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5年07月08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两年、两所大学、两个国家

伊拉斯谟:为中国学生打开“欧洲之窗”

本报记者 贾晓静 《 青年参考 》( 2015年07月08日   18 版)

    16世纪欧洲著名学者、教育家德西德里乌斯·伊拉斯谟。

    1. 为数千中国学生打开“欧洲之窗”

    “伊拉斯谟计划像一条隐形的纽带,把很多人联系在一起。尽管已毕业好几年,我还是保持着这个习惯——在去一座城市出差、旅游前,只要在群里喊一声,一定会有不少当地的‘伊拉斯谟学生’跳出来欢迎你。比如今晚,我们这些久未谋面的‘伊拉斯谟人’就有一个北京校友见面会。”

    2015年6月12日,站在欧盟驻华使馆的讲台上,欧盟“伊拉斯谟世界之窗奖学金”计划中华校友会公共关系理事邓燔,用这样的开场白与台下学生分享起自己与伊拉斯谟间“剪不断的情缘”。

    在接受《青年参考》记者采访时,邓燔说起了自己的漫漫求学路。2008年从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系本科毕业后,她在海南大学攻读了第一个硕士学位。然后便“各种机缘巧合”地申请到了“伊拉斯谟奖学金”,成为当年几万赴欧学子中的一员。在法国和丹麦完成硕士学位后,她又到丹麦读了博士。直到2013年,28岁的她才回国,成为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至今惟一的“海归博士”教员,从此开始用另一种方式继续自己的求学之旅。

    谈起留学欧洲的日子,这位笑容温婉的女博士坦言,那是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经历。“要感谢‘伊拉斯谟’给我提供这样的机会,不然我不会成为现在的自己。”

    伊拉斯谟计划始创于1987年,因16世纪欧洲著名学者、教育家德西德里乌斯·伊拉斯谟而得名。这位享誉欧洲的哲人曾在法国、英国、意大利、瑞士和比利时学习和教书,并花费毕生精力促进不同文化、不同语言的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欧盟推出的伊拉斯谟计划,正是他教育精神的延续。

    2004年起,欧盟将“伊拉斯谟”项目增为“伊拉斯谟-世界(Erasmus Mundus)”项目,以支持欧洲同世界其他各国的学生交流,并加强支持欧盟以外的留学生,其推广的研究生奖学金项目,旨在吸引更多来自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学者到欧盟国家学习和交流,提高欧洲大学的竞争力和知名度。正因如此,数万名像邓燔这样有志于赴欧求学的“非欧盟”青年,才打开了认识欧洲,了解欧洲科技、文化、风俗的窗口。

    来自欧盟的数据显示,1987年,参加伊拉斯谟计划的学生总数为3244人。而28年后的今天,每年参与该计划的人数已增至20万。据统计,2004~2013年,已有2000多名中国学生获得该奖学金。

    2. 丰厚奖学金令竞争愈发激烈

    作为欧洲高等教育领域最富盛名的合作性学生交流项目,伊拉斯谟计划的每一门课程都由欧洲几所大学联合负责,专业涉及理、工、农、医、文、史、哲、经等。目前,该计划主要为硕士课程提供资助,也有少数博士课程。

    与欧洲其他奖学金不同,伊拉斯谟要求学生在欧洲求学期间必须选择欧盟内至少两个国家的两所学校完成学业,这两所学校不仅承认彼此所修课程学分,还会提供该国语言课程,帮助留学生适应新环境,而这也成为该计划最诱人之处。

    不愿透露名字的校友C是伊拉斯谟中国校友会中的“活跃分子”。2006~2008年间,他通过该计划在瑞典和法国完成了硕士课程。

    这位伊拉斯谟的“元老级”校友告诉《青年参考》,该计划最吸引自己的地方就在于“一箭双雕”。“伊拉斯谟要求学生前往两个国家,作为一个跨国、跨学校的教育项目,这是个新事物,突破了人们对传统学校教育的认识。”此外,“丰厚的经济支持”也令他无法拒绝。

    “奖学金是伊拉斯谟重要的吸引力来源。”邓燔告诉《青年参考》,“如今,伊拉斯谟给每位学生的奖学金一般为每年2.4万欧元(约合人民币16.5万),其中包含了学费、生活费等,发放1~2年。”

    官网资料显示,学生每月还可能有近1000欧元(约合人民币6850元)的生活补助。但据邓燔介绍,伊拉斯谟是个整体项目,每个子项目会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奖学金额度,如有的科目学费是每年8000欧元;有的可能只要6000欧元,学生就可能得到更充裕的生活津贴。

