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5年07月22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谁说富不过三代?

美国家族企业何以传承百年

本报记者 高珮莙 《 青年参考 》( 2015年07月22日   16 版)

    菲尔·格鲁奇8岁时怀抱一枚大烟花弹。

    玛氏糖果公司的北美分部

    李维斯品牌商标

    从牛轧糖、啤酒,到牛仔裤、烟花、止痛药……凭借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消费品,一些百年家族企业经受住了技术革新、产业变动的种种考验,从爷爷传给孙子,再传给孙子的孙子。这些家族打破了“富不过三代”的“魔咒”,至今仍屹立于美国财富的金字塔尖,坐拥千亿美元。

    据美国《福布斯》杂志称,在日前出炉的《2015年福布斯美国富豪家族排行榜》中,1/3的家族企业已有上百年历史。置身风云变幻的商场,它们各自有着怎样的成功秘诀?


    格鲁奇:传承六代的烟花世家

    中国俗话说,富不过三代,在美国同样如此,只有3%的家族经营生意能坚持超过三代人。因此,走过经济大萧条和家族灾难、将烟花事业传承到第六代的格鲁奇家族,就显得格外珍贵。

    19世纪50年代,格鲁奇家族的先祖安吉洛还是意大利的一位理发师,不过他酷爱手工制作精品烟花。1870年,他带着儿子移民美国,在纽约长岛开了一家专为意大利节日和宗教宴会提供烟花的小型公司,但也没放弃自己的理发手艺。

    到第四代掌门菲利克斯·格鲁奇当家时,烟花已成为家族的惟一生计。但在刚步入大萧条漫长寒冬的1929年,放烟花的人越来越少,这家只有3个人的小公司营收大幅缩水。为了让家人生活得好一点,菲利克斯白天在手工作坊为国防部制造军训用的模拟爆炸装置,晚上去当地乐队当鼓手。

    1983年,格鲁奇家族第一次在国际烟花比赛中为美国捧回金奖,但随后,灾难突然降临。新年前夕,一场爆炸将工厂夷为平地,当时公司的执掌者不幸遇难。这让重任落到了原本不愿继承家族事业的金融专业大二学生菲尔·格鲁奇肩上。

    “我们根本没时间思考,完全不知所措了。”如今已过天命之年的菲尔向《福布斯》杂志回忆道,“如果不是靠着全家人的力量,我们不可能从如此大的灾难中浴火重生。”

    从借物资、建临时工厂赶订单的艰难时光走过,如今的格鲁奇已是拥有200名员工、6个分销中心和烟花表演价格最高超过10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6210万元)的大公司。从里根到小布什,每一位美国总统的就任典礼和4届奥运会上,都能看到格鲁奇烟花的身影。

    除了敬业和运气外,对这个已有165年历史的家族企业而言,凝聚力是其蒸蒸日上的重要因素。用美国家庭商业研究所主席韦恩·里弗斯的话说,格鲁奇家族的人善于化解“家族生意中刚露出苗头的危机”。

    2012年,菲尔和叔叔小菲利克斯、姑姑唐娜分别持有公司1/3的股份,菲尔希望进一步发展,后两者则希望拿钱退休。在买下两位亲人手中的股份后,菲尔成了公司惟一的东家。

    “家族企业的问题在于,随着一代代传承,枝叶变得过于繁茂。”菲尔说。如今公司完全由他打理,侄子们则参与经营,保证力量不被分散。

    今年7月4日的美国独立日,格鲁奇家族的烟花再次点亮了拉斯韦加斯的夜空。即使有了电脑点火的先进技术,当年经典的烟花表演也没失传,只不过价格翻了数百倍。最让菲尔享受的,仍是人们看到烟花时脸上的惊讶表情。

    玛氏:低调地建设“甜蜜帝国”

    在距华盛顿不远的郊区,一幢没有任何标记的两层深红色小楼前门紧锁,看起来和仓库没什么两样。但就是这座不引人注目的小楼,被当地人戏称为“克里姆林宫”,因为它是在《福布斯美国富豪家族榜》上排名第三的玛氏家族企业的总部。

    据美国《财富》报道,从彩虹糖、士力架、M&M巧克力豆到绿箭口香糖,这些产品对全世界数亿消费者而言耳熟能详,但这家年销售额超过33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049亿元)、每年广告支出超过8.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3亿元)的公司的所有者,和其总部风格一致,深居简出、异常低调。事实上,他们几乎不愿在任何媒体上曝光个人和家族信息。

    1911年,弗兰克·玛氏在母亲的指导下,在自家位于华盛顿塔克马的厨房里创办了玛氏糖果公司。据美国“Robinson Library”网站报道,这个身患小儿麻痹的孩子,青少年时期的大部分时间都和母亲泡在厨房里,学习制作各种糖果。

