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5年06月10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首次披露邓小平访美的珍贵史料,用动漫重现中美关系的“温度”

《旋风九日》:年轻人爱看的纪录片

本报记者 张慧 《 青年参考 》( 2015年06月10日   11 版)

    《旋风九日》大胆启用了邓小平的卡通形象。

    《旋风九日》导演傅红星

    《旋风九日》的两款海报。傅导说,这款海报更符合年轻人的口味。

    《旋风九日》的海报。

    以邓小平访美9天为主要内容的纪录片《旋风九日》从5月15日开始在中国院线上映,片方将首次披露的历史资料和动漫相结合,打造了年轻人爱看的纪录片。外媒称,在中美摩擦不断的时期,《旋风九日》提供了中美交往的正面形象。


    打破国产片影院“一日游”魔咒

    “中国人很少和美国的超级英雄过不去,最近却来了一次短兵相接。”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写道,它指的正是最近在中国上映的纪录片《旋风九日》。这部以邓小平1979年访美9日为主要内容的纪录片,非常“勇敢”地和选择了一部好莱坞商业大片上映的档期,并将“5月15日与《复仇者联盟2》(以下简称《复联2》)同步上映”印在了海报上。

    很多买票到影院观看这部电影的人惊讶地表示,“放映厅里只有我一个人”,“享受了包场的待遇”,“与隔壁《复联2》的火热场面对比强烈”。走出影院后,有网友一语中的:“不管怎样,与《复联2》相比,这(邓小平访美)才真正地改变了世界。”

    《旋风9日》的导演傅红星表示,这部影片与《复联2》狭路相逢并非巧合,而是故意为之。他想借此机会提醒年轻人,历史与现实的因果联系。“如果没有邓小平出访的那9天,现在我们的年轻人哪能看到《复联2》,用上苹果手机?”

    傅红星说,这部影片主要是拍给年轻人看的,他有些自嘲地说,自己当惯了老师,“总想给年轻人说道理”。中美关系的未来在年轻人肩上,年轻人却对那段历史知之甚少。

    年轻观众对这部影片的反应出乎意料地好。在微博、论坛、贴吧中搜索《旋风九日》,最先看到的是铺天盖地的“求资源”,“哪里能看到”、“为什么影院排片那么少”。

    看过的人表示,这样的纪录片鲜活有趣,“让历史不再枯燥”。也有人表示,“需要太多的历史知识储备”。相应地,一名主修历史的大学生表示,看到这些“从未谋面”的史料时“两眼冒光”,“激动地几乎热泪盈眶”。

    电影的上映情况让傅红星“亦喜亦忧”。一方面,影片上映了20多天,仍然在线,打破了很多国产片影院“一日游”的魔咒。另一方面,很多想看的观众表示看不到。

    一名网友在贴吧中感慨:“电影院场次太少了;不是市里大影院还没有这部电影。难得有一部关注度如此高的影片,看一场怎么那么难?”他的呼吁,获得了很多跟帖和附议。

    《旋风九日》豆瓣评分7.3,评论两极分化。但在社交媒体上,普通观众发布的观后感中,随处可见“感动”、“正能量”、“今天生活来之不易”等感慨。

    动漫版“小平爷爷”首登大银幕

    正如英国《每日电讯》报指出的,《旋风九日》不仅首次公开了邓小平访美期间险遭暗杀的细节,也首次让动漫版“小平爷爷”出现在大银幕上,而且出现了12次。英媒感叹,“中国领导人的漫画形象是非常少见的”。

    这样的突破背后大费周折。傅红星告诉《青年参考》,起初的审查要把动画拿掉,他开始“讨价还价”,最后审查者说,如果邓小平的家人同意,就可以用。傅红星辗转将影片的碟片交给邓小平的女儿邓林,邓林看过后开了绿灯。“她说没问题,这个还挺可爱的。”

    借拍摄这部影片之机,傅红星辞去了中国电影资料馆馆长的职务,重操导演旧业。此前,他最有影响力的电影是1998年的《周恩来的外交风云》,一举夺下当年的国产票房冠军。

    而《旋风九日》上映二十余天,票房1300万。“我还赔着钱呢。”傅导笑称。这部影片的两千多万元投资都是市场上筹来的钱。“政府的钱、邓家的钱我都不要,美国有些基金会想投资,我不敢要。”他告诉《青年参考》,有些投资者听说片中只有政治明星,没有娱乐明星,就不投了。对此,傅导很想得开:“这就像谈恋爱,得彼此看对眼。”

