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5年06月17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揭示19世纪美国出版业轶闻

《最后的图书猎人》:美国曾是盗版商乐园

本报记者 张宝钰 《 青年参考 》( 2015年06月17日   20 版)

    《最后的图书猎人》宣传海报

    《最后的图书猎人》于今年5月在美国上市。

    马修·珀尔

    在国际版权保护机制尚不完善的年代,美国曾是盗版商的乐园,并催生了以外国畅销书为目标的“图书猎人”。时隔百余年,其中的种种逸闻趣事,终于借一部小说重见天日。

    当国际版权法尚未成型,国际图书市场处在“洪荒岁月”之时,外文译本为出版商提供了一个风险与机遇并存的乐园。后世的文艺史学家和小说家,也乐于从中寻觅灵感。

    上个月,一本名为“the last Bookaneer”的小说在美国上市,引发了诸多评论家和历史学者的兴趣。其中的“Bookaneer”是作者马修·珀尔自创的新词,连《牛津大词典》也不曾收录。从作者意图和书中内容判断,这个词汇指代的是曾经真实存在的一类角色——“图书猎人”。

    什么是图书猎人?他们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生僻的词汇引发了无尽遐想。事实上,该书曲折情节背后隐藏的,是19世纪前后国际图书出版业中一段比小说更精彩的历史。

    从小说中读出的历史真实

    根据美媒的说法,《最后的图书猎人》“用离奇的笔触”描述了达文波特和贝利亚两位主角,想尽一切办法前往南太平洋中部的萨摩亚岛的经历。孤岛上,英国小说家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声称正在完成毕生最后一部小说。两位图书猎人都想赶在对手到达前拿到书稿,以交给纽约的出版商,换取巨额悬赏。为此,他们勾心斗角、奇计百出。

    马修·珀尔表示,书中大部分情节都以史为据,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也确有其人,《金银岛》、《化身博士》等长篇小说都是他的得意之作。耐人寻味的是,史蒂文森在人生的最后几年里,确实是和家人在萨摩亚岛过着半隐居的日子。

    这在无形中增加了这部小说的可信度和说服力。美国1776年建国后,就各个领域颁布了明确的法律条令,但就出版业来讲,当时的美国不承认外国书籍的版权。换句话说,如果你是英国作家,美国出版商就可以自由且免费地出版你的作品——不用取得原作者许可和支付税费。可能的挑战只有一个:出版商要尽早拿到底稿,并把它印刷发售。

    《纽约时报》指出,由于当时英国的文化产业在全球绝对领先,该国的书籍在美国市场最好卖。图书猎人可谓这一环境下的必然产物,他们中有专业的出版商,在英国各地打探行情;还有为出版商服务的中间人,负责在第一时间搞到新鲜的手稿,转交美国老板。

    如果单看行为,这伙人俨然是一群现代意义上的“盗版贩子”,但参照当时的法律,他们的做法并未违法。直到1891年7月1日,美国颁布《国际版权法案》,开始对外国作品提供版权保护,要求本国商人在出版外国书籍时拿到许可并支付稿酬,类似现象才算告一段落。

    简单地讲,《最后的图书猎人》描述了两位图书猎人为赶在《国际版权法案》生效前拿到史蒂文森的最新作品而争斗的故事。

    宽松法律催生“盗版之国”

    英国《独立报》提到,美国独立后的一个多世纪里,由于英美没有签署互惠协议,美国又不保护外国作者的版权,19世纪前后的美国书商显得格外嚣张,他们借助图书猎人搜刮到查尔斯·狄更斯和托马斯·哈代等人的最新作品,然后在美国大量重印,既不付钱给作者,也不用担心销量——因为成本低廉,根本不用考虑卖多少才算“回本”。

    1843年,狄更斯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圣诞颂歌》发行,在英国和美国遇到了截然不同的景象:该书在英国售价约2英镑,而到了北美,花6美分就可以读到,甚至在美国的火车时刻表背后,也能看到这篇小说的连载。《圣诞颂歌》在美大受追捧,被称为“当年最深入人心的作品”,讽刺的是,身在大洋彼岸的狄更斯本人,始终没有拿到一分钱稿费。

    随着图书猎人大批潜入英国,美国出版商“盗版”他国图书的速度愈发令人咋舌。美国政治家、哈佛大学校长爱德华·埃弗雷特(1794~1865)在其主编的《北美评论》中曾这样提到,“通常来说,一本优秀的著作在英国还没印完,我们已经拿到手稿或大样了”。

