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5年06月17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就业难,创业也不易

外媒:外国人在中国“淘金”越来越难

本报特约撰稿 郭悦 《 青年参考 》( 2015年06月17日   12 版)

    外国面孔在中国的就业市场中不再吃香。

    来自法国的范妮·戈布(左)和玛丽亚·福恩斯特(右)。

    又一年毕业季渐入尾声,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就业形势的复杂和严峻仍在考验着中国数百万应届毕业生。相应地,外国人在中国的就业市场中,也似乎不再那么吃香。

    与青年失业率高企的西方相比,中国曾是西方年轻人实现梦想的地方。但如今,外国人在中国“淘金”的难度越来越大。正如《华尔街日报》所说,仅靠一张西方面孔就能在华找到工作的好时候,已经过去。

    许多外国人希望在中国工作

    别致的开襟夹克、齐膝短裤和贝雷帽,迷你波比服装公司设计的童装看上去与法国春天百货中出售的服装没啥区别,但这家公司并不在巴黎,而是位于距上海仅数小时车程的苏州。

    法国商科联盟国际商学院毕业生范妮·戈布和玛丽亚·福恩斯特是这个童装品牌的创始人,今夏童装系列初战告捷让她们热情高涨,兴致勃勃地计划下一步举措,包括在线和实体店销售。

    将“巴黎范儿”和迎合肥胖儿童需求的弹性面料、长腰带相结合的点子,来自戈布。她在法国里尔和中国上海学习时尚和商业,并在美国度过了间隔年,最终将大码市场确定为自己的发展方向。这是个庞大的市场,中国有1.2亿18岁以下的肥胖未成年人。

    福恩斯特告诉英国《金融时报》,中国真正的优势是规模。“这里的机会比法国更有吸引力。如果你想出一个新主意,实现它的空间真的很大。”她说。

    《金融时报》称,中国经济的飞速增长和进入城市的低廉费用,吸引着全世界越来越多渴望创业的毕业生。法国格勒诺布尔高等商学院国际商务专业系主任尼克·桑德斯表示,在中国学习过一年国际商务硕士(MIB)的学生中,很多人想留在那里工作。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称,尽管去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但相比欧美国家仍称得上蓬勃发展。许多外国人相信,自己在中国的发展前景会比本国好。

    在法国商学院毕业的企业家马蒂厄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拿到了第二个学位。他目前在北京和上海经营一家市场研究公司,并计划在香港设立第三个办事处。他希望到今年年底拥有20名员工、营业额达到700万元。

    对马蒂厄而言,在中国工作的好处显而易见,特别是市场的灵活性和高效率。但他也警告称,中国的商业环境并非总是顺风顺水,许多到中国“淘金”的外国人发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在中国“淘金”越来越难

    到中国工作,乔·菲利普斯的条件看起来再理想不过。他拥有一半中国血统、两万美元存款、温和亲切的性格,以及“东亚研究”学士学位和商务经验。2010年秋,他和朋友从美国西雅图来到北京创业,开啤酒公司。“奶与蜜之地在召唤我。”他兴致勃勃地说。

    可仅一年后,奶与蜜都消失了。在中国建立外资企业的成本比他预期高得多,几乎每一步都能遇到官僚主义和不透明的规则,酒吧和餐馆老板也往往在表达最初的热情后销声匿迹。“我失败了。”回到美国的菲利普斯告诉彭博社,“那些认为只要去中国就能做生意的企业家疯了。”

    在澳大利亚学习汉语和工程学后,布雷特·埃德曼来北京碰运气,但他没能进入梦寐以求的公司。“他们似乎没什么兴趣跟我交谈,即使我的专业和他们的业务直接相关。”25岁的他告诉《纽约时报》,“这有点奇怪。”和所有淘金热一样,很少有人真的在中国挖到金子。

    “有人认为中国是一片所有外国人都能成功的土地,这不是真的。”本恩资本的迈克尔·索恩曼表示,“他们不一定希望我们来中国。”国际律师事务所Harris & Moure的马修·埃德森认同这一观点:“美国是移民国家,但中国不是。”

    正如《华尔街日报》所说,这里仍充满希望,但许多人已意识到,靠一张外国面孔就能找到工作的好时候过去了。加拿大《环球邮报》也写道,强劲的经济增长并不意味着个人良好的就业前景。那些没有专业技能、中文较差的外国人,可能赚得比在本国还少。

    英国《卫报》称,留学归来的中国人是外国人最大的竞争对手,他们拥有外国大学学位、多种语言技能和国际视野,是“更合格的求职者”。美国人力资源咨询公司翰威特的一项研究表明,对中国企业而言,雇用来自发达国家的员工,成本比招当地人高50~200%。

