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5年01月28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亲历“毒气”现场 专访日本首相

本报驻日记者,变不可能为可能

实习生 苏仲怡 《 青年参考 》( 2015年01月28日   10 版)

    1997年,苏海河(中)与周志春(左一)专访日本前首相桥本龙太郎(右一)。

    1992年,苏海河在驻东京记者站。

    1992年7月,苏海河(右一)参加中日青年联欢活动。

    2015年2月6日,近百名中国前驻日本记者将参加“纪念中国派驻日本记者工作50周年座谈会”。没错,新中国对日派出驻站记者的历史,已有50年——1964年,亦即中日邦交正常化8年之前,中国正式对日派出常驻记者。

    在这批“既能讲日语、又会写文章”的驻日记者中,有一个人这些天忙得不亦乐乎。他就是《中国青年报》前驻日记者苏海河。作为“50周年座谈会”的会议主持人,他近来的主要工作就是联系文化部前副部长刘德有、《文汇报》首任驻日记者刘延洲这些自己昔日的驻日记者同行。

    1992~1996年、2001~2005年,苏海河两度长期驻日。如今,提及这8年的驻日时光,他回忆道:“在经历和见证了中日关系的风风雨雨后,我对发展两国关系特别是两国民间友好,抱有特别强烈的期待。”

    驻外报道,孤单而忙碌

    1992年6月15日,是苏海河到达日本的第一天。飞机落地后,经过80多公里的车程,下午5点半,他终于走进中国青年报驻东京记者站的办公室。

    进门刚10分钟,电话就响了。当天,日本国会通过了向海外派遣维和部队的相关法案,报社要求他马上采访、发稿。虽在驻日前已在北京的编辑部做过多年的对日新闻采编工作,但此刻毕竟初来乍到,他连传真机怎么用、往国内怎么拨电话都还不会。

    “但是,事情都是逼出来的,真干起来,不会的也就会了。”

    于是,他马上打开电视收看新闻,翻出当天的日文报纸,法案的正文也已由日本外务省新闻中心传真到了记者站。他把素材整合起来,然后紧急电话采访日本的政治评论家……当晚8点,苏海河的“东京第一电”顺利传回北京。

    在驻日的8年时间里,他每天早上7点前会收到5份当地报纸。他用两到三个小时浏览完所有新闻,之后,以这些素材为背景,构思当天将采访什么主题。“日本的各种消息很多、很快,想采访评论家和政治人物,只要申请了,大部分都能实现。”苏海河说。

    “新华社驻日记者有十多个!中国青年报社就我一人。”在日本,苏海河常身兼数职,独当一面。虽然“很累很孤单”,但亲历重大新闻事件的机会也给这位“不辱使命”的记者带来强烈的成就感。

    大事发生时,“我在现场”

    “采访是用脚踩出来的。这样才最真实,没有过程就没有内容。到了现场,才能了解更多细节、更多背后的故事。”苏海河感悟道。

    1995年3月20日上午7点50,东京发生震惊世界的“沙林毒气”事件。日本邪教组织奥姆真理教为对抗日本警方的调查,于上班高峰时段在东京多条地铁线路释放毒气,造成13人死亡,约6000人中毒。

    当天,苏海河正开车外出办公,路过地铁站时发现,所有站口都被封死。记者的新闻敏感性促使他立刻打开车上的收音机,从新闻速报中获悉“到底发生了什么”。

    在掌握事件的基本信息后,他立马把车停在路边,抓上采访工具向最近的地铁站冲去。多年养成的随身携带相机和采访本的职业习惯,此时派上了用场。

    在现场,他看到大量的警车、消防车和救护车;马路边,已有医护人员开始对中毒者紧急施救。

    “那时,早就不顾自己危不危险了,只惦记着多采访、多留素材。”顾不上给自己戴防护工具,他就举起相机拍起照来。

    当天,报社便收到了苏海河第一时间从东京现场传回的报道和新闻图片。

    “要是放在现在,我的稿子说不定就是微博微信头条了!”的确,如果那时互联网像现在这样发达,苏海河一定会是最早发出相关报道的驻外记者之一。

    采访首相,变不可能为可能

    1997年8月,结束了第一个驻外任期、回到北京的苏海河从外交部获悉,时任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将在9月初访华。这是桥本担任首相后的首次访华,中日关系彼时正处于微妙的特殊时期。凭着记者的职业敏感,苏海河马上反应到:我要采访桥本。

