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5年05月13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职业装是“社会人”的保护色

[日] 青树明子 《 青年参考 》( 2015年05月13日   03 版)

    在高度规范化的社会,着装风格被视为判断一个人“常识水平”的标尺。许多时候,将个性包裹在高度雷同的装束当中,反而有利于融洽地与旁人交往。


    张女士长期在日本居住,她女儿今年春季顺利从幼儿园毕业。毕业典礼当天,张女士让女儿穿上带蕾丝边的粉红色连衣裙。在这一隆重场合,小姑娘这套打扮确实非常可爱。

    到达毕业典礼会场后,小女孩却哭了起来。

    “我穿着裙子,感觉不好意思。我要和大家一样。”

    满头雾水的张女士环顾四周,顿时大吃一惊。

    这是怎么回事?大家都穿着同样的服装——

    女孩子穿着深蓝色的连衣裙,男孩子则是深蓝色的成套西服。家长们也如出一辙,做父亲的都是千篇一律的西装,母亲则全是深蓝色系的连衣裙。

    在这种情况下,蕾丝边粉红色连衣裙的确格格不入。

    面对嚎啕大哭的女儿,张女士劝道:

    “不要不好意思。大家都穿成一样,不奇怪吗?和别人不同才算有个性。”

    这话单听起来倒也不错。现代社会,人们应该更加重视个性。

    然而,日本的各种仪式另当别论,参加仪式时的着装具有严格的规范。如果被认为“不符合礼节”,就会特别显眼,这也是事实。不仅是孩子,家长、尤其是母亲的服装如果与周围人反差巨大,也将对日后的人际关系产生消极影响。当事人可能因此被认为“缺乏常识”,结果被“妈妈朋友”(母亲们的小圈子)敬而远之。

    不仅是毕业和入学。日本人在人生的重要场合,经常需要穿着高度雷同的服装。

    最具代表性的案例或许就是“求职套装”,即参加求职活动时的专门服装。一位在日本参加求职活动的外国人曾感叹:“去参加求职面试时,只有身为留学生的我,才穿着就职后仍能使用的、带有条纹的套装。日本人为什么都像穿制服一样,穿着同样的服装呢?”

    的确如此,日本人不分男女,在参加求职活动之际,都身穿朴素的深蓝色衣裤,换句话说,大家全都穿着一眼看上去无甚区别的服装。在竞争非常激烈的情况下,在必须彰显个性的求职面试中,学生们为什么需要像穿制服一样,打扮得毫无个性?

    内在原因或许各不相同,一家企业的招聘负责人给出过这样的回答:

    “(包括欧美在内的)商业社会里,套装都是商务人士的‘作战服’。穿着无法合乎规矩的人将被视为‘很难适应商业社会’。”

    原来是这样!在面试的时候,能否中规中矩地穿好求职套装,将被等同于是否为今后进入商业社会做好了准备。往深里说,头一次出场时,要凸显“自己的特色”,身着奇装异服最为直截了当。而在这种手段遭到禁止的情况下,要突出个性,每个人就必须拿出自身的真本领了。

    日本人对着装的要求非常严格。如果穿着的服装不符合TPO(时间“time”、地点“place”、场合“occasion”),就将被视为缺乏常识。能否顺应社会常识?在作为人生关键节点的时刻,你将受到周围目光的审视。求职套装,或许是进入商业世界之际的“通行证”。

    站在不特别在意服装的中国人的角度看,这或许会令人厌恶,被斥为“绝顶无聊”,但依照笔者的经验,与一些欧洲国家相比,日本的做法算是小巫见大巫。

    一位在英国待过的朋友告诉我,在英国,甚至是蔬菜店的大叔和邮递员都要穿西装,并一丝不苟地系上领带。朋友被邀请参加烤肉派对时,发现参加者全都穿西装、扎领带。

    再看文章开头提到的毕业和入学的服装,它们与求职套装异曲同工。在幼儿园和小学里,孩子和家长的着装礼节,是其能否“融入集体”的试金石。

    但希望大家不要忘记,这些礼节只是日本社会的“常识”。窃以为,如果是外国人,就没必要遵守这种狭隘的常识。在入学仪式和毕业典礼上,有人穿深蓝色套装和连衣裙以外的服装,有何不妥?如果有机会,我会问朋友,这样想的我属于大胆改革,还是缺乏常识呢?

    ▋日经中文网

    (作者曾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任节目制作人及主持人)

 

想“白捡”人才,须有创新土壤
职业装是“社会人”的保护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