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了,就别占着位置不走”
美总统选举为何不兴“屡败屡战”
本报记者 张宝钰
《
青年参考
》(
2015年02月26日
28
版)
|
1968年的芝加哥大游行,从外部促成了候选人产生机制的改革。 |
|
从1946年到1992年,哈罗德·史塔生曾10次竞选总统未果。 |
近40年来,严肃认真地参选美国总统的候选人,大都自觉遵守“事不过三”的潜规则,在落败后自觉地为后来者让位。这种现象,也是民主政治自我完善的一种体现。
2015年1月30日,曾经的美国政坛红人、共和党重量级成员米特·罗姆尼宣布,自己不会再次出现在美国总统选举的角斗场上。
2012年输给奥巴马后,罗姆尼一度誓言“再战白宫”。如今,这一突如其来的消息让不少人扼腕。也有人认为,罗姆尼主动为党内后辈让路,虽然痛苦,但也不失明智。
更重要的是,罗姆尼退选,引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话题。美国“politico”网站指出,20世纪初期到中叶,多次冲击总统宝座的候选人数不胜数,如今,美国政坛却形成了一条“潜规则”,绝少有人会三度投身选战。究竟是什么造就了这样的变化?
多次参选者一度不在少数
如果不懈的努力就能带来成功,那么,美利坚合众国历任总统的花名册中,恐怕早已多了一个名叫哈罗德·史塔生的人。
半个多世纪前,这位年轻有为的自由派共和党人,从汽车售票员、律师一路爬上明尼苏达州州长的位置,并下定决心要入主白宫。此后,他周游全美,不辞辛苦地为自己拉票。按照《新共和》杂志的说法,“好像每个人都同意他的政论,但没人明白那是什么意思”。
时至今日,史塔生身上只剩一个“常败将军”的标签——1948年到1992年,这位精力旺盛的候选人先后10次参加总统竞选。即便他还顶着“美国最年轻州长之一”的帽子,毕生为白宫而战却始终无法如愿的悲催经历,也足以掩盖他的成就,以至于没几个人注意到,2001年以93岁高龄辞世时,史塔生是最后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署名的美国人。
在普通人看来,史塔生就是个“一根筋”的政坛小丑。罗姆尼早早洗手不干,自然也就不会重蹈他的覆辙。然而,细看19、20世纪的美国政治史,不难发现,史塔生的同类不在少数。
曾被林肯称为“拥有成熟经济思想的政治家”的亨利·克莱,19世纪中期竞选过4届美国总统,都以失败告终;能言善辩的威廉·布莱恩,曾3次代表民主党竞选总统(1896、1900、1908),同样未得一胜;曾任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的阿德莱·史蒂文森,以高超的辩论技巧著称,于1952年和1956年代表民主党参选总统,均铩羽而归……
而在21世纪,这种情况几乎不可想象,没有任何严肃的政治家会不厌其烦地冲击总统宝座。就拿近几年的大选来说,虽说共和党人麦克·赫卡比和里克·桑托拉姆时不时跳出来,宣称要竞选总统,但他们真正关心的是选战以外的事——打造个人品牌,或是单纯地“刷存在感”。而对那些真正想入主白宫的人而言,多次获得党内提名难比登天。
简而言之,如今的大选已有了一条不成文、却极具约束力的规矩——“输了,就别老占着(候选人)位置不走”。要理解其中的逻辑,还得从47年前的一系列事件说起。
“喧闹的1968年”带来转机
1967年底,民主党人尤金·麦卡锡宣布参选总统。消息传开,全美震动,不少观察家认为,麦卡锡破坏民主党“党内纪律”,竟无视正在争取连任的林登·约翰逊;由于约翰逊早已是一干党内大佬“内定”的候选人,不懂得顾全大局的麦卡锡必将自取其辱。
然而此后不久,形势便急转直下。次年1月,从遥远的越南传来了美军节节败退的消息。通过这场被称为“春节攻势”的行动,北越军队证明自身依然有强大的实力,也让相信“美国在东南亚战场能转危为安”的美国选民的心情如坠冰窖——结束越战似乎遥遥无期。
约翰逊坚持奉行“积极介入越南”的政策,公众恨不得将怒火统统发泄到他身上,麦卡锡则高举反战大旗,支持率扶摇直上。1968年3月,在新罕布什尔州的民主党初选中,麦卡锡获得42%的选票,直逼约翰逊的49%。急速改变的实力天平表明,民主党内部已经分裂。
那年的选举被视为美国历史上最“喧闹”的一次竞选。3月31日,约翰逊不堪舆论重压,戏剧性地宣布放弃竞选,从此归隐江湖。麦卡锡的主要党内对手只剩下了罗伯特·肯尼迪。孰料6月5日,刚赢得加州预选的肯尼迪惨遭枪击身亡。
眼看局势陡变,不想让麦卡锡轻松晋级的民主党大佬经过密商,紧急提名时任副总统休伯特·汉弗莱为候选人。尽管汉弗莱根本没参加过任何预选,但在当时完全由党内精英把控的提名机制下,民众对此君的看法无关紧要——他获得足够多的党内代表提名就够了。
