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5年08月26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一语得江山”或“一语失江山”

美国总统选前辩论令人爱恨交加

本报记者 贾晓静 《 青年参考 》( 2015年08月26日   28 版)

    当地时间8月6日,参加美国共和党首轮党内辩论的候选人集体亮相。

    1960年,《洛杉矶时报》头版报道尼克松与肯尼迪的电视辩论。

    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总统选前辩论制度在摸索中逐渐走向成熟。无论对阵双方假戏真做抑或虚张声势,作为让竞选制度更“接地气”的举措,其意义都不容低估。

-------------------------------------------------------------------------

    2016年美国大选还未正式揭幕,共和党内的参选人已开始唇枪舌剑。在8月初举行的首场公开辩论中,共和党内各路明星同台亮相,他们不仅猛烈炮轰民主党的希拉里·克林顿,连在共和党内素以口无遮拦著称的唐纳德·特朗普,也难逃被其他人“围殴”的命运。

    来自电视媒体的统计数据显示,这场“辩论秀”创下了党内初选收视率的最高纪录。另一方面,不少美国选民认为候选人普遍表现欠佳,共和党颇有些“未战先乱”的迹象。

    即便被指“空洞、吵闹、过度娱乐化”,选前辩论终归是美国政治生活中一项不成文的制度。正如美国“Politico”网站的专题文章指出,作为美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风向标”之一,选前辩论在过去半个世纪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规则,其仪式性意义甚至凌驾于实质内容之上。

    公开充分的讨论为何必要

    熟悉美国大选的人对“辩论”想必不会陌生。在全球范围内,它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候选人在镜头前激烈交锋,展示政治智慧和个人风采,为自己拉票。对候选人而言,电视辩论无异于“面对几千万考官的求职面试”,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绊倒在白宫门前。

    总统候选人公开辩论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50多年前。1948年,共和党的两位当红人物托马斯·杜威和哈罗德·斯坦森就“应否解散美国共产党”这一话题展开攻防,并通过广播实时播放,首开历史先河。当时,不少人对这种做法存有顾虑,连辩论的发起人杜威也毫不避讳地表示,自己一度对公开辩论有所怀疑,“起初我并不赞成在共和党内部举行选前辩论,因为这将从内部削弱并分裂我们。然而,斯坦森提出,解散美共的建议对自由民主是种威胁。由此我认为,一场面对全体民众的公开、充分的讨论将十分必要”。

    这场辩论并未取得想象中的传播效果。此后若干年间,公开辩论一度销声匿迹。直到1960年,民主党候选人约翰·肯尼迪和时任共和党副总统理查德·尼克松作为对头出现在电视直播现场,这种“近距离体验民主政治”的方式,才依托科技进步真正走进公众视野。

    尼克松“栽”在镜头前

    肯尼迪和尼克松的口舌之争被视为美国电视传媒史上最经典的场面之一——不仅因为这是两党候选人首次在荧屏上各抒己见,更重要的是,这场辩论让此后的政治领袖们意识到,想要赢得更多人气,必须学会如何在镜头前向“以貌取人”的选民们展示自己的“总统相”,“秀出”自己的领袖气质和人格魅力。

    当时的政治评论家觉得,尼克松比肯尼迪有经验得多。然而到了辩论现场,情况却迅速朝着截然不同的方向发展——时年43岁的肯尼迪英气勃勃,迷倒了大批观众;相反,穿着灰色西装、面色苍白而“几乎融入黑白电视背景中”的尼克松,显得老迈不堪。参加现场直播的桑德尔·范奴克回忆说:“我注意到副总统嘴唇附近满是汗渍,肯尼迪则非常自信,光彩照人。”对比如此鲜明,观看直播的6500万美国人几乎立刻就能决定该把选票投给谁。

    此后的民调显示,看了电视的选民大多认为肯尼迪赢了,通过广播听辩论的人更倾向于尼克松。最终的大选结果则证实,懂得驾驭镜头的肯尼迪赢得了人民的心,尼克松虽满腹经纶,却因“形象不佳”而白宫梦碎。也许是这次失利在尼克松心里投下了太深的阴影,1968年和1972年,他再度冲击总统宝座时以及寻求连任时,均拒绝在电视辩论中亮相。

    台前冷场,幕后讲价

    见识了尼克松痛失好局,此后十几年间,大多数保守的总统候选人对这种“风险颇大”的对决方式心有余悸,选前辩论依然未成气候。时间来到1976年,当民主党人卡特挑战共和党籍总统福特,选前辩论才正式成为美国两大政党的“潜力股”的“必修课”。

    由此,1976年被政治学者称为现代美国大选的元年。面对摄像机,对阵双方毫不掩饰对彼此的嫌恶。“他的自信……已非常接近傲慢。”福特在辩论开始前如此形容卡特。更富戏剧性的是,因为音频系统突发故障,两人第一次交锋,就造就了史无前例的冷场。

