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股东诞生,美日顾虑重重
外媒:亚投行签约,中国的“外交胜利”
本报特约撰稿 郭悦
《
青年参考
》(
2015年07月01日
12
版)
|
|
|
|
6月29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协定》)的签署仪式在北京举行,57个意向创始成员国出席仪式,其中50个经本国立法机构批准的国家正式签署了该《协定》,亚投行的建设至此迈出关键一步。中国、印度、俄罗斯、德国、韩国、澳大利亚(与韩国并列),依次成为亚投行的前五大股东。
美国《国际商业时报》评论称,说服许多主要国家加入亚投行,本身就是中国的成功,是北京为试图成为“负责任、建设性的国际社会成员”向前迈出的重要一步。彭博社称,亚投行是中国的巨大成就。中国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则将签字仪式称为“双赢”。不过,《华尔街日报》指出,当亚投行从理论变为现实,中国仍面临很多挑战。
亚投行是中国“巨大的外交胜利”
6月29日,来自57个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的代表齐聚北京的人民大会堂,其中50个国家在《协定》上正式签字。在过去两年备受瞩目的亚投行,正式迈出关键一步。
根据《协定》内容,亚投行的法定股本为1000亿美元,分为100万股,每股的票面价值为10万美元。目前总认缴股本为981.514亿美元。亚投行行长最多可连任两个5年任期,目前担任亚投行多边临时秘书处秘书长的金立群,被视为热门人选。
在总认缴股本中,中方认缴额为297.804亿美元,暂时拥有亚投行30.34%的股份,是亚投行的第一大股东。拥有10~15%股份的印度将成为第二大股东,俄罗斯和德国分别名列第三和第四,澳大利亚和韩国则并列第五。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财经频道(CNBC)报道,丹麦、科威特、马来西亚、菲律宾、荷兰、南非和泰国等7个意向创始成员国,由于尚未获得国内立法机构的批准,此次未签署《协定》。这些国家可在年底前完成签约。
中国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各方将按照此前商定的时间表,积极推进各项筹建工作,确保亚投行如期在2015年年底前正式成立并及早投入运转。
6月29日当天,中国国家习近平在出席签署仪式时表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亚洲、离不开世界,中国也愿意为国际发展事业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中国愿同各成员国一道,将亚投行打造成专业、高效、廉洁的新型多边开发银行,共同为促进亚洲和世界经济繁荣作出贡献。
在英国广播公司(BBC)看来,亚投行对中国而言不仅是巨大的外交胜利,也服务于重要的经济目标;正在崛起的大国借此展示力量,但它是否有能力领导全球金融机构的改革仍有待观察。
新加坡交通部兼财政部高级政务部长杨莉明告诉法新社,亚投行“将为我们的企业提供新的机会,并促进亚洲可持续发展”。新加坡《联合早报》称其为“中国巨大的外交和战略胜利”。世界银行也发表声明,将亚投行看做重要合作伙伴。
在中国经济30年的高速增长后,国际金融机构的权力分配已无法反映全球经济格局的现实。一位英国官员告诉BBC:“如果外星人降落在地球上,他们会为中国在国际金融机构中的弱势感到困惑。”这被视为中国筹建亚投行的主要原因之一。
路透社称,中国在这一多边机构中拥有26.06%的投票权,相当于在绝大多数重大事项上拥有一票否决权。法新社称,亚投行总部设在北京,将进一步巩固中国在该机构中的突出地位。对于中国的绝对优势地位,有些成员国感到担忧。
但印尼驻华大使苏根·拉哈尔佐认为,亚投行已制定确保成员积极使用投票权的架构,中国不太可能使用否决权。印度财政部一位高官也认为,中国会谨慎行事,“认为一方可以单边掌控一个多边银行的想法,十分愚蠢”。
更何况,据《国际商业时报》分析,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的最初股权和投票权都将被逐渐稀释,中国也不例外。从长远来看,中国并不寻求在亚投行的一票否决权。
美、日仍对亚投行顾虑重重
6月24日谈及亚投行问题时,楼继伟明确表示,亚投行的大门一直对日本和美国敞开,但“截至目前,这两国尚未表露出加入亚投行的愿望或意图”。CNBC称,尽管拒绝加入亚投行给日美两国带来经济和地缘政治方面的负面影响,但两国似乎暂时无意改变想法。
