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5年01月28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要真实不要想象

海归眼中的海归影视剧

本报记者 张慧 《 青年参考 》( 2015年01月28日   15 版)

    《孩子回国了》剧照

    1月初在北京影视频道完结的《孩子回国了》,被称为国内第一部“海归话题电视剧”。它由万茜、曹云金、刘芙伶、哈斯高娃等人主演,描述了3名分别是“学霸”、“白富美”和“学渣”的海外学子,回国后在工作、感情、家庭中的冲突和摩擦。

    这部电视剧在业界获得了很高的评价,但在观众中没有引起强烈的反响。《青年参考》记者就此采访了一些海归,看过的人寥寥。一方面,关注海归生活的影视作品相对“稀缺”;另一方面,现实中的海归群体并不看好这类题材的作品。在海归眼中,究竟什么样的影视剧才能真正反映他们的生活,引起他们的共鸣呢?

    荧屏内外的海归

    在很多人眼中,拥有“北大人”和“巴黎政治学院硕士毕业生”双重身份的小楠,是不折不扣的学霸。然而她归国后的境遇,与《孩子回国了》中“学霸”被用人单位争相聘用的剧情大不相同。

    2011年,学成归国的小楠立刻投身校园招聘,却发现北京大学的本科毕业证和经济双学位带给她的机会和礼遇,超过了法国最好的社科院校的“洋文凭”。在找工作最不顺的时候,小楠曾经对着电脑里无穷无尽的申请材料和拒信大喊:“我手上有3个高品质的学位,为什么没人要我!”

    初繁身材清瘦,容颜姣好,家庭条件优越,是不折不扣的“白富美”。无论在英国读书时,还是回国工作后,这个姑娘都温柔、安静。在伦敦生活的两年,没有让她变得浮夸张扬,反而给了她更多韧性。“在国外没有人可以依靠,那种孤单和寂寞让人迅速成长。”

    初繁没有看过《孩子回国了》这部连续剧,在《青年参考》记者提起后,才到网上读了分集剧情和故事梗概。她感慨这部剧没有触及海归的本质和内核:“没感觉它和海归有什么关系,讲的还是家长里短。把海归的背景剥离,这个故事仍然成立。”至于电视剧中表现的“中西方不同价值观”,在初繁看来,不是海归的问题,而是年轻人与长辈之间天然具有的代沟。

    去英国桑德兰大学读书的詹妮弗,在国内只读了二本院校,刚到英国时,“英语都不够买菜的”。第一学期,课上的内容最多听懂30%。她带着几分自嘲告诉记者:“用现在的时髦话说,我算个‘学渣’吧,但‘学渣’也有自尊心啊。”

    在桑德兰读书的那年,詹妮弗下了狠心,几乎以图书馆为家。一年后,她的英语不仅能买菜、听课,还让她获得了学校行政部门的兼职。她告诉记者,身边这种“学渣自救”的故事,并不少见。“我也说不清楚。到了国外,没有大人在耳边逼着我念书了,反而明白了书是给自己念的。自己落后别人那么多,心里特别着急。”詹妮弗告诉《青年参考》。至于那些放任自流“渣到底”的人,“不是没有见过,但我身边很少,总觉得这种人骨子里就不靠谱,不是到了国外才变的”。

    听记者说起这部电视剧后,詹妮弗很感兴趣地问:“网上能看到吗?”得知只在电视上播放后,詹妮弗立刻摇头:“我已经很久不在电视上看连续剧了。”她说这个习惯是在国外读书时养成的。詹妮弗认为,“只上电视不上网”的传播形式,会让这部电视剧损失很多海归观众。

    想象出来的海归生活

    根据在网络上流传的履历,这部戏的导演和编剧都不是海归。导演姜凯阳认为,海归群体是“很好的社会样本”。他表示,这个时代“三人行,必有海归”,他们“年轻有为、有着与上一辈人不同的理想与生活方式”。

    小楠对此有不同的看法,她与记者谈到理想和价值观:“海归和没出去读书的人不至于有明显不同。我觉得相比之后的留学,本科4年对三观的影响更大一些。”

