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5年02月26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本报专访意大利驻重庆总领事马非同:

“我相信意大利是欧洲最接近中国的国家”

本报记者 陈婧 《 青年参考 》( 2015年02月26日   11 版)

    马非同在意大利国庆日中致辞。

    “你好!我是意大利人,欢迎你们到我祖国!”

    这是意大利驻重庆总领事马非同在新浪微博主页写下的自我介绍,质朴得让人毫无距离感。事实上,不断拉近中国和意大利这两个东西方文明古国的距离,正是马非同总领事一年前来到重庆这个中国西南重镇的工作目标之一。

    马非同在接受《青年参考》专访时说,虽然意中两国有很多不同,但“从个人情感层面上来讲,我相信意大利是欧洲最接近中国的国家。”

    “带着谦虚的态度努力融入中国文化”

    2011年,马非同总领事初到中国,在位于北京的意大利驻华大使馆担任新闻事务负责人及发言人,并受意大利外交部派遣,在北京大学学习中文和国际政治。

    “当我第一次站在北京大学的大门口时,我一点中文都不懂,内心可谓五味杂陈——一方面我非常欣赏这座气势恢宏的城市,也很欣赏北京大学的悠久历史和传统;另一方面,我感到强烈的文化差异,最明显的就是我当时不太流利的中文,我连最基本的日常用语都不太会说。”回忆起刚到中国时的“初体验”,马非同感慨颇多。

    “来中国前,我只学习了几个月的中文,所以那时中文水平不好。但这也成为我学习的强大动力,我不仅从书本上学中文,还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向中国朋友请教。我带着谦虚的态度努力融入中国文化,了解这个国家的千年传统,到现在依然如此。”

    2013年12月30日,意大利驻重庆总领事馆开馆,马非同任总领事。在重庆这个以美食和宜居闻名的城市生活了一年多后,马非同对意中两国文化的对比,有了更深的感触。

    “我认为中国人在社交方式上有着更少的社会约束,比如在重庆,很多人穿着睡衣在街上遛弯,或是在街上跳舞,在意大利是不可能看到这种情况的。另外,中国人非常直接、实际,他们解决一个问题时不会受太多社会约束,而意大利由于社会状况的制约,有时甚至会选择不做某些事。”

    虽然两国文化存在诸多不同,但马非同强调:“意大利是欧洲最接近中国的国家,在很多方面,意大利人同中国人是很像的。”

    他举例说:“对意大利人来说,家庭是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它影响着所有的社会关系。中国人也是这样认为的,一切都基于家庭这个单位建立。而在欧洲其他国家或美国,一旦年轻人长到一定年纪离开家后,就很少回家了。在意大利和中国,这种情况是不会发生的,人们甚至认为我们意大利人‘离不开妈妈’,其实那是因为我们从不离家太远。”

    在北京生活过两年的马非同,发现了重庆与北京的不同之处。

    “我认为重庆人更热情、淳朴。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社会关系相对复杂,社会分层比较明显。而在重庆,一切都直截了当——司机可以跟雇主共餐,人们可以同工人聊天,也可以跟某公司总裁交谈,所有人都有着同样的热情。重庆人说的便是他们所想的,并且以十分直接的方式做事。”

    重庆商业发展速度惊人

    马非同相信,以重庆为代表的中国西南地区,是一片有着广阔发展前景的土地。“中国人常说南方人的生活节奏比较慢,事实上,我认为,重庆在商业方面拥有惊人的发展速度。”

    马非同这样解读意大利政府在中国重庆设立总领事馆的初衷:“首先是人口,重庆的人口大约是意大利的5倍。2013年,重庆GDP达到1.2万亿元,这个城市对那些正打算开启国际化进程的意大利企业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商机。”

    “其次,重庆是中国西南地区的枢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中国政府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里程碑。重庆与成都是继‘北京-天津-石家庄’城市群、‘上海-杭州-苏州-南京’城市群、‘香港-广东-深圳-珠海-福州-东莞’城市群之后,第四个拥有1亿人口的城市群。”

    “我们设立领馆的主要目的是加强意中关系,加强两国间的经济合作与贸易,尤其是意大利与中国西南地区的经济合作与贸易。”马非同说,在意大利驻重庆总领事馆开馆后的11个月里,有超过200家意大利企业来到重庆,考察这个地区的发展潜力。

    2014年写下丰富的故事篇章

    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意大利驻重庆总领事馆收获了很多“第一次”。“比如第一次汽车论坛,第一次城镇化论坛和投资意大利论坛。”马非同说,“2015年,意大利将举办米兰世博会,重庆为此举办了中国西南地区唯一一场米兰世博会的路演,在路演持续的3天里,我们感受到了重庆市民的积极反响。”

    在文化方面,除了邀请重庆市民到总领事家中一起看足球外,总领事馆还举办了“情系意大利之秋”系列活动,邀请意大利知名艺术家来华办展、演出。

    在教育方面,2014年,意大利8所大学的代表团到访重庆,与重庆主要院校签订了谅解备忘录。一所意大利寄宿高中决定,将重庆高中纳入备选交换学校之列。“我们希望从2015年秋季开始,有更多的意大利学生来到重庆。”马非同说。

    “意大利驻重庆总领事馆还促成了不少媒体间的合作。”据马非同介绍,意大利国家电视台RAI的两位代表来到重庆,拍摄关于中国的纪录片,重庆是他们拍摄的重点,他们希望意大利人觉得陌生的这个地区变得熟悉。

    如何让中国人更了解意大利?马非同表示:“总领事馆签证处在积极准备接受更多中国公民的签证申请。有了签证中心的支持,中国民众办理赴意签证会更有效率。”

    对于总领事馆2015年的前景,马非同非常有信心。“我可以确定,2014年启动的各项工作,从2015年年初开始会陆续‘开花结果’,2015将是丰收之年。我们将着重在节能和环境保护领域、城市规划,以及促进意大利企业和重庆企业合作对接方面,加强意中两国的合作关系。”

    总领事馆期望在2015年加大传播意大利文化的力度,期待在中国高中推广意大利语及意大利文化,并将组织类似于“意大利日”或“意大利周”的主题文化活动。

    “我的日常生活就是没有日常生活”

    谈起作为外交官的生活,马非同逗趣地说:“我的日常生活就是没有日常生活。”

    “我的工作每天都不一样,没有规律。也有一些每天都要做的事,就像阅读、回复邮件,但每天都会出现不一样的问题,比如一位同胞遇到困难了,一家公司被骗了,一项新事务需要落实等。”马非同说。

    “开始外交官的工作前,我觉得外交官和其他人不一样,这像是个高端一点儿的工作。成为外交官后,我才真正了解,外交官就是公务员,代表意大利各个阶层,比如机关单位、公司或个人表达利益诉求。因此我认为,我是个为意大利服务的工具。”

    为国家服务不是件容易的事。马非同意识到,身为意大利的代表,他在重庆有着“非常重要的任务”。

    “在这里,意大利人是‘开拓者’,这片地区对我们来说还是处女地。尤其是在这样一个时期,中国人(尤其是重庆人)正在打开通往世界的大门,寻求更多的商业、文化、科技、工业和制造业方面的合作伙伴。”他说。

    对于未来,马非同有着自己的想法:“在重庆迸发的‘繁荣’,于我们而言可谓天时地利,对意大利来说是无法复制的机会。我们的经济与工业结构、企业传统,保证了我们可以将占据制高点的牌牢牢攥在手中。”

 

“我相信意大利是欧洲最接近中国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