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5年09月16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本报专访宾夕法尼亚大学招生部院长:

“爬藤”路上要有策略,也要有梦想

本报记者 张慧 《 青年参考 》( 2015年09月16日   18 版)

    宾夕法尼亚大学校园一角。

    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招生部院长富瑞珂。

    9月11日,美国常春藤名校宾夕法尼亚大学招生部院长富瑞珂在北京接受了《青年参考》的专访,分享了既“接地气”又专业的“爬藤攻略”。


    选学校,把榜单倒过来

    9月9日,《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杂志网站公布了2016年美国最佳大学排名,普林斯顿大学超过哈佛和耶鲁登上榜首,宾夕法尼亚大学排名第九。两天后,美国权威排名机构College Factual公布了全美最佳大学榜单,耶鲁大学排在第一位,宾夕法尼亚大学排名第二。两份榜单差别很大,几乎无法相互参照。

    “大学对排名非常关心。”宾夕法尼亚大学招生部院长富瑞珂(Eric J. Furda)告诉《青年参考》,“通常,当你向招生部询问这个问题时,他们会抨击排名,但我认为,排名是学校声誉的一部分。”去年,宾夕法尼亚大学是College Factual最佳大学榜单上的第一名。富瑞珂笑着说,“那是我最喜欢大学排名的时刻”。

    更加看重大学排名的是家长和准备申请大学的学生,富瑞珂对此非常理解。“我们知道,对学生和他们的家庭来说,无论他们来自何处,他们与学校都存在一定的距离,需要依靠排名衡量学校的名声。”

    进入大学之前,学生和家长对某所大学的了解可以用“名望”来概括,其内涵来自悠久的历史或者校友的宣传,但重头戏是媒体的排名,因为它的传播范围最广。

    富瑞珂指出,家长们既然将大学排名作为参考因素,就需要了解排名的依据、方法,以及隐藏在排名表象下的情况,比如某所大学的排名近年来是上升还是下降了,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在富瑞珂给出的选择大学的方法中,参照大学排名是第一步。他在美国《赫芬顿邮报》上撰文,建议学生们“翻转榜单”,“排在后面的可能比排在前面的更适合你”。

    富瑞珂的建议建立在学生们客观评价自己、深入调查大学的文化和特点,以及清楚自己选择大学时最看重因素的基础上。

    “把榜单倒过来,看看那些排名靠后的学校中哪些符合你的要求;然后看排在中间的,最后是排名靠前的学校。”他建议学生先通过这种方式选出12~15所“气场相符”的学校,然后用半年的时间仔细研究、深入调查,将选择范围缩小到8所。“这就是你的申请列表了。”

    富瑞珂认为,搞清楚排名第一、第十、第二十的学校之间到底有多大差距,也是理性看待排名的一种方式。有时,排名虽然有差距,但大学的实力和评分是非常接近的。

    因此,学生在申请学校时划一条“硬线”,只申请排在前20名的学校未必是明智的办法。富瑞珂建议学生谨慎地看待这个问题,除了学校的名声,关键是看学校与学生个人是否匹配。

    “我们希望通过材料看到一个真实的人”

    随着“爬藤”的压力越来越大,一些中国学生迫切希望宾大这样的名校推出录取模板,他们甘愿按照模板“改造”自己。这样的趋势逃不过招生官的眼睛。因此,当《青年参考》记者问到申请名校的学生到底能不能自由地“做自己”时,富瑞珂露出了深有体会的微笑。

    他告诉《青年参考》,申请人从宾大找不到所有被录取的学生都具备的“才能体系”。“如果我们希望每年录取的2400名学生能够组成一个有趣的集体,那么最不希望的就是招到2400个一模一样的人。”

    富瑞珂透露,宾大2015级的2400名学生是从4万个申请人中脱颖而出的。宾大当然欢迎知道自己的特长和发展方向、专注努力的“学霸”。“我们的教师团队将非常欣赏这些学生为教学带来的贡献。”不过,富瑞珂表示,宾大并没有“理想学生模板”。他表示,各国的高中生成长环境不同,他们关心的是“学生的梦想,学生关注的事”。“我们感兴趣的是他们的梦想和他们对自己的预期和评价。”