    说起影片的主题,傅红星认为电影导演只是“手艺人”,而政治人物、历史事件和国际关系是他的兴趣所在。离开“影坛”十几年后,他打算用《旋风九日》试水,看看这样的题材,能不能引起观众的兴趣。

    拍完这部影片,傅红星颇有感慨。在“共识网”组织的影片讨论会上,他说,“我拍完这部片子后体会到,什么是政治?最大的政治是赢得民心。什么是外交?外交就是他国的人民愿意跟你交往。”

    在影片中,傅红星选择了邓小平访美期间很多有“温度”的故事,比如邓小平去休斯敦农场看牛仔表演。傅红星找到了当时参加表演的农场主女儿,她们说:“这么多年从来没有端着摄像机的人来采访我们。”她们回忆起得知邓小平要来农场时,她们不知道他是谁,特意去图书馆查。近40年过去了,她们仍然记得,那天穿着中山装的邓小平接过当地人赠送的牛仔帽,自然地戴在头上的样子。

    傅红星说:“我觉得这就是外交,起码在这两个姑娘的心里,邓小平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形象留在她们心里了。”

    珍贵史料首次面世

    影片中70%左右的采访用英文进行,傅红星告诉《青年参考》,后期制作的难度是将这些对话翻译成中文。作为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他充分利用了这所高校的留学生资源。“屋子里是各种肤色的留学生,他们先听第一遍,把大概内容写下来。我们英文好的学生再打磨,最后是老师把关。”

    影片中的很多影像资料非常珍贵,有些来自美国的解密外交档案,有些在美国也是首次解密,甚至邓小平的家人都没见过。

    据制片人吕木子介绍,影片90%的影像资料是从美国买来的,每秒钟影像价格高达259美元。90%以上的现场采访是摄制组沿着邓小平当年访美路线实地拍摄的。

    如果将这部影片的主演名单列出来,邓小平、吉米·卡特、尼克松、亨利·基辛格、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等名字,立刻就能让观众感觉到影片的“霸气”。

    亲历中美关系缓和、建立外交关系的那一代人,很多已经成为历史,只有这些珍贵的影像资料能够让他们活在人们的记忆中。而仍然健在的卡特、基辛格、布热津斯基等人已是耄耋之年,镜头中的他们难掩迟暮之态。从这个角度说,《旋风九日》的诞生,夹杂着时不我待的责任感。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牛军教授是中美关系专家,他看过这部片子后说:“片子非常吸引我的是邓访美期间美国那边比较真实的反应,至少比我看到过的全面、丰富得多。过去我能看到的资料,包括影像资料,基本上都是国内的,对他访美期间的很多细节并不了解。这部影片一天一天像讲故事一样,非常好看。”

    美国刮起“邓旋风”

    《旋风九日》史无前例地展现了邓小平访美期间遭受的暗杀威胁和抗议,以及他在访美后期的感冒。在休斯敦航天中心观看月球陨石时,邓小平露出了孩子般天真的笑容;在白宫晚宴上,低头咬牛排的邓小平格外真实和打动人心。离开美国前,邓小平不时掏出手绢擦鼻涕,让人心疼这个病中的老人。

    在美国的9天,76岁高龄的邓小平参加了80多场活动。美国媒体称,“这位共产党的领导人展现出了西方政治家一般的魅力”,在美国刮起了“邓旋风”。

    一名当年的《纽约时报》记者曾回忆,“美国人看到了一位个子不高、谈笑风生、充满睿智的中国领导人,可以说一夜之间改变了对中国的看法”。

    牛军教授说,在他眼里,邓小平之于中美关系,有些像武侠小说里的“一代宗师”。“他们的特点是经常把自己多年炼成的内力输到后来者体内,让他们内功迅速倍增,以便后来者能承受住各种打击。”

    英国《金融时报》称,在中美摩擦不断的时期,这部纪录片提供了中美交往的正面形象。傅红星说,他希望让年轻人看一看,老一代政治家如何用智慧解决中美关系的问题。

    纽约华莱士礼堂观众席第四排正中有一个座位,是亚洲协会为邓小平在美国保留的“永久座位”。《旋风九日》的最后一个镜头中,大幕已经拉上,动画版邓小平坐在那个位置上,缓缓回过头,面露微笑。

    一名网友在《旋风九日》的贴吧中说:“坚持到最后一帧画面,我的眼泪流下来……中国改革开放的政策让我们富起来这是事实。”

 

《旋风九日》:年轻人爱看的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