《今日美国》报称,亚投行的快速进展和影响力日盛,让美国陷入尴尬,特别是在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协定(TPP)谈判始终未获突破性进展的情况下。美联储前主席本·伯南克告诉美联社,美国国会拒绝在多边金融机构中积极改革、错失发展良机,如今失去在亚洲基础建设项目中的主导权也只能怪自己。
CNBC则报道称,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可能坚守在美国盟友身边,避免加入亚投行。日本经济学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伊藤隆敏表示,日本将亚投行视为由中国主导的银行,不太可能加入。“亚投行内部缺乏对权力的制约,最有可能决定资金分配的是中国人。”他告诉CNBC,“日本担心亚投行将严重倾斜于中国希望推动的项目。”
“我们希望亚投行在扮演推动亚洲发展的金融机构角色的同时,能满足国际机构的标准。”日本官房长官菅义伟向日本共同社表示,“我们将密切关注亚投行,包括其实际操作。”
为了和中国“叫板”,今年5月,日本宣布将在5年内提供1100亿美元,用于支持亚洲开发银行的项目。“我们应吸引更多来自世界各地的资本,加强亚洲建设。”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告诉《日本时报》。
华盛顿则从一开始就极力劝阻其主要盟友投入亚投行的怀抱,只是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加强联系、在亚洲基础建设中分一杯羹的诱惑实在太大,很多“小伙伴”并没有“听话”。但直到现在,美国也没放弃对亚投行的“挑剔和怀疑”。
前驻亚洲开发银行美国特使柯蒂斯告诉《华尔街日报》,如果项目涉及领土争端或其他中国认为政治敏感的问题,中国将采取怎样的行动值得怀疑。
布鲁金斯研究学会高级研究员拉杰·德赛则认为,既然无法摒弃对中国和亚投行的猜忌,不如大方加入。从长远来看,日本可能认识到加入亚洲重要机构的必要性。
亚投行考验北京的管理风格
正如《华尔街日报》所说,在不到两年时间里成功将建设亚投行落到实处,是中国发展全球影响力的里程碑,但面对这个世界瞩目的复杂多边组织,如何管理才是其最难的部分。该组织涉及一系列国家的利益,在其中保持平衡比单纯以旁观者身份批评现有全球秩序,要困难得多。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希(音)告诉《华尔街日报》,领导一个多边机构可能需要更微妙的方式。“中方必须小心谨慎,否则亚投行仍可能崩溃。”
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马尔科姆·库克则告诉《联合早报》:“很多国家的参与意味着亚投行的管理将十分复杂。参与方越多,牵扯的利益方就越多,每位成员国都希望机构多照顾己方的利益。”
尽管亚太地区渴望亚投行带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但在亚投行正式成立的过程中,中国已遇到一些阻力,且这样的困难在将来可能越来越多。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印度对亚投行行长的职位“虎视眈眈”。印度尼西亚则呼吁将亚投行总部设在雅加达而非北京。
6月29日,在南中国海领土争端中与中国关系恶化的菲律宾,虽派出财长罗伯特·谭参与签约仪式,但在签署《协定》时“临阵脱逃”。菲财政部秘书普里西马明确表示,菲律宾不会加入亚投行。6月初,菲总统阿基诺三世表示,菲律宾对加入亚投行“非常谨慎”,希望其“不受我们两国之间变化莫测的政治形势影响”。
其实,在亚投行筹建阶段,中国曾承诺将亚投行打造为公开透明、有社会意识的开发银行,将中国启动项目工作的效率带到亚投行,还承诺减少其他多边金融机构中常见的官僚主义等问题。
知情人士透露,为降低成本、减少政治博弈,亚投行将成立非常驻董事会。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曾在今年3月表示,北京将从其他多边开发银行中汲取经验、避免走弯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楼继伟也在《人民日报》撰文指出,亚投行对腐败、欺诈等行为持“零容忍”态度,并将尽快提出基建备选项目,力争“一炮打响”。
前世界银行官员大卫·多拉尔则表示,如果中国最终能找到更好的模式,有效推进可行且管理良好的项目,帮助提升现存多边机构的作用,那将是一项重大成就。