    他很快拟了一封采访申请信,并将其交到时任日本驻华大使谷野作太郎的手上。

    此前,在中日关系的重要时期,中国青年报的多位记者也曾多次提出申请采访日本首相或高官,但都以各种理由被拒绝。

    “或许是运气好,或许是我在日本时写的几篇报道反响还不错,也或许是为了能在桥本访华前在中国做些宣传铺垫,谷野大使同意帮忙联络。”苏海河回忆说。

    3天后,大使馆正式致函中国青年报社,告知桥本首相同意接受采访。由于日方无法提前确定采访时间,苏海河和中国青年报时任副总编周志春8月底就赶到了东京,等待日本外务省的通知。

    在此之前,苏、周二人已马不停蹄地展开了外围采访——日本学者、青年学生、外务省官员……为的是全面了解日本社会及百姓对发展中日关系的期望。

    就在外围采访一切顺利时,苏海河接到了外务省的电话:“桥本首相没时间,无法接受采访。”

    “瞬间,头顶像被泼了一盆冷水,所有希望似乎都破灭了。”尽管他在电话中一再争取,还是没能改变结果。

    他明白,采访政要经常受时间条件约束,政要日理万机,时间上难免“身不由己”,但个性鲜明的苏海河反而越挫越勇,“任性”起来:“我根本没给自己留退路,哪儿能他说不行就不行!”

    当天下午,苏海河再次拜访日本外务省,向亚洲局长阿南唯茂说明来意——专程来采访首相,为两国外交做铺垫,希望能通过双方配合完成此次采访任务。

    当他走出外务省大楼时,在门口碰到了谷野大使。后者要为首相访华做准备,也提前回了日本。

    苏海河把首相无法接受采访的消息告诉谷野大使,并请他从中帮忙协调:“中国人民很关注桥本首相即将进行的访华活动,我们也迫切希望了解首相将释放哪些促进中日发展的积极信号。这样也能为桥本首相访华营造良好舆论气氛,所以拜托大使再次帮忙。”

    谷野大使被他的诚意打动了,“我尽力帮你实现”,说罢又转身回到了外务省大楼里。

    “我猜大使这次一定会单独向首相汇报工作。”苏海河感觉到,大使能帮上这个忙。

    当晚9点,苏海河终于接到外务省新闻官的电话通知,桥本首相将在次日上午11点半接受采访,时间为半个小时。

    次日上午11点半,秘书准时打开了桥本办公室的大门。进门前,外务省新闻官又叮嘱了一遍,首相只有半个小时,一定要严格把控。

    采访进行得很顺利,从中日关系的来龙去脉、个人对中日关系的热情和发展计划甚至到此次访华的成果预期,桥本都娓娓道来。

    忆及此处,苏海河感慨道:“桥本就像见到老朋友拉家常一样,我们问的每个问题他都回答得很细致。”

    不知不觉中,半个小时过去了。

    苏海河看着手表,礼貌地提醒:“您给我们的时间已到,可我们还有很多问题很想问。”

    “没问题!你们接着往下问。除了采访提纲,你们可以多多地提问题。”桥本很干脆地说。

    苏海河和周志春对视了一下,喜出望外,之后就把提纲中的其他问题和个人对中日关系的理解一一抛了出来。桥本也谈了自己对中日青年交流、文化交流、卫生交流等领域的看法。

    最后,采访进行了一个多小时。他们走出首相官邸时,桥本乘坐的专车从他们身边驶出了官邸大门。

    20分钟后,苏、周二人赶到首相官邸两公里外的日本记者俱乐部办公室,开始写稿。通过电视直播,他看到桥本正在国会回答议员提问。

    “原来桥本连午饭都没吃!”苏海河反应过来。

    通过这次“打扰了首相午餐”的采访,苏海河成功获悉了桥本对中日关系的看法和他的访华预期。稿子在桥本访华前刊登在《中国青年报》上,并于1998年获得国务院新闻办颁发的“中国国际新闻奖”。

    本版图片 苏海河提供

 

本报驻日记者,变不可能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