于是,正式选举还没开始,民主党内的“挺麦”派和“挺汉”派就斗得不可开交,社会上的反战浪潮也一波高过一波。借1968年8月民主党芝加哥全国大会的机会,反战民众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靠“关系”上位的汉弗莱被视为约翰逊的替身,成为众矢之的。
更糟的是,以保守著称的芝加哥市市长理查德·J·戴利拒绝为示威群众颁发游行许可,反战人士很快和军警发生了流血冲突。一通棍棒和催泪弹过后,7名示威积极分子被指控“阴谋煽动骚乱”,锒铛入狱,这次示威也成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民权运动的重要事件。
彼时,电视已在美国普及,在新闻中目睹因警民混战而变得乌烟瘴气的芝加哥闹市,公共舆论对民主党及其候选人的厌恶达到了顶峰。正如美国学者阿瑟·施莱辛格在《美国民主党》一书中所写,美国的民主制度允许存在不同意见,但不能造成分裂,要维持秩序,但又不能镇压,可在1968年的芝加哥大会上,这种微妙的平衡被摧毁了。
汉弗莱最终如愿以偿,被正式认定为总统候选人,他也是美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由政界大佬“钦定”的候选人。另一方面,为了将分裂的党统一起来并安抚公众,民主党决定由参议员乔治·麦戈文牵头组织一个委员会,负责改革总统候选人提名程序,中心思想是鼓励更多人投入党内预选,考虑吸收更多女性、少数族裔和年轻人,兼顾开放性和公平性。
慑于各方压力,就连戴利这样的“老顽固”,也同意实行更广泛的预选制度,“凡参加预选投票数未满三分之一者,不得被提名为总统候选人”。显然,如果1968年就有这项规定,汉弗莱根本不可能进入最后的大选,也不会沦为笑柄——由于电视等新型大众传媒的介入,汉弗莱作为政治家的无能暴露无遗,在对手理查德·尼克松面前一败涂地。
选民意志逐步战胜暗箱操作
麦戈文引领的改革,成为民主党改进总统候选人提名程序的开端,后来也被共和党借鉴。到了1972年的选举,借助先进科技,复杂的选举过程已变得足够公开透明。
那一年,在加利福尼亚州和威斯康辛州,上万名训练有素的志愿者进入每个选区,用计算机记录民众的选择和他们在关键问题上的立场,还用电话进行最终确认。这是第一次大规模借助电脑进行的美国大选,将传统的普选政治和现代科技完美结合,堪称划时代壮举。
麦戈文本人也参加了那年的竞选,虽说还是输给了擅长搞小动作(水门事件)的尼克松,但这并不妨碍他参选的伟大意义——麦戈文是首位依靠选民力量上位的美国总统候选人,以他为开端,政界大佬在预选阶段实施“暗箱操作”的空间被显著压缩,公众的话语权显著提升;而基于显而易见的理由,公众不愿看到同一张面孔反复参选。
又过了4年,在1976年大选的决胜阶段,代表民主党出阵的吉米·卡特发现,站在擂台彼端的罗纳德·里根与自己有着诸多相似点——同样出身布衣,同样凭真才实干在各自的党内预选中脱颖而出,更重要的是,两人都很受普罗大众的认可。
可以说,当哈罗德·史塔生头一次竞选时,党内初选其实无关紧要,谁能获得青睐,通常只和少数人的意志有关。但从20世纪70年代起,总统选举的提名程序,迅速转变为遵循真正的民主原则,并处于媒体监督下的“高曝光率”活动。大众传媒、特别是电视的影响力不断上升,让原本神秘的选举成为开放的“秀场”;民权运动的不断推进,进一步打破了大佬和精英把控的政治格局,由此逐渐形成了更让人熟悉的选举生态——包括各党进行初选的“超级星期二”和大选辩论,程序尽管繁杂,却不再令公众感到陌生。
说回米特·罗姆尼,他的筹款能力不俗,也在近几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放到过去,十多位党内大佬围坐在香烟环绕的办公室里,或许会建议罗姆尼再度出击。但今天,这种可能性已不复存在,荣耀终将离“罗姆尼们”远去,他们惟一能做的,就是俯身致谢,体面离去。
近40年来,严肃认真地参选美国总统的候选人,大都自觉遵守“事不过三”的潜规则,在落败后自觉地为后来者让位。这种现象,也是民主政治自我完善的一种体现。
2015年1月30日,曾经的美国政坛红人、共和党重量级成员米特·罗姆尼宣布,自己不会再次出现在美国总统选举的角斗场上。
2012年输给奥巴马后,罗姆尼一度誓言“再战白宫”。如今,这一突如其来的消息让不少人扼腕。也有人认为,罗姆尼主动为党内后辈让路,虽然痛苦,但也不失明智。
更重要的是,罗姆尼退选,引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话题。美国“politico”网站指出,20世纪初期到中叶,多次冲击总统宝座的候选人数不胜数,如今,美国政坛却形成了一条“潜规则”,绝少有人会三度投身选战。究竟是什么造就了这样的变化?
