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5年04月08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走进一汽-大众核心机要部门

看看“神车”是怎么造出来的

本报记者 黄少华 《 青年参考 》( 2015年04月08日   29 版)

    在很多人眼里,一汽-大众是神秘而难以理解的——产品线里没有增速迅猛的SUV和MPV车型,却能蝉联销量冠军;偏安东北一偶,似乎吸引不到优秀的人才,却能成为中国汽车的“黄埔军校”;被速腾断轴事件缠身,却依然被不少消费者看成最安全的“神车”……

    3月23日,采用四连杆独立悬架设计的新速腾宣布上市。其中,“真品质”成为新速腾最重要的关键词。然而,也恰恰是“真品质”这个关键词,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早在去年年底的业绩沟通会上,一汽-大众总经理张丕杰就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将2015年的主题定位为“夯实”。他坦言,今年一汽-大众将面临市场增速下滑、竞品新车上市和产品覆盖率低等问题,因此,比销量更重要的是完善产能布局、打造“创·享 高品质”的企业品牌形象,做一个“货好、人好、家好”的“三好生”。

    张丕杰认为,所谓“货好”,是指产品品质领先,满足用户需要;“人好”,是指员工拥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正向积极的精神面貌;“家好”,是指与供应商、经销商等合作伙伴共同进步。这看似简单的“三好”,却可以说是汽车企业的最高追求。

    “神车”称号不是凭空而来

    “货好”,本应是一汽-大众最没有争议的一个方面。毕竟,品质过硬是大众被外界称为“神车”的最重要因素。然而,DSG事件之后,坊间对大众产品品质的争议越来越大,“车黑”和“车托”自成两派,激烈交锋。那么,一汽-大众的产品质量究竟如何?近日,记者再次走进一汽-大众,来到质量基本技能培训基地,近距离观察这家毁誉参半的企业。

    这是依照德国大众康采恩标准并结合一汽-大众生产特点的质量基地,它不仅在国内、在亚洲是第一个,在整个大众集团内也仅有三个,另外两个分别位于大众沃尔夫斯堡总部和美国查塔努加市的大众工厂。在这里,记者感受到了一汽-大众对产品细节近乎“任性”的要求。为避免因尺寸误差和匹配问题造成的零件磨损、异响、风阻增加等问题,一汽-大众规定,零部件尺寸的偏差不能超过0.5毫米,超过0.5毫米的误差即为不合格。

    一汽-大众对细节的“任性”,还表现在对颜色、气味、材质等方面的要求。在质保部材料技术中心,有几位受过专门训练的“金鼻子”和“火眼金睛”,通过他们极为敏锐的嗅觉、视觉对气味和颜色等涉及用户感官的方面进行全面细致的评价。

    在细节上舍得投入,是大众车被称之为“神车”最重要的原因。然而,由于较高的成本和售价,消费者对“神车”的预期也更高,这就使得在产品出现问题时,消费者的反应会更强烈,或许,这就是“硬币的两面性”吧。

    通过AC测评杜绝“拼爹”

    “你们都知道,一汽在这里已经发展60多年了,各种关系盘根错节。因此,如果没有一套规范的考核体系,企业根本无法可持续发展。”一汽-大众核心人才开发科张吉利经理表示,为了杜绝“拼爹”现象,一汽-大众从德国大众引进了与国际接轨的整套“AC测评”体系,从2003年引进这个体系以来,所有的二级经理都必须通过AC测评。

    AC测评是根据管理学、心理学等现代科学,对参与者的7大模块、23项素质进行的建模分析,然后找出弱点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提升;最后,参与者要在有限的时间、充满压力和挑战性的封闭环境中,全面展现沟通能力、管理能力和战略思维能力等非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如果两次没有通过AC测评,将永久失去晋升机会。

    严格的考评之外,一汽-大众也创造了很多培训的机会,让员工的技术能力、管理能力、综合素质都能在日常工作中得到提升。管理培训科负责人将培训工作比喻为从“保健品”到“瘾品”的过程。他表示,一汽-大众最初将培训当作“保健品”,即可有可无、锦上添花;随着企业的发展,培训从“保健品”变成了“药品”,是治疗企业病症的重要手段;如今,培训已经变成了让员工着迷的“瘾品”。一个刚入职的新员工告诉记者,每个进入一汽-大众的员工,都将通过AC测评作为人生目标。

    过去几年,一汽-大众的年终奖一直是业界甚至全社会好奇并羡慕的焦点,这在无形中提高了招聘门槛。据悉,去年一汽-大众收到“985”、“211”优秀毕业生的简历三四万份,最终只录取400余人,可谓百里挑一。“一汽-大众位于东北,地理的局限性就决定了很难吸引到优秀的人才,所以我们需要自己培养。”张吉利告诉记者,正是高品质的人才,才使得一汽-大众能够生产出高品质的汽车。

    一汽-大众董事会秘书、总经办主任孙国旺告诉记者,之所以将招聘、测评和培训等人力资源体系对外开放,是希望外界对一汽-大众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体现了一汽-大众追求“货好、人好、家好”的决心。而在记者看来,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一汽-大众闷头发展,对外沟通做得不够。如今,站在年销180万辆的高点上,如何进一步发展,考验着企业管理者的能力和勇气。开放核心机要部门,可以说是一汽-大众走出的第一步。

 

用“中国品牌”替代“自主品牌”不合适
雷军:我怎么会做电动车这么low的东西
看看“神车”是怎么造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