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5年08月19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一流的世界性大学需要多元性”

专访美国密歇根大学校长马克·施莱赛尔博士

本报记者 张彦武 《 青年参考 》( 2015年08月19日   18 版)

    2015年7月上旬,履新一年的密歇根大学第14任校长马克·施莱赛尔博士将首次海外访问目的地选在了中国。

    密歇根大学中,以第3任校长詹姆斯·安吉尔命名的教学楼。安吉尔与中国颇有渊源,他在1880~1881年曾担任美国驻晚清政府的外交使节。Andrew Horne  摄

    密歇根大学的法学院图书馆。  ▋Andrew Horne 摄

    历经5所名校的密大校长

    “普林斯顿大学对我的人生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是它让我开始知道什么是‘科学’。”7月中旬,访华一周的美国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中文名简称“密大”)校长马克·施莱赛尔(Mark S. Schlissel)博士,在与中国捐赠人共进早餐和拜会学医出身的教育部副部长林蕙青的空档,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对5所曾求学、执教和参与管理的美国名校中“哪所让自己最感亲切”,他如上评价。

    翻看施莱赛尔的履历,如同观摩美国医学专业的名校展——1979年以本科最高荣誉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生物化学科学专业;1986年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获得博士学位;1991年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正式开启教职生涯;1999年调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并出任生物学系副教授;2011年起担任布朗大学教务长,任职3年。直到去年7月,施莱赛尔正式上任,成为密歇根大学1817年建校以来的第14任校长。

    密歇根大学的主校区位于密歇根州的安娜堡,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公立大学之一(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并称美国公立大学的“双巨头”),它2013年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全美公立大学排名中位列第4、在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的全球高校排名中位居第12。

    不仅医学专业在全美名列前茅,密歇根大学的其他不少学科同样出色。2013年的数据显示:该校工学院所有系排名全美前十——98%的工学院毕业生能顺利拿到工作邀请——这一比例在该校公共关系学院的毕业生中为95%,全校95个学科在全美排名前十。

    用密歇根大学上任校长玛丽·苏·科尔曼(Dr Mary Sue Coleman)博士的话说,“密大的专业非常广泛,在任何一个专业领域,你都能找到世界级的教授”。

    在美国,先读本科后学医

    父母不是医生,但他们“都期望儿子当医生”。施莱赛尔告诉本报记者,在自己开始上大学的20世纪70年代,学这种科学类专业的学生都希望帮助别人,而医生显然是最能直接助人的职业之一。

    如今,“医学在美国仍是很多人非常愿意学习的专业和领域”。“如果有可能,父母都会鼓励自己的子女去学医、当医生,因为这样他们会有很好的未来,收入很高同时备受尊重。”施莱赛尔介绍道。

    据他透露,密歇根大学医学院每年会收到数千个本科生的申请,“是非常非常受欢迎的专业”,但医学院每年只能录取几百人。以最近一个学年为例,共有5726名学生申请密大医学院,最终只录取了391人。

    可见,在美国学医并不是件容易事。“美国学生不能在高中毕业之后直接申请医学院,申请医学院的大前提是必须在生物、化学、数学等基础性学科进行过4年的本科学习。这和其他专业的申请很不一样,它们是不同的体系。”施莱赛尔表示,这也是中美两国医学生求学时的最大差异。

    进入医学院只是第一步,之后,学生还要面临层层考验。“在我校的医学院,医学生最初两年的考评只有“通过”和“不通过”两大类,这是为了让学生专注于全面的学习而不拘泥于分数高低;医学生还有机会到美国的欠发达地区或海外进行实习,以提升当地医疗服务水平,深入了解医学学科。”施莱赛尔说。

    在获得医学文凭后,学生还要有所谓的“实战”经验——当“住院医生”,最后再选一些特定的研究领域——才能正式上岗。

    施莱赛尔记得,1986年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医学院拿到博士后,他面临着两个选择,“要么当医生,这样可以直接帮助病人;要么在医学实验室里继续研究和发现疾病是怎么发生的”。

    “我认为后者更有意义,那样能帮到更多人。”施莱赛尔告诉记者,随后,他进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附属医院开始接受“住院医生”的培训,“指导老师告诉我们,病人才是最重要的,无论你有什么工作”。

    密大与中国的不解之缘

    密歇根大学与中国有着不解之缘。据该校本特利历史图书馆编纂的一份资料显示,早在1847年,该校1845届的一名毕业生贾德森·科林(Judson Dwight Collins)即作为医学传教士远赴中国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密歇根大学第3任校长詹姆斯·安吉尔(James B.Angell)在1880~1881年曾担任美国驻晚清政府的外交使节,他后来致力于推动美国政府归还“庚子赔款”以用于帮助中国建立“清华学堂”(即清华大学前身),以及建立奖学金项目来鼓励中国学生赴美留学。

    20世纪初,中国第一次有了公派留学生,留学的首批5所美国大学就包括密大,另外4所分别为耶鲁、哈佛、哥伦比亚大学和康奈尔大学。

    在施莱赛尔校长看来,世界一流大学需要体现和保障学生的多元性。“大学要有不同背景、来自不同文化与社会的学生在一起,才能让学生在这个全球化的社会中保持竞争优势。”

    对大学国际化有着自己独到理解的施莱赛尔校长,在履新一年后,将上任以来首次海外出访的目的地选在中国,皆因“密歇根大学与中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与中国多所高校已经建立起深入而广泛的科研合作,而且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已成为我校学生海外学习的首选目的地。”

    “讲到如今与中国大学的合作,密歇根大学更注重的是,我们的教授是不是跟中国的高校有可匹配、彼此互补的合作,看重的是项目带动的合作——在语言学习、工程技术、社会科学、性别研究和公共卫生方面,我们都和中国有着密切交流。另外,我们也要看合作的那所学校的学生,是否愿意到密大来交流和学习。”施莱赛尔校长说。

    也许是历史上与中国结下的不解之缘,也许是历届校长不遗余力的推动,从19世纪90年代至今,密歇根大学一直是中国留学生人数最多的美国大学之一。

    早在1911~1917年间,就有50~70名中国留学生在密大学习,该校1913年成立了“中国学生会”;在密大全球50万校友中也不乏华裔杰出校友,包括“中国物理学之父”吴大猷、中国工程院首任院长朱光亚、1976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以及著名指挥家陈佐湟。

    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有2542名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在密歇根大学求学,是该校最大的国际学生群体;从去年到今年,40余位密歇根大学的教授正在中国做研究;今年有254名密大学生到中国留学,有58名学生到中国实习、调研或做志愿服务。

    据施莱赛尔校长的随从、密大新闻中心的编辑苏德冰小姐介绍,中国留学生去密大留学时,“中国留学生会”会派人接机;入学后,大学城里就有中餐厅、国货超市,而食堂、图书馆等机构也提供勤工俭学机会,学生自习到深夜还能享用免费出租车;和学科的指导老师接洽,即可转专业甚至跨学院学习;即使是本科生,也可参与到一些科研项目中。

 

“一流的世界性大学需要多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