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5年01月07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北京地铁票价走进“多元时代”

本报记者 高珮莙 《 青年参考 》( 2015年01月07日   09 版)

    历史上的北京地铁车票

    历史上的北京地铁车票

    历史上的北京地铁车票

    历史上的北京地铁车票

    历史上的北京地铁车票

    历史上的北京地铁车票

    历史上的北京地铁车票

    历史上的北京地铁车票

    2014年12月28日,北京地铁同步开通4条新线路,经市民听证的涨价方案也开始实施。自此,北京地铁正式告别实行多年的单一两元票价,迎来按里程计费的“多元时代”。

    票价占人均月可支配收入比例涨至5.4%

    “我基本同意政府提高地铁票价的做法。”32岁的IT从业者菲菲(音)告诉英国《金融时报》,涨价后,她每月的通勤成本将增加一倍至177元。

    30岁的推销员小李则不太情愿,他每天上班得坐15站。但和大多数北京人一样,抱怨归抱怨,坐还得坐。“除了地铁我没有别的选择,因为地面交通状况和空气太糟了,公交车也提高了票价。”他说。

    每天,17条贯穿北京的地铁线,将近1000万形形色色的乘客被送往各个目的地。正如美国《赫芬顿邮报》所说,熙熙攘攘的人潮涌动中,北京地铁飞快地蔓延至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堪称奇迹。

    2007年到2014年,北京将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推到极致,地铁长度增加了235英里(约合378公里),比整个纽约的地铁系统还长。然而,即使施工人员一天24小时两班倒地不停挖掘,高峰时段的地铁里依然乘客爆满。《纽约邮报》称,北京地铁每天乘客人数是纽约的两倍,而且在涨价前,不管距离多长,费用都是固定的两元。

    《金融时报》称,低票价是北京居民的福音,尤其对那些负担不起市中心高昂房价、不得不长途通勤的上班族,但廉价地铁票也为市政府带来不断增长的巨大成本。

    据英国路透社报道,票价上涨后,北京居民乘坐地铁的支出占人均月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从2.6%上升至5.4%,而上海和广州约为7%。新华社指出,即便如此,政府仍需承担地铁运营成本的50%和公交运营成本的62%。《华尔街日报》则称,由于建设成本上升和长期低廉的票价,地铁运营商去年遭受了数十亿元的损失。2007年到2013年,北京政府对公共交通系统的补贴每年增加19%,已累计花费958亿元。

    “北京的补贴太高了。”广州中山大学的基础设施专家周天翔告诉《金融时报》,“两元不是合理价。人们需要时间去接受,但他们最终会适应。”

    北京地铁票曾是“奢侈品”

    其实,北京居民引以为荣的地铁低票价并非一直如此。45年来,北京地铁票价经历过数次涨跌,甚至一度成为普通百姓难以企及的“奢侈品”。

    据美国“Thatsmags”网站报道,1953年,苏联技术人员首次提出在北京建设地下铁路的想法,并着重强调它在战争中保护平民、军队的战略价值。经过数年建设,1969年的国庆节,北京第一条长23.6公里、途径17站的地铁线正式通车。

    不过,跟苏联“老大哥”的初衷一样,当时的北京地铁更多是用于民防,而非大众运输。1969年至1971年是北京地铁的免费时代,但那时,只有经严格挑选的极少数人可通过单位的介绍信拿到“参观券”,有幸体验这种新奇的“游乐园”。

    1971年,北京地铁开始正式运营,单程票的价格设定在1角钱,但车票仍然只在政府内部流通。只有从单位拿到“介绍信”,才能买到票。1972年,北京地铁开始对外售票。

    “Thatsmags”网站指出,虽然1角钱的票价以今天的标准来看低得可笑,但当时,普通工人每个月只能赚20元左右,一张地铁票几乎跟一公斤肉等价,因此乘坐这种速度缓慢的交通工具,被视作奢侈浪费的观光游览。

    1987年底,北京第二条地铁线路全线通车,票价也随之水涨船高。乘坐一条地铁线要两角钱,如需换乘则要支付3角钱。1991年元旦开始,地铁票价继续涨至5角。

    1996年,北京地铁票价迎来“跨时代”的飞跃,连翻几番达到两元。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此次涨价后,地铁乘客数量较上年下降了20%。2000年后,地铁票价涨至3~5元。

    北京地铁票价上一次调整,是在2008年奥运会的前一年。为鼓励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拥堵和环境污染,地铁票价降为单一票制,不计里程一律两元。

    自此之后,享受更便捷的地铁出行和始终如一的低廉票价,成为让外地人羡慕、北京人自豪的独特福利。然而,随着新票价方案的实施,这一“奥运红利”走到了终点。

    客流量并未显著减少

    2013年的官方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乘客旅途在4~17公里之间。这意味着调价后,大多数乘客每趟行程需多支付1~3元,每天乘坐两次地铁的上班族每月将多花费40~120元。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北京交通委员会原本预计,通勤成本升高将导致客流量大幅下降10%,但涨价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仍有约780万人乘坐地铁,同比下降了5.23%,只有少数乘客选择另一种方式上班。

    北京交通研究中心进行了一项在线调查,75%的受访者表示可以接受新票价,46%可能考虑其他交通工具。对许多人来说,乘坐地铁是避免遭遇交通堵塞的最好方式。

    “地铁价格上涨后乘坐人数不会减少。人们必须上班,只是生活成本会再次上升。”一位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写道。另一位网友则吐槽道:“我看到的唯一改变是,售票窗口前的长龙愈发壮观。谁说人会变少?”

    据美国雅虎新闻网报道,许多北京人觉得他们有能力多花一点钱,保证自己按时上班。官方数据显示,去年,北京家庭的平均收入为45274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0%,几乎是全国水平的两倍。

    与许多西方国家相比,涨价后的北京地铁并不算贵得离谱。据美国科技新闻资讯网站“Tree Hugger”报道,2009年涨价后,纽约一天24小时、一年356天无休运转的地铁单程票价平均为2.25美元(约合14元人民币),孩子和老人可享优惠;旧金山和洛杉矶则根据不同区域和里程计算票价;巴黎不限距离和换乘的单次公交票售价1.7欧元(约合12.7元人民币),年票679欧元到1170欧元不等(约合5057~8714元人民币);东京地铁起步价170日元(约合人民币10元),人均交通开支约占收入的2%;伦敦交通月票根据所跨区域数量不同,从90.7英镑到313.8英镑不等(约合863~2986元人民币),10岁以下儿童和60岁以上老人可免费乘坐,青少年、成年学生也拥有不同程度的优惠,2009~2014年,伦敦地铁票价平均每年上涨4~5%。

    也有网友期待,涨价能带来更好、更安全的交通服务:“你可以嘴上说期待市场经济,仍希望享受免费午餐,但迟早得按市场价值为服务买单。”

 

北京地铁票价走进“多元时代”
日本“龟速”出租体现人文关怀