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心给“文明冲突”火上浇油?
欧美出版商加强“政治自律”
本报记者 张宝钰
《
青年参考
》(
2015年01月21日
20
版)
|
美国哈珀·柯林斯集团出版的地图册中,以色列凭空消失了。 |
作家和出版商基于特定读者群的好恶而删改作品内容,从利益视角看无可厚非;但在“言论自由”层面上,类似现象必然与欧美主流价值观爆发日益激烈的冲突。
据英国《卫报》报道,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OUP)近日公开了一条指导性意见,希望作者在创作面向海外的作品时,尽量“不提猪、猪肉、香肠等词汇”。
牛津报告指明七大陷阱
这是继巴黎恐怖袭击引发关于言论自由的讨论后,欧美出版界的又一大新闻。包括英国《每日邮报》在内的媒体普遍认为,此“异常举动”是“OUP为了不冒犯犹太教和伊斯兰教而做出的自我约束”。
消息一发布,就在欧洲引起轩然大波。英国广播公司(BBC)四台主持人吉姆·诺蒂首先站出来反对,“现在,如果一家受人尊敬的出版社告诉作者‘你的作品里以后不能出现猪等词汇,因为这可能冒犯一些人’……这简直是无稽之谈。”
英国保守党议员菲利普·戴维斯则将其称为“荒谬的政治正确性”。他还呼吁政府尽快干预此事,“要禁止牛津大学为了迎合某种文化而放弃自由表达的做法”。
“OUP还给出了一个首字母缩写——PARSNIP”,《卫报》称,“以提醒作者规避政治(politics)、酒精(alcohol)、宗教(religion)、性(sex)、毒品(narcotics)、主义(isms)和猪肉(pork)等内容。”
不堪舆论压力的牛津大学出版社1月15日否认有意禁止猪肉等词汇,然而,“我们的书籍在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必须充分尊重文化的差异和敏感性”。
“对文化敏感性的管控不意味着自我审查。如果书籍的配图用到动物,工作人员会仔细考虑究竟选哪种动物。我们要确保出版的书籍能造福世界各地的学生。”OUP表示。
在英语世界著名期刊《英语语言教学》看来,“牛津(大学出版社)的做法或许有‘政治正确’的考虑,但关键原因可能是中东对英国而言是一块很大的市场,如沙特,他们从英国进口大量教科书,但要求非常严格”。
中东和印度是高危区域
无独有偶,2014年年末,全球最大英文书籍出版商之一美国哈珀·柯林斯集团也掀起了一场风波:在供给中东国家的一份教学用地图册中,以色列凭空消失了。
该出版社辩解称,这是基于“当地偏好”,“海湾客户无法接受以色列的存在”。据透露,这批书主要流向阿联酋等中东国家。英国《每日电讯》报则提到,在某些海湾国家,当地官员只允许进口“不带以色列的地图和其他教科书”。
不过,1月初,哈珀·柯林斯转变了口径,在社交媒体上公开表达歉意,“本公司对这次遗漏和冒犯感到非常遗憾”,相关产品已下架并全部销毁为纸浆。
同样是在2014年,在印度经营多年的出版业巨头企鹅出版集团,宣布停止发行美国学者温迪·多米戈尔的著作《印度教徒——另一种历史》。
该书2010年在印度面世后,相关纷争不断。反对人士认为,“多米戈尔的著作歪曲印度教历史,亵渎伊斯兰教先知穆罕穆德,充斥着基督教徒的不可告人的目的”。
整整4年的拉锯战过后,企鹅集团最终让了步,但学界人士对这家出版商的屈服颇有微词。《纽约时报》称,部分学者呼吁修改《印度刑法典》,要求保护严肃的学术著作免受其他干扰,并强调,“学术性、思想性、艺术性言论在印度的生存环境已越来越恶劣”。
美国《彭博商业周刊》说得更直白,称之为“图书出版商主动接受自我审查”。
《纽约时报》进一步指出,多米戈尔的遭遇在印度不足为奇,该国最著名的一起“图书出版轶闻”,主角是印裔英国小说家萨尔曼·拉什迪的作品《撒旦诗篇》。
自上世纪问世以来,《撒旦诗篇》广受好评,曾获布克奖提名。但在印度及一些伊斯兰国家,境况迥异——这部作品不仅无法正常出版印刷,甚至一些冒险付梓的出版人也因此书而遭受人身伤害,拉什迪本人更遭到追杀。近些年,就连敢于问及此书的出版商都没有了。