    “在申请材料中,很多申请人会写很多他们认为招生官愿意看到的话。不要那么做。我们希望通过材料看到一个真实的人。”富瑞珂透露,宾大的招生团队中有很多年轻人,他们能够理解“千禧一代”申请人的梦想、心理和个性。

    进入大学后,学生们住在一起,共同生活和参与社会活动,组成一个年轻的社区。富瑞珂不断强调这一点,他希望这个社区更加多样化、更有活力。“每个人都会给这个集体带来不同的力量。”

    富瑞珂说,他在欧洲和亚洲招生巡讲和接受采访时,“招生标准”是经常被问到的问题。“因为世界上多数地方的交易体系都是考分导向的,所以人们难以相信,宾大招人不依靠‘硬杠’,而是去捕捉每个申请人的故事和梦想。”

    从另一个方面来讲,申请宾大的学生多数有着过硬的学术表现,招生官只需在一众聪明的孩子中,寻找最让人感兴趣的个性。

    面对十七八岁的年轻人,招生团队的人有时找到的不是已经成熟的素质,而是未来成功的元素。比如精准的学术能力、职业素养、相信自己的无限潜能、愿意试错、喜欢冒险等。

    “千禧一代”的新挑战

    “世界变‘平’了。”说起“千禧一代”学生给大学带来的变化,富瑞珂首先提到了信息快速传播带来的扁平化趋势。这对知识领域是很大的冲击,因为传统意义上,知识的传播方式是等级清晰的。

    “对校园中上了年纪的老师来说,世界已经和他们熟悉的不一样了。校园中的行为规则和互动方式也变得不一样了。以上课为例,过去老师站在前面讲课就行,现在,学生们注重的是分享。”富瑞珂说。

    随着“千禧一代”成为大学生的主体,熟悉和适应他们的行为习惯成了大学管理团队的新挑战。北京大学一位副教授近日告诉《青年参考》,“千禧一代”给任课教师带来的是惊喜,给学工老师带来的却通常是惊吓。

    富瑞珂说,和中国的情况相似,宾大负责教学的老师和负责日常管理的团队,对“千禧一代”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年轻人在课堂上的天马行空到了生活中可能变成不按常理出牌;年轻人学术上的不从众到了生活中会偶尔表现为桀骜不驯。

    “蔑视规定、敢于冒险、勇于创新在学术上可能带来成就,却会让管理者十分头疼。”富瑞珂说,大学校园不仅是教学场所。学生们在校园中吃、住、行,他们对宿舍和食堂的不满是大学生活的一部分,却与学术无关。

    富瑞珂注意到,新一代年轻人的发展更加“跳跃”。“我的部门的年轻人,今天刚刚加入,明天就想当院长。他们做事喜欢追问结果和回报,付出努力后,认为奖励和报偿是理所当然的。正因为如此,很多学生很容易感到失望。”

    但对优中选优的精英大学学生来说,很多规律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富瑞珂说,宾大本科4年的毕业率为90%,能在6年内毕业的学生达到96%。“我们的学生虽然入学时学术背景不尽相同,但他们都是有备而来的。”

    富瑞珂透露,宾大15%的本科学生是国际生,其中有很多中国留学生,他们在入学之前就有成功的信念。国际学生入学前在学术方面的准备甚至超过了美国本土学生,在选课的时候可以发现,很多中国学生选择了高级课程。“整体来说,中国学生的表现超出预期。”

    而在写作等领域,中国学生和美国学生一样表现出了不足。富瑞珂认为,这是高中教育普遍对写作能力重视不足的结果。团队协作也是所有学生都需要培养的能力。

    富瑞珂特别提到,国际学生远离家乡和亲人赴美求学,“他们身上已经具有了特殊的品质”。

    除了赞赏学生们个人的努力,富瑞珂还提到,宾大尽力为国际学生提供支持。每年开学之前,宾大驻北京的办事处都会邀请当年入学的中国学生齐聚一堂,彼此相识。

    “我们极尽所能,帮助学生们走入学生生涯中最精彩的时光。大学时光可能让他们充满自我怀疑,所以我们希望让他们尽量顺利地完成过渡和转变。”

 

“爬藤”路上要有策略,也要有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