    跨国公司仍需要外国人,但大多数是中高层职位,高学历和丰富经验是最基本的要求。年轻毕业生想在银行、私人股本、管理咨询等利润丰厚的行业寻找高薪工作,越来越难。

    “就业市场肯定会萎缩。”59岁的芬兰人约翰尼·宏康南在中国有14年的工程师和工厂经理经验,他抱怨说,企业要求人员有60岁的经验,却希望他只有45岁或50岁。

    不懂中国文化是“硬伤”

    数百名求职者穿梭在北京一家豪华酒店的外国人招聘会上,有人衣冠楚楚、夹着公文包和崭新的简历,也有人穿着邋遢的T恤和褪色的牛仔裤。他们知道,在中国找工作不像过去那么容易了,今年的就业形势尤为严峻,只看到亚洲巨人的吸引力就贸然前来的举动有点冒险。

    究其原因,CNN指出,意大利古代探险家马可·波罗在中国为皇家服务了17年,如今多数想在中国生活、工作的外国人却不愿投入这么多时间了解中国。“这只是赚钱的地方。”在广州生活4年的俄罗斯时装模特阿斯科洛娃直言。

    6月6日,北京师范大学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在第三届文化创新国际论坛上发布了该院年度成果报告《外国人对中国文化认知与渠道调查报告》。报告称,中国形象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认可,但中国文化的被认知程度整体偏低,74.2%的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符号认知程度为不及格。其中,“面子”是最不为外国人认知的中国文化符号之一。

    “中国的市场可以讨价还价,一些工作面试也如此。但西方人不喜欢在生活中讨价还价,而喜欢被人需要的感觉。”凯业必达中国区CEO尼克·库奇阿纳拉说。

    从这个角度看,外国人遭遇的求职困境很容易解释:他们不懂中国。和同样年轻、受过教育的外国人相比,当地人语言更好、更熟悉国情、更有经验。

    美国电子杂志“茶叶之国”认为,中国人对外国人的看法已发生巨大改变,他们的存在不被视为新奇、令人兴奋和具有特殊地位。如今的雇主寻求的是价值。

    “在中国,展示自己真正的才能很重要。”美国招聘公司瀚纳仕的中国区总监西蒙·兰斯告诉CNN,这包括语言技能和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德国人马克斯·施托尔茨知道“关系”的重要性,他自己就通过女友在广州找了份销售工作。“关系在找工作时很重要,而且通常比较管用。”

    阿斯科洛娃也是通过在中国遇到的商业伙伴,才在香港注册了一家贸易公司。“我们会遇到文化差异的困扰,在一开始工作时会感到很难,但其他地方没有这样的发展机会。”她说。

    “教英语”是外国人最后的退路

    2010年在报纸上读到关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新闻后,米贾·斯利文斯基立刻买了张飞往北京的单程票,住了5天旅馆后找到一份英语教师的工作。当时,他刚获得波兰大学的政治学学位,却在当地找不到工作。

    如今,28岁的他早已厌倦了教英语,但找其他工作太难了。他去过招聘会,令人失望的是,多数公司还是在招英语老师。“可能有些工作真的很好。”他告诉《纽约时报》,“但外国人之间竞争激烈,公司不会仅仅因为你是白人就给你工作。”

    佛蒙特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的马克斯·肖勒已在北京一家幼儿园教了10个月英语,月薪一万元人民币,大多数被用于偿还学生贷款。“我目前的处境很可怕。”他担心自己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越来越挑剔的外国求职者希望得到技术、营销或媒体等领域的工作。但对不少人而言,教英语仍是他们“最后的退路”,尽管雇主的要求越来越高,找这么一份工作也并不容易。

    “我在2005年拿到旅游签证,那时我即使中文不好也找到了工作。”北京华尔街英语培训公司的教师彼得·霍德森说,“现在不像过去那么容易了。”

    “欧洲经济好转时,我会考虑回国。”23岁的西班牙小伙米格尔正在寻找一份工程领域的工作,“找工作不难,但找合适的工作真的很难。”

    60岁的布雷斯格德尔试图在国际学校寻找数学教师的工作时,被57岁以下的年龄限制卡住了。如果找不到工作,他打算和妻子回到新西兰农场,与猪为伴。

    但与他同岁的妻子修娜显然并不喜欢这种消极的计划。“我们在四处撒网。相比养猪户,我更愿嫁给一个数学老师。”她告诉《华尔街日报》。

 

外媒:外国人在中国“淘金”越来越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