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5年05月20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凝固历史和功过

总统图书馆:白宫主人的“神庙”

本报记者 张慧 《 青年参考 》( 2015年05月20日   28 版)

    奥巴马总统图书馆的设计效果图

    约翰逊总统图书馆一角,其主人的蜡像被漫画环绕。

    约翰逊总统图书馆中的总统群像

    从档案库升格为宗教气息浓厚的“现代神庙”,美国总统图书馆容纳了历任白宫主人的记忆,宣示着他们的人格,引得万众瞻仰,却也难以摆脱为各自的主人“歌功颂德”的角色。

    5月12日,由奥巴马亲密支持者组成的奥巴马基金会宣布,奥巴马总统图书馆将落户他作为政治家发迹的城市——芝加哥。随着美国新一轮大选提上日程,奥巴马在白宫的日子进入倒计时,通过总统图书馆给自己的政治遗产“安家”,也就显得愈发紧迫。

    退休总统为自己设立图书馆,如今已是美国政治生活中的常态。美国“politico”杂志网站将这些由总统筹资建立、却由联邦政府负责运营的图书馆称为总统的“神庙”。总统图书馆是如何成为历任白宫主人的“标配”的?这是一个持续了70多年的发展过程。

    总统权力扩张的附属物

    在奥巴马宣布自己的总统图书馆计划前,2013年4月24日,投资5亿美元的小布什总统图书馆已于达拉斯南卫理公会大学落成。当时,所有健在的总统偕夫人悉数出席捧场。小布什宣称:“这栋美丽的建筑印着我的名字,但它属于你们。”比尔·克林顿的表态则有些暗藏机锋,称该图书馆为“前总统重写历史的永恒努力中,最新、规模最大的例证”。

    位于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林登·约翰逊图书馆也给人以相似的观感。历史学家阿达·霍克斯堡曾直言不讳地指出,这座建筑物内弥漫着“永存的法老般的气息”。“对建筑师来说,约翰逊的要求可能和教皇以及君主们处于同一个等级。”

    这似乎暗示着,总统图书馆的壮大,和美国国家元首权力的扩张同步。首创总统图书馆的富兰克林·罗斯福,就被历史学家阿瑟·施莱辛格称作史上首位“帝王式总统”。

    罗斯福图书馆有着荷兰殖民时期的风格,位于纽约海德公园内,1941年开放。与当代的总统图书馆相比,罗斯福图书馆简约、低调,但这不能抹煞其里程碑意义——此前,很多前总统死后多年仍没有正式的纪念物。林肯纪念堂也是在他去世半个多世纪后才建立的。

    总统图书馆出现前,许多总统档案得不到妥善保存。比如,华盛顿离开白宫后,把所有官方和私人档案运回老家。他的外甥继承这些文件时才发现,“很多已被老鼠咬坏了”。

    幸存的华盛顿档案最终被国会图书馆购得。但即便是被挽救的文件,也迟迟得不到公开,林肯任内的部分档案直到1947年才对公众开放,此刻,它们曾经的主人已谢世80载。

    有感于这方面的不足,罗斯福对历史学者承诺,他的图书馆将作为国家档案馆的一部分,并尽快将所有馆藏对研究者开放。然而,一份1943年的备忘录显示,罗斯福其实希望将“敏感文件”封存。直到他去世后,经过法庭裁决,罗斯福任期内的全部官方档案、私人信件才得以公之于众,其中包括很多罗斯福原本希望隐藏在公众视线之外的内容。

    除了存放档案,罗斯福还希望总统图书馆能够吸引“数量可观的游客”,为此,从他小时候的衣服到他担任总统时的纪念品,各色展品称得上琳琅满目。很多人反对这种“自恋”的行为,有国会议员称,“只有自我为中心的疯子”才会想出建立总统图书馆这种点子,《芝加哥论坛报》则刊登讽刺漫画,将罗斯福描绘成圣诞老人,正在往自己的袜子里塞礼物。

    到处都宣示着自恋人格

    按今天的币值合算,罗斯福图书馆的建设开销约为700万美元,全部来自捐赠。以此为起点,之后历任总统大都自行筹款建立了各自的图书馆,然后由联邦政府接管,支付雇员的薪水,并支持图书馆的日常运作。现有的13个总统图书馆,每年要花掉美国国库7000万美元。

    哈里·杜鲁门的总统图书馆规模超过前任,外观酷似埃及的哈特谢普苏特女王神殿。游客步入其中,率先映入眼帘的是艺术家托马斯·哈特·本顿的大型壁画《西方的独立与开放》。画中,手持武装的白人男子正准备与两个接近营地的土著交战,保卫身后的妇女和儿童。在冷战的大背景下,这幅画似乎意味着杜鲁门以一己之力对抗苏联。

    再向前走,游客能看到按照94%比例复制的白宫总统办公室。当人们面对杜鲁门的办公桌,注视着两边的美国国旗和总统旗帜时,杜鲁门的声音会通过扬声器传来:“我很高兴你来到这个历史的机构,欢迎你们,我是哈里·杜鲁门。这个房间是白宫西翼总统办公室的真实再现,家具、地毯和窗帘都是依原样复制的。”

    这个点子对招徕游客非常有效,以至于肯尼迪、约翰逊、福特、卡特、里根、老布什、克林顿和小布什都在自己的图书馆中辟出一角,将办公室内的陈设复刻下来。

    下一个创新来自肯尼迪,他试图将图书馆设在母校哈佛大学。然而,肯尼迪遇刺身亡后,哈佛反悔了。因为不希望被游客“入侵”,后者只是用肯尼迪的名字命名了政府管理学院,而将他的图书馆“赶”到了马萨诸塞州立大学。