    1920年和第二任妻子埃塞尔一起将被更名为“Mar-O-Bar”的公司搬到明尼阿波利斯后,弗兰克迅速破产,连房子都没能留住。于是,他们决定回到塔科马再试一次,这在后来被证明是正确的选择。1923年,比普通巧克力棒又大又便宜的新品“银河棒”,让公司销售额连番8倍。

    1930年,弗兰克将耶鲁大学毕业的儿子佛利斯特打发到英国开拓新业务,尽管俩人关系紧张。玛氏全球糖果巨头的地位就此奠定。1934年弗兰克因肾衰竭辞世后,佛利斯特回到美国,并于此后彻底接手了全部家族生意。

    “我不是糖果制造商,我想建造帝国。”说出这句话的佛利斯特是天生的企业家,公司的成绩大半应归功于他。

    美国“Today I Found Out”网站称,1930年推出的以佛利斯特最心爱的马命名的士力架,灵感来自一种由牛轧糖、花生和焦糖混合的零食。它被佛利斯特“化腐朽为神奇”地裹上一层巧克力后,迅速火遍全球,年销售额超过2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4亿元)。

    1930年前后,在西班牙目睹了士兵在战争中的饮食状况后,佛利斯特发明了一种被硬壳包裹着的巧克力球。1941年问世后,“只溶在口,不溶在手”的M&M豆迅速成为美国最受欢迎的糖果。

    1969年,佛利斯特退休并将经营权交给儿子小佛利斯特、约翰和女儿杰奎琳。此时,玛氏已成为经营零食、主食、宠物食物的真正国际化企业。

    在公司400间办公室和分散在全球73个国家的制造基地的墙上,镶嵌着公司5项不可动摇的基本原则:品质、责任、互利、效率和自由。直到今天,这些理念仍深植于玛氏的企业文化、经营和长期发展规划中。尽管不少分析师质疑玛氏的未来,但它坚信,“我们只做最好的”。

    哈斯:一条牛仔裤“打天下”

    尽管荣登《福布斯美国富豪家族榜》前百,很少有人对哈斯家族印象深刻,除了一条全世界闻名的牛仔裤。《财富》杂志说,李维斯曾是牛仔裤惟一的代名词,也是美国的标志。

    据美国“History”网站报道,1853年,西部淘金热正如火如荼,日常用品供应异常短缺。24岁的德国移民李维·施特劳斯离开纽约来到旧金山,打算像哥哥一样开家小纺织品店。一位掘金者知道他主要生产用在帐篷和马车上的粗帆布时,立刻就提出用它做裤子,因为他找不到一条足够耐磨的裤子。

    帆布做成的工装裤受到矿工的欢迎,但他们抱怨它磨得慌。于是,施特劳斯尝试一种来自法国的“斜纹棉布”,也就是后来的牛仔裤面料。1873年,在常客内华达州裁缝雅各布·戴维斯帮助下,施特劳斯成功申请专利,标志着世界上最著名的服装之一——蓝色牛仔裤正式诞生。

    到上世纪20年代,李维斯的牛仔裤已成美国男性标准的工作服,并在其后几十年迅速深入人心,成为世界各地男女老少的衣橱必备。著名的金属铆钉、双弧线车花、红旗标志和双马皮印章,也一直延续至今。

    在施特劳斯重侄孙沃尔特·哈斯带领下,李维斯正式成为全世界领先的服装公司。2000年,美国《时代》杂志将受欢迎程度超越迷你裙、小黑裙的李维斯牛仔裤,命名为“20世纪的最佳流行”。

    然而,随着时尚风格日益丰富,过去10多年里,人们对这个品牌的忠诚和喜爱度并未转化为实际的购买力。1996年到达巅峰后,它开始走下坡路。

    美国男性在办公室里改穿西装长裤,女人也更愿用柔美舒适的衣服打扮自己。在市场整体低迷的环境下,这个“困在牛仔传统”里的服装巨头很难和品类更丰富的品牌竞争。更糟糕的是,即使买牛仔裤,消费者也倾向于Zara、H&M等便宜的快消品牌。

    这家有162年历史的家族企业该如何重拾昔日荣光?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发现,李维斯正努力迎合休闲运动的生活方式,试图以品牌文化打动消费者。2013年,李维斯的收入和利润实现5年来首次增长。

    当李维斯靠牛仔裤“打天下”时,鲜为人知的是,从施特劳斯在1897年向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提供28个奖学金开始,哈斯家族就一直致力于慈善。华盛顿家族慈善事业中心主席维吉尼亚·埃斯波西托称,多数家族做慈善“一代不如一代”,像哈斯家这样坚持不懈的非常罕见。

    事实上,从科研教学机构、公园、交响乐团、艺术博物馆到城市公共交通,到处都有哈斯家族的影子,只不过他们多数时候选择匿名捐赠,家族姓氏也很少出现在公共场合。以至于《纽约时报》禁不住抱怨:“在这个眼球时代,有个‘滑稽女儿’的希尔顿家族,竟比热心慈善的哈斯家族更有名。”

 

美国家族企业何以传承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