本版图片来源 CFP
6月29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协定》)的签署仪式在北京举行,57个意向创始成员国出席仪式,其中50个经本国立法机构批准的国家正式签署了该《协定》,亚投行的建设至此迈出关键一步。中国、印度、俄罗斯、德国、韩国、澳大利亚(与韩国并列),依次成为亚投行的前五大股东。
美国《国际商业时报》评论称,说服许多主要国家加入亚投行,本身就是中国的成功,是北京为试图成为“负责任、建设性的国际社会成员”向前迈出的重要一步。彭博社称,亚投行是中国的巨大成就。中国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则将签字仪式称为“双赢”。不过,《华尔街日报》指出,当亚投行从理论变为现实,中国仍面临很多挑战。
亚投行是中国“巨大的外交胜利”
6月29日,来自57个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的代表齐聚北京的人民大会堂,其中50个国家在《协定》上正式签字。在过去两年备受瞩目的亚投行,正式迈出关键一步。
根据《协定》内容,亚投行的法定股本为1000亿美元,分为100万股,每股的票面价值为10万美元。目前总认缴股本为981.514亿美元。亚投行行长最多可连任两个5年任期,目前担任亚投行多边临时秘书处秘书长的金立群,被视为热门人选。
在总认缴股本中,中方认缴额为297.804亿美元,暂时拥有亚投行30.34%的股份,是亚投行的第一大股东。拥有10~15%股份的印度将成为第二大股东,俄罗斯和德国分别名列第三和第四,澳大利亚和韩国则并列第五。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财经频道(CNBC)报道,丹麦、科威特、马来西亚、菲律宾、荷兰、南非和泰国等7个意向创始成员国,由于尚未获得国内立法机构的批准,此次未签署《协定》。这些国家可在年底前完成签约。
中国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各方将按照此前商定的时间表,积极推进各项筹建工作,确保亚投行如期在2015年年底前正式成立并及早投入运转。
6月29日当天,中国国家习近平在出席签署仪式时表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亚洲、离不开世界,中国也愿意为国际发展事业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中国愿同各成员国一道,将亚投行打造成专业、高效、廉洁的新型多边开发银行,共同为促进亚洲和世界经济繁荣作出贡献。
在英国广播公司(BBC)看来,亚投行对中国而言不仅是巨大的外交胜利,也服务于重要的经济目标;正在崛起的大国借此展示力量,但它是否有能力领导全球金融机构的改革仍有待观察。
新加坡交通部兼财政部高级政务部长杨莉明告诉法新社,亚投行“将为我们的企业提供新的机会,并促进亚洲可持续发展”。新加坡《联合早报》称其为“中国巨大的外交和战略胜利”。世界银行也发表声明,将亚投行看做重要合作伙伴。
在中国经济30年的高速增长后,国际金融机构的权力分配已无法反映全球经济格局的现实。一位英国官员告诉BBC:“如果外星人降落在地球上,他们会为中国在国际金融机构中的弱势感到困惑。”这被视为中国筹建亚投行的主要原因之一。
路透社称,中国在这一多边机构中拥有26.06%的投票权,相当于在绝大多数重大事项上拥有一票否决权。法新社称,亚投行总部设在北京,将进一步巩固中国在该机构中的突出地位。对于中国的绝对优势地位,有些成员国感到担忧。
但印尼驻华大使苏根·拉哈尔佐认为,亚投行已制定确保成员积极使用投票权的架构,中国不太可能使用否决权。印度财政部一位高官也认为,中国会谨慎行事,“认为一方可以单边掌控一个多边银行的想法,十分愚蠢”。
更何况,据《国际商业时报》分析,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的最初股权和投票权都将被逐渐稀释,中国也不例外。从长远来看,中国并不寻求在亚投行的一票否决权。
美、日仍对亚投行顾虑重重
6月24日谈及亚投行问题时,楼继伟明确表示,亚投行的大门一直对日本和美国敞开,但“截至目前,这两国尚未表露出加入亚投行的愿望或意图”。CNBC称,尽管拒绝加入亚投行给日美两国带来经济和地缘政治方面的负面影响,但两国似乎暂时无意改变想法。