    初繁也认为,很多区别是没有留学经历的人想象出来的。“比如我办公室的一个姐姐,没有出国读书的经历,她就觉得国外的一切都是好的。”

    有国内媒体称,《孩子回国了》的主创人员从艺术创作的角度,塑造的3个主角“个性鲜明,而且非常具有代表性,是上百位海归的原型缩影。这样的人物组合既能全面客观地呈现现状,也能摩擦出激烈的戏剧火花”。

    但在观众看来,这部剧的剧情和人物设置都有些“狗血”。网友“哈秋哈秋”在豆瓣上评论道:“这一家子就没个正常点的吗?人傻钱多的小妹、吃喝玩乐的二哥、内心藏着不能见人秘密的大姐。为了让剧情多元化,编剧也是努力了。”

    从微博上对这部剧的讨论来看,看得津津有味、欲罢不能的,除了看惯了八点档的大妈和奶奶们,就是剧中演员的拥趸。对护子心切的父母来说,这部电视剧对海归“光辉形象”的纠偏似乎用力过猛了。

    网友“WWYgivemefive”表示:“我妈自从看了电视剧《孩子回国了》,就说绝对不能让孩子出国,怕我像剧中的人物一样,要么不愿回国,要么不学好。”另一位网友也批评这部电视剧“误导老人家”,“奶奶看完了居然开始反对我出国了”。

    不过,也有网友表示,看过这部戏之后意识到,要“正确面对留学这个问题,国外的月亮和中国是一样的,没有区别”。

    今年30岁的孙先生是家族同辈的几个孩子中唯一没有出国经历的。他告诉《青年参考》,《孩子回国了》他只看了几集,“有点闹腾,但人物挺鲜明的”。不过,他觉得这部电视剧“说不出哪里不对劲,反正一看就是编的”。他的几个兄弟姐妹先后回国遭遇就业难,让他觉得“海归没有想象中那么风光,也挺不容易的”。

    从越来越多的海归中提炼共性不容易

    《孩子回国了》的主创人员曾表示:“关注海归的人群有上千万,但我们的电视荧屏上缺少专门为海归群体发声的作品。”对此,小楠和初繁都很认同。不过,作为这个群体的成员,她们对这样的作品提出了要求。

    小楠告诉记者,能引起她共鸣的海归影视作品应该贴近她的背景。“我从北大毕业、在海外还不错的学校留学,看那些从国内二三流学校毕业、出国读个没名学校的人的故事,会比较没有共鸣。无论是在国外上学时的生活状态,还是回国后的想法,都会相差很多。”

    初繁认为,海归并不是一个同质的群体,想从越来越多的海归中提炼出共性,实非易事。

    小楠和初繁都很珍惜自己的海归身份,但认为这个概念应该加以细分。“海归的共鸣主要来自海外求学阶段,回国之后,反而难以体现‘共性’或‘特质’来。”初繁告诉《青年参考》,“在海外求学的年份、出国的年龄都会影响海归的价值观,初中出去读书的小留学生和30岁出国读博士的人,受海外文化影响的程度自然不同。对后者来说,三观已经形成了,海外文化的影响非常有限。”

    初繁解释说,在国外读书时,是与当地学生打成一片,还是固步自封、闷头苦读,会影响留学者的状态。在没出过国的人的想象中,海归个个思想新潮、英语特别好,让她十分无奈。

    小楠认为,海归作为一个群体,的确有一些共性,比如,留过学的人一般不会成为排斥西方的愤青。初繁表示,是不是海归从表面上看不出来,但相处一段时间就能感受到不同。

    “我理想的海归剧应该是《北京人在纽约》那样的。”初繁认为,让海归创作与之相关的影视剧可能更好,因为他们对海外生活有直观的体会,有些感受只有经历过的人才写得出来。

    市场上缺少描写海归的影视剧,并没有让小楠感到被忽视。她告诉《青年参考》:“只是单纯听说有这么一部剧的话,不会专门找来看,但如果有朋友推荐,或者演员我比较喜欢,就会去看一下。”她对海归影视剧唯一的要求是,作品“要真实一点,不要随便‘乱开金手指’”。

 

海归眼中的海归影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