    然而,随着伊拉斯谟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原本有限的竞争也变得日趋激烈。欧盟公布的2013年该奖学金发放数据显示,当年全欧盟近200个硕士博士专业共收到34955份申请,最终只向2299人发放了奖学金,发放率仅为6.6%。

    “2004年该计划启动时,学生们拼信息——基本上谁更快得到信息,谁就有希望收到录取通知。现在,随着伊拉斯谟的名声越来越大,学生要拼实力了。申请时,你不光要有优秀的成绩,还要有社会工作经验、科研经验等。”邓燔说。

    在校友C看来,想从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除了有好成绩之外,更重要的是有清晰的目标。“你要搞清楚自己要去那里做什么,能给导师带来什么。你不是单纯去学习的,对欧盟和学校来说,他们更希望从你那里获得灵感、价值观和真知灼见。”

    由于名额稀缺,不少留学中介机构看准了这块市场,以“代申必中”为名,骗取学生高昂的申请费。对此,邓燔告诫学生,千万不要轻信网上其他人所谓帮助申请的承诺。

    “能否申请到学校,主要看你的材料是否能支撑你的诉求,而其他所谓‘助力’毫无意义。你所要做的就是把所有材料寄给所申请的学校,整个过程不过花300元人民币左右的邮费而已。”邓燔说。

    3. 在行“万里路”中读“万卷书”

    如今,伊拉斯谟计划的重要性已超出学术交流,成为加强欧盟年轻一代相互了解、相互融合的重要因素,甚至已出现“伊拉斯谟一代”这样的术语来指代那些通过该计划建立了国际友谊的学生们。

    “把伊拉斯谟学子称为‘世代’未免有些夸张,”校友C告诉《青年参考》,“但伊拉斯谟学生身上的确存在某种共性——都有共同的跨文化经历,至少能说两门以上外语。多数情况下,学生之间无需过多接触,似乎就能形成某种天然的信任。即使第一次见面,多数人也能像老朋友一样聊天、开玩笑。”

    与亲切热络的同学情谊相比,伊拉斯谟带给他们更多的收获,还是思维方式的改变。

    “最关键是学会反思。知识是必要的,但反思更重要。对既有现象的反思,对理论、判断、人类、世界,社会、国家和公民的反思。反思不是为了颠覆,而是用不同视角看问题,实现新的构建。”校友C认为,或许这就是伊拉斯谟本人在其著作《论自由意志》中所宣扬的“自由、平等交流精神”的最好传承。

    2004年,伊拉斯谟计划荣获西班牙阿斯图里亚斯王子国际合作奖,并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文化交流计划之一”。尽管如此,反对该计划的声音仍不时响起。

    批评者认为,伊拉斯谟的“旅游性质正逐渐高于学业交流”——很多申请该计划的留学生选择在两个以上的国家完成学业,但在每个地方都不过浮光掠影,有些人索性纵情山水之间,对真正的学术交流并无裨益。

    在校友C看来,这样的说法未免言过其实。“就我个人经历来说,在欧洲的两年时间,并未因旅游而荒废学业,只是在论文答辩后才出去溜达了一个月。在欧洲求学取得学位不难,但想拿到好成绩,还是要花大量时间。”

    “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是并行不悖的。”校友C用中国的古语指出,留学本身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很多伊拉斯谟学友的眼界都很开阔,这与他们四处游学的经历密切相关。”

    邓燔同样认为,伊拉斯谟带给了自己满满的收获,“两年时间辗转两个国家的确有些匆忙,但只有经历过种种纠结与不舍,你才会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我在短时间内体验了不同的文化和学术氛围,与操着不同语言的同学交流。两年时间,我在学习中思考,最终确定了人生方向。”邓燔告诉《青年参考》,硕士课程结束后,她又回到丹麦继续读博,在喜欢的地方钻研喜欢的学科。

    在邓燔的个人博客上,至今仍保留着她当年在海外求学时写下的心情点滴,在将要离开欧洲时,她写道:“有个朋友说,我刚习惯了一个国家,又马上奔赴另一个国家,是的,生活是如此无奈,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所有的所有,都将成为我一生中甜蜜而美好的回忆……”或许,这就是所有伊拉斯谟学生共同的心情写照。

 

伊拉斯谟:为中国学生打开“欧洲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