《今日美国》报称,亚投行的快速进展和影响力日盛,让美国陷入尴尬,特别是在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协定(TPP)谈判始终未获突破性进展的情况下。美联储前主席本·伯南克告诉美联社,美国国会拒绝在多边金融机构中积极改革、错失发展良机,如今失去在亚洲基础建设项目中的主导权也只能怪自己。
CNBC则报道称,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可能坚守在美国盟友身边,避免加入亚投行。日本经济学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伊藤隆敏表示,日本将亚投行视为由中国主导的银行,不太可能加入。“亚投行内部缺乏对权力的制约,最有可能决定资金分配的是中国人。”他告诉CNBC,“日本担心亚投行将严重倾斜于中国希望推动的项目。”
“我们希望亚投行在扮演推动亚洲发展的金融机构角色的同时,能满足国际机构的标准。”日本官房长官菅义伟向日本共同社表示,“我们将密切关注亚投行,包括其实际操作。”
为了和中国“叫板”,今年5月,日本宣布将在5年内提供1100亿美元,用于支持亚洲开发银行的项目。“我们应吸引更多来自世界各地的资本,加强亚洲建设。”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告诉《日本时报》。
华盛顿则从一开始就极力劝阻其主要盟友投入亚投行的怀抱,只是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加强联系、在亚洲基础建设中分一杯羹的诱惑实在太大,很多“小伙伴”并没有“听话”。但直到现在,美国也没放弃对亚投行的“挑剔和怀疑”。
前驻亚洲开发银行美国特使柯蒂斯告诉《华尔街日报》,如果项目涉及领土争端或其他中国认为政治敏感的问题,中国将采取怎样的行动值得怀疑。
布鲁金斯研究学会高级研究员拉杰·德赛则认为,既然无法摒弃对中国和亚投行的猜忌,不如大方加入。从长远来看,日本可能认识到加入亚洲重要机构的必要性。
亚投行考验北京的管理风格
正如《华尔街日报》所说,在不到两年时间里成功将建设亚投行落到实处,是中国发展全球影响力的里程碑,但面对这个世界瞩目的复杂多边组织,如何管理才是其最难的部分。该组织涉及一系列国家的利益,在其中保持平衡比单纯以旁观者身份批评现有全球秩序,要困难得多。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希(音)告诉《华尔街日报》,领导一个多边机构可能需要更微妙的方式。“中方必须小心谨慎,否则亚投行仍可能崩溃。”
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马尔科姆·库克则告诉《联合早报》:“很多国家的参与意味着亚投行的管理将十分复杂。参与方越多,牵扯的利益方就越多,每位成员国都希望机构多照顾己方的利益。”
尽管亚太地区渴望亚投行带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但在亚投行正式成立的过程中,中国已遇到一些阻力,且这样的困难在将来可能越来越多。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印度对亚投行行长的职位“虎视眈眈”。印度尼西亚则呼吁将亚投行总部设在雅加达而非北京。
6月29日,在南中国海领土争端中与中国关系恶化的菲律宾,虽派出财长罗伯特·谭参与签约仪式,但在签署《协定》时“临阵脱逃”。菲财政部秘书普里西马明确表示,菲律宾不会加入亚投行。6月初,菲总统阿基诺三世表示,菲律宾对加入亚投行“非常谨慎”,希望其“不受我们两国之间变化莫测的政治形势影响”。
其实,在亚投行筹建阶段,中国曾承诺将亚投行打造为公开透明、有社会意识的开发银行,将中国启动项目工作的效率带到亚投行,还承诺减少其他多边金融机构中常见的官僚主义等问题。
知情人士透露,为降低成本、减少政治博弈,亚投行将成立非常驻董事会。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曾在今年3月表示,北京将从其他多边开发银行中汲取经验、避免走弯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楼继伟也在《人民日报》撰文指出,亚投行对腐败、欺诈等行为持“零容忍”态度,并将尽快提出基建备选项目,力争“一炮打响”。
前世界银行官员大卫·多拉尔则表示,如果中国最终能找到更好的模式,有效推进可行且管理良好的项目,帮助提升现存多边机构的作用,那将是一项重大成就。
本版图片来源 C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