原因何在?BBC援引的某位神职人员的回答听上去非常耳熟:“拉什迪的小说严重伤害了穆斯林的感情。”
作家和出版商基于特定读者群的好恶而删改作品内容,从利益视角看无可厚非;但在“言论自由”层面上,类似现象必然与欧美主流价值观爆发日益激烈的冲突。
据英国《卫报》报道,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OUP)近日公开了一条指导性意见,希望作者在创作面向海外的作品时,尽量“不提猪、猪肉、香肠等词汇”。
牛津报告指明七大陷阱
这是继巴黎恐怖袭击引发关于言论自由的讨论后,欧美出版界的又一大新闻。包括英国《每日邮报》在内的媒体普遍认为,此“异常举动”是“OUP为了不冒犯犹太教和伊斯兰教而做出的自我约束”。
消息一发布,就在欧洲引起轩然大波。英国广播公司(BBC)四台主持人吉姆·诺蒂首先站出来反对,“现在,如果一家受人尊敬的出版社告诉作者‘你的作品里以后不能出现猪等词汇,因为这可能冒犯一些人’……这简直是无稽之谈。”
英国保守党议员菲利普·戴维斯则将其称为“荒谬的政治正确性”。他还呼吁政府尽快干预此事,“要禁止牛津大学为了迎合某种文化而放弃自由表达的做法”。
“OUP还给出了一个首字母缩写——PARSNIP”,《卫报》称,“以提醒作者规避政治(politics)、酒精(alcohol)、宗教(religion)、性(sex)、毒品(narcotics)、主义(isms)和猪肉(pork)等内容。”
不堪舆论压力的牛津大学出版社1月15日否认有意禁止猪肉等词汇,然而,“我们的书籍在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必须充分尊重文化的差异和敏感性”。
“对文化敏感性的管控不意味着自我审查。如果书籍的配图用到动物,工作人员会仔细考虑究竟选哪种动物。我们要确保出版的书籍能造福世界各地的学生。”OUP表示。
在英语世界著名期刊《英语语言教学》看来,“牛津(大学出版社)的做法或许有‘政治正确’的考虑,但关键原因可能是中东对英国而言是一块很大的市场,如沙特,他们从英国进口大量教科书,但要求非常严格”。
中东和印度是高危区域
无独有偶,2014年年末,全球最大英文书籍出版商之一美国哈珀·柯林斯集团也掀起了一场风波:在供给中东国家的一份教学用地图册中,以色列凭空消失了。
该出版社辩解称,这是基于“当地偏好”,“海湾客户无法接受以色列的存在”。据透露,这批书主要流向阿联酋等中东国家。英国《每日电讯》报则提到,在某些海湾国家,当地官员只允许进口“不带以色列的地图和其他教科书”。
不过,1月初,哈珀·柯林斯转变了口径,在社交媒体上公开表达歉意,“本公司对这次遗漏和冒犯感到非常遗憾”,相关产品已下架并全部销毁为纸浆。
同样是在2014年,在印度经营多年的出版业巨头企鹅出版集团,宣布停止发行美国学者温迪·多米戈尔的著作《印度教徒——另一种历史》。
该书2010年在印度面世后,相关纷争不断。反对人士认为,“多米戈尔的著作歪曲印度教历史,亵渎伊斯兰教先知穆罕穆德,充斥着基督教徒的不可告人的目的”。
整整4年的拉锯战过后,企鹅集团最终让了步,但学界人士对这家出版商的屈服颇有微词。《纽约时报》称,部分学者呼吁修改《印度刑法典》,要求保护严肃的学术著作免受其他干扰,并强调,“学术性、思想性、艺术性言论在印度的生存环境已越来越恶劣”。
美国《彭博商业周刊》说得更直白,称之为“图书出版商主动接受自我审查”。
《纽约时报》进一步指出,多米戈尔的遭遇在印度不足为奇,该国最著名的一起“图书出版轶闻”,主角是印裔英国小说家萨尔曼·拉什迪的作品《撒旦诗篇》。
自上世纪问世以来,《撒旦诗篇》广受好评,曾获布克奖提名。但在印度及一些伊斯兰国家,境况迥异——这部作品不仅无法正常出版印刷,甚至一些冒险付梓的出版人也因此书而遭受人身伤害,拉什迪本人更遭到追杀。近些年,就连敢于问及此书的出版商都没有了。
原因何在?BBC援引的某位神职人员的回答听上去非常耳熟:“拉什迪的小说严重伤害了穆斯林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