    “近几年,美国政府中非常严重、并仍在继续的一件事是,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辩论当天,福特开口不久,音响就罢工了。工作人员满头大汗地排查问题,两位候选人则面容冷峻地站在各自的讲台后,一言不发地死盯着一英尺外的对手。

    这一幕整整持续了27分钟。电视机前的数百万选民一头雾水——两位辩手为何不在这段时间里寒暄或握手?他们有所不知,此时,双方的智囊团还在幕后讨价还价——福特的竞选团队坚持两位候选人应在整个交流过程中保持站姿;卡特的团队则要求福特踩在舞台上的凹坑里,以此抵消其身高优势。两位竞选人自然不能随意攀谈,以防“破坏节奏”。

    时至今日,电视辩论已不像当初那般死板。在不少政治观察家眼中,它简直是美国总统选举过程中最具观赏性的环节。为了征服选民,总统候选人对自身在辩论中的形象愈发重视。套用曾在2000年大选期间为前副总统戈尔助选的克里斯·勒翰的话来说:“第一场电视公开辩论就像百老汇的首演之夜。”夸张一点说,每场电视辩论都无异于一场“生死之战”——谁能在观众面前表现更好或赢得更积极的评价,谁就有更大几率赢得竞选的最终成功。

    失言者往往自陷绝境

    纵观美国选前辩论的历史,因言辞犀利直上青云的政治家不在少数,“一语失江山”者也大有人在,福特属于后一类。在1976年的辩论中,主持人向福特发难,指出前一年签署的“赫尔辛基协议”等于承认苏联对东欧的主宰地位。福特脱口而出,答曰:“苏联对东欧的主宰不存在,福特政府治下更不会发生这种情况。”

    事实上,尽管罗马尼亚、捷克、南斯拉夫的确露出了摆脱莫斯科影响的征兆,彼时的苏联仍对大多数东欧国家发号施令。或许,福特的本意是想指出这个协议能够削弱苏联对东欧国家的铁腕控制,但他的表述适得其反——在多数观众眼中,福特夸夸其谈,犯下了一个极其愚蠢的错误。卡特则见机行事,改变竞选策略,直攻对手软肋,最终取得胜利。

    即便是最有口才的政客也难免马失前蹄。1984年的选战中,在选前辩论阶段“屡战屡胜”的里根也发生了无可挽回的失误。一天,准备在电台发表演说之前,并没有察觉到播音设备已经开启的里根用开玩笑的语气说:“我亲爱的美国人民,我很高兴地告诉你们,今天我签署了一项法案,将会宣布苏联永远为非法状态,我们将在5分钟后开始轰炸。”

    里根在美苏关系紧张的状态下发表这种言论,被舆论视为犯下“滔天大错”。一些人屡屡引用这段言论,质疑他在外交政策和国际关系方面的认知水平。里根的任期结束后,这段故事逐步成为美国选前辩论史上的经典插曲,闹出“乌龙”的录音后来还被乐手杰瑞·哈里森和布特斯·克林改编为舞曲《五分钟》,借以嘲讽里根的不谨慎。

    合格候选人的必经之路

    1980年大选期间,卡特阵营的谋士在备忘录里写到:“电视辩论的目的不在于言语争执,而是让公民能就对同一问题的不同应对手法有所比较。”这一观点也是选前辩论日趋正规化的基础。

    在“Politico”网站看来,“如今的选前辩论就像电视的副产品一般,不完善的辩论可能会带来‘一切变得更好’的错觉。不过可以肯定,选前辩论已成为美国政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其实早在150年前,前总统林肯参与的一场辩论就是民众智慧的巨大实证。”

    那是1858年,林肯和史蒂芬·道格拉斯为了角逐伊利诺伊州联邦参议员席位进行了6场对决,该系列辩论不仅界定了美国“废奴运动”的历史走向,也成为政治辩论的标杆。

    辩论中,道格拉斯明确支持奴隶制:“我不会接受黑人与我平等的思想,我拒绝把黑人当成我的兄弟。”林肯则正面回应道:“美国不能再以一半是奴隶制、一半是自由州的形式存在。《独立宣言》规定的天赋人权同样对黑人适用,这个世界没有理由不允许黑人享受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这番表态赢得了听众的满堂喝彩,林肯一鼓作气拿下了议员席位;有历史学家认为,维护国家统一的南北战争与废奴运动的结局,在此刻便已确定。

    不过,按照《芝加哥新闻》报的说法,这场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选举辩论耗时、沉闷,还伴随着语言暴力。“在林肯3个半小时的演说中,始终充斥着叫喊甚至种族主义论调。道格拉斯指责林肯在年轻时经营过酒类专卖店,林肯则指责道格拉斯和其他民主党人密谋在整个北美大陆推广奴隶制。”然而,报道随即笔锋一转,强调:“这个过程看上去有些不庄重,但我们至少可以感到欣慰;毕竟,只有足够优秀的人才有勇气站在那里直抒胸臆。”

 

美国总统选前辩论令人爱恨交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