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5年09月16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为何总有人假扮连环杀手

David Whelan 编译 张宝钰 《 青年参考 》( 2015年09月16日   21 版)

    英国历史上臭名昭著的“约克郡开膛手”皮特·撒特克里夫。

    假扮“约克郡开膛手”的约翰·哈姆伯勒。

    作家马克·布莱克洛的小说《我是杰克》尝试以第一人称还原哈姆伯勒冒名顶替凶手的故事。

    有关连环杀手的故事深受人们喜爱,描写“真实案件”的书籍层出不穷。

    2007年,美国著名导演大卫·芬奇将“十二宫杀手”的故事搬上了银幕。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即将与著名导演马丁·斯科塞斯展开第6次合作,将改编自现实案件的小说《白城魔鬼》搬上电影屏幕。届时,莱昂纳多将化身美国第一连环杀手、一手建立“谋杀城堡”的亨利·霍姆斯。

    如果问演员想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他们中许多人会告诉你:“变态杀手、大反派。”“能演个连环杀手,感觉还不错。”日前也接下杀手角色的琼安·弗洛加特美滋滋地说。

    不过,倾心于扮演连环杀手的并非只有演员。根据美国民间司法维权组织“清白计划”的统计,每4个认罪的嫌疑犯中,就有一人是无辜的——不少人被迫蒙冤,另一些却就是喜欢假装犯人,特别是连环杀手。那么,他们为何甘冒丢掉性命的风险,也要“扮演”十恶不赦的凶手?


    “他就是想和警察对着干”

    1976年6月26日,英国警探乔治·奥菲尔德拖着疲惫的身子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约克郡开膛手”皮特·撒特克里夫的案件取得了重大突破——警方收到了一封署名由撒特克里夫发出的磁带。在那之前一年,警方还收到一封邮戳显示由桑德兰发出的信,对警方费劲周折却抓捕失败大肆嘲讽。

    磁带的内容另当别论,但有一点非常重要:录音者暴露了口音。凭这一点,警方断定杀手来自重工业城市桑德兰的维尔塞德。桑德兰原属约克郡,约克郡地域宽广,每个城镇甚至每条街老百姓的口音都不尽相同。

    异常激动的警方相信,凶手终于露出了尾巴。

    只是此后发生的故事告诉我们,杀手显然没这么单纯。

    真正的约克郡开膛手其实从未寄出过信件或磁带。就在警方“锁定方向、加紧审问”维尔塞德4000多名嫌疑人时,又有3名女性被残忍杀害。

    直到1981年,撒特克里夫终于在谢菲尔德被捕时,警方再也没脸公开庆祝了——他们被冒名顶替者耍了3次,次次中招,整个抓捕计划前后花费了百万英镑。让人唏嘘的是,撒特克里夫其实曾被警方询问过,但因与磁带“口音不符”而被排除了嫌疑。主导抓捕计划的奥菲尔德深感屈辱,真凶落网后就申请了提前退休。

    故事到此还未结束——26年后,当年假扮凶手给警局寄信的“伪开膛手”落网,这名维尔塞德男子名叫约翰·哈姆伯勒,离异,严重酗酒,无固定登记住址,几近流浪汉。他在视频网站YouTube上亲口承认,自己曾录音寄给警探奥菲尔德,连他的声音都像人们臆测中连环杀手说话的感觉,让人心惊肉跳。

    不过,哈姆伯勒从未害过人,也不认识真凶,出于某些莫名的原因,他就是想和警察对着干。在冒充撒特克里夫之前,哈姆伯勒有时给人擦擦窗户赚点小钱,或者冒充流浪汉领取救济金,潦倒困顿时还曾跳河自杀。如果不是冒充了英国历史上臭名昭著的约克郡开膛手,他就是个名不见经传的街头混混。让人忿忿的是,他的冒名顶替带偏了警方破案的方向。

    移情是“角色扮演”最重要的

    为什么会有人冒名顶替连环杀手?这很难回答,不过这样的事经常发生。根据美国民间司法维权组织“清白计划”的统计,每4个认罪的嫌疑犯中,就有一人是无辜的。

    “要让我说,我觉得那些假扮杀手的人其实是想对社会规则暴喝一声:‘去你妈的!’”作家马克·布莱克洛克通过邮件告诉我,这些人想对社会文化表达强烈的讽刺,而对随之而来的后果一点也不在乎,或是缺乏认识。

    通过小说《我是杰克》,布莱克洛克把哈姆伯勒的故事搬到了读者眼前。小说以第一人称来叙述,以猜测和虚构的手法还原哈姆伯勒如何让警方确信他就是凶手。“我曾两次向警方申请公开相关档案信息,但都无果,在灵感最枯竭时,走投无路的我只有绞尽脑汁自创那些文件,一遍遍设想自己就是连环杀手,还自学笔迹学。”布莱克洛克说。

    在这种角色扮演的行为中,移情无疑是最重要的核心。要冒充连环杀手,首先要进入杀手的情境,去伪装他的声音,去设想他的笔迹。布莱克洛克称,他无意用自己的文字再惩罚哈姆伯勒一次,只想把发生在他身上的恐惧和监禁描写出来。

    人们记住了凶手,遗忘了受害者

    一个值得注意的话题是,连环杀手的概念何时开始变得这么热门?有关这些杀手的故事上了头条新闻,很多电影和畅销小说以连环杀手为主角,在电视屏幕上,他们也深受观众待见,甚至被写进歌里。

    在作家托马斯·霍兰看来,二战后,大众舆论对于大规模屠杀事件感到麻木,对手段残忍却又逃出警方掌控的冷血杀手却有了探究兴趣,由此,旧式的变态杀手故事不断被媒体和流行文化引述、解构,小报们用这些猎奇轰动的故事来提高销量,这就为连环杀手的存在留下了空间。

    “在研究流行文化中常见的杀手类型时,我观察到两类人——其一是弗洛伊德所谓的变态杀手,即杀手本人也无法清醒控制自己的行为,其二则是行事缜密、极其理性的连环杀手。”霍兰说。

    就在哈姆伯勒假装约克郡开膛手骗得警方团团转时,另一名美国历史上臭名远扬的罪犯——“十二宫杀手”正在北加州高速公路上游荡。

    巧合的是,当年《旧金山纪事报》也收到一系列信件,寄信人坦承在旧金山湾区犯下了几起谋杀案。

    在霍兰看来,此人不但揽下全部罪责,还把自己塑造成一个绝对理性的角色——动机明确、思维缜密、行事冷静,更重要的是,寄信人能详细回忆起作案的每个细节。

    据霍兰的研究,“从笔迹和文风来看,前后肯定不止一人冒名顶替凶手写下这些信件,而且所有信件都以‘亲爱的编辑’开头,就像模仿哈姆伯勒写信给警探时以‘致奥菲尔德’开头一样”。他指出,这些信干扰了警方办案的进度。

    “如果十二宫杀手一直不给报社写信,也会有好事者出来冒名顶替。”霍兰说,到最后,破案变成了一场建构和解构的游戏。该案至今未宣告侦破。

    不过,不论这些骗子动机为何,他们的下场是相同的——漫漫无期的苦狱生活。伪装身份或许在骗子看来十分有趣,与警方暗斗或许也收获了智商上的优越感,但本质上他们的行为极其恶劣,甚至间接造成更多无谓的伤亡。

    被人们记住的,应该是那些无辜的受害者。然而在人们过度关注凶手和伪装者时,受害者早已被淡忘。

    ▋青年文化平台VICE美国站

 

为何总有人假扮连环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