多次参选者一度不在少数
如果不懈的努力就能带来成功,那么,美利坚合众国历任总统的花名册中,恐怕早已多了一个名叫哈罗德·史塔生的人。
半个多世纪前,这位年轻有为的自由派共和党人,从汽车售票员、律师一路爬上明尼苏达州州长的位置,并下定决心要入主白宫。此后,他周游全美,不辞辛苦地为自己拉票。按照《新共和》杂志的说法,“好像每个人都同意他的政论,但没人明白那是什么意思”。
时至今日,史塔生身上只剩一个“常败将军”的标签——1948年到1992年,这位精力旺盛的候选人先后10次参加总统竞选。即便他还顶着“美国最年轻州长之一”的帽子,毕生为白宫而战却始终无法如愿的悲催经历,也足以掩盖他的成就,以至于没几个人注意到,2001年以93岁高龄辞世时,史塔生是最后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署名的美国人。
在普通人看来,史塔生就是个“一根筋”的政坛小丑。罗姆尼早早洗手不干,自然也就不会重蹈他的覆辙。然而,细看19、20世纪的美国政治史,不难发现,史塔生的同类不在少数。
曾被林肯称为“拥有成熟经济思想的政治家”的亨利·克莱,19世纪中期竞选过4届美国总统,都以失败告终;能言善辩的威廉·布莱恩,曾3次代表民主党竞选总统(1896、1900、1908),同样未得一胜;曾任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的阿德莱·史蒂文森,以高超的辩论技巧著称,于1952年和1956年代表民主党参选总统,均铩羽而归……
而在21世纪,这种情况几乎不可想象,没有任何严肃的政治家会不厌其烦地冲击总统宝座。就拿近几年的大选来说,虽说共和党人麦克·赫卡比和里克·桑托拉姆时不时跳出来,宣称要竞选总统,但他们真正关心的是选战以外的事——打造个人品牌,或是单纯地“刷存在感”。而对那些真正想入主白宫的人而言,多次获得党内提名难比登天。
简而言之,如今的大选已有了一条不成文、却极具约束力的规矩——“输了,就别老占着(候选人)位置不走”。要理解其中的逻辑,还得从47年前的一系列事件说起。
“喧闹的1968年”带来转机
1967年底,民主党人尤金·麦卡锡宣布参选总统。消息传开,全美震动,不少观察家认为,麦卡锡破坏民主党“党内纪律”,竟无视正在争取连任的林登·约翰逊;由于约翰逊早已是一干党内大佬“内定”的候选人,不懂得顾全大局的麦卡锡必将自取其辱。
然而此后不久,形势便急转直下。次年1月,从遥远的越南传来了美军节节败退的消息。通过这场被称为“春节攻势”的行动,北越军队证明自身依然有强大的实力,也让相信“美国在东南亚战场能转危为安”的美国选民的心情如坠冰窖——结束越战似乎遥遥无期。
约翰逊坚持奉行“积极介入越南”的政策,公众恨不得将怒火统统发泄到他身上,麦卡锡则高举反战大旗,支持率扶摇直上。1968年3月,在新罕布什尔州的民主党初选中,麦卡锡获得42%的选票,直逼约翰逊的49%。急速改变的实力天平表明,民主党内部已经分裂。
那年的选举被视为美国历史上最“喧闹”的一次竞选。3月31日,约翰逊不堪舆论重压,戏剧性地宣布放弃竞选,从此归隐江湖。麦卡锡的主要党内对手只剩下了罗伯特·肯尼迪。孰料6月5日,刚赢得加州预选的肯尼迪惨遭枪击身亡。
眼看局势陡变,不想让麦卡锡轻松晋级的民主党大佬经过密商,紧急提名时任副总统休伯特·汉弗莱为候选人。尽管汉弗莱根本没参加过任何预选,但在当时完全由党内精英把控的提名机制下,民众对此君的看法无关紧要——他获得足够多的党内代表提名就够了。
于是,正式选举还没开始,民主党内的“挺麦”派和“挺汉”派就斗得不可开交,社会上的反战浪潮也一波高过一波。借1968年8月民主党芝加哥全国大会的机会,反战民众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靠“关系”上位的汉弗莱被视为约翰逊的替身,成为众矢之的。
