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名片仍不消亡
译者 王微
《
青年参考
》(
2015年03月25日
21
版)
|
|
美国人常将名片从桌面上滑给对方,日本人交换名片的过程如同茶道一样繁琐,而陈光标这位中国富豪的名片上则缀满了超多头衔——“中国抗震救灾英雄模范”、“中国最具号召力慈善家”、“中国低碳第一人”……在商界,交换名片依旧是随处可见、必不可缺的礼节。
名片存在多久了?早在15世纪,中国人就发明了“拜帖”,向他人预告自己即将来访,欧洲商人在17世纪开始制作简易卡片代表公司。“没什么比名片设计更能引发董事会的争执了。”一位资深商界人士说。
“拉风”的名片是许多人的追求。作家布雷特·埃利斯的小说《美国精神病人》(后被拍成了电影)中有这样一幕:连环杀手希望用新名片给他人留下深刻印象,但看到别人花样百出的名片比自己的更高档,杀手深感沮丧,气得要杀人。
名片远远不是厚纸片上戳个水印那么简单,很多公司试图将它制成宣传品。乐高的员工把颇具代表性的乐高机器人印在名片上;麦当劳的名片看上去像包薯条;一家巴西奶酪店将名片做成了奶酪刨丝器的形状;而加拿大一位离婚律师别出心裁,将名片制成能一分为二的样式,分发给夫妻双方。
然而,这些外表花哨、内容夸张的名片令一些人厌倦,尤其是数码达人。用智能手机“扫一扫”就办完的事儿,何必麻烦到交换卡片呢?
尽管如此,用电子产品取代名片的想法仍不现实。在一个紧锣密鼓的会议中,或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名片极为重要。就算走在科技尖端的硅谷,人们见面仍习惯发名片,而不是一起打开手机。脸谱网CEO扎克伯格曾使用印着“我是CEO,小婊砸”的名片,不过后来改用了更成熟而文明的版本。
在许多事情上,机器比人做得更好,但机器无法通过对视来掂量对方是个什么样的人。一笔成功的生意永远建立在成熟的社会关系之上——酒桌上的推杯换盏,或高尔夫球场上的你来我往。机器可以完成定量任务,却无法胜任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全球化和虚拟化趋势意味着建立信任愈发不易,跨国公司的高层之所以隔三差五地出差当“空中飞人”,是为了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建立信任。即使已在电话和网络沟通中建立联系,人们还是需要通过面谈来加强了解。
这时,名片就发挥作用了,它成为初次见面时建立联系的快捷方式,尤其在亚洲。中国人和日本人都将名片视为身份的象征,一些商人甚至印制24K金的“黄金名片”。个别幼儿园孩子也有名片,上面印有父母乃至祖父母的职业头衔。
名片证明你曾亲眼见过某人,而不仅仅是在网上搜索过他。一堆各式各样的名片能令你回忆起很多会面时的情形,这是电脑文件无法传达的。有时,名片让你会心一笑:沃尔玛国际业务部负责人戴伟奇·斯莱特在环保纸制成的名片上印着自己的昵称“戴夫”,大概是想说明自己和邻家大叔一样亲切,至少在精神上给人一种沃尔玛像家门口小卖铺一样的感觉。
生意场上还有一项亘古不变的原则:阶层。尽管一些学者,如伦敦大学商学院管理学教授加里·哈默不断宣扬扁平化管理机制,但名片告诉我们的现实是,头衔是身份的重要组成部分。
交换名片的作用不只是切入一段谈话,还包括在最短时间内弄清对方的身份地位,避免询问的尴尬。可以说,比起不靠谱的以貌取人,名片才是社交场中让你掌握主动权的利器。
商界崇尚推陈出新,不过,也有些东西是不需要被打破和创新的。与人在饭桌上交流比视频效果更好。同理,互相塞名片的社交仪式可能显得有些过时,但它将持续下去。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
美国人常将名片从桌面上滑给对方,日本人交换名片的过程如同茶道一样繁琐,而陈光标这位中国富豪的名片上则缀满了超多头衔——“中国抗震救灾英雄模范”、“中国最具号召力慈善家”、“中国低碳第一人”……在商界,交换名片依旧是随处可见、必不可缺的礼节。
名片存在多久了?早在15世纪,中国人就发明了“拜帖”,向他人预告自己即将来访,欧洲商人在17世纪开始制作简易卡片代表公司。“没什么比名片设计更能引发董事会的争执了。”一位资深商界人士说。
“拉风”的名片是许多人的追求。作家布雷特·埃利斯的小说《美国精神病人》(后被拍成了电影)中有这样一幕:连环杀手希望用新名片给他人留下深刻印象,但看到别人花样百出的名片比自己的更高档,杀手深感沮丧,气得要杀人。
名片远远不是厚纸片上戳个水印那么简单,很多公司试图将它制成宣传品。乐高的员工把颇具代表性的乐高机器人印在名片上;麦当劳的名片看上去像包薯条;一家巴西奶酪店将名片做成了奶酪刨丝器的形状;而加拿大一位离婚律师别出心裁,将名片制成能一分为二的样式,分发给夫妻双方。
然而,这些外表花哨、内容夸张的名片令一些人厌倦,尤其是数码达人。用智能手机“扫一扫”就办完的事儿,何必麻烦到交换卡片呢?
尽管如此,用电子产品取代名片的想法仍不现实。在一个紧锣密鼓的会议中,或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名片极为重要。就算走在科技尖端的硅谷,人们见面仍习惯发名片,而不是一起打开手机。脸谱网CEO扎克伯格曾使用印着“我是CEO,小婊砸”的名片,不过后来改用了更成熟而文明的版本。
在许多事情上,机器比人做得更好,但机器无法通过对视来掂量对方是个什么样的人。一笔成功的生意永远建立在成熟的社会关系之上——酒桌上的推杯换盏,或高尔夫球场上的你来我往。机器可以完成定量任务,却无法胜任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全球化和虚拟化趋势意味着建立信任愈发不易,跨国公司的高层之所以隔三差五地出差当“空中飞人”,是为了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建立信任。即使已在电话和网络沟通中建立联系,人们还是需要通过面谈来加强了解。
这时,名片就发挥作用了,它成为初次见面时建立联系的快捷方式,尤其在亚洲。中国人和日本人都将名片视为身份的象征,一些商人甚至印制24K金的“黄金名片”。个别幼儿园孩子也有名片,上面印有父母乃至祖父母的职业头衔。
名片证明你曾亲眼见过某人,而不仅仅是在网上搜索过他。一堆各式各样的名片能令你回忆起很多会面时的情形,这是电脑文件无法传达的。有时,名片让你会心一笑:沃尔玛国际业务部负责人戴伟奇·斯莱特在环保纸制成的名片上印着自己的昵称“戴夫”,大概是想说明自己和邻家大叔一样亲切,至少在精神上给人一种沃尔玛像家门口小卖铺一样的感觉。
生意场上还有一项亘古不变的原则:阶层。尽管一些学者,如伦敦大学商学院管理学教授加里·哈默不断宣扬扁平化管理机制,但名片告诉我们的现实是,头衔是身份的重要组成部分。
交换名片的作用不只是切入一段谈话,还包括在最短时间内弄清对方的身份地位,避免询问的尴尬。可以说,比起不靠谱的以貌取人,名片才是社交场中让你掌握主动权的利器。
商界崇尚推陈出新,不过,也有些东西是不需要被打破和创新的。与人在饭桌上交流比视频效果更好。同理,互相塞名片的社交仪式可能显得有些过时,但它将持续下去。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