等着,就会看到一个光着膀子的男人,背着一捆比自己身形大好多倍的花椒,看上去就像背着几百斤的东西。”伊莎白笑着说。“但其实花椒可轻了,我都背得动。”
在四川生活的日子让她爱上了川味。对于川味的脊梁——花椒,她更是迷恋不已。“我第一次吃时觉得很神奇,舌头好像在微微地跳动。后来才知道那种感觉叫做麻……”
伊莎白一生到过中国许多地方,也吃过用不同品种的花椒做出的菜,不过她“始终觉得四川的花椒是最好的”。
杀马特发型
“乡村非主流”同样引起了老外的注意。对于来自美国的凯西而言,中国最有特色的事物之一是:杀马特发型。
“第一次看到这种发型是在理发店里。理发店的小哥,从负责洗头的到发型师,全都是另类的发型。我真是吓了一跳。”回想起当时的情形,凯西至今忍俊不禁。
后来,凯西的中国朋友告知这种发型叫杀马特。“其实就是英文单词smart(聪明的、时髦的)的译音。但我现在还没搞懂它和smart有什么联系。”凯西说的时候,一脸疑惑。
凯西知道,杀马特发型在中国的中小城市里才比较常见,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里不多见。“当然,这也是我偏爱中国二三线城市的原因:不那么现代化,有自己的特色,总能在意想不到的时候让你大吃一惊!”
高考制度
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考制度同样引起了外国人的思考。过去在英语中人们会用“大学入学考试”来指代中国的高考,而今“高考”已成为一个新的英语名词。
“我觉得高考是个很残酷的考试制度,因为它让孩子们不得不把所有时间都放在学习上,没有精力去做其他有利于身心发展的事。看到他们有那么大的压力,我觉得很不忍心。我在中国待了几年,和很多中国学生交朋友,发现他们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是什么。”英国教师莎伦说。
莎伦在中国任教多年,对中国的教育制度有所思考。她曾与不同的中国朋友探讨过高考体制,但想法略有分歧。“有的中国朋友认为,中国人口太多,高考已是能做到的最公平的检测方式。”
但莎伦认为,衡量教育体制的尺度远不止“公平”两字。“我觉得以考试作为基础的教育体制不那么健康。但每个国家的教育体制都不可避免地存在问题。近年来,中国已认识到不足之处并努力改善。”莎论相信,中国的教育一定会变得更好,这也是她至今仍留在中国的原因。
“全家都在一辆摩托车上”
来自捷克的独立纪录片制作者埃德伦以不同寻常的视角观察着中国。他以北京为大本营,隔一段时间就会去一个新的城市拍摄纪录片。
“作为一名摄影师,我看到的东西可能和别人不太一样。我注意到的一点是,在中国的小城市里,很多人都骑摩托车,而且经常能看到一家人都坐在一辆摩托车上。车速很快,尘土飞扬。”他说。
关于这个现象,埃德伦转述了一个朋友跟他讲的笑话:“路人看到一个男人骑摩托车从身边飞驰而过,他身后的小男孩都快被甩掉了,于是朝他喊:‘慢点儿啊!你儿子都快掉了!’那男人听了以后回头看了一眼,吃惊地问:‘儿子,你妈呢!’这个笑话真是把我逗得不行了。”他哈哈大笑。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中国特有的,但至少我在别的地方没见过。所以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要把这个景象拍下来。”埃德伦说。
上厕所用“蹲便器”
蹲式马桶在许多老外眼中是“中国特色”的代表。
来自澳大利亚的卡洛琳说:“没来中国时,一次我去澳大利亚的公共卫生间,排在我前面的是一个中国妇女。她出来之后,我看见坐便器上有两个脚印。当时我非常疑惑,因为不知道中国人平常使用的是蹲便器。”卡洛琳坦言,初来中国时,根本不知道如何使用蹲式马桶,上洗手间都尽量挑有坐便器的隔间。
转变发生在她的西藏之行中。“我当时去了一些游客不太多的景点,可能因为还没怎么开发,设施都比较落后,卫生间里根本就没有坐便器。”无奈之下,卡洛琳开始向当地人学习如何使用蹲式马桶。
“真正去尝试之后发现,也没别人说得那么难,慢慢也就习惯了。一种东西能发明出来一定有它的道理,开始的排斥心理不过源于文化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