更糟的是,以保守著称的芝加哥市市长理查德·J·戴利拒绝为示威群众颁发游行许可,反战人士很快和军警发生了流血冲突。一通棍棒和催泪弹过后,7名示威积极分子被指控“阴谋煽动骚乱”,锒铛入狱,这次示威也成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民权运动的重要事件。
彼时,电视已在美国普及,在新闻中目睹因警民混战而变得乌烟瘴气的芝加哥闹市,公共舆论对民主党及其候选人的厌恶达到了顶峰。正如美国学者阿瑟·施莱辛格在《美国民主党》一书中所写,美国的民主制度允许存在不同意见,但不能造成分裂,要维持秩序,但又不能镇压,可在1968年的芝加哥大会上,这种微妙的平衡被摧毁了。
汉弗莱最终如愿以偿,被正式认定为总统候选人,他也是美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由政界大佬“钦定”的候选人。另一方面,为了将分裂的党统一起来并安抚公众,民主党决定由参议员乔治·麦戈文牵头组织一个委员会,负责改革总统候选人提名程序,中心思想是鼓励更多人投入党内预选,考虑吸收更多女性、少数族裔和年轻人,兼顾开放性和公平性。
慑于各方压力,就连戴利这样的“老顽固”,也同意实行更广泛的预选制度,“凡参加预选投票数未满三分之一者,不得被提名为总统候选人”。显然,如果1968年就有这项规定,汉弗莱根本不可能进入最后的大选,也不会沦为笑柄——由于电视等新型大众传媒的介入,汉弗莱作为政治家的无能暴露无遗,在对手理查德·尼克松面前一败涂地。
选民意志逐步战胜暗箱操作
麦戈文引领的改革,成为民主党改进总统候选人提名程序的开端,后来也被共和党借鉴。到了1972年的选举,借助先进科技,复杂的选举过程已变得足够公开透明。
那一年,在加利福尼亚州和威斯康辛州,上万名训练有素的志愿者进入每个选区,用计算机记录民众的选择和他们在关键问题上的立场,还用电话进行最终确认。这是第一次大规模借助电脑进行的美国大选,将传统的普选政治和现代科技完美结合,堪称划时代壮举。
麦戈文本人也参加了那年的竞选,虽说还是输给了擅长搞小动作(水门事件)的尼克松,但这并不妨碍他参选的伟大意义——麦戈文是首位依靠选民力量上位的美国总统候选人,以他为开端,政界大佬在预选阶段实施“暗箱操作”的空间被显著压缩,公众的话语权显著提升;而基于显而易见的理由,公众不愿看到同一张面孔反复参选。
又过了4年,在1976年大选的决胜阶段,代表民主党出阵的吉米·卡特发现,站在擂台彼端的罗纳德·里根与自己有着诸多相似点——同样出身布衣,同样凭真才实干在各自的党内预选中脱颖而出,更重要的是,两人都很受普罗大众的认可。
可以说,当哈罗德·史塔生头一次竞选时,党内初选其实无关紧要,谁能获得青睐,通常只和少数人的意志有关。但从20世纪70年代起,总统选举的提名程序,迅速转变为遵循真正的民主原则,并处于媒体监督下的“高曝光率”活动。大众传媒、特别是电视的影响力不断上升,让原本神秘的选举成为开放的“秀场”;民权运动的不断推进,进一步打破了大佬和精英把控的政治格局,由此逐渐形成了更让人熟悉的选举生态——包括各党进行初选的“超级星期二”和大选辩论,程序尽管繁杂,却不再令公众感到陌生。
说回米特·罗姆尼,他的筹款能力不俗,也在近几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放到过去,十多位党内大佬围坐在香烟环绕的办公室里,或许会建议罗姆尼再度出击。但今天,这种可能性已不复存在,荣耀终将离“罗姆尼们”远去,他们惟一能做的,就是俯身致谢,体面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