    肯尼迪图书馆也开创了启用明星建筑师的先例。肯尼迪的遗孀邀请华裔建筑天才贝聿铭出马。贝聿铭本打算将其设计成切断顶端的金字塔,寓意“壮志未酬身先死”,但实际被采用的方案是一座钢筋混凝土的玻璃大厦,那个最初的方案则被用到了卢浮宫扩建工程上。

    标准一旦提高就很难再降下来,肯尼迪的接任者林登·约翰逊决心打造“世界上最好的总统图书馆”。有人评价,这栋外形蛮横、蕴含心机的建筑恰如其分地反映了约翰逊的性格。起初,设计师戈登·邦沙夫拒绝复制总统办公室,约翰逊闻讯,当即下令:“那是必须的,椭圆形办公室比堆满文件的书架更容易被人记住。”据说,约翰逊卸任后,会时不时地出现在自己的图书馆里,吓游客一跳,“就像绿野仙踪里的巫师,突然从帘子后面蹦出来。”

    这座图书馆也有不对外开放的部分,那就是最顶层为约翰逊保留的私人房间。“约翰逊套房”是个优雅的现代空间,陈列着精致的艺术品,最不寻常的要数一间大理石浴室,拥有4个花洒喷头,与约翰逊在白宫浴室中的布置别无二致。据知情人士回忆,尼克松进入白宫的第一天就被这些喷头吓得不轻,“那些喷头像消防水带,几乎把他冲倒”。另外,当约翰逊进入馆内的私人浴室时,墙上和天花板上无所不在的镜子,还会倒映出无数个他的形象。

    从歌功颂德走向公允评说

    历史学家本杰明·赫夫鲍尔在杜鲁门图书馆遇到过几位游客。杜鲁门的声音响起时,一个8岁的男孩对父亲说,“那就是杜鲁门!”父亲答道:“不,那不是前总统本人,只是个演员。”在赫夫鲍尔看来,在这个个人风格强烈的所在,将杜鲁门的真实录音当成演员的模仿是个有趣的现象,因为在总统图书馆中,“真”和“假”总是交织存在的。

    1974年之前,总统文件属于私人财产,名义上归图书馆,但历任总统保留着修订和毁掉它们的自由。尼克松因水门事件辞职后,曾打算销毁所有涉及认罪的文件和录音,为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国会收缴了尼克松档案,并通过法律规定:所有总统档案都是国家财产。

    即便如此,总统图书馆在膜拜总统个人之外,依然试图通过抹去失误、丑闻和不足,美化他们的作为。通常来说,总统们倾向于在馆中展出对自己最有利的资料——1971年约翰逊图书馆对外开放时,与越战相关的档案凤毛麟角,访客满眼所见,尽是对“伟大社会运动”的赞颂;克林顿图书馆对他的性丑闻讳莫如深;小布什图书馆内陈列有他的爱犬的铜像,与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卡特里娜飓风以及经济萧条有关的资料,反倒没有高中历史书里多。

    这让学者们很不爽。2014年,尼克松基金会就因为对馆内展览内容不满,逼走了德高望重的馆长提摩西·纳法塔里。曾经长时间在尼克松图书馆查阅资料的学者杰弗里·弗兰克透露,尼克松后人与纳法塔里之间的紧张气氛,时常让他有“在敌营间穿梭”的错觉。

    本杰明·赫夫鲍尔指出,总统本人和他的拥趸纷纷谢世后,总统图书馆会变得更加平衡和公正,但“这通常要四五十年时间”。

    日渐融入“公民宗教”

    1945年,罗斯福在自己的图书馆旁边下葬。像他这样选择最终归宿地的总统还有不少,包括罗纳德·里根。类似的举动,使总统图书馆进一步升格为美国“公民宗教”的一部分,这个由法国哲学家卢梭创造的词语,被历史学家用来描述美国的“圣人”,如乔治·华盛顿;“圣地”,如林肯纪念堂;“圣物”,如《独立宣言》;“仪式”,如齐唱国歌……总统图书馆加入其中,遂成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瞻仰前总统“功绩”的神圣场所。

    总统图书馆对总统的声誉影响巨大。卡特1981年离开白宫时,支持率惨不忍睹。《纽约时报》当时颇有远见地预测:“重塑卡特的形象,全靠他的图书馆了。”如今,卡特果真成了最受尊重的美国总统之一。

    到了奥巴马任上,芝加哥、夏威夷和纽约一度为争抢他的图书馆展开激烈角逐。芝加哥大学研究称,奥巴马图书馆预计每年接待80万访客,制造1900个就业岗位,每年带来2.2亿美元收入。《时代》杂志分析认为,总统图书馆的吸引力堪比迪士尼乐园,如果算上周边产业,总统图书馆预计每年将给芝加哥带来6亿美元收入,并提供3280个就业岗位。

    但是,纽约大学历史学教授乔纳森·齐默尔曼在《华盛顿邮报》发表了不同看法。他质疑,为何每个总统都需要图书馆?将所有档案汇集在一座建筑里,不仅查阅方便,更能省下一大笔钱。“最重要的是,届时,将由人民而非总统决定,他们的政治遗产到底是什么。”

 

总统图书馆:白宫主人的“神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