    双方在政治目标上屡有冲突,但英国作为当时世界第一文化大国的地位无可置疑,美国公众也将英国视为本国文化的源泉。其实,早在1790年,美国即颁布《联邦版权法》,声明立法的目的在于通过对作者的保护,来促进本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可另一方面,在立法者看来,保护外国作者的权益意味着要抬升书的成本和售价,不利于文化思想的普及和国民素质的提升。在这种区别对待的立法精神指导下,美国政府在制定保护政策时,把促进本土文化发展放在首位,与欧洲全力保护著作人利益的做法大相径庭。

    版权法颁布后,美国国内出版市场急骤升温。一些书商为了抢先拿到外国书稿,出面行贿英国出版公司或印刷厂的员工。除此之外,为了追求速度和时效,很多书商拿到书稿即开始印刷,未做修改和校订,导致错漏百出。在《最后的图书猎人》一书中,史蒂文森(Stevenson)的名字,被粗心的纽约商人改成了“史蒂芬森”(Stephenson)。

    美国“artery.wbur.org”网站分析认为,美国在立国后的短短100年时间内迅速崛起为版权经济大国,与建国之初采取的宽松版权政策不无关系。

    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劳伦斯·莱斯格则这样评价美国早年的图书盗版轶事:“事实上,我们生来就是一个‘海盗’国家,如果我们不以此为耻,多少有些虚伪。”

    图书猎人退隐,畅销书榜诞生

    外国作家眼见自己的作品在新大陆热销,却拿不到分毫酬劳。美国媒体人迈克尔·科达在其著作《畅销书的故事》中披露,狄更斯于1842年首次访美时,看到书店内摆满了英国作家的“盗版书”,气不打一处来,回国后立即写了《美国纪行》,对那个原英国殖民地大加挞伐,要求政府立即修改相关法条,保护著作人权益。更令他哭笑不得的是,这本《美国纪行》很快也在美国书商的“盗版攻势”下沦陷。

    事实上,包括维克多·雨果在内的一大批欧洲文豪,都曾先后向美国国会请愿,要求修法。同时,美国本土作家也因为国内市场长期被英国书籍占据,产生了不满情绪——包括马克·吐温和斯托夫人在内的美国小说家发现,由于没有与英国的互惠协议,英国作家无法在美国拿到版税,美国作家的书籍出口到英国时,同样无法享受版税福利。

    1852年,斯托夫人的反奴隶制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发行,迅速风靡世界。在英国,它的销量几乎是在美国的3倍,但碍于没有相关法律支撑,斯托夫人无法从中受益。

    即便如此,情况依然无法在朝夕之间逆转。美国人普遍相信,保护民众享受到廉价书籍的权利,远比保障几位作家的福利更有意义。直到19世纪末,华盛顿才开始通过双边条约小规模地对特定国家进行保护,并在此基础上推动了1891年《国际版权法案》出炉。

    在马修·珀尔的《最后的图书猎人》中,达文波特和贝利亚这两位主人公,急着赶在那一年7月1日前找到史蒂文森本人,拿到小说手稿。为此,他们只身闯入所罗门群岛的奴隶主庄园,与食人族周旋,险些成为瘟疫的牺牲品,与传教士和萨摩亚人部落纷争不断。谈到故事的结局,珀尔略带神秘地表示,“我只是让每个人获得了因果报应”。

    英国广播公司(BBC)历史杂志如此评价珀尔的著作,“这是一个非常迷人的故事,充满了冒险和欺骗,他(珀尔)用巧妙的构思描绘了文学和商业之间纷繁复杂的关系。”

    美国作家凯特·桑德斯告诉《时代》周刊,这是文学史上非常经典的案例,作者通过塑造图书猎人们的形象,展示了英国维多利亚时代人们的精明和机智。

    致力于版权法研究的律师戴维德·尼默也表示,在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美国拒不加入多边版权架构,让自己变成了名符其实的“版权孤岛”。直到《国际版权法案》付诸实施,英语世界的出版业得到进一步融合,一度风光的图书猎人们才逐渐走进历史。

    这倒也不算什么坏事。在此之前,美国书商总担心外国著作人找上门来讨要版税,遂就图书销量含糊其辞、不事声张。而随着跨国版权保护机制成型,出版商终于可以不再躲躲闪闪,也逐渐认识到扩大宣传的积极意义,于是有了各类畅销书排行榜。

 

《最后的图书猎人》:美国曾是盗版商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