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5年06月10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后布拉特时代,FIFA仍存三大疑团

本报记者 温莎 《 青年参考 》( 2015年06月10日   22 版)

    普拉蒂尼接任FIFA主席的前景被外界看好。

    布拉特辞职,或与FIFA的众多赞助商“造反”有关。

    111岁的国际足联(FIFA)仍然在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丑闻中挣扎。原FIFA主席布拉特的“闪辞”并未让风波平息,反而牵出了更多的议论与猜测。


    “过去40年,我的生活与国际足联和足球密不可分,我珍惜FIFA和足球胜过一切,只想做对它们有益的事。”尽管布拉特已辞职一周,他的临别感言还是一再被人们回味,“我虽然赢了国际足联主席的位子,但没赢得整个足球界的支持”。

    无论纵横足坛17载的布拉特会有怎样的结局,他的匆匆离去都意味着下一任主席的选举程序将重启。据美联社报道,选举可能在今年12月到明年3月间举行。

    而在布拉特身后,围绕他一手建立的足球帝国,外界的推测和分析还在继续。

    老布“闪辞”系内外交困?

    “我自愿让出位置,为的就是减少外界对国际足联的直接压力。”6月5日,布拉特在接受德国《图片报》采访时表示,“我的首要目标是保护国际足联,让它能继续以独立机构的形象延续下去。国际足联永远是关乎足球的机构,足球是最重要的。”

    美国《华盛顿邮报》似乎不太相信老布的说辞。该报指出,布拉特辞职,源于美国司法部门的压力。逮捕了7名FIFA高官后,美国联邦调查局虽没公开表示布拉特涉及腐败,但有报道称,美国执法人员正在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以布拉特之精明,他不可能意识不到麻烦有多大,试图“退一步海阔天空”称得上合情合理。

    英国《独立报》也指出,顶着指责与质疑成功连任的布拉特之所以急流勇退,就是因为被抓到了把柄。南非广播公司日前曝光了一封写于2008年的神秘信件,提到了1000万美元的贿选款项,在把国际足联秘书长瓦尔克卷入漩涡的同时,也在布拉特头顶烧了一把火。

    美国《时代周刊》更是宣称,早在当上主席前,担任国际足联秘书长的布拉特就曾收取100万美元贿赂;此后,布拉特侄子的公司成为FIFA“重要合作伙伴”;2010~2013年,布拉特领导的、由24人组成的FIFA执委会中,5人因“涉腐”去职。

    正如英国第四频道(channel 4)所感慨,从美国司法部门逮捕7名FIFA高官到南非世界杯贿选丑闻,不断扩大的“裂缝”令布拉特脚下看似坚固的王座摇摇欲坠,慢慢坍塌。

    按照欧美媒体的分析,布拉特辞职也与内部压力有关。在层出不穷的丑闻面前,一些大牌赞助商纷纷宣布要与国际足联保持距离。作为“国际足联官方合作伙伴”,去年年底,索尼已宣布不再与FIFA续约。FIFA高官被捕后,VISA也表示,将“重新考虑赞助”。布拉特希望借自己的辞职,让赞助商对国际足联恢复信心。

    挑选继任者有多少门道?

    无论如何,布拉特已走进历史。身处一个突然到来的新时代,国际足联除了要应付咄咄逼人的调查,还得尽快选出下任“掌门”。就此,《华盛顿邮报》用略带讽刺的语气写道,国际足联涉及数十亿美元的生意,其主席候选人不仅要得到世界认可,还必须具有政治手腕,擅长表现“虚伪的热情和友好”,出色完成中间人的使命。

    要说呼声最高的继任者,现任欧足联主席、FIFA副主席普拉蒂尼当仁不让。众所周知,布拉特在位时,普拉蒂尼一直拒绝参选,两人的关系也扑朔迷离。

    如今,没了老布的阴影,普拉蒂尼终于可以展现野心。美国《每日星报》认为,作为前世界足球先生,普拉蒂尼有名气;作为欧足联主席,他不缺乏经验和国际支持;但另一方面,与布拉特亦敌亦友的经历,不知会对他的参选产生何种影响。

    约旦足协主席阿里·侯赛因王子也重新看到了光明的前景。尽管在5月29日的选举中打了退堂鼓,但在布拉特辞职当天,阿里就向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暗示,他很可能卷土重来。“我们不得不做更多事来解决这个组织(国际足联)遇到的麻烦。”他说。

    据《纽约时报》分析,阿里王子的最大劣势是他同欧洲太过亲密,亚洲和中东国家可能担心自身利益受损。若亚足联主席谢赫·萨尔曼“亲自上场”,阿里的前途难称乐观。

    其他候选人脱颖而出的希望都不大。西班牙球王菲戈在球迷间的号召力毋庸置疑,但缺少经验是其致命弱点;荷兰足协主席范普拉格和FIFA副主席大卫·吉尔有管理经验,但人脉尚浅;至于非足联主席哈亚图,他在“反腐风暴”中能否自保尚未可知,相信也不会贸然出击;美国足协主席古拉提则受制于大批FIFA成员国的“反美情绪”,遑论还有像俄罗斯这样的“绊脚石”——莫斯科绝不会坐视美国官员执掌国际足联。

    或许正如《纽约时报》所言,所有媒体提及的候选人都身处足球圈,但什么是国际足联真正需要的?正如布拉特在辞职时所言,FIFA需要的是改革。这可能需要一个清清白白、从未置身“游戏”中的人,或者是超级英雄担当重任;看上去,前者比后者更好找。

    2022年世界杯会否“易主”?

    进入后布拉特时代,国际足联内部仍有不少悬案亟待解决,首要的,就是2018年与2022年世界杯是否会更换举办国。

    俄罗斯早在2010年便获得了2018年世界杯的主办权,卡塔尔则被选中承办2022年的赛事。此后,有关两国“贿选”的指责始终不曾停歇。为此,国际足联指派美国律师迈克尔·加西亚进行调查。加西亚在去年年底提交了调查报告,但报告全文至今没有公开。

    国际足联章程规定,遇到“不可抗力和不可预见的突发事件”,可取消世界杯比赛。“若能证明有人试图通过非法手段获得世界杯主办国的位子,当然能改变原先的决定。”瑞士法学教授马克·皮特告诉美联社,“不能完全否定这种可能性。”

    虽说俄罗斯方面为此紧张,在西方媒体涉及国际足联黑幕的报道中,俄罗斯出现的频率却不算高。随着2018年世界杯的基础建设临近完工,以及亚洲区预选赛启动,俄罗斯的主办国地位貌似很难受影响,相比之下,卡塔尔就有些岌岌可危。

    “如果我是卡塔尔世界杯的筹委会,今晚恐怕是个难眠之夜。”据《今日美国》报网站消息,英国足协主席格雷戈·戴克得悉布拉特辞职后直言:“假如申办过程光明正大,这很好,但若有证据显示存在腐败,那就该重新投票。”

    美国BuzzFeed网站也提到,当初,国际足联宣布2022年世界杯在卡塔尔举办时,全世界球迷大跌眼镜。这个国家不仅没有足球基础,夏季气温更是可能高达122华氏度(50摄氏度)。布拉特自己也承认,将2022年的世界杯主办权授予卡塔尔,显得草率了一些。

    事实上,国际足联在更换世界杯主办国的问题上有过先例。1986年世界杯原定的东道主哥伦比亚,由于经济窘困在开赛前4年放弃了主办权,由墨西哥接手。如今,随着国际足联把上述的“加西亚报告”交给瑞士当局以便于其展开调查,美国及澳大利亚的不少人大概已经摩拳擦掌,准备从卡塔尔手中抢夺2022年世界杯主办国的“授权书”了。

 

后布拉特时代,FIFA仍存三大疑团
卡塔